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紐約》

《人在紐約》

《人在紐約》講述了來自香港、台灣和大陸來的三個女人在美國紐約相遇下的感人故事。

基本信息

影片概述

導演:關錦鵬 Stanley Kwan

《人在紐約》《人在紐約》

主演:張艾嘉 Sylvia Chang

張曼玉 Maggie Cheung

斯琴高娃 Siqin gaowa ...

國家/地區: 香港

對白語言:粵語/英語/漢語國語

上映日期:1990年3月1日 香港

類型:劇情

片長:93分鐘

影片簡介

此片講述了來自香港、台灣和大陸來的三個女人在美國紐約相遇下的故事。趙紅跟美藉華人結婚後,從大陸移居到美國,她本想開始新生活,並把母親也接來美國,可是丈夫不理解她,這使她非常苦惱;黃維屏從台灣來到美國已經十多年了,她雖已經適應了美國的生活,但她一直不甘心美國人排斥華人的心理,她醉心於舞台藝術,發誓要躋身於美國舞台;李鳳嬌來自香港,隨家人移居美國後,開設了一家餐館。她的婚事很讓父親操心,她對龔明雄情有獨鍾,但又無法結束與STELLA的曖昧關係,使得自己的戀情總是停滯不前。三個女人各有各自的快樂與辛酸,她們感到應該一致團結面對外國人,但當她們聚在一起時,卻又互相排斥,於是形成了一種既吵鬧又相互離不開的局面。

劇情介紹

1988年深秋,趙紅從大陸移居美國,同美籍華人湯姆士結婚。初到異地,她不太懂英文,又不熟悉美國的生活方式,但渴望開拓新的生活。她想將母親接到美國共同生活,卻得不到湯姆士的理解。從台灣移居美國已10多年的黃雄屏,醉心於舞台藝術,她頂著美國人排斥華人的壓力,一心想躋身於美國舞台。李鳳嬌從香港移民到紐約,她家開設食品店,本人又通曉股票與房地產生意,在美國仍感到很孤單。不久,趙紅結識了黃雄屏和李鳳嬌,3人很快成為知己。一天傍晚,她們相約到一幢大廈的天台上,酒醉之後發泄內心的痛楚。

導演簡介

關錦鵬關錦鵬

香港導演關錦鵬。祖籍廣東,生於香港。1976年就讀於香港浸會學院傳理系。同時參加香港無線電視台影視培訓班。1978年任無線電視台助理場記、助理編導,師從余台杭、許鞍華等。1984年執導處女作《女人心》。1986執導《地下情》Love Upto Waste被評為當年最實座的影片。1987年執導《胭脂扣》Rouge。在導演手法上採用時空交錯、把過去與現在、回憶與聯想、幻覺與現實揉和在一起,造成新穎獨特敘事結構,用80年代的視點去觀察30年代的生死戀,成為香港新電影的代表作。影片獲第八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導演獎及最佳作品獎,並獲法國第十屆第三世界影展金球獎、義大利都靈國際電影節評審員特別大獎,成為香港當年十大華語賣座片之一。1989年執導《人在紐約》Full Moon in New York後,藝術創作進入了新階段。放棄戲劇性處理手段,以迫近真實的記實手法表達個人的感受,重在渲染情緒。為香港新電影再創豐碑。獲第二十六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等8項獎。被評為1990年香港十大華語賣座片之一。1991年執導《阮玲玉》Actress。巧妙地運用時空交織發展的時空濛太奇,用“戲中戲”“片中片”拼出“解構”方式。表現對歷史、對現實生活的思考,將歷史的阮玲玉與現實飾演的阮玲玉相互對比表現兩者間微妙的衝突與差異。深化了影片歷史厚度與深度,獲第二十八屆金馬獎、評審團特別推薦獎等3項獎、第十二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等4項獎、第四十二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他本人獲芝加哥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1994年執導《紅玫瑰、白玫瑰》,採用插入對白字幕的方法 ,細膩挖掘女性心理特徵,別具一格,獲第三十一屆台灣金馬獎最佳編劇、最佳女主角、最佳美術、最佳音樂等5項獎。《三個女人的故事》1989,獲第二十六屆台灣金馬獎最優秀作品獎。

演員介紹

斯琴高娃斯琴高娃

斯琴高娃中國影視、舞蹈女演員。蒙古族,1950年1月20日生於廣州。1950年到1954年在延安。1955年回老家寧城上學。1963年在內蒙古原昭烏達盟寧城子中學學習。

1964年中學畢業後任內蒙古自治區歌舞團舞蹈演員、報幕員。1979年在故事片《歸心似箭》飾演山村婦女玉貞,獲文化部79年優秀青年創作獎。1980年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1982年因在影片《駱駝祥子》中成功塑造了女主角虎妞的銀幕形象,展現了角色的複雜性格和鮮明色彩,獲第六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獎和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

此後,又主演了《許茂和他的女兒們》《大澤龍蛇》 。1984年,主演《似水流年》 ,獲第四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演員獎。在影片《成吉思汗》中飾演成吉思汗的母親訶額倫時摔下馬鞍受傷。1989年,在香港影片《山水又相逢》中飾演在美國居住的中國人。次年,與張曼玉、張艾嘉聯合主演《人在紐約》 。1992年後主演《香魂女》《老人與狗》《陽光燦爛的日子》 。 她是中國電影家協會第一屆理事。1986年後定居瑞士。

幕後製作

當“大中華電影圈”的概念還不完全成熟時,本片已往這個方向走,從創作視野到攝製成績都使它成為八、九十年代之交最重要的影片之一,在第26屆台灣金馬獎上連獲最佳劇情片等幾項大獎。本片由邱戴安平(邱剛健)創作劇本的第一稿,大陸作家鍾阿城修改定稿,關錦鵬率眾赴美國實地拍攝。 內容描述來自兩岸三地的三個中國女子,因緣際會在紐約相遇。她們成了朋友,可以交換一些人在異鄉的感情和看法,然而還是得各自面對自己的問題。張艾嘉飾台灣萬年國代演員女兒黃雄屏,張曼玉飾個性獨立的香港移民李鳳嬌,斯琴高娃則飾嫁到美國的大陸婦女趙紅。三人的演出都相當精彩,其中三人在紐約街頭醉酒狂歌的一段拍得特別動人,電影技術的精緻表現達國際水準。

導演關錦鵬的作品大都以女性的生活為主要表現對象,此片也不例外。影片中這三個女人的出身背景、生活經歷、和所受教育都大相逕庭,因而在生活習慣、思想觀念、為人處世上衝突不斷,但她們又同屬炎黃子孫,尤其是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又把她們緊緊連結在一起。影片通過細節的描述,細膩刻畫了她們各自不同的感情世界。她們在美國都有著自己的甘苦與生活追求,每個人都力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價值所在。

獲獎情況

本片獲第26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女主角、最佳攝影、最佳錄音等八項大獎。

影片視頻

人在紐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