《低碳之路》

《低碳之路》是北京產權交易所董事長、北京環境交易所董事長熊焰新著,該書是我國第一部專門介紹低碳革命的百科全書式的、面向大眾的普及讀物,作者通過真實鮮活的故事和淺顯易懂的敘述,向讀者展開了低碳經濟的全景式畫面。

基本信息

圖書簡介

《低碳之路》是由中國經濟出版社於2010年1月1日出版發行的一部經濟類新書,作者是北京產權交易所董事長、北京環境交易所董事長熊焰,該書發布會於2009年12月15日在北京舉行。系統交代了從氣侯變化到低碳經濟,到碳交易的這么一個脈搏。2003年英國政府白皮書提出低碳經濟之後沒有得到什麼重視,直到2007年IPC的氣侯報告提出以後,這個詞才開始全球流行起來,這本書就是給出了前因後果以及解決方案。

內容簡介

本書首先對大氣中的CO2排放責任進行界定,認為要完整定義各國排放責任,必須考慮歷史累積因素、人均因素、最終消費三個概念,並以“人均歷史累積消費排放量”計算各國在公平分擔減排義務的框架內的減排責任。

低碳革命勢在必行,低碳革命已經開始。從政府機構到民間組織,從企業到個人,都將被深深捲入其中。以新能源的開發和高效使用為核心的這場革命,究竟將把我們帶進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它將如何重新塑造我們的生活方式?在這樣一個巨變面前,企業和機構如何應變求存並乘勢而起?個人如何適應即將來臨的低碳世界?為了適應這個新世界,哪些固有的觀念需要被重新審視?根本而言,綠色低碳不僅僅是需要去鄭重承擔起來的一份責任,它同時也意味著一種新的發展機會,新的生活時尚,以及新的更好的可能性。本書是一本面向大眾的通俗讀物,通過真實鮮活的故事和淺顯易懂的敘述把你帶進氣候變化和新能源革命的沿地帶,為你展開你低碳世界的全景式畫面。

作者簡介

熊焰熊焰

熊焰,熊焰:北京產權交易所董事長兼書記;清華大學、中央黨校、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兼職教授;北京股權投資基金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全國工商聯合會併購公會第三任輪值主席;中國產權市場創新聯盟常務理事;亞傑商會常務理事;百人會常務理事。 著有《資本盛宴——中國產權市場解讀》和《中國流——改變中外企業博弈的格局》等書籍和數十篇文章,《低碳之路》是他的新作。

圖書目錄

第一章 低碳革命開始了
第一節 全球氣候變化逼近臨界點
2C:自然界最後的安全閥(CAP)
氣候物理:地球“發燒”了
冰川和永久凍土帶的融化
氣候失調:極端天氣事件
氣候化學:蝴蝶效應
趁我們還在這裡,快來看看吧
氣候威脅:貧者更貧
第二節 碳基能源志向終結
碳基能源與人類文明史
碳基能源災害:酸雨、褐雲和灰霾
碳基能源時代的尾聲
能源戰爭:油國三硬漢和伊拉克泥潭
第三節 哥本哈根的意義
拯救地球的解決方案
《京都議定書》的得與失
氣候明星:斯特恩與戈爾
巴厘島路線圖
一場關於CAP的全球博弈
第四節 增長的極限
從馬爾薩斯、洪亮吉到羅馬俱樂部
生態足跡:人類生存空間尺度
“中美國”面臨生態瓶
第二章 新能源:新的財富之源與新的世界體系
第一節 瓦克斯曼——馬基法案:美國撬動低碳世界的杜桿
突破性的妥協法案
巨資投向新能源,打造經濟新引擎
美國重返氣候舞台中心
內藏玄機:歐巴馬順勢而動
碳關稅:一石激起千層浪
第二節 歐巴馬能源新政
小布希的單邊主義和兩面下注
歐巴馬能源與氣候新政
加州幫:佩洛西、瓦克斯曼與朱棣文
財富泡沫之後的新經濟與新實力
第三節 低碳能源世界的新邊疆
“太陽能我就能”:未來發展的主動權
風車一響,黃金萬兩
高空風電
核電:濃縮的有精華還有糟粕
水電是非
潮汐的能量
清潔煤炭
超導電網與智慧型電網
第四節 雙通貨盱代
我們的貨幣,你們的問題
只有一個問題:其他國家會接受嗎?
紙幣與能源量雙通貨時代
第三章 重新想像:人類文明循環與社會福祉
第一節 人類來到又一個十字路口
文明循環與湯因比的挑戰一應戰機制
天人合一與眾生平等
第四次工業革命
第二節 經濟成長與社會福祉
除了GDP,還有哪些重要的事情
發展的質量與增長的終極目標
比爾·蓋茨的歷程:從拚命賺錢到拚命花錢
幸福不丹:從GDP到GNH
北歐模式
第三節 限度與邊界
屬於我們的和不屬於我們的
節能減排:不僅僅是責任,更是利益
人類的生存權與國家的發展權
負責任的利益相關者
第四章 低碳城市與低碳鄉村
第一節 馬路上的革命
北京的藍天與交通限行
以電動汽車為契機實現“彎道超車”
充電站:馬路上移動煙囪的取代者
腳踏車文化的復興
第二節 綠色建築:低碳宜居
中國建築業邁進與傳統建築的高能耗
綠色建築創新之路
綠色建築,不是綠色豪宅
第三節 低碳城市領導者
日本的低碳城市
生態住宅區、零排放社區和低碳工業園
低碳城市的規劃版圖
市政管理低碳化:垃圾發電、LED照明與城市綠化
第四節 低碳鄉村
汶川的教訓:告別散居散養
沼氣生產與生活:新型循環能源
滴灌:讓植物“喝”水的新型農業種植方式
退耕還林與退耕還草
從日本“一村一品”運動到中國“農家樂”
低碳鄉村藍圖:和諧家園
第五章 低碳生活方式:消佛心理的變革
第六章 企業新標準:高碳與低碳
第七章 綠色供應鏈
第八章 綠色IT:從高碳先鋒到減碳利器
第九章 綠領就業:幫地降溫的熱門工作
第十章 碳交易:氣候變化的市場解決方案
第十一章 構建碳金融的廣泛利益體系
參考文獻
後記

圖書文摘

書摘一:
除了少數內陸國家之外,海平面上升對全球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都會帶來衝擊,所有主要的經濟體都無一能夠倖免。東亞、西歐和北美的沿海地區是全球經濟的精華地帶,美國的沿海城市容納了全國70%的人口,是全美農業工業經濟文化國防等的重地。中國沿海11個省市,面積不到全國的1/8,人口卻占了全國的41%,集中了全國一半以上的GDP和超過60%的工農業產值,位於三角洲和沿海低地的上海、廣州、香港、天津、深圳、大連、青島、珠海、寧波、廈門等大城市及其開發區,都是所在地區經濟發展的龍頭。海平面上升,將直接威脅到這些經濟中心。而遠離大海的蘇州的“東方威尼斯”之夢,也將在海平面節節升高的過程中不再遙不可及了。
對於太平洋和印度洋里的一些島國,這個趨勢帶來的滅頂之災更是意味著滅國之痛。印度洋島國馬爾地夫一直以美麗的環礁和沙灘聞名於世,是世界著名的度假勝地。但海平面上升很可能讓馬爾地夫變成印度洋版的阿特蘭蒂斯,因為這個國家的大部分國土僅比海平面高出1.5米,因此號稱“人間天堂”的馬爾地夫很可能由於全球變暖而沉入海里,30多萬馬爾地夫人將失去立足之地,舉國淪為氣候難民。馬爾地夫國家旅遊局近年在全球的行銷廣告語是:“趁我們還在這裡,快來看看吧!”調侃中帶著深深的無奈。
因為氣候變化而岌岌可危的島國並非只有一個馬爾地夫。菲律賓、印尼、太平洋、印度洋及加勒比地區的群島國家,大多也處境堪憂。如果不採取措施,很多島嶼可能將從海平面上消失,很多城市將會被淹沒,慢慢變成海洋魚類的樂園。自從復活節島的遠古文明社會崩潰以來,我們第一次聽到了一些社會在氣候變化侵襲面前慢慢走向崩潰的腳步聲。
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以前所未有的強烈言辭警告,氣候變化已經開始並恐怕將對地球造成無可逆轉的影響,各國政府必須付出更大努力來對抗全球變暖。在列舉了一系列無可辯駁的觀測數據和分析結果後,報告向公眾發出了近乎絕望的呼籲:“不是嚇唬你們,我們已處於臨界點。”
書摘二:
在最近20年來蓬勃增長的經濟大潮中,有一個獨一無二的組合:“中美國”(chimerica)。這是哈佛大學經濟史教授尼爾•弗格森提出來的一個概念,在2007年3月5日《洛杉磯時報》上一篇名為《買下中美國》的文章中,弗格森宣稱,美國和中國不是兩個國家,而是同屬於一個叫“中美國”的國家,它們之間是一種共生關係:一個儲蓄一個消費,一個出口一個進口,一個提供產品一個提供服務,一個儲備外匯一個印製美元。他說:“這是極好的聯姻。”當然,這也是一種高碳的聯姻。在前所未有的環境壓力面前,這兩個國家原有的增長模式都已經難以為繼了。
在羅馬俱樂部眼中,長遠來看,世界經濟的模範生美國其實是最大的問題兒童。按照美國這種極度消耗資源的模式實現的經濟成長是不可以持續的,《增長的極限》給出的模型表明,如果開發中國家都複製美國的增長道路,那么絕大多數資源(能源和金屬)最遲在22世紀初就會消耗一空。
在突如其來的金融海嘯面前,美國人一直引以為傲的高碳生活方式已經走進了死胡同。美國國土遼闊,是個坐在汽車輪子上的國家,人均汽車保有量居於世界前列,同時美國人酷愛大塊頭、大排量的汽車,這使美國的石油消耗一直居高不下。中產階級的美國人典型的居所,往往是一套大公寓或獨棟房子。美國人的飲食結構以肉奶蛋為主,他們的衣服和日常用品折舊很快,很多東西離使用壽命還很遠就被快速淘汰了。美國人均擁有的電腦和其他消費電子產品,也都位居前列。這些商品從在遙遠的境外工廠生產出來,到運送到美國消費者手中,再到最終被扔進垃圾箱,整個過程中所消耗的資源和能源,都是一個天文數字。
走到十字路口的,還有這對經濟雙胞胎中的另一位。美國式的超前消費的背後,是中國式的兇猛生產,兩者其實是一體兩面、互為表里。
在最近幾輪經濟周期中,中國經濟的推動力主要來自投資和出口這兩台引擎,它們本身也高度相關。與美國、歐洲和日本等發達經濟體生產過程的去物質化進程同步的,是中國這個世界工廠的快速崛起,以及與此相關的重化工化。世界市場的主要商品生產活動向中國的轉移,給中國帶來了走出貧困的重要推動力,也直接推高了中國的資源和能源消耗。與此相適應的,則是中國國內行政力量主導下的快速城市化,以及由此帶來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熱潮。中國經濟成長模式中根深蒂固的GDP主義,則不斷為這股熱潮推波助瀾、火上澆油。
知名記者托馬斯•弗里德曼2006年在《紐約時報》的一篇專欄里指出,近30年來,年均增速高達10%的中國創造了一場經濟奇蹟,但數量空前的中國工廠毫無顧忌地將廢棄物排進江河、將廢氣排入天空,同時也帶來了一場環境噩夢,今天在設計、運輸產和發電等所有環節,中國必須進行根本變革,摸索出一條更具持續性的發展模式。弗里德曼援引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丹尼爾•羅森的話說,中國著名的“貓論”應該進行版本升級了:“現在這隻貓最好是綠色的,否則還沒等捉到老鼠它就死了。”
書摘三:
目前,世界各國都把新能源發展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據國際能源署不完全統計,已有50多個國家和地區制定了激勵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政策。澳大利亞公布的新能源立法草案顯示,到2020年,該國新能源占總能源的比例將升至20%。美國不惜投入1500億美元發展新能源,計畫用3年時間使美國新能源產量增加1倍,到2012年,將新能源發電占總能源發電的比例提高到10%,2025年這一比例將增至25%。日本經濟產業省制定最新計畫,到2030年,風力、太陽能、水力、生物質能和地熱等的發電量將占日本總用電量的20%。韓國將在2030年之前投資1030億美元用於開發新能源,將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從目前的2.4%提高到11%。印度政府也通過了新的能源安全政策,其中之一就是倡導使用清潔、可再生能源。同時,德國也表示將來新能源領域就業人數要超過汽車領域就業人數。
就中國而言,由於社會在高速發展新能源等新興產業方興未艾,產業前景十分誘人。
我國正在制定新能源發展規劃,將把新能源放在戰略地位,加強新能源的技術研發,大力增加對新能源產業的投資,創新體制,促進新能源的發展。按照規劃,到2020年,中國在新能源領域的總投資將超過3萬億元。其中,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成為新能源振興規劃的重點發展領域。
各國政府在尋求新的經濟成長點的過程中,都對新能源產業給予了高度關注和肯定,並將新能源利用和新能源產業的發展納入國家戰略考慮之中。對比美、歐、日、韓等已開發國家對待新能源的態度,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能源局局長張國寶曾警告說:“如果我們再不重視,不能從一個更高的視野審視新能源發展問題,預計再過10年,將會突然發現,我們又落到別人後面了。到時候,我們即使想追也追不上了”警告並非危言聳聽。這種戰略層面的重視,必將促使新能源產業相關支持政策的出台,為全球新能源產業的發展營造更好的環境。
可以預見的是,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和競爭,將成為各國新一輪科技競爭和產業競爭的重要“戰場”,而中國作為經濟大國和能源消費大國,必然要參與這一輪新能源產業的競爭。面對這場新能源技術革命,中國的能源戰略應做出什麼樣的應對和調整?中國能否在這場創新性技術革命中搶占發展先機?這是需要我們認真思考和研究的課題。
書摘四:
美元是美國主導國際金融市場的核心工具,也是美國經濟霸權的基石。歐巴馬政府實施的能源新政,除了置換美國實體經濟重建其財富基礎之外,其實頗有“醉翁之意”:美國政府的深層戰略意圖,可能並不只在解決財政赤字問題上,而更多是要通過這一新政,來改變目前美元體系面臨的困境。
當今的世界經濟是建立在美元紙幣這樣一種單一的通貨基礎之上,全世界所發生的任何一次振盪,都要用美元來抹平,而在今天金融衍生品如此複雜的情況下,又有誰能控制得住不出一點振盪呢?周小川的文章已經揭示出了這種以美元紙幣為基礎的單一通貨體制的固有缺陷,他的思路是以SDR為基礎的“雙貨幣體制”來校正它。
美國人當然不會這么想。除此之外的另一個途徑,就是一種美元與能源量的“雙通貨體系”。通貨是什麼?是貨幣。貨幣是什麼?貨幣是人類商品交換的一般等價物。什麼可以充當貨幣?在人類早先時候,海邊的貝殼都是貨幣,是通貨。要當通貨要有什麼特徵?要有流動性,有支付能力,有償債能力。現在,能源好像也具備了類似的條件,若干年後可能會出現一種新的類貨幣的東西,就是叫“能源量”。一個能源當量就可以相當於一桶石油,它可以作為一個計量工具,或者作為一個支付手段,還可以作為一個償債的工具。這就可以校正美國當前制度上的一個重大危機。
這種與美元並駕齊驅的新通貨,當量要足夠大,現今的國際M2大概到了80萬億美元的水平,這種新通貨的規模要能達到這樣的當量。有人認為,能源量現在已具備了替代美元紙幣本位的能力,世界市場這部汽車要在依託使用美元紙幣這個輪子的同時,還要依託能源量這個新輪子。美元可以作為支付手段,能源量也可以作為支付手段,美元可以作為債務憑證,能源量也可以作為債務憑證。美國人的這種設計就校正了美國現在出現的問題,單一美元紙幣體制在為美國人民帶來巨大的利益同時,還給美國帶來了責任和包袱,現在要把它們校正過來,就可以依靠這么一套模式。
書摘五:
經濟危機和生態危機接踵而至,說明人與他所賴以生存的系統環境之間產生了很大的衝突。根本而言,經濟危機意味著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失調,生態危機意味著人與自然之間關係的失調,自然是人生存所依的天然環境,他人的集合則構成了人生存所依的天命力量,無論從群體還是個體角度,今天我們都需要重新審視人與天之間的關係,建構面對新挑戰的新觀念。
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並沒有簡單靈驗的濟世良方和四海通用的解決方案,但我們可以從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學者的思考中吸收養料,獲得靈感。20世紀70年代,湯因比和日本佛教日蓮宗領袖創價學會會長池田大作進行了一場長時間的東西方文明對話,引起了很大的關注。在對話的最後展望21世紀時,耄耋之年的湯因比提出:“挽救21世紀的社會問題,唯有中國的孔孟學說和大乘佛法。”而其思想核心,則是天人合一和眾生平等的觀念。
中國儒家和道家認為,我們自母體生出後,整個人體器官就按一定的規則在運作,整個身體的運作規則,就是道。老子認為道生成了天地萬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天地人雖各有其道,在本質上卻以道相貫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實際表明了人與自然的一致相通。因此,若自然遭到了破壞,人也無法獨善其身。漢儒董仲舒提出“天人之際,合而為一” ,崇尚天、地、人和諧共處的“天人合一”學說,概括了中國千百年來傳統文化所持的“天人觀”。
而在希臘神話中,有一個神在諸神之中最早出現,所有天神皆為她的子孫後代,她就是大地女神蓋婭(Gaia),西方社會常以“蓋婭”代稱地球。20世紀60年代末,英國大氣科學家詹姆斯-拉夫洛克提出了一個地球生態系統的理論,他應友人建議將其稱之為“蓋婭假說”(Gaia Hypothesis)。該假說的其核心思想是“地球是活著的”,她本身也是一個生命有機體,具有自我調節能力,假如機體內部出現了有害因素,“蓋婭”具有的反制回饋機能就會把有害因素除掉,以保持機體的健康。今天,氣候變化其實就“蓋婭”對人類社會的報復,因為人類把自己和蓋婭對立起來了。
無論是中國古代的“天人合一”觀,還是西方的“蓋婭假說”,在看待人天關係時表述不同,其理則一。“蓋婭假說”啟示人們,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生物都是地球母親的後代,人類既不是地球的主人,也不是地球的管理者,只是地球的寄生生命而已。洪亮吉說:“天地不能不生人,而天地之所以養人者,原不過此數也。”因此,人類的自處之道是遵從自然法則,需索有度,使自己與整個系統相容,超過這個“數”,就會遭到自然的反制。
書摘六:
實施利益相關者的關鍵,在於“利益相容”。簡單的講,就是企業與其利益相關者能夠達到相同目標,實現共同利益。一般來講,企業經營的目標是利益最大化,而並非所有的利益相關者都會把經濟利益作為首要考慮的對象。那么融合多方利益,使得外部的利益相關者也能為企業實現既定的目標做出貢獻,是利益相關者管理的關鍵。
在低碳經濟越來越受到重視的今天,企業和外部利益相關者的利益不再像以前那樣相互矛盾。在過去,環境問題並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化石能源的成本也相對低廉,開展低碳經濟,節能減排也並非政府的首要目標,特別是發展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必須承擔額外的成本,這並不是外部投資者所樂見的。那個階段企業要想單獨發展低碳經濟,既不符合自身利益,對外也難以得到足夠重視和支持。但是隨著氣候問題的嚴峻性與日俱增,甚至成為國際性論壇的首要議題之一時,“低碳”就很可能從門檻轉化為機遇。從長遠來看,企業要想獲得可持續發展的資金,向低碳化轉型,是符合各方利益的戰略。
實施低碳管理,要求企業將利益相關者在低碳問題上的要求整合到企業共享的價值觀、企業戰略、運營結構、生產技能、運營系統和處事風格中,有遠見並具有系統性地開展低碳管理。
書摘七:
所謂黑色失業,大體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隨著人們對傳統能源依賴程度下降,化石能源領域的現有就業崗位消失而造成失業。其次,體現在淘汰落後產能、產業結構升級(主要體現在能耗更少,效率更高)等造成的企業關停並轉而造成的失業。
與傳統化石能源相比,可再生能源會在未來30年得到較快發展,就業人數也會大大增加,相比之下,傳統化石能源將逐漸日薄西山,就業人數會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綠色和平組織對未來各個能源種類的就業人數做了比較。在保守條件下和出現綠色革命(即綠色能源得到快速大規模套用)兩種情況下,石油煤炭和核能的就業人數都會出現下降,而可再生能源的就業人數將會大幅提高。
隨著綠色就業的發展,可再生能源逐漸開始替代原有的化石能源,高能耗高污染的企業逐漸被淘汰,舊的技術被淘汰,商業模式也在發生改變。綠色就業在帶來千百萬個就業機會的同時,也使得一大批人失去了他們的工作。有人得意就有人失意,在為綠色就業吶喊之時,不能忘掉那些正在或即將經受失業之苦的人們。這一過渡時期的存在將不可避免,但重要的是不能忽視由此產生的社會問題。
因此,必須號召“公平而公正的過渡”,那些在時代潮流中被傷害的人們應該得到妥善幫助,社會和政府應該為他們創造各種條件,幫助其尋找新的工作機會。
我們需要建立一個框架,從社會各個層面,大到全球範圍內,小到一個車間,一個社區實現公正的過渡。面對失業的挑戰,這一框架應該建立具體可行的措施,調動政府勞動部門,貿易團體,工會,工商業企業和社區組織的積極性,使得失業者得到公平公正的對待,並且獲得新的工作機會。一個基本的原則是過渡時期的成本和收益應該由全社會共同承擔,而不是少數行業或者少數企業獨立承擔。政府也應該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和政策,來確保過渡時期的公平公正。
書摘八:
作為CER最大供應國,中國本來應是國際碳市場的具有影響力的主要參與者,但是長期以來卻沒有定價權,提供了巨量初級廉價CER供已開發國家中介、金融和投機機構不斷倒買倒賣獲取高額收益,自身處在碳市場價值鏈的低端。語言障礙、商業和風險意識缺乏,使眾多中國企業對CDM國際規則及盈利模式缺乏深入的理解和套用,因此在雙邊談判中處於弱勢,造成CER價格較低,並且註冊後在CER的賬戶歸屬等方面沒有取得公平權力。
從命令控制模式到市場導向交易機制,從美國上世紀90年代酸雨計畫確定的總量限制與交易機制,到今天蓬勃發展占主導地位的配額市場和項目市場,環境保護管制模式漸趨擺脫行政法令的單一手段,更多依賴碳交易市場前行。2009年6月美國眾議院通過長達1300多頁的《清潔能源安全法案》,最為引人關注的內容,是首次引入“總量限制與排放交易”的溫室氣體排放權交易機制,計畫於2012年開始實行。根據這一機制,美國發電、煉油、煉鋼等工業部門將通過拍賣等方式獲取初始排放配額,並將逐步減少,構成聯邦碳交易體系。
如果說,當年美國酸雨計畫確立的排污權市場交易模式,成就了《京都議定書》下的碳交易市場和今天歐盟在氣候問題上絕對的領先地位,那么,今天美國能不能把總量限制與交易機制擴大到溫室氣體排放權的領域,將是決定未來數年美國能否掌握應對氣候問題上的主導權的關鍵步驟。一旦成行,就好像第一張被推倒的多米諾骨牌,將對全球碳市場產生一系列連鎖效應,好比推動全球市場邁向統一交易制度的興奮劑。
碳交易市場之於全球氣候變化的作用,也許會像當年的美國酸雨計畫一樣,重現立竿見影的效果,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書摘九:
發展低碳經濟,需要構建以碳交易市場為基礎,包括碳基金、銀行貸款、碳保險、碳證券及其他一系列創新金融工具為支撐的碳金融體系。作為碳交易市場的主體,碳基金是碳市場體系的重要資金來源,隨著近年來碳基金數量和規模的不斷擴大,碳基金對碳交易市場的穩定作用正在顯現。銀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是碳金融體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銀行業承擔信貸資金配置的碳約束責任。銀行業在自願基礎上制定評估管理環境和社會風險的產業標準,並根據環保標準來篩選項目,使資金配置向低碳產業傾斜。碳保險的發展是低碳金融健康前行的重要保證。資本市場的低碳化則是從市場融資和再融資機制對上市資源的重要把關,也是未來發展的方向,碳證券在證券市場上亦將有更多的著色。
此外,碳金融體系還意味著持續的金融創新。低碳經濟與國際碳交易的出現,是對以傳統製造業為服務重點的金融體系提出的新要求,而構建碳金融體系正是以創新來適應新趨勢。我們欣喜地看到,一系列碳金融工具創新,如碳期貨應收賬款的貨幣化、碳資產相關的債券交易以及包括綠色信用卡、碳中和產品等層出不窮。可以預見,隨著碳金融體系的不斷完善,低碳金融的發展將成為打開低碳經濟大門的金鑰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