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智慧》

《中庸智慧》

關於《中庸》的智慧解讀,本書分別從其“精蘊與價值”、“中庸的深廣內涵”、“中庸的現代智慧”、“性命說智慧”、“誠的多維視域”、“學問思辨行”、“天人之際智慧”、“修養與教化智慧”、“管理智慧”、“思辨智慧結晶”、“歷史之謎”等方面一一剖析而展開解讀。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封面封面

《中庸》與《大學》一樣,原先是《禮記》一書里的一篇,《禮記》共有四十九篇,《中庸》是其書的第三十一篇,而《大學》是其書的第四十二篇。在宋代以前,雖然有人關注《中庸》與《大學》,但是一直要到宋代,由於時代的需要、各方合力的作用才將它們推向高處,臻於巔峰。其中有一個重要原因,即是宋代的文化需要讓千年的儒家學說重新振興,催開出生命的新花來;然後能夠與其他的學說相抗衡,特別是面對來自佛、道的衝擊與挑戰。宋代儒學迫切需要文理之學,因此一旦發現了《大學》、《中庸》,特別是蘊藏在《中庸》裡面的哲學理論,便尊視為“聖學”的寶藏。於是宋儒拳拳服膺之,汲汲開掘之,滔滔闡揚之,一代新儒學終至勃然興起。再就儒學本身而言,宋儒治經與唐代迥然有別,不是斤斤於訓詁考證,而是察於義理闡述,以心性命理為主,且又糅合了佛、道之說。宋以後明代傳承延續了此種“理學”,或稱之“道學”,此便是宋明理學。

本書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是對《中庸》的智慧的解讀;二是在此基礎上再將《中庸》原著全文翻譯與品讀,考慮到朱熹的《大學章句》的經典性與影響深遠,又採用了《中庸章句》的本子。

媒體推薦

《大學》好比建築房屋之藍圖及其施工程式,《中庸》好比房屋基礎工程之奠定與說明,《論語》與《孟子》則好比建築此房屋之優良材料,材料特優但分散堆積一地,未經整理、歸類及使用,而還待有曾參、孔假這樣的優秀工程師,努力策劃以達成-美麗之房屋也。以上以建屋比撰書,現再以建屋喻樹人。則此種優良材料,可用以建築-偉大而華貴之宮殿——聖人,也可以達成一高大舒適之房屋——君子,也可用以達成尋常之住宅——善人,如何抉擇,則在乎人之自取耳。——梁海明

作者簡介

姚淦銘,教育部直屬“211大學”江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曾獲部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獎。多次出訪日本、新加坡、香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進行學術交流。姚淦銘數十年以來專心從事學術研究,有深厚的國學功底。其於古代文化、哲學、經學、文獻學、語言學、文字學、書學、飲食文化等領域,均有論著出版。個人獨立著作有15部:《哲思眾妙門——老子今讀》、《老子與百姓生活》、《再說老子與百姓生活》、《老子百姓讀本》、《老子講義》(韓文版)、《孔子的智慧生活》、《王國維文獻學研究》、《漢字與書法文化》、《漢字心理學》、《漢字文化思維》、《禮記譯註》(台灣)、《趣談中國摩崖石刻》、《先秦飲食文化研究》(上)(下)、《孝經智慧》、《大學智慧》。另與他人合作論著十多部。姚淦銘個人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80多篇。其論著多次獲各級獎勵。姚淦銘是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欄目的知名主講人之一,先後作了《國學大師王國維》、《老子與百姓生活》等系列講演。姚淦銘又是上海電視台《文化中國》欄目的知名主講人之一,作系列講座《孔子》,並獲“最具親和力”獎。

寫作背景

儒家經典的《四書》,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宋代朱熹編注《四書章句集注》,於是“四書”之名也由此而定。

《中庸》與《大學》一樣,原先是《禮記》一書里的一篇,《禮記》共有四十九篇,《中庸》是其書的第三十一篇。,而《大學》是其書的第四十二篇。在宋代以前,雖然有人關注《中庸》與《大學》,但是一直要到宋代,由於時代的需要、各方合力的作用才將它們推向高處,臻於巔峰。其中有一個重要原因,即是宋代的文化需要讓千年的儒家學說重新振興,催開出生命的新花來;然後能夠與其他的學說相抗衡,特別是面對來自佛、道的衝擊與挑戰。宋代儒學迫切需要義理之學,因此一旦發現了《大學》、《中庸》,特別是蘊藏在《中庸》裡面的哲學理論,便尊視為“聖學”的寶藏。於是宋儒拳拳服膺之,汲汲開掘之,滔滔闡揚之,一代新儒學終至勃然興起。再就儒學本身而言,宋儒治經與唐代迥然有別,不是斤斤於訓詁考證,而是察察於義理闡述,以心性命理為主,且又糅合了佛、道之說。宋以後明代傳承延續了此種“理學”,或稱之“道學”,此便是宋明理學。

確實,《中庸》給人的表象是薄薄的,沒有多少字數,但是一旦走進《中庸》,恰似一座深邃思想與智慧的殿堂。在《中庸》裡面,存心養性之理、窮神知化之方、聰明睿智之法、天人合一之機、治亂存亡之候,具載於是書。當然《中庸》一書除了談義理、哲學,也給予人們豐富的處世、處事、修身、管理、學業、家庭以及日常生活的諸多智慧。《中庸》教誨你擇善固執,抵達成功之域。一個人如能“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人一己百,人十己千,那么即使是一個資質並不高的人,甚至是一個愚笨的人、一個懦弱者,也必定讓你得到“雖愚必明,雖柔必強”的提升。在《中庸》這裡,既能曲徑通幽,通達心曲之幽深;又能鳶飛戾天,遨遊廣闊之六合;亦能魚躍於淵,有如魚得水的灑脫境地。一言蔽之,指點你“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的智慧。

在國學裡,《中庸》是最重要的經典之一。雖篇幅不多,但是它本身的富藏,以及附著在這本經典上的解讀、研究與影響,那是千年的層累層積,層儲層淀,真箇是說不完、道不盡的文化承載了。《中庸》成為一本特別厚重的文化經典,承載著數千年的文化與智慧的深湛內涵。本書《中庸智慧》也如先前的《大學智慧》一樣,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是對《中庸》的智慧的解讀;二是在此基礎上再將《中庸》原著全文翻譯與品讀,考慮到朱熹的《大學章句》的經典性與影響深遠,又採用了《中庸章句》的本子。
關於《中庸》的智慧解讀,我們又分別從其“精蘊與價值”、“中庸的深廣內涵”、“中庸的現代智慧”、“性命說智慧”、“誠的多維視域”、“學問思辨行”、“天人之際智慧”、“修養與教化智慧”、“管理智慧”、“思辨智慧結晶”、“歷史之謎”等方面一一剖析而展開解讀。

國學大師梁啓超指出:“兩漢之間,儒者通經,皆以致世,以《禹貢》行水,以《洪範》察變,以《春秋》折獄,以《詩》三百五篇當諫書。蓋六經之文,無一字不可見用。”(《西學書目表後序》)此種傳統便是追求學以致用,其精神值得發揚,至於“怎樣用”、“用什麼”則又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了。我想,對中國傳統經典智慧的解讀也應該有一種能用而至於大用、妙用的目標。這裡又記起朱熹的話:“智愚之過不及,宜若道之所以不明也;賢不肖之過不及,宜若道之所以不行也。”道不明,是因為智者測度深微、揣摩事變得太“過”了;而愚者又昏聵暗昧、蹇淺無知得“不及”。這種“過”猶“不及”;都不能彰明“中庸之道”。再說賢者刻意尚行,驚世駭俗,此種行為太“過”了。不。肖者,卑污苟賤,不能去行當行的,此種行為則是“不及”,那么同樣不能實行“中庸之道”。因此“中庸之道”看似簡單,其實知曉其理與踐行其道都不是易事。朱熹又說:“故日‘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知味之正,則必嗜之而不厭矣;知道之中,則必守之而不失矣。”(《四書或問》)此話的味道,真可以去尋味、辨味、體味、知味、回味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