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歷史全知道》

《世界歷史全知道》

《世界歷史全知道》是李占強所著的歷史讀物,2010年8月1日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採用了“全史”體例。取材廣泛。詳細講述政治軍事之醜惡內幕、骯髒手段,生動再現各國宮廷規制、世相百態,讓讀者清楚地看到文明及其背後的醜惡與離奇。引導讀者從細節處發掘歷史智慧。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世界歷史全知道》世界歷史全知道

巴爾扎克曾說過,歷史有兩部:一部是官方的騙人的歷史,是作教科書用的,給王太子念的;另一部是秘密的歷史,可以看出國家大事的真正原因,那是一部可恥的歷史。為了反映世界歷史的真實面目,讓讀者更加科學全面地解讀歷史,我們精心編寫了《世界歷史全知道》一書。本書採用了“全史”體例,取材廣泛,分為世界通史、世界野史、世界秘史三篇。“世界通史”選取了世界歷史發展過程中產生深遠影響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輝煌成就和燦爛文化,連點成線,系統而完整地勾勒出世界歷史的發展脈絡。“世界野史”從民眾視角觀察歷史,摒棄傳統史學“為尊者飾,為賢者諱”的觀點,采古今野史之精髓,秉筆直書帝王將相的性格心理、軼聞趣事,深入描繪統治階級的鈎心鬥角、爾虞我詐,詳細講述政治軍事之醜惡內幕、骯髒手段,生動再現各國宮廷規制、世相百態,讓讀者清楚地看到文明及其背後的醜惡與離奇。“世界秘史”側重於探隱尋幽,講述為統治者刻意掩蓋的、鮮為人知的歷史內幕,以及史學家不敢寫、不便寫、不願寫的歷史,引導讀者從細節處發掘歷史智慧。一書在手,幫你揭開歷史的神秘面紗,發現真實鮮活的歷史真相。

前言

從刀耕火種的蒙昧時代,到文明飛速發展的當今,從礫石棍棒的部落紛斗,到不見人影的美伊戰爭。把握人類風雨歷程,見證帝國更迭變幻,匯聚歷史精彩片斷,重現燦爛文明華彩。

從遠古的回顧到今天的眺望,如果只選擇停留在原點,便永遠望不見地平線另一端的模樣。成長,是一個過程,如果不能讓腳步飛揚,那么就該讓思想插上翅膀。童話與故事賜予我們想像,它們是基石,墊高我們邁向前方的腳。當我們把“為什麼”變成驚嘆號,當我們無畏地闖入大自然的懷抱,成長的軌跡便會向未來伸展成有力的形狀。每一個人也許都知道今天發生的事情,但是大家知道過去發生的事情嗎?幾百萬年前,最早的人類就已經開始鑽木取火,在石崖上畫下粗糙的壁畫,幾千年前,古埃及就已經在尼羅河畔修建偉大的金字塔,古希臘也經在愛琴海邊創造了不朽的繁華。書中不僅有真實的歷史,還有有趣的故事,不僅能讓我們了解歷史,學習歷史知識,還給我們帶來閱讀的快樂。

本書帶你穿越時空的隧道,從原始部落走到現代都市,從歐洲大陸來到大西洋彼岸,從荒蠻時代進入文明社會,從昨天的歷史一直來到今天的生活。在快樂的閱讀中,感受人類科技,藝術與智慧的美妙。

精彩書摘

什麼是史前時期?

史前時期指的是書寫歷史開始前的時期,包括石器時代(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和鐵器時代。史前時期跨越了從公元前200萬年一公元前2000年這一段歷史長河,此後,伴隨希臘和羅馬帝國的興起,古典時期開始。

如何解釋人類的起源?

1859年,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說明人類是自然界長期進化的產物。第二年,英國生物學家赫胥黎明確提出人猿共祖論。此後,進化理論不斷被完善,古人類化石相繼被發現,人類起源於動物界的觀點逐漸得到大家的普遍承認。理論上將人類起源過程分作三大階段:古猿階段,即尚未向人轉化的純粹動物的階段。正在形成中的人階段,即亦猿亦人階段,直立行走,能使用簡單工具是具有人的特質的基本表現。完全形成的人階段,即能製造工具的人階段,該階段包括猿人和智人兩大時期,它們又分別分為早期和晚期兩個階段。人類起源經歷了漫長的由猿到人的轉變過程,這一轉變的決定因素是勞動。

關於人類起源的神話傳說,各民族都相當豐富,其中有些說法頗為相似,當然不同的也不少,在這些神話裡頭,很有趣的是,我們可以發現有和進化論不謀而合之處。歸納各種神話,人類的起源可以分為“呼喚而出”、“原本存在”、“植物變的”、“動物變的”、“泥土造的”5種。《埃及神話》說人類是神呼喚而出的。自古以來。埃及一直是個神秘之地,是所有古老國家中最自我封閉的,外在的文明很難對它發生影響,因此,它的人類起源的說法也和別的民族不同。

舊石器時代與血緣家族

什麼是血緣家族?

血緣家族是人類社會最早的組織形式,存在時間很長,大致上相當於舊石器時代早期和中期。在這種社會組織里,婚姻是按照班輩來劃分的。家族內部實行群婚,只按輩分設限。同輩之間皆可通婚,而長輩與晚輩之間不可通婚,從而排除了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通婚。一個血緣家族就是一個公社、一個集團。在集團內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平

普那路亞群婚是一種什麼樣的婚姻狀態?

普那路亞群婚是原始社會群婚家庭形式,從血緣家庭發展而來,又稱普那路亞婚、族外群婚。“普那路亞”是夏威夷語,意思是“親密的夥伴”。普那路亞群婚是借用來形容原始社會原始人的一種婚姻狀態。

在遠古時代,人類還沒有婚姻的明確概念,原始人只是為了繁衍生存而出現婚姻形式。原始人第一種婚姻家庭形式是族內婚,就是親族內同輩的男女既是兄弟和姐妹的關係,又是丈夫和妻子的關係。此後這些女子間不再互稱姊妹,男子間不再互稱兄弟,而改稱普那路亞。這種婚姻形式不僅排除了不同輩的近親通婚,而且也排除了同輩的近親通婚,是較血緣家庭有所進步的家庭形式。

隨著文明的進一步發展,生活和勞動領域的開闊,同時也為了尋求人類自身的健康發展,族外婚出現了。族外婚也稱“普那路亞”群婚。這種婚姻形式禁止了同親族內人員之間的婚姻關係,實行族外通婚制。這樣出現了父方和母方的概念,形成了夫方與妻方的新的稱謂制度。普那路亞婚姻逐漸產生出了原始社會的氏族組織,即以血緣為聯繫的婚姻集團。在最初的母系社會,“普那路亞”仍屬於群婚,後來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人類的婚姻形式也不斷演變,普那路亞群婚逐漸向對偶婚轉變,對偶婚又不斷向個體婚變化,最後才演化為今天被廣泛採用的一夫一妻制婚姻形式。

複合工具出現於哪個時期?

舊石器時代晚期,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石器的加工方法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出現了壓削的方法,石器的形狀更加精確美觀,出現了骨針、魚鉤等器具,同時出現了複合工具和複合武器,也就是用兩種不同質地的材料製成的工具或武器。這是人類發展中的重要進步。

母系氏族公社

氏族公社是如何產生的?

氏族公社是原始社會的基本單位,是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以血緣紐帶和血統世系相聯結的社會組織形式。曾普遍存在於世界各地的原始社會中,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經階段。氏族公社經歷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兩個階段。

原始社會至舊石器時代晚期,由於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人們比較持久地結合,並且要求各集團之間保持一定的聯繫。已逐漸定居的人們,又為維持這種聯繫提供了條件。同時,人類在實踐中已意識到兄弟姐妹之間的婚姻對人類體質的危害,於是排斥集團內部的通婚。這時不但禁止了不同輩之間的性交關係,並且兄弟姐妹之間的婚姻也被禁止。到一切兄弟與姐妹間,甚至母方最遠的旁系親族間婚姻關係被禁止的時候,就組成了一個堅固確定的母系血族集團,氏族便產生了。在氏族制度下,其成員已不可能在氏族內部找到通婚的對象,必須和另一個氏族的成員通婚,這就是族外婚制,兩個互通的婚姻的氏族構成早期的部落。在這種婚姻形態下,人們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氏族的世系只能按母系來計算,所以稱為母系氏族或母權制氏族。這是最早的氏族公社。在這樣的氏族公社裡,婦女居於受到高度尊敬的地位。

母系社會是如何終結的?

母系社會又稱母系氏族制,是原始社會人類發展的一種社會形態,它存在於1日石器時代晚期到新石器時代之間,在新石器時代達到全盛。母系社會實行族外群婚,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因而家族世系也以母系計。這一情況也與當時低下的生產力發展相適應。當時,婦女在社會經濟活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婦女一般負責採集食物和照管家務,並且還負有養育子女的重擔。而男子的主要經濟活動是打獵,由於工具的落後,打獵常常得不到保障,相反,婦女的採集卻能較為穩定地保障食物來源。種種因素促成婦女在當時的氏族社會中占有主導地位,因而出現了母系社會,也出現了普遍的女性崇拜。在母系社會中,人們共同勞動、共同消費、共同擁有財產,各氏族內實行民主管理,氏族首領經民主選舉,由德高望重的女長老擔任。這種社會是建立在生產力水平極為低下的基礎上的,一旦生產力進一步發展,這種社會就難以維持下去了,低水平的公有制便為私有制所替代,母系社會也就宣告結束,被父系氏族公社所取代。

新石器時代具有哪些明顯的特徵?

新石器時代在考古學上是石器時代的最後一個階段,以使用磨製石器為標誌的人類物質文化發展階段。這一名稱是英國考古學家盧伯克於1865年首先提出的。這個時代在地質年代上已進入全新世。繼舊石器時代之後,或經過中石器時代的過渡而發展起來,屬於石器時代的後期。年代大約從1.8萬年前開始,結束時間從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進入新石器時代後,磨光石器的廣泛流傳和陶器的製造,為原始農業和畜牧業的產生提供了條件。人們開始用自己生產的食品來代替自然提供的野生食物,從而結束了狩獵和採集生活。隨著定居生活的開始。房屋的建造和原始手工業也逐漸發展起來。

一般認為新石器時代具有三個基本特徵:一是開始製造和使用磨製石器;二是發明了陶器;三是出現了農業和養畜業。有的學者特彆強調農業起源的意義,認為它才是新石器時代的主要特徵,或者說是新石器時代革命的主要內容。世界各地這一時代的發展道路很不相同。有的地方在農業產生後的很長一段時期里沒有陶器,因而被稱為前陶新石器時代或無陶新石器時代;有的地方在1萬多年以前就已出現陶器,卻遲遲沒有農業的痕跡,甚至磨製石器也很不發達。所以並不是三個特徵齊備才能被稱為新石器時代。

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出版書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