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軍隊報》

《人民軍隊報》

《人民軍隊報》是蘭州軍區黨委機關報,面向陝、甘、寧、青、新所屬部隊發行。

基本信息

簡介

《人民軍隊報》原總編羅昆禾將軍專程來到現場捐獻了100元人民幣。《人民軍隊報》原總編羅昆禾將軍專程來到現場捐獻了100元人民幣。

《人民軍隊報》是蘭州軍區黨委機關報,面向陝、甘、寧、青、新所屬部隊發行。老革命家莫耶(1917~1986)。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西北軍區《人民軍隊報》主編、總編輯,195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0年,莫耶與《人民軍隊報》社長(後任蘭州軍區政治部主任)方唯若結婚。

人民軍隊報:團結和諧之花如此美麗

“我叫王小義,我叫買買提,今年都是十八歲,個頭差不離……哎,同志們都說我倆真像一對親兄弟。”
這首在駐疆部隊流傳、反映各族官兵親如一家的軍旅歌曲,民族六連官兵人人會唱。哈薩克族士兵塔里哈提說:“我們連隊官兵團結和諧的故事,比歌曲更動人。”
的確,六連的官兵生活融入、關係融洽、感情融合。用他們的話說,不管是誰,不論來自哪個民族,只要到了六連,就在一個家裡,就是親兄弟。
好一個團結和諧的大家庭
濃眉大眼長得帥,小伙子來自阿勒泰
沒到民族六連,先聽到一段饒有風趣的順口溜:“濃眉大眼長得帥,維吾爾族小伙說他來自阿勒泰;胳膊小腿長得粗,塔吉克族小伙說他來自阿克蘇…… ”
記者問團政委許洪鐸:“真是這樣嗎?”
許洪鐸笑著說:“民族六連是一個有著13個民族的連隊,每個士兵都有本民族的特點。眼見為實,咱們瞧瞧去!”
一幢漂亮的四層樓房,民族六連就住在這裡。
31歲的哈薩克族連長葉爾蘭長得敦敦實實,和你握手時雙手像兩把鉗子一樣有力。家鄉在風景如畫的阿勒泰哈巴河縣的葉爾蘭1995年12月入伍,當了兩年士兵後考入烏魯木齊陸軍學院。之後分到民族六連,一乾就是7年。如今,能說一口流利漢語的葉爾蘭是一個4歲女兒的父親。
..

二排長艾尼瓦爾,維吾爾族,個頭不高卻很利索,1999年12月從阿克蘇入伍。聞名遐邇的克爾克孜千佛洞,就在他的家鄉附近。他和葉爾蘭一樣畢業於同一所軍校,2004年7月分到民族六連。
蒙古族副指導員道力剛,身高一米八,不愧是草原上長大的,給人的印象剽悍豪氣,是民族英雄渥巴錫的後代。道力剛天生一副好嗓子,歌聲蒼勁有力,酷似騰格爾。閒遐時,士兵們總愛圍著他,聽他唱《蒙古人》。
柯爾克孜族士兵巴依那孜,來自帕米爾高原,有一雙鷹一樣的眼睛。2006年12月,愛好音樂的他帶著一管鷹笛入伍,成為連隊的文藝骨幹。
維吾爾族班長庫爾班艾沙,來自英吉沙縣,就是出英吉沙小刀的地方。庫爾班艾沙的父親,是當地有名的刀匠,能做出無數造型優美的英吉沙刀具。做了一輩子刀的父親,最大的遺憾是沒當過兵。2003年12月,父親把庫爾班艾沙送到部隊,彌補自己的遺憾。
……
置身民族六連,你就像走進了一個多民族大家庭。得知我們的到來,熱情好客的民族士兵紛紛拿出家裡寄來的土特產,不一會兒便堆滿了桌子:和田的石榴、哈密的瓜,庫爾勒的香梨、阿克蘇的核桃……哈薩克族士兵那西哈提用剛學時間不長的漢語說:“13個民族就像一個家,大家都是親兄弟!”
是的,這是一個友愛和諧的大家庭,其樂融融的氛圍感染著我們每一個人。
漢族指導員成了“少數”民族
民族六連只有一個漢族幹部,就是指導員方新徽。
作為民族六連第16任指導員,從小在新疆長大的方新徽有著一張少數民族官兵那樣的臉盤和身板。不少初次見到方新徽的人,都以為他是民族幹部。方新徽笑著說:“也對。在民族六連,就我一個漢族幹部,可不就是‘少數’民族。”
方新徽雖然在民族六連時間不長,但威信高。這是因為來民族六連之前,他在兩個少數民族連隊乾過四年,積累了不少經驗。記者讓方新徽談談帶少數民族連隊的感受,他略一思考,豎起三個指頭說:“當一個稱職的指導員,起碼得過好‘三關’。”
第一是飲食關。方新徽說自己雖然是新疆人,但不喜歡吃羊肉。“到了民族連隊,你不吃羊肉絕對不行。”
方新徽至今記著一件事:第一次到民族連隊報到,少數民族官兵非常熱情。開飯時,連長葉爾蘭用筷子夾起一塊羊脖子上的肉硬往他碗裡放。方新徽發愁了,夾起來幾次又放下了。事後,葉爾蘭告訴方新徽:這是我們少數民族的風俗,羊脖子上的肉要給最尊貴的客人。夾的肉一定得吃完,這樣才是對少數民族同志的尊重。那件事以後,方新徽和羊肉叫上了勁,如今已鍛鍊得“幾天不吃就想得慌”。
第二是語言關。剛到民族連隊時,方新徽一句維語也聽不懂,和民族士兵交流基本靠眼神和用手比劃。他說:“有時急死人。”辦法只有一個:學。現在,方新徽能說一口流利的維語,維吾爾族士兵給他們的指導員“打80分”。
第三是風俗關。方新徽說:“少數民族有什麼忌諱,有什麼講究,必須心中有數。否則,就可能影響民族團結。”在民族連隊呆了幾年,方新徽對少數民族的作客禮節、飲食習慣、生活習俗,已能夠說得頭頭是道。
快樂之家
1月25日。這是一個難忘的夜晚。一輪寒月高懸,室外呵氣成霜。
民族六連的多功能廳卻暖意融融:冬不拉的悠揚,熱瓦甫的奔放,都塔爾的清脆,營造出濃濃的民族和諧氣氛。民族六連文藝晚會正伴著官兵熱烈的掌聲進行。
指導員方新徽擔任報幕員。蒙古族副指導員道力剛的一曲《蒙古人》,唱得剛勁有力,博得官兵一片喝采。
由維吾爾族士兵庫爾班江、哈薩克族士兵巴科特貝克、柯爾克孜族士兵巴依那孜等表演的《民歌串串燒》,把晚會的氣氛推向了高潮。伴著歡快的歌聲,官兵手拉著手跳起舞來,每個人的臉上洋溢著喜悅。
“在歌聲中增進了解,在娛樂中加深感情,是我們民族六連的一個特點。”方新徽說。
維吾爾族士兵艾克熱木一度訓練怕苦。只要一上訓練場,他就嚷嚷著頭疼。
班長艾力想了個點子。一個周末,他組織班裡幾個人編排了一個節目,取名叫《天山雄鷹》,講述一個後進兵在連隊的教育和戰友的幫助下成長為精武標兵的故事。
在連隊舉辦的文藝晚會上,艾力和士兵們亮出了這個節目。節目演完了,艾克熱木的的臉紅了。節目裡的兩句話深深觸動了他:在勇士面前,困難是稀軟的泥巴;在懦夫面前,困難是結實的磚瓦。
當天晚上,艾克熱木找到班長艾力說:“我要刻苦訓練,要做天山雄鷹!”
副指導員道力剛說,每年新兵分到連隊,不少人都帶著民族樂器,維吾爾族的都塔爾、手鼓,哈薩克族的冬不拉、蒙古族的馬頭琴,柯爾克孜的鷹笛,可熱鬧了。連隊成立了一個民族樂隊,訓練之餘、外訓途中,有空就吹吹打打地娛樂一把。
歌和馬,是哈薩克族人的兩隻翅膀。哈薩克族士兵塔里哈提,是連隊名副其實的歌王。這不,他又亮開了歌喉:“水石磨圍著軸心轉,共產黨的恩情說不完。天上的星星數不清,咱民族六連大家庭的溫暖唱不盡……”
這是一個友愛集體,這是一個快樂之家。

法律方面報刊雜誌大全

吳邦國:要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權威和尊嚴。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
《法制日報》
《解放軍報》
《山西法制報》
《民主與法制時報》
《中國國防報》
《檢察日報》
《人民海軍報》
《戰友報》
《空軍報》
《人民武警報》
《亮報》
《現代兵器》
《環球軍事》
《中國衛生法制》
《橄欖綠》
《中國民兵》
《世界軍事》
《現代艦船》
《民主與法制》
《法制與經濟》
《中外法學》
《廉政文化研究》
《當代法學》
《法治與社會》
《北方法學》
《犯罪研究》
《世紀行》
《犯罪與改造研究》
《金劍》
《楚天主人》
《法制時報》
《法律與生活》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報》
《法人》
《法學論壇》
《青海法制報》
《當代海軍》
《藍盾》
《清風苑》
《法制與社會》
《警察技術》
《法學雜誌》
《江淮法治》
《中國審判》
《解放軍健康》
《長安》
《檢察縱橫》
《中國新時代》
《法律適用》
《法治研究》
《中國消防》
《法學天地》
《人民法院報》
《法制博覽》
《四川法制報》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報》
《軍隊黨的生活》
《現代職業安全》
《法庭內外》
《人民公安報》
《檢察風雲》
《警察文摘》
《方圓法治》
《北京觀察》
《中國空軍》
《中國軍轉民》
《青少年犯罪問題》
《科技與法律》
《國防》
《人權》
《東方劍》
《重慶法制報》
《中國軍工報》
《兵器知識A》
《法制周報》
《天津政法報》
《勞動和社會保障法規政策專刊》
《大連法制報》
《雲南法制報》
《安防市場報》
《河南法制報》
《法治快報》
《邊防警察報》
《中國遠洋報》
《內蒙古法制報》
《法制文萃報[合訂本]
《法學家茶座》
《山東法制報》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公報》
《重慶政協報》
《公安內參》
《遼寧法制報》
《法治人生》
《西部法制報》
《甘肅科技報》
《人民前線》
《新疆法制報》
《中國政府採購報》
《解放軍報合訂本》
《公民與法》
《法制與新聞》
《新法制報》
《浙江法制報》
《法治周末》
《北方法制報》
《法制參考》
《法制生活報》
《公民與法治》
《甘肅法制報》
《軍事歷史》
《中國公共安全》
《法制生活》
《上海法治報》
《河北法制報》
《人民軍隊報》
《青海藏文法制報》
《法制今報》
《知識博覽報》
《火箭兵報》
《憲法學、行政法學》
《山東公安》
《紫光閣》
《海軍雜誌》
《中國紀檢監察報》
《邊防生活》
《法制》
《法治新報》
《戰士報》
《法制文萃報》
《廣西武裝》
《公訴人》
《西北民兵》
《東海民兵》
《消防科技》
《法治》
《當代檢察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