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匯儲備管理創新研究》

《中國外匯儲備管理創新研究》

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一個嚴重問題是快速增長的巨額外匯儲備導致央行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受到嚴重影響。同時,巨額外匯儲備本身也面臨著如何在保證安全性、流動性的前提下提高收益率的問題。因此,加強外匯儲備管理研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成為一項迫切任務。《中國外匯儲備管理創新研究》以國際經濟學基本經濟理論為依託,運用外匯儲備理論、國際收支理論和匯率理論,注意吸收外匯儲備理論的最新研究成果,從建立新型外匯儲備管理體制、加強規模管理、改進結構管理和完善匯率制度等方面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並進行了充分論證。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王雲霞,女,1964年生。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經濟學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所經濟學博士,曾在美國昆尼皮亞克大學、荷蘭提爾堡大學做訪問學者。主要講授課程:個體經濟學(雙語)、總量經濟學(雙語)、國際經濟學;主要研究方向:國際經濟與政府規制。
在《經濟研究》、《財貿經濟》、《巨觀經濟研究》、《金融理論與實踐》、《廣東利:會科學》、《南方金融》、《北京工商大學學報》、《中國經貿導刊》、《中國證券報》等期刊、報刊上發表論文數篇;出版《改
善中國規制質量的理論、經驗和方法》、《規制經濟學》等專著、教材多部;參與或主持國家級、省部級及橫向課題多項。

目錄

導論
選題背景和研究意義
本書結構安排
研究方法
第一章全球及中國外匯儲備基本狀況
第一節外匯儲備及外匯儲備管理概念界定
一、國際儲備、外匯儲備與官方外匯資產
二、外匯儲備的功能
三、外匯儲備管理
第二節全球外匯儲備的現狀及未來趨勢
一、全球外匯儲備的現狀
二、全球外匯儲備的未來趨勢
第三節中國外匯儲備管理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中國外匯儲備增長曆程
二、外匯儲備持續增長的原因分析
三、中國外匯儲備管理的制度演進
四、中國外匯儲備管理存在的問題
第二章中國外匯儲備管理體制創新分析
第一節外匯儲備管理體制的國際經驗比較
一、一些國家(地區)的外匯儲備管理體制
二、比較分析和經驗借鑑
第二節中國外匯儲備管理體制創新的必要性
一、解決流動性過剩、實現貨幣政策獨立性的需要
二、更好實現外匯儲備保值增值目標
第三節中國外匯儲備管理體制的模式選擇
一、外匯儲備管理體制改革的研究綜述及分析
二、中國外匯儲備管理體制的模式選擇
第三章中國外匯儲備規模管理創新分析
第一節快速增長的外匯儲備規模影響分析
一、近年來中國外匯儲備增長情況及來源
二、外匯儲備增加的有利影響
三、外匯儲備增加的不利影響
第二節最優儲備規模研究綜述
一、國外研究綜述
二、中國國內研究現狀
第三節中國最優儲備規模模型
一、J-R模型
二、求解中國資本金融項目預防性最優儲備規模
三、對J-R模型的擴展
四、中國外匯儲備充足性
五、政策建議
第四章中國外匯儲備結構管理分析
第一節外匯儲備結構管理的文獻綜述
一、國外外匯儲備結構管理理論及實證研究
二、國內學者對外匯儲備結構管理的研究
三、對現有理論和實證研究的評析
第二節外匯儲備結構管理的國際經驗比較
一、一些國家(地區)外匯儲備結構管理經驗
二、比較分析與經驗借鑑
第三節中國外匯儲備結構管理的現狀和問題
一、中國外匯儲備資產性質
二、中國外匯儲備的幣種組合現狀
三、中國外匯儲備資產組合管理現狀
四、中國外匯儲備經營方式落後
第四節中國外匯儲備結構管理創新的政策建議
一、調整幣種組合
二、最佳化儲備資產組合
三、實行儲備資產分類管理
四、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框架
五、增強中國外匯儲備管理的透明度
第五章中國匯率制度選擇
第一節匯率制度與匯率選擇理論
一、匯率制度的分類
二、匯率制度選擇理論概述
第二節世界主要國家外匯體制與匯率管理
一、主要已開發國家的匯率制度比較
二、拉美主要國家的匯率制度比較
三、東南亞和南亞主要國家的匯率制度
四、東亞主要國家和地區的匯率制度比較
第三節各國匯率制度分析
一、國際匯率制度變遷的一般規律
二、新興市場經濟體選擇匯率制度的困境及特點
三、開放經濟體的規模是影響匯率制度選擇的重要因素
第四節對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的啟示
一、實行浮動匯率制度是中國的現實選擇
二、加速匯率改革,實行真正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結論及今後研究的方向

前言

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快速增長的高額外匯儲備可能導致的貨幣流動性過剩。由於外匯儲備的增長與基礎貨幣發行有著直接聯繫,因此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受到嚴重影響。同時,巨額外匯儲備本身也面臨著如何在保證安全性、流動性的前提下提高收益率的問題。因此,加強外匯儲備管理研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成為一項迫切任務。本書從建立新型外匯儲備管理體制、加強規模管理、改進結構管理和匯率制度選擇方面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並進行了充分論證。
本書從三個方面提出了我國外匯儲備管理創新的基本思路:(1)在匯率未真正市場化、外匯儲備增長難以避免的前提下,改革現行外匯儲備管理體制,構建一個科學、有效的新型管理制度框架。切斷外匯儲備與貨幣供應的直接聯繫,降低因上述前提而造成的成本,維護貨幣政策的獨立性。(2)借鑑國外前沿研究成果,構建適合中國的最優儲備規模模型。測算出我國最優規模數據,為我國外匯儲備的規模管理提供理論依據。(3)借鑑國外先進管理經驗,對我國的外匯儲備資產進行最佳化配置。在保持安全性、流動性的前提下,提高收益率。
本書有兩個創新點:一是明確了我國外匯儲備管理體制改革的方向是建立外匯平準基金,論證了外匯平準基金切斷外匯儲備與貨幣供應直接聯繫的運行機制。國內部分學者雖提出了建立外匯平準基金的構想,但缺乏完整、系統的論證,未能引起決策部門的高度重視。本書的研究試圖在這方面有所推進。

精彩書摘

(七)中國香港的外匯儲備管理體制
據統計,香港的外匯儲備從1998年至今增長相對平穩,到2004年年底,其外匯儲備為1236億美元。到2009年6月底,香港外匯儲備為2070億美元,居全球第七位。
1.外匯基金及其法定職責
中國香港的外匯儲備主要由外匯基金構成。香港外匯基金根據《貨幣條例》(後改名為《外匯基金條例》)於1935年設立,其資產組合包括港幣、外匯、黃金、白銀,其中的外匯資產就是香港的外匯儲備。1976年,外匯基金的職責得以擴展,香港政府將一般收入賬目的大部分外幣資產和硬幣發行基金的全部資產均轉撥到外匯基金。設立外匯基金的主要目標是確保港元匯率穩定。香港實行的是貨幣局制度,當發鈔銀行發行紙幣時,必須按照7.80港元兌1美元的兌換保證匯率向金管局提交等值美元,並記入外匯基金的賬目以購買負債證明書作為發行紙幣的支持。回收港元紙幣時,金管局會贖回負債證明書,銀行則自外匯基金收回等值美元。香港是一個城市經濟體,經濟自由度高,聯繫匯率有助於穩定香港經濟,降低外國經濟及匯率波動對香港經濟的衝擊,也可降低與香港從事貿易及外國投資者在香港投資的匯率風險。但聯繫匯率使香港需要跟隨美國調整利率,難以發揮以利率調節反經濟周期的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