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務微博研究報告》

《中國政務微博研究報告》

2010年年底開始興起的政務“圍脖”中,全國公安“圍脖”規模最大,縣處級官員織“圍脖”最積極,比較而言,上海政府部門和官員開設的政務“圍脖”更強調實用性,但是影響力還需要提升。2011年4月22日,復旦大學新成立的“輿情與傳播研究實驗室”發布了國內第一份《中國政務微博研究報告》。

簡介

《中國政務微博研究報告》上海多家政府機構在新民網“上海灘”微博開通政務微博中國政務微博研究報告》上海多家政府機構在新民網“上海灘”微博開通政務微博

2011年4月22日下午,由“文化繁榮與新媒體發展”上海市社會科學創新基地(復旦大學)、上海市發展戰略研究所趙凱工作室和《新聞記者》雜誌社主辦,復旦大學新媒體研究中心、上海態格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中國輿情網協辦的“政務微博:機遇與挑戰”圓桌論壇在復旦大學舉行。會議發布了國內第一份《中國政務微博研究報告》,並為復旦大學“輿情與傳播研究實驗室”揭牌。復旦大學新聞學院黨委書記俞振偉、上海市網宣辦副主任謝海光等出席揭牌儀式。

《中國政務微博研究報告》由復旦大學“輿情與傳播研究實驗室”實施完成,主要包括全國政務微博分析、上海政務微博分析兩大部分。《報告》採用數據抓取與電話調查相結合的方法,運用Palas輿情監測分析系統對新浪騰訊人民網東方網及新民網等微博運營商認證的政務微博數據做全面跟蹤,按照使用者類別、行政職能部門、行政地域區劃、行政級別等進行多維度細分,並做分析解讀。

政務微博分析

全國:南方省份意識強,公安微博規模大,縣級官員最積極
《報告》顯示,全國機構微博的數量多於官員微博,南方省份發展政務微博的意識更強。截止2011年3月20日,在各省級行政區域中,江蘇省開通機構微博的數量最多,達279個。此外,開通數量超100個的還有福建、廣東、浙江、四川、江西等五省。其中,公安微博所占比例最高、服務性最強,黨政機關、交通部門的微博也成為亮點。
國內政府官員微博的行政級別分布呈金字塔型,縣處級官員微博的規模最大,高層官員更易成為意見領袖。據統計,省部級官員註冊的微博有19個;廳局級官員註冊的微博有105個,縣處級官員的微博238個,縣處級以下官員註冊使用的微博333個。在不少地區和部門都出現“集體開博”的態勢,而且各級官員均有參與,尤以縣處級及以下的數量眾多,覆蓋了縣、鄉、鎮、村、街道社區等不同部門。但就影響力而言,省部級、廳局級官員更具關注度和影響力
上海:注重服務、強調實用,活躍度、影響力有待提升
就上海市情況來看,市級、區縣政府機構及官員均開設微博,“微博問政”意識逐步凸顯,其中,新民網“上海灘微博”普及性較高。據統計,在實名認證的上海官員微博中,新民網微博的數量最多,占總比84%;東方網次之,占總比15%;新浪網註冊數占總比1%,騰訊、人民微博無註冊。
從新民網“上海難”微博看,上海建設政務微博的意識比較強,而且,強調服務性、注重實用性,機構、官員與本市網民互動程度較高。不過,也有其局限性,比如,不少政務微博信息量較少、更新頻率較低。在政務機構微博中,微博信息發布數在100條以下的情況占60%,而發布數量在500條以上的只占8%。由此可見,該市政務微博使用意識雖已普及,但真正通過此平台進行政務溝通的習慣尚未形成,微博關注度及影響力也有待提高。
十大最具影響力政府微博、公務員微博出爐
基於《報告》統計數據,復旦大學“輿情與傳播研究實驗室”同時推出了全國及上海兩個“最具影響力”政務/公務員微博排行榜。排行榜按照全國及上海政務機構與官員微博的信息發布數、關注數、冬粉數等三項指標進行加權統計,共推出40位最具微博影響力候選人。
廣東省公安廳、河北省公安廳、廣東省汕頭市公安廳位列全國機構微博前三名,吉林省政協常務副主席林炎志、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位列官員微博前三名;上海的排行榜中,上海公安局浦東分局東明路派出所、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白麗路派出所民警徐志剛微博分別位居政府微博、公務員微博影響力排名第一。
2010年網路輿情關注度最高的十強縣
此外,與《報告》一併發布的還有一項成果:《城市網路輿情指數(CPOI)暨2010年中國大陸縣級城市網路輿情關注度排行榜》。實驗室首次以“城市”作為網路輿論的研究主體,而不只專注“事件”本身;根據網路輿論的生成、發展及演變的基本特質,圍繞城市政務環境、社會環境、突發事件等影響輿論的三層重要因素,建立了一套包含三個主題層、五個次主題層,共11個專項指標的城市網路輿情指標體系。實驗室按照該指標體系,選取2010年度經濟發展測評百強縣作為基本樣本觀察對象,對所獲網路輿情數據進行總體測評,產生中國縣級城市網路輿情關注度排行榜。榜單顯示,網路輿情關注度排行前十位的分別是:浙江樂清市、浙江義烏市、廣東增城市、浙江紹興縣、浙江溫嶺市、浙江慈谿市、浙江瑞安市、江蘇海門市、福建晉江市、山東新泰市。

微博問政成新趨勢

旦大學報告稱:政務微博公安、縣級官員最積極旦大學報告稱:政務微博公安、縣級官員最積極

復旦大學“輿情與傳播研究實驗室”22日發布了中國第一份《中國政務微博研究報告》。統計顯示,目前中國已有2400餘個政務微博,“微博問政”已漸成政府信息公開新趨勢。
根據研究報告統計,截至2011年3月20日,全國範圍內共有實名認證的政務機構微博1708個,政府官員微博720個,覆蓋中國大陸所有省級行政區域。政務機構微博以政府系統為主,黨委系統微博次之。
官員政務微博的比例中,也是政府和黨委系統的官員微博占總數的前兩位。官員微博的行政級別分布呈“金字塔”型,縣處級官員微博的規模最大。
研究報告主筆、“文化繁榮與新媒體發展”上海市社會科學創新基地副主任張志安介紹說,目前,公安微博在政務微博中所占比例最高、服務性最強。據統計,全國各級公安機關共開通政務微博1228個,公安機關公務人員註冊微博139個。公安部門藉助微博發布信息、提供服務,獲取線索、調查取證,發布案件進展,提高辦案效率,已成信息公開的便捷平台和網路協助辦案的重要工具。
研究認為,政務微博在全國範圍內呈現出蓬勃發展之勢,推動著政務發展進入智慧型化時代。上海市網宣辦副主任謝海光在22日下午的“政務微博:機遇與挑戰”研討會上表示,政府如何充分利用微博信息平台,以民眾喜聞樂見的機會和形式,隨時隨地、無處不在地傾聽民間的聲音,分析百姓訴求,主動解決問題,是開通政務微博的價值和目的所在。
研究報告顯示,政府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對於微博的使用,無論在言語風格、管理規範等方面都存在需要破解的突出問題。
報告認為,首先要把握好“個性化”與“權威性”的平衡。其次,要掌握好“碎片化”與“準確性”的關係。第三,重視政府微博可能存在的信息泄密危險。最後,要防止出現“意見失序”。
研究人員參照海外國家和地區經驗,結合國內政府機構的實際情況,總結出了10條有利於政務微博健康發展的傳播技巧——內容上體現行業和部門特點;權威信息原創發布,大眾話題轉發評論;鼓勵基層、服務部門開設政務微博;使用親民話語,注重真誠平等;合理配備人手;把握髮布節奏和更新頻次;注重多媒體的呈現效果;及時權威回應爭議話題;針對重大事件設立專門賬戶;面對質疑保持“淡定”。

微博已成網路問政利器

“不會說話”會遭“板磚”
外交小靈通開始廣播啦!歡迎各位對外交感興趣的微友,收聽來自FM100.701頻道的獨家播報。”4月13日上午10點45分,外交部在試運行的微博平台“外交小靈通”上發布了第一條官方微博。一周以來,“外交小靈通”博得了網友的持續“圍觀”和好評,冬粉數量已迅速攀升至4萬多人。
作為第一個由部委開通的微博,“外交小靈通”不以外交辭令示人,語言風格輕鬆幽默。例如,在介紹模里西斯時,引用了馬克・吐溫的名句“上帝先創造了模里西斯,後創造了天堂”。
年4月12日,江蘇省公安廳官方微博“平安江蘇”貼出疑犯照片。半天后,被拐男孩即被神秘送回。與之前轟動全國的微博打拐事件不同,這是公安機關主動利用微博問政打擊犯罪的又一成功案例。由於能與網民有效互動,微博多次在協助警方破案中大顯身手。
從2010年的初試鋒芒到今年的日臻成熟,越來越多的政府機構和官員第一時間進駐微博,“微博問政”已在集納民意、體察民情、發揮民智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微博問政力不“微”、勢不“薄”
作為信息溝通、傳播的寵兒,微博已成為國內外網路問政的利器。目前,國內政府部門開微博持續升溫,自去年6月四川成都市政府首開政府微博後,雲南、浙江等省政府及相關部門也開通了微博。4月12日,重慶市江北區政府“微博問政”啟動,嘗試通過網路問計征策,並為網友準備了總額30萬元的網路問計獎金。
江北區宣傳部外宣辦副主任張海波介紹說,採用“微博”這種形式,一是突破了時空界限,各地網友可以在一天24小時的任何時間參與;二是突破了文化差別,無論國中學歷還是博士學歷,只要有閃光的片言隻語,都可參與;第三是突破了參與路徑,網友可以通過手機、電腦桌面、瀏覽器隨時參與。
據不完全統計,僅人民微博、新浪微博、騰訊微博三大微博平台上,目前就已經有具備一定冬粉規模且信息發布頻率較高的活躍黨政機構微博400多個、官員微博200多個。
在一件又一件社會熱點議題中,微博也都顯示出強大的網路信息放大功能。中國人民大學輿論研究所所長喻國明表示:“微博可以產生‘核裂變’效應,形成信息的高速大範圍傳播,它可以讓每個人都發揮過去只有媒體才能發揮的作用。”
在與網民互動的同時,微博也越來越成為政府信息公開、尋找相關線索、澄清相關謠言等方面有力的武器。日本地震後,一些地方掀起“搶鹽潮”,相關部門迅速通過微博發布權威信息,澄清相關謠言,使這一事件很快平息。
中山大學行政管理研究中心教授郭巍青認為,微博即時、廣泛、互動的傳播優勢,屢屢產生力不“微”、勢不“薄”的問政力度。
微博有助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今年兩會期間,有超過700名代表、委員熱衷“織圍脖”,微博問政成為今年兩會上民眾參與國是的新興渠道。隨著微博影響力的擴大,越來越多的各級政府、專家學者和社會名人開始使用微博,增強了微博問政的力度和廣度。和紅火的網路論壇與部落格一樣,當微博得到網民的追捧、一呼百應之際,也對政府的決策、溝通、處置乃至公共治理能力提出新的考驗。
與不少勤於“編織”的官博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也有一些政府官博在開張大吉後就難得更新,或者乾脆成了“空殼”微博。像去年11月開通的“南京市體育局”,除了開博一句話,至今再無博文發布,冬粉們失望之餘紛紛炮轟其“不乾實事”。
“對於網路民意,要本著嚴肅認真的態度對待。政府如果無視網路民意的存在,就會閉目塞聽;如果過於相信網路民意,有可能會偏聽偏信,僅僅依靠網路民意作出決策可能會缺乏科學性。在處理解決的過程中,要及時、靈活、謹慎,防止被一些虛假的信息所誤導。”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葉曉華認為,網路為老百姓暢言民情、表達民意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平台,是民眾與政府溝通互動的新橋樑。
在政府機構和官員紛紛開微博的背後,凸顯中國網路問政水平與日俱進。“如果說前兩年中國的網路問政還處於起步和發展階段,那么今年網路問政的廣度和形式應該說有了相當明顯的推進。”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范以錦認為,像公安系統這樣的敏感部門都紛紛開微博回應網民問政,本身就是一個標誌性的事件。
微博問政的關鍵是“問政”
易觀智庫近日發布的報告顯示,2009年我國微博註冊用戶只有800萬,2010年底達到7500萬的規模,增速高達837.5%,而今明兩年我國微博註冊用戶預計將達到1.45億和2.4億左右,增長速度創下中國網際網路套用發展之最。剛剛起步的“微博問政”能否走得更遠、更加平坦一些?作為一個更為開放互動的平台,瀏覽量大、傳播率極高的微博等於將政府機關工作擺在放大鏡下,“不會說話”的官博一不留神就會遭遇“板磚”。
南京價格監測中心主任陳長才在開博之初也遇到過糗事。他說,當初有人問我們:價格監測數據準確么?我們在微博上回復了一句:“官方數據不容置疑”。結果,網友有微詞,領導也批評。“摔了幾個跟頭後,我們自我診斷,要放低身段,擺脫官氣,將自己放到與網民平等交流的平台上,才能增加交流的有效性”。
一方面,越來越多的網民對公共事務的關注和參與是微博問政的巨大推動力。另一方面,微博問政,其核心並非微博,而是“問政”,說到底,微博只是一種工具、一個中介。政府更應注重傾聽民情民意,決策過程中人民與政府的互動關係應更加緊密順暢。華南理工大學思想政治學院副院長吳國林說,由於傳統行政體制和行政文化的某些不足,體制內信息流動不暢,而網際網路的互動性和開放性非常適合充當政府與民眾交流的補充渠道,微博會繼續成為公眾表達意見的重要平台。
實際上,政府與百姓互動的平台並不缺乏,像政府熱線、政府網站、網路問政平台等,但由於缺乏制度約束,很容易流於“走過場”,甚至形同虛設。
南京市委黨校教授郝繼明認為,微博問政是社會管理創新的一種有效手段,開創了網路時代民眾參政議政的一種新形式,要“少一點‘正在辦理中’,少一點‘無可奉告’,少一點模稜兩可,少一點外交辭令,少一點行話套話。”
“表達態度觀點、澄清事實真相、引導網路輿論、疏導網民情緒、主導形象傳播”,郝繼明為政府微博的內容設定和角色定位開出了這樣的“選單”,而這些也是微博時代對政府科學決策和領導幹部素質提出的新要求。

中國政務微博最具影響力排行榜

《中國政務微博研究報告》《中國政務微博研究報告》

全國政府機構微博十強榜
微博名稱(排名不分先後)
廣東省公安廳
河北省公安廳
廣東省汕尾市公安局
深圳市公安局
濟南市公安局
肇慶市公安局
茂名市公安局
梅州市公安局
福建省三明市公安局梅列分局
北京市公安局

全國政府官員微博十強榜

微博名稱(排名不分先後)
林炎志
朱永新
夏斌
伍皓紅河微語
葉青
蔡奇
張春賢
馬江濤
湖北省建始公安局民警南風
陳安仙

上海政務微博最具影響力排行榜

上海政府機構微博十強榜
上海公安浦東分局東明路派出所
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
上海出入境邊檢總站
上海市金山區旅遊局
上海市公安局嘉定分局
上海金山區政府機關新聞辦
上海市防汛指揮辦公室
鐵路上海站
上海市普陀區人民法院
常萱圍脖

上海政府公務員微博十強榜

微博名稱(排名不分先後)
徐志剛
周培忠警官
上海徐匯靈靈
柏阿姨
喬梁警官
裴蓁
803韋健
曉勇
周智警官
林祁斌警官

相關註冊

復旦大學發布《中國政務微博研究報告》稱,上海官員微博註冊情況中,新民網最多,占比84%;東方網占15%;新浪網占1%。上海政務機構微博註冊情況,新民網最多,占60%;新浪34%;東方網3%;其他運營商3%。

相關點評

國務院辦公廳:
政府網站要主動回應熱點問題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下發通知,要求充分發揮政府網站的信息公開、互動交流作用。要切實加強主動公開工作,及時準確在政府網站發布涉及民眾切身利益、需要社會公眾廣泛知曉或者參與的政府信息,尤其要做好財政預決算、公共資源配置、重大建設項目、社會公益事業等領域政府信息的發布工作。
通知指出,凡是可公開的不涉密檔案,都要通過政府網站公開發布。涉及民眾切身利益的重要決策,要在政府網站公開徵求意見;重要政策出台後,要及時通過政府網站做好政策解讀工作;對公眾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要主動在政府網站予以回應,發布權威信息,講清事實真相、有關政策措施以及處理結果等。提倡地方和部門負責同志到政府網站接受線上訪談。
通知指出,一些地方和部門政府網站存在發布信息和頁面更新不及時甚至連結錯誤等問題,給政府形象和公信力造成不良影響。
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門對本地區、本部門政府網站進行全面檢查,及時整改,確保上網信息準確、真實,不發生失泄密問題,確保公眾能夠及時獲取政府信息、獲得便利的線上服務,確保連結正確有效、網站安全平穩運行。對確實無力管好的網站或欄目,要果斷予以關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