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之蛙》

《井底之蛙》

比喻見識狹窄短淺的人的一個成語,出自《莊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語于海,拘於虛也。”也有一篇同名文章。

基本信息

井底之蛙解釋

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麼大的一塊天。比喻見識狹窄短淺的人。

《井底之蛙》《井底之蛙》

井底之蛙出處

出自《莊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語于海,拘於虛也。”

《井底之蛙》《井底之蛙》

井底之蛙原文

坎①井之蛙,謂東海之鱉曰:“吾樂歟!出跳梁②乎井幹之上,入休乎缺甃③之崖;赴水則接掖④持⑤頤⑥,蹶泥則沒足滅跗⑦。還⑧蟲乾⑨、蟹與科斗,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 ⑩坎井之樂,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時來入觀乎?”

東海之鱉左足未入,而右膝已執矣。於是逡巡11而卻,告之海曰:“夫千里之遠,不足以舉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極其深。禹之時,十年九潦而水弗為加益;湯之時,八年七旱,而崖不為加損。夫不為頃久推移,不以多少進退者,此亦東海之大樂也。”

於是坎井之蛙聞之,適適然12驚,規規然自失也。

《井底之蛙》《井底之蛙》

[注釋]

①坎:就是淺的意思。②跳梁:跳動騰躍。③甃(zhòu):井壁。④接掖(yè):浸到兩腋。⑤持:托住。⑥頤:腮。⑦跗:足背。⑧還(xuám):同鏇,回頭觀看。⑨蟲乾(hán):井裡紅色小蟲。⑩跨:踞;止。11逡巡(qun xún);退縮的樣子。12適適然:吃驚的樣子。

《井底之蛙》《井底之蛙》
《井底之蛙》《井底之蛙》

井底之蛙譯文

有一隻青蛙長年住在一口枯井裡。它對自己生活的小天地滿意極了,一有機會就要當眾吹噓一番。有一天,它吃飽了

《井底之蛙》《井底之蛙》
飯,蹲在井欄上正閒得無聊,忽然看見不遠處有一隻大海鱉在散步。青蛙趕緊扯開嗓門喊了起來:“喂,海鱉兄,請過來,快請過來!”海鱉爬到枯井旁邊。青蛙立刻打開了話匣子:“今天算你運氣了,我讓你開開眼界,參觀一下我的居室。那簡直是一座天堂。你大概從來也沒有見過這樣寬敞的住所吧?”海鱉探頭往井裡瞅瞅,只見淺淺的井底積了一汪長滿綠苔的泥水,還聞到一股撲鼻的臭味。海鱉皺了皺眉頭,趕緊縮回了腦袋。青蛙根本沒有注意海鱉的表情,挺著大肚子繼續吹噓:“住在這兒,我舒服極了!傍晚可以跳到井欄上乘涼;深夜可以鑽到井壁的窟窿里睡覺;泡在水裡,讓水浸著兩腋,托住面頰,可以游泳;跳到泥里,讓泥蓋沒腳背,埋住四足,可以打滾。那些跟頭蟲、螃蟹蝌蚪什麼的,哪一個能比得上我呢!”青蛙唾沫星兒四濺,越說越得意:“瞧,這一坑水,這一口井,都屬我一個人所有,我愛怎么樣就怎么樣。這樣的樂趣可以算到頂了吧。海鱉兄,你不想進去觀光觀光嗎?”海鱉感到盛情難卻,便爬向井口,可是左腿還沒能全部伸進去,右腿的膝蓋就被井欄卡住了。海鱉慢慢地退了回來,問青蛙:“你聽說過大海沒有?”青蛙搖擺頭。海鱉說:“大海水天茫茫,無邊無際。用千里不能形容它的遼闊,用萬丈不能表明它的深度。傳說四千多年以前,大禹做國君的時候,十年九澇,海水沒有加深;三千多年以前,商湯統治的年代,八年七旱,海水也不見減少。海是這樣大,以至時間的長短、旱澇的變化都不能使它的水量發生明顯的變化。青蛙弟,我就生活在大海中。你看,比起你這一眼枯井、一坑淺水來,哪個天地更開闊,哪個樂趣更大呢?”青蛙聽傻了,鼓著眼睛,半天合不攏嘴。

井底之蛙寓意

世界無限廣闊,知識永無窮盡。如果把自己看到的一個角落當作整個世界,把自己知道的一點點知識看作人類文化的總

《井底之蛙》《井底之蛙》
和,那就會跟枯井裡的青蛙一樣,成為孤陋寡聞夜郎自大和安於現狀的可惡角色。從這則寓言故事概括出來的成語“井底之蛙”,常常被用來諷刺那些見識短淺而又盲目自滿的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