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皇帝全傳》

《中國皇帝全傳》

《中國皇帝全傳》此書匯集歷代數百位皇帝的小傳,精心構築歷代皇帝,大體反映了歷代帝王的全貌。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中國皇帝全傳》中國皇帝全傳

《中國皇帝全傳》(珍藏版)是一面歷史的鏡子。皇帝,在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長河中,曾經作為唯一的最高權力者顯赫2000餘年。鉤沉他們的史跡,傳述他們的軼聞,於今之借鑑、增知、休閒,不無裨益。

前言

皇帝,在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長河中,曾經煊赫2000餘年。他們之中,有的是這條河中的順風船,有的是中流石,有的似春汛,有的如冬凌,有的是與水俱下的泥沙,有的是順流而漂的朽木……鉤沉他們的史跡,傳述他們的軼聞,於今之借鑑、增知、休閒,不無裨益。本書匯集歷代約400餘位皇帝的小傳,上起始創“皇帝”名號的秦始皇,下迄末代皇帝溥儀,且後附歷代皇帝一覽表。如此,則大體反映了歷代帝王的全貌。本書的編寫,以史實為主,以政事為主,兼涉軼聞、生活,具有史料性、知識性、可讀性。可見歷代皇帝們的朝廷政務、後宮生活;得位根由、身死原因;音容笑貌、脾性嗜好,真是千般百樣,光怪陸離。本書史料,主要來源於《二十五史》,《二十五史》中記載不詳者,以其他信史作補充。在編寫的過程中,也參考了近人一些有關著作,在此深表謝意,限於篇幅未能一一列出,敬請諒解。

目錄

秦、漢、三國大事記

秦始皇贏政
呂不韋奇貨可居
荊軻刺秦王”
秦始皇焚書坑儒
秦二世胡亥
成也趙高亡也趙高
西漢
漢高祖劉邦
起兵反秦
楚漢相爭
治國齊家
漢惠帝劉盈
庸碌無為承上啟下
漢文帝劉恆
不鳴則已
一鳴驚人
勤儉持家
漢景帝劉啟
平亂削藩
休養生息
漢武帝劉徹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開拓疆土窮兵黷武
迷信求仙悔過罪己
昭帝劉弗陵
宣帝劉詢
稀里糊塗當皇帝
忍中求變消滅霍氏
元帝劉爽
尊師重儒
任用奸臣
為政乏力
好色之徒
漢成帝劉驁
創新不忘酒色
有心為政力不足
哀帝劉欣
施政困難重重
斷袖之癖的由來
平帝劉衍
孺子劉嬰

新帝王莽
代漢自立用心良苦
眾叛親離無力回天
更始帝劉玄
糊裡糊塗做皇帝清清楚楚殺劉演
建世帝劉盆子
東漢
光武帝劉秀
起兵南陽成名昆陽
經營河北一統乾坤
以柔治國律己責人
明帝劉莊
靠母為儲隱忍不發
穩定朝政從嚴治國
西天取經建造佛寺
章帝劉炟
和帝劉肇
借宦官之“刀”“殺”外戚竇氏
殤帝劉隆
安帝劉祜
順帝劉保
沖帝劉炳
質帝劉纘
桓帝劉志
靈帝劉宏
少帝劉辨
獻帝劉協
三國·魏
文帝曹丕
明爭暗鬥奪得嗣權
篡位稱帝兄弟相煎
一代文豪一世梟雄
明帝曹叡
齊王曹芳
高貴鄉公曹髦
元帝曹奐
三國·蜀
昭烈帝劉備
起兵初創業
煮酒論英雄
三顧茅廬
智取益州建蜀漢
後主劉禪
劉備白帝託孤諸葛鞠躬盡瘁
鄧艾偷渡劍閣滅蜀漢
亡國之君樂不思蜀
三國·吳
大帝孫權
割據江東聯劉抗曹
出爾反爾奪取荊州
高積糧緩稱王
會稽王孫亮
景帝孫休
末帝孫皓
晉、南北朝大事記
十六國·漢
光文帝劉淵
昭武帝劉聰
十六國·前趙
秦王劉曜
十六國·後燕
成武帝慕容垂
惠愍帝慕容寶
昭武帝慕容盛
昭文帝慕容熙
十六國·後涼
懿武帝呂光
靈帝呂纂
後主呂隆
十六國·西夏
武烈帝赫連勃勃
廢主赫連昌
後主赫連定
南北朝·宋
武帝劉裕
平叛北伐威名大震
少帝劉義符
文帝劉義隆
孝武帝劉駿
前廢帝劉子業
明帝劉或
後廢帝劉昱
……
隋大事記
唐、五代十國大事記
宋、遼、金朝大事記
明朝大事記
清朝大事記

編輯推薦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中國皇帝全傳》(珍藏版)就是一面最好的歷史鏡子。所畏者天,所懼者民。苟所為一有不當,上違天意,下失民心,馴致其極而天怒人怨,未有不危亡者矣。

精彩書摘

魏明帝臨死前,曾將遠在遼東的司馬懿急召返京,將曹芳親自交給了司馬懿,還對曹芳說:“你要看清楚了,就是他,司馬懿,不要弄錯。”又對司馬懿說:“曹芳就依靠你了。”司馬懿急忙上前說道:“陛下放心,先帝不是也將陛下託付給了我了嗎?”魏明帝聽後,放心地說道:“你願意輔助他就好了。”於是,便讓曹芳上去緊抱司馬懿的脖子。這一幕動人的託孤場面,使在場的官員都掉下了眼淚。當天,魏明帝便離開了人世。魏明帝死後,司馬懿和曹爽輪流處理一切政事。司馬懿能當上顧命大臣,是他靠自己奮鬥得來的。曹操時代實行的“屯田制”開始只是民屯,後來司馬懿建議實行“且耕且守”的軍屯,被曹操採納。從此,司馬懿在曹魏政權中的地位也逐漸提高,後來蜀漢丞相諸葛亮六出祁山欲取中原,都是司馬懿率軍與其周鏇,最後逼得諸葛亮積勞成疾,病死在五丈原,蜀漢也自此無力再討中原。司馬懿為曹魏政權立了大功,此後受到曹丕和曹叡重視,成為兩代君王的顧命大臣。而曹爽只因是皇族子弟,才被任命輔助幼主,無論年齡、輩分及官位都不如司馬懿,自然對司馬懿十分嫉妒,想方設法除掉他。謀士何晏出計道:“升司馬懿為太傅,太傅是皇帝的老師,地位尊貴,卻是一個閒職。以後尚書奏事,先由你來決定,不要受司馬懿的牽制。這樣,大權就不致旁落了。”

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出版書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