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國,鮮紅的太陽永不落》

《中國,中國,鮮紅的太陽永不落》

創作於1977年的《中國,中國,鮮紅的太陽永不落》,由賀東久、任紅舉作詞、朱南溪作曲的祖國頌歌,它就是要激起歌眾的愛國之心。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歌曲名:《中國,中國,鮮紅的太陽永不落》

《中國,中國,鮮紅的太陽永不落》《中國,中國,鮮紅的太陽永不落》

歌曲類型:合唱曲

作曲:朱南溪

作詞:任紅舉賀東久

歌詞

《中國,中國,鮮紅的太陽永不落》譜《中國,中國,鮮紅的太陽永不落》譜

中國,中國
壯麗的山河長江奔騰,崑崙塢。
共產黨領導的嶄新國家,
處處盛開社會主義花朵。
中國,中國,鮮紅的太陽永不落。
中國,中國,
沸騰的山河前進的浪潮波瀾壯闊。
新長征步伐無比堅定,
加快建設現代化的強國。
中國,中國,鮮紅的太陽永不落。
中國,中國,
不屈的山河,巍然屹立,氣勢磅礴。
英雄的人民嚴陣以待,
時刻準備消滅一切侵略者。
中國,中國,鮮紅的太陽永不落。

創作背景

這首歌創作於1977年下半年,當時全國正處在打倒“四人幫”的歡欣鼓舞之中,中央文化部和中國音協聯合發出通知,要求全國音樂界創作新國歌。南京軍區文化部立即將音樂創作人招集起來,經過一段時間創作研究,選定了兩首詞由大家來譜曲,作曲家朱南溪譜了賀東久任紅舉合寫的歌詞“中國,中國,鮮紅的太陽永不落”。
經過研究,軍區文化部決定將這兩首歌錄好音上送北京。文化部和中國音協將《中國,中國,鮮紅的太陽永不落》選為新國歌備選稿,上送全國人大常委會,後作為優秀民眾歌曲向全國推廣。1978年4月在《人民日報》上首先發表,接著《人民音樂》、《歌曲》、《上海歌聲》及省市報刊相繼轉載。總政歌舞團和中央樂團在慶祝全國人大召開的晚會上,以合唱的形式演唱,中央電視台向全國轉播。北京音樂出版社以英漢兩種文字編入《中國歌曲選》,並在國內外發行。總政軍樂團將它改編為軍樂曲,現仍在國慶和重大節日裡演奏,成為全國民眾歌詠活動的首選曲目。

所獲獎項

歌曲《中國,中國,鮮紅的太陽永不落》在1980年中國音協民眾歌曲評選中名列榜首,同年又獲《歌曲》月刊優秀作品獎。

作曲家朱南溪

朱南溪朱南溪

已經年屆80的朱南溪先生是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國家一級作曲家,他作的《中國,中國,鮮紅的太陽永不落》,幾乎在中國的每一個重大節日裡,都會響起在人們的耳畔,傳唱在中國的大江南北和海外華人中。幾十年來經演不衰,成為一代經典。

詞作者

任紅舉任紅舉

任紅舉

任紅舉,男,出生於1934年, 漢族。
北京人。中共黨員。1949年參加解放軍,歷任第二野戰軍三十一師文工隊演員,志願軍十二軍文工團創作員,南京軍區政治部前線歌舞團創作室創作員,中國音樂文學會理事,江蘇音樂文學學會副主席。1956年開始發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詩詞集《槍帶上的花瓣》,詩集《烽火中的花蕾》,曲藝集《一個抓九個》,電影文學劇本《禁區內的搏殺》,電視劇劇本《血染的腳印》、《神弓劉》(均已錄製播出),歌劇劇本《換房》、《大搬家》,歌詞《太湖美》、《中國中國鮮紅太陽永不落》(合作)等。其作品曾獲全國全軍一等獎、金獎。

賀東久

賀東久賀東久

賀東久,男,出生於1951年,漢族,安徽宿松人。中共黨員。1989年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1969年應徵入伍,歷任戰士、文書、幹事,南京軍區前線歌舞團創作員、總政歌舞團創作員、一級編劇。並為中國作協會員、中國音協會員、中國音樂文學學會理事。 1973年開始發表作品,寫了1000多首詩,出版了6部詩集;著有詩集《帶刺刀的愛神》、《相思林》、《暗示》等。作為軍人的賀東久更以歌詞創作名揚軍內外, 如 《中國,中國,鮮紅的太陽永不落》、《莫愁啊,莫愁》、《邊關軍魂》、《眷戀》等 500多首歌詞,獲得大大小小的獎項70多次。評論家認為他的作品“一半是火,一半是水,”兼有威猛和柔媚的風格,而賀東久自己則作了詩化的詮釋:“握刀劍而狂歌,捧玫瑰而低吟”,認為是其中的詩意、哲理和真情成就了他的今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