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法治發展報告No.9(2011)》

《中國法治發展報告No.9(2011)》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組織專家編寫創作、中國社科文獻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法治發展報告No.9法治藍皮書(2011)》即將發行。2011年《法治藍皮書》回顧總結了2010年我國法治發展所取得的進步及有待改進的地方,並展望了2011年的法治發展走向。本期藍皮書收錄了公職人員財產監督機制調研報告、政府透明度年度報告、2010年犯罪形勢分析與2011年預測報告、農民土地權利調研報告、電視廣告監管調研報告,以及吉林打黑除惡行動報告等研究成果。這些研究報告以翔實的一手數據和嚴謹的理論分析,總結分析了中國法治發展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問題,並為中國法治發展建言獻策。法學研究所將聯合中國社科文獻出版社,於2011年2月24日共同舉辦“2011年《法治藍皮書》發布暨中國法治發展與展望研討會”。

簡介

中國法治發展報告No.9(2011)中國法治發展報告No.9(2011)

中國社會科學院2011年2月24日舉行“2011年法治藍皮書發布暨中國法治發展與展望研討會”,發布了《中國法治發展報告No.9(2011)》。藍皮書公布了2010年度中國政府透明度排名。

藍皮書發布了《中國政府透明度年度報告(2010)》。該報告對43個較大的市(不包括民族自治地方的較大的市)及59個國務院部門,實施政府信息公開的情況進行了測評,分析了我國政府信息公開制度的實施狀況。

《中國政府透明度年度報告(2010)》指出,國務院部門和地方政府在貫徹實施《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推進政府管理透明度方面所做的工作值得肯定:政府網站已成為公開政府信息的重要渠道,政府信息公開制度的實施繼續向前發展。

測評結果顯示,國務院部門總分排名前幾位的依次是:科學技術部、國家人口和計畫生育委員會、國家林業局、農業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中國氣象局、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得分相同的按照漢字筆畫排序)。

地方政府總分排名前幾位的城市依次是:寧波、福州、大連、青島、珠海、貴陽、杭州、南京、無錫、成都、西安、廈門(其中得分相同的按照漢字筆畫排序)。

新聞發布會時間

2011年2月24日(星期四)14:00

地點

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一學術報告廳(中國北京建國門內大街5號)

其指出

中國法治發展報告No.9(2011)中國法治發展報告No.9(2011)

藍皮書指出:2010年立法工作取得重大進展
2010年是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要一年,各級立法主體制定、修改了一批重要法律法規,立法工作呈現如下特點:

立法注重規範和監督公權力運行。立法機關通過了修訂的《行政監察法》、《國家賠償法》、《保守國家秘密法》等法律法規,加大了對公權力運行的規範與監督力度,完善了權力監督體系。
立法注重公民各項權利的保障與實現。《社會保險法》、《自然災害救助條例》、《氣象災害防禦條例》等賦予政府保障公民有關權利的職責,有助於更加全面地保障民生和公民的各項權利。
立法注重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人民調解法》、《消耗臭氧層物質管理條例》、《中國清潔發展機制基金管理辦法》為實現人與人、人與環境的和諧發展提供了的法律保障。

立法的公眾參與程度不斷提高。立法機關完善公眾參與機制、拓寬公眾參與渠道,就立法草案、立法規劃等廣泛徵求公眾意見,開門立法成效突出。
藍皮書指出:2010年政府法治建設進一步加強
中國社科院2011法治藍皮書指出,2010年,各級政府機關在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服務型政府方面取得明顯進展。
1、政府管理更加透明。各級政府機關落實政府信息公開的實踐不斷創新,公開範圍呈逐步擴大趨勢。一些政府機關在政務網站公開行政權力清單,並利用部落格、微博等拓寬信息公開的渠道,創新了政府信息公開的方式方法。特別是,預算信息公開取得了引人注目的突破。
2、政府管理更加注重與公眾的互動。各級政府機關積極探索公眾參與特定行政管理活動的機制,主動加強與公眾的交流、互動,摒棄官話、套話,力求把與公眾的交流作為了解公眾訴求、解決公眾關心的實際問題的重要渠道。
3、切實加強民生保障。教育體制改革試點正式啟動,有望在人才培養機制、辦學機制、管理體制、保障體制上取得突破。國家對房價採取嚴厲調控,力求抑制不合理住房需求,加快發展公共租賃住房,緩解城市中等偏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

4、加大對公職人員廉潔從政的監督。《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從總體上加大對公職人員廉潔從政的監督力度。國家進一步完善了領導幹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制度,加強了對配偶子女均移居國(境)外的國家工作人員的監督力度,加大了對用公款出國(境)旅遊行為的處分力度。
展望2011,藍皮書指出:
2011年是中國"十二五"規劃(2011-2015)開局之年,中國會面臨國內物價上漲、居民生活成本增加、就業壓力加大、轉型過程中社會矛盾突出,以及國際上有關國家在貨幣匯率、貿易壁壘等方面施加壓力等現實問題。
中國社科院法治藍皮書指出,國家將依法加大巨觀調控力度,進一步依法推進貨幣、金融、價格等的管理機制,有效控制物價,保持經濟平穩發展。同時,改革和完善稅收制度,積極構建有利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合理調節收入分配的財稅體制。
政府管理的公開透明程度將會進一步提高,預算信息公開有望在地方政府推廣,公開項目有望細化,同時,政府機關主動公開信息的範圍有望穩步擴大。
國家將繼續加大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加大保障民生的制度建設和資金投入,為社會和公眾提供更全面、更優質的公共服務,讓廣大人民民眾共享改革開放成果。
國家將按照既定部署,完成司法體制改革的12項任務,提高司法機關維護社會穩定、解決社會糾紛的能力和司法公信力,改善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生存環境,維護社會正義,繼續深化司法體制改革。

國家將會繼續加強對公權力的監督制約,加大預防和懲治腐敗的力度,在公車消費、公款接待等公務消費方面以及公職人員行為規範方面完善相關制度。

相關評論

中國法治發展報告No.9(2011)中國法治發展報告No.9(2011)

中國社會科學院24日舉行“2011年法治藍皮書發布暨中國法治發展與展望研討會”,發布了《中國法治發展報告No.9(2011)》。2011年法治藍皮書指出,食品安全信息是政府透明度短板。

藍皮書指出,食品安全信息的公開情況不理想。食品安全管理信息與公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公開相關信息是加強食品安全監管的重要舉措。根據《條例》、《食品安全法》、《行政許可法》等的規定,與食品安全監管有關的行政許可、行政處罰、食品生產標準、食品安全執法等方面的信息,都應當予以主動公開。

在食品安全信息的公開方面,一些地方政府能夠通過政府官方網站、相關主管部門網站依法公開有關的監管信息。《中國政府透明度年度報告(2010)》指出,有15家地方政府官方網站中設有此欄目;有27家地方政府還專門設定了食品安全信息網,集中公開各部門在食品安全監管方面的信息。但總體上看,食品安全信息的公開仍存在一些問題:

網站運行情況不好。不少地方政府的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的網站無法打開,或者信息欄目內容極少。有的地方雖然設有食品安全信息網,但網站無法打開。

不少與食品安全有關的信息不能通過網站獲取。報告指出,43個地方政府中,有22個地方政府的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網站公布了所作出的食品生產許可信息,有5個地方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網站公布了所作出的食品流通許可信息,有10個地方政府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公開了所作出的餐飲服務許可信息。上述三個部門公開2010年度食品安全監督檢查、專項治理方面信息的分別也僅有30家、30家、31家。三個部門提供食品生產經營者食品信用信息的則分別僅有10家、10家、9家。在地方政府官方網站、食品安全信息網以及衛生行政管理部門、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的任一處網站中提供食品安全宣傳普及知識的有36家,能夠公布食品安全突發事件預警信息或者食品安全曝光信息的有31家。

食品安全信息的更新不及時。有不少地方政府的相關網站所提供的信息都是一兩年之前的,相關欄目或者整個網站處於休眠狀態,在某些食品安全信息網中顯得尤為突出。比如,在43個地方政府官方網站、食品安全信息網以及衛生行政管理部門、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的網站中,包含2010年食品安全宣傳普及知識信息的僅有23家。

信息的集中性不好。報告指出,由於不同部門之間信息共享狀況不佳,43家地方政府中,在官方網站中提供食品安全信息欄目或者設定食品安全信息網的分別為15家和27家。即便建設有食品安全信息網的地方政府,信息的集中度也不高。以監督檢查信息為例,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提供相關信息的分別有30家、30家、31家,但食品安全信息網能提供上述信息的卻分別僅有11家、10家、9家。企業食品安全信用信息方面,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網站能提供有關信息的也分別僅有10家、10家、9家。

評價

中國法治發展報告No.9(2011)中國法治發展報告No.9(2011)

中國社會科學院24日舉行“2011年法治藍皮書發布暨中國法治發展與展望研討會”,發布了《中國法治發展報告No.9(2011)》。

2011年法治藍皮書對“十一五”期間中國法治建設的精神做了全方位描述,尤其是以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為主的法治國情調研團隊,對從去年開始,包括政府透明度的調研,以及包括財產公開狀況的分析和調研有了豐富的時政資料和分析。

從2004年開始,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每年組織法律實物界學術界的專家,通過深入調查研究和嚴謹的科學論證分析,對中國法治年度發展狀況進行評點、總結,編創出版法治藍皮書,至今已出版第九本。作為藍皮書的出版單位,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與荷蘭一家學術出版社合作,向英語世界推出了《法治藍皮書》英文版,2011年即將推出第五卷。

法治藍皮書客觀反映中國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進程,是國內外全面了解中國法治發展、研究年度法治狀況和熱點法律問題的重要文獻。近年來在主創團隊的共同努力下,《法治藍皮書》的社會影響力不斷提升,藍皮書中的不少觀點成為每年兩會代表關注的話題,受到社會高度關注和熱議。藍皮書在國外的影響力也在不斷提升,成為世界了解中國法律發展狀況的重要視窗。

相關測評結果

國務院部門透明度觀察總體測評結果(滿分:100分)

國務院部門

排名

得分

國務院部門

排名

得分

科學技術部

1

68

國家知識產權局

31

46

國家人口和計畫生育委員會

2

63

國土資源部

32

45.5

國家林業局

3

63

工業和信息化部

33

44.5

農業部

4

62.5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34

44.5

交通運輸部

5

62

國家海洋局

35

44.5

商務部

6

62

中國人民銀行

36

41.5

中國氣象局

7

61

公安部

37

41.5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

8

61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38

40.5

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9

59.5

國家糧食局

39

40.5

國家文物局

10

59

中國民用航空局

40

40

環境保護部

11

59

國家宗教事務局

41

40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12

56.5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42

38.5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13

55.5

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

43

36.5

國家旅遊局

14

52.5

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

44

35.5

審計署

15

52.5

文化部

45

34.5

海關總署

16

51.5

法務部

46

31

教育部

17

51.5

外交部

47

30.5

國家郵政局

18

50.5

國家信訪局

48

30.5

國家測繪局

19

50.5

國家菸草專賣局

49

30.5

國家統計局

20

49.5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

50

26.5

國家稅務總局

21

49.5

鐵道部

51

25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

22

49

水利部

52

21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23

49

國家外國專家局

53

20

中國地震局

24

48.5

國家外匯管理局

54

19.5

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

25

48.5

監察部

55

14.5

民政部

26

48.5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56

14

財政部

27

47.5

國家能源局

57

14

新聞出版總署

28

47.5

國家預防腐敗局

58

9.5

衛生部

29

46.5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59

7

國家體育總局

30

46.5

地方政府透明度觀察總體測評結果(滿分:100分)

城市

排名

得分

城市

排名

得分

寧波

1

71

汕頭

23

47

福州

2

69.5

瀋陽

24

44

大連

3

69

洛陽

25

44

青島

4

68

海口

26

43

珠海

5

65.5

太原

27

42

貴陽

6

64

蘇州

28

42

杭州

7

62.5

鄭州

29

42

南京

8

62

武漢

30

42

無錫

9

61

長春

32

39.5

西安

10

61

淮南

33

39

成都

11

61

邯鄲

34

38.5

廈門

12

61

鞍山

35

36.5

濟南

13

60

唐山

36

34

合肥

14

55

大同

31

40.5

徐州

15

55

本溪

37

29

廣州

16

54.5

昆明

38

26.5

南昌

17

54.5

吉林

39

24.5

深圳

18

54.5

西寧

40

16.5

長沙

19

52

齊齊哈爾

41

15.5

石家莊

20

49.5

撫順

42

14.5

哈爾濱

21

49

蘭州

43

6

淄博

22

48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