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插圖史》

《中國古代插圖史》

《中國古代插圖史》是一本系統的介紹了中國古代插圖的歷史的書籍,作者徐小蠻,上海古籍出版社於2007年12月1日出版。作者精選大量珍貴插圖,形象地反映了插圖文化的演變過程。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中國古代插圖史》《中國古代插圖史》

當今流行的圖書插圖本越來越受到的讀者的青睞,而追溯中國古代圖書插圖的悠久歷史,可以了解各個時代、各種形式、各種風格的圖書插圖。本書系統的介紹了中國古代插圖的歷史,從簡牘、帛書上的繪畫,佛教經書催生出雕版印刷插圖的出現,至宋元明清插圖藝術的興旺時期;從雕版刻印到彩色套印等。作者精選大量珍貴插圖,形象地反映了插圖文化的演變過程。

內容節選

前言

什麼叫插圖?《辭海》說:“插圖,又名‘插畫’。指插附在書刊中的圖畫。有的印在正文中間,有的用插頁方式,對正文內容起補充說明或藝術欣賞作用。”

當我們在孩提時代,開始接觸書的時候,大人為了增加吸引力,為了便於閱讀,就給我們看有圖有文的、有插圖的看圖識字書,而後,再逐漸換成全部是文字的讀物,況且字也越來越小,文字越來越多,書越來越厚。殊不知情況有所變化,目前,有插圖的書籍因形勢的變化正在不斷地在擴大範圍,書架上越來越多的圖文本提供給男女老幼各種人群。

當今世界精彩紛呈,資訊巨增,當人們自覺和不自覺地向全球化進軍的過程中,需要儘可能多的信息,單純閱讀文字缺乏時間,於是,對直觀的、簡潔的、包容量大的圖像表達十分青睞。圖像與文字交錯,對於文字信息的充實和彌補,對於文字信息的稀釋與銓解,對於讀者的視覺衝擊,使書籍更容易理解,更具生動感、節奏感與美感。尤其是進入二十一世紀,插圖本圖書像井噴一樣,突然冒出了一大批,幾乎遍及了現代書海的各個領域,人們驚呼“讀圖時代”的到來。

上海圖書館的電腦中,分別打入“插圖本”、“圖文本”、“繪圖本”、“彩圖”等詞,竟然可以搜尋到上千種圖書,其中百分之九十是在2000年以後出版的。而實際帶插圖的
圖書還遠遠不止這些。因為有的帶插圖的圖書並未標明“插圖本”或“圖文本”,如《畫說老子》(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就不在其列。

儘管如此,我們還是可以從中發現,插圖本圖書數量在逐年快速增長,涉及的範圍也從早年的小說、詩詞等文學領域,擴展到其他領域,幾乎覆蓋了圖書的各個領域,如政治讀物:《毛澤東的政治哲學》、《中國的共產主義與毛澤東的崛起》《圖解資本論》等;古典讀物:《周易圖說總匯》、《孟子》、《列子》、《論語的智慧》、《道家大智慧》、《老子》、《莊子》、《周公解夢》等;歷史讀物:《劍橋插圖考古史》、《劍橋插圖中國史》、《插圖本中國文化史》、《插圖本中國文學史》、《蘇東坡大傳》、《圖說中國百年社會生活》等;宗教讀物:《佛教常識問答》;科技讀物:《中國民間偏方大全》、《精編本草綱目》、《昆蟲記》等;工具書:《插圖本簡明中國古典文藝辭典》等。

2006年2月2日,《新民晚報》第十版有一則報導,一位旅法畫家馮驍鳴寫了一本《老子——道之路》,內容是用法文翻譯了老子《道德經》,並配上自己繪的畫和書法。此書出版後,一版再版,對中國文化頗有研究的法國總統席哈克,在讀後專門給作者寫了一封信,稱讚他:“對您這部精美的著作致以我全部的謝意和祝賀,此書翻譯得如此之好,易於閱讀、理解,尤其配上了您精彩的書法和繪畫作品,我對此非常欣賞。”

2006年4月14日,《文匯讀書周報》登載了一則書名為《編年體魯迅著作全集插圖本》廣告,稱“首創魯迅著作編年出版”,並“蒐集歷史老照片四千多幅”,言“透過幾千幅老照片,解讀魯迅文章,感知魯迅筆下的人和事,那個漸行漸遠的時代又回到您的面前。”

三聯書店出版的《讀書》雜誌(2000年第2期)上,寫有一則三聯書店推銷圖書的廣告:“語言和文字的極限處讓繪畫和照片綻放光芒。”上海學林出版社出版的一套《新視覺書坊叢書》的前言中說:“我們嘗試在文字和圖片之間找到一種新的關係:它們不再是傳統書籍中的文字配插圖,而是兩個並行的信號系統,互相交又,相得益彰。”(見王小慧著,學林出版社,2001年9月出版的《我的視覺日記——旅德生活十五年》)這些都是加重插圖的作用,衝破文字壟斷的說法。面對著插圖本不斷的大量出現,有專家認為:“彩色化、圖片化是國際出版的趨勢。”

在這些五花百門的插圖本圖書中,無論是繪畫技法,還是印製技術,都十分符合現代潮流,但是,還是可以隱隱約約地看到古代圖書插圖的蹤影。例如,現代圖書的插圖編排形式,不外乎上圖下文、前文後圖、首尾插圖等,如《畫說老子》採用的就是上圖下文的形式,這是古代圖書插圖最為經典的一種。現代書籍插圖中雖然添加了不少的現代元素,如用誇張的卡通人物造型,但在中國古代圖書的插圖中誇張的人物造型也不是沒有,如任渭長的四部木刻插圖、蕭雲從的《離騷圖》、陳洪綬的《水滸葉子》等,人物造型十分誇張,具有很大的張力。現代書籍採用現代印製技術,使圖書插圖更靚麗,但是,它的構圖布局在我國古代圖書插圖中屢見不鮮,等等等等。

“古人以圖書並稱,凡書必有圖”,這句前人的話經常被“書史”作者引用。雖然在現存的古籍中,沒有圖的書比有圖的書要多得多,但是,中國古代的書籍插圖有與中國古代書籍同樣光輝的歷程。為了使圖書的插圖發揮文字所不能表達或者不能充分表達的內容,使插圖在圖書中有更健康的發展,我們對中國古代書籍插圖的流變及其文化內涵簡要加以敘述,並精選古代圖書插圖,奉獻給讀者,以盡綿薄之力。

第八章

插圖的多樣性

由於中國古代文人的偏見,書籍插圖往往被排斥在傳統繪畫、中國繪畫史之外。但是,書籍插圖作為繪畫藝術的一種,無論在內容上,還是在繪畫的觀念、繪畫的技法上都受到中國傳統繪畫的影響。然而,它又不同於傳統繪畫,它繪製的內容要符合於書籍內容,它表現的對象,也比傳統繪畫更豐富,除了中國傳統繪畫的三大門類:人物、花鳥、山水外,還有器物、地圖等在傳統繪畫中很少有的內容。

一一、林林總總的人物插圖

人物畫在中國傳統繪畫中出現得最早,也曾經有過一段輝煌的歷史。三四世紀,也就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傳統人物畫的顛峰時期,畫壇成為人物畫的世界,一直到五代兩宋之前,人物畫也是精彩紛呈。

雕版書籍插圖的舞台上,最早登台的也是人物畫,雕版佛經的扉頁畫“說法”圖,上面就畫有大大小小人物幾十個。前面提到的宋刊《三禮圖》、《纂圖互注禮記》、《纂圖互注荀子》、《東家雜記》、《列女傳》等書籍中,均有豐富的人物插圖。元代刊刻的《新編纂圖增類群書類要事林廣記》中,就有人物圖像:周濂溪(圖8-1)、程伊川、張橫渠、邵康節、司馬光、朱熹等人。到了明清時期,傳統畫壇被山水畫、花鳥畫所占據,人物畫走向了衰微。相反,在書籍插圖領域,人物插圖比比皆是,佳作迭出,不斷有人物圖籍的大作品問世,如明弘治十一年(1498)刊刻的《歷代古人像贊》,萬曆十二年(1584)刊刻的《君臣圖鑑》(圖8-2),崇禎五年(1632)刊刻的《聖賢像贊》,清康熙七年(1668)刊刻的《凌煙閣功臣圖》,康熙二十九年(1690)刊刻的《南陵無雙譜》,乾隆五年(1740)刊刻的《有明于越一代三不朽圖贊》,乾隆八年(1743)刊刻的《明太祖功臣圖》,乾隆二十年(1755)刊刻的《百美新詠》,道光九年(1829)刊刻的《吳郡名賢圖傳贊》、《古聖賢像傳略》,道光十八年(1838)刊刻的《秦淮八艷圖》,道光二十八年(1848)刊刻的《練川名入畫像》,同治十年(1871)刊刻的《雲台三十二將圖》等等。

尤其是明清以來,陳洪綬、蕭雲從、上官周、任渭長等人,在人物插圖中真實地再現人物表里的同時,突出其本質,將“以形寫神”發揮到極致。他們在《水滸葉子》(陳洪綬繪,黃一中刻於明末)、《博古葉子》(陳洪綬繪,黃建中刻於明末清初)、《離騷圖》(蕭雲從繪,湯復上(尚)刻於清順治二年[1645])、《晚笑堂畫傳》(上官周繪,刻於清乾隆八年[1743])、《于越先賢像贊》(任熊繪,蔡照初刻於清鹹豐六年[1856])、《列仙酒牌》(任熊繪,蔡照初刻於鹹豐七年[1857])、《高士傳圖像》、《劍俠像傳》(又名《劍客圖》)(圖8-3)(任熊繪,蔡照初刻於鹹豐八年[1858])等,別出心裁地嘗試對人物作變形誇張,為人物插圖迎來了一股清新的春風。

明清書籍插圖中的人物畫,對中國繪畫史的貢獻,正像鄭振鐸先生所說:“它有力地扶持著中國人物畫的優秀傳統。這個傳統在號稱‘正統派’的中國繪畫裡是搖搖欲墜,‘為細已甚’的。”書籍中的人物插圖表現的內容最為豐富、最為廣泛。人物插圖描繪的對象,不僅有歷史人物和現實人物,而且還包括地下的鬼和天上的神。

在小說、戲曲和宗教圖書中,神仙的插圖是屢見不鮮的,有的還有專門的圖籍,如元刻的《新編連相搜神廣記》,明刻的《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有像列仙全傳》,清刻的《返性圖》
等。插圖中的神仙無論是天上的玉皇大帝、西王母(圖8—4),還是從人間走出來的神仙鍾馗、張天師、張果老、溫天君、廖將軍等等,他們與人一模一樣,只是在頭上多了一個神仙的光
環。畫家筆下的鬼神只是一個個來自於現實生活的鮮活的人,因為世界上本來就沒有鬼神。

插圖中的鬼,大多出現在戲曲小說以及佛經中。

明成化年間刊刻的一本《水陸道場神鬼圖》,有神鬼圖像一百五十幅之多,裡面的鬼神完全是現實生活中的各種人物的寫照。一幅“訶利帝母眾(鬼子母眾)”圖,上面畫有六個鬼子母,五個鬼子。除一個鬼子母白髮飛揚,略有恐怖外,個個容貌嬌好,微帶笑容,身著長袍,頭飾鳳釵,儀表端莊,看了並不害怕。她們有的懷抱鬼子,有的手捧如意,有的手持幡旗。五個
鬼子個個生動活潑(圖8—5)。

人物插圖也不只是單純描繪人物肖像的肖像畫(也稱寫真畫),還有專門描繪人的動作和行為的人物畫,描述故事情節的人物畫,描寫歷史和現實人物故事的人物畫,描繪社會風俗的人物畫等等。

圖書目錄

目錄
前言…………………………………………………………………………………1
上編插圖的發展歷程……………………………………………………………1
第一章插圖書的產生…………………………………………………………………3
一、圖畫·圖形·文字……………………………………………………………………3
二、簡帛上的插圖………………………………………………………………………4
(一)簡牘上的插圖…………………………………………………………………5
(二)帛書中的插圖…………………………………………………………………8
三、寫本中的插圖……………………………………………………………………12
(一)手抄佛經………………………………………………………………………13
(二)變文……………………………………………………………………………15
(三)曆書……………………………………………………………………………17
(四)實用圖書………………………………………………………………………19
第二章佛教催生了雕版藝術之花……………………………………………………21
一、最早的雕版插圖…………………………………………………………………21
二、佛經扉頁畫和經卷插圖…………………………………………………………26
(一)單幅佛畫………………………………………………………………………26
(二)經卷扉頁畫……………………………………………………………………30
(三)經卷插圖………………………………………………………………………37
三、《大藏經》中的插圖………………………………………………………………40
四、佛教書籍中的插圖………………………………………………………………45
(一)《佛國禪師文殊指南圖贊》……………………………………………………45
(二)《天竺靈簽》……………………………………………………………………46
(三)《梁皇寶懺》……………………………………………………………………47
(四)《圜悟禪師語錄》………………………………………………………………47
(五)《釋氏源流》……………………………………………………………………48
(六)《水陸道場神鬼圖像》…………………………………………………………49
(七)《觀世音菩薩三十二相大悲心懺》……………………………………………49
(八)《離六堂集》……………………………………………………………………50
五、佛經插圖對世俗插圖的影響……………………………………………………50
(一)從扉頁畫到卷首插圖…………………………………………………………50
(二)對書籍版式的影響……………………………………………………………51
(三)對插圖中的款識的影響………………………………………………………52
第三章雕版插圖的興起……………………………………………………………58
一、以圖解經的經書插圖……………………………………………………………58
二、以圖明史的史書插圖……………………………………………………………63
三、以圖娛民的小說、戲曲插圖………………………………………………………68
四、以圖釋文的實用圖書插圖………………………………………………………70
第四章雕版插圖的黃金時代……………………………………………………77
一、各種流派爭奇鬥豔………………………………………………………………84
(一)建安派…………………………………………………………………………84
(1)在書名中加“纂圖”等字,以表明書中有圖…………………………………84
(2)從上圖下文,到大幅插圖……………………………………………………86
(3)畫面簡單樸實,人物形象粗放、簡略、古樸、稚拙…………………………87
(二)金陵派…………………………………………………………………………‘89
(1)強調人物形象,畫面往往如同舞台場景……………………………………90
(2)插圖較大,大多採用單面獨幅,甚至有的是雙面合頁或多面合頁………92
(3)善於運用圖案花紋補作空白,使畫面更為充實……………………………96
(三)武林派…………………………………………………………………………97
(1)線條細膩,畫面清晰,布局平穩……………………………………………98
(2)以刻印畫譜著稱……………………………………………………………101
(3)受徽派的影響,時與徽派不分仲伯………………………………………103
(四)徽派…………………………………………………………………………106
(1)所刻工麗纖巧,勝於武林派………………………………………………107
(2)插圖上往往留有刻工的姓名………………………………………………108
(3)注重線描,典雅脫俗,構圖飽滿,富麗精工,粗放不足……………………111
(4)以墨譜著稱…………………………………………………………………113
二、“光芒萬丈的萬曆年”……………………………………………………………115
(一)徽派刻工碩果纍纍…………………………………………………………116
(二)小說、戲曲插圖,繁花似錦…………………………………………………121
(1)千姿百態的小說插圖………………………………………………………121
(2)百花爭艷的戲曲插圖………………………………………………………127
(三)畫家投入插圖事業…………………………………………………………140
(1)丁雲鵬和《養正圖解》………………………·……………………………··142
(2)張夢征和《青樓韻語》………………………………………………………143
(3)錢貢《環翠堂園景圖》……………………………………………………144
(4)汪耕和《坐隱先生精訂捷徑棋譜》…………………………………………146
(5)劉素明和《丹桂記》…………………………………………………………147
(6)顧仲方(正誼)和《筆花樓新聲》…………………………………………149
三、餘輝閃耀…………………………………………………………………………149
(一)蘇州的書籍插圖……………………………………………………………150
(二)吳興的書籍插圖……………………………………………………………152
第五章彩色插圖的魅力……………………………………………………………155
一、從手繪彩色插圖說起……………………………………………………………155
二、套印發明前的彩圖印製…………………………………………………………164
三、現存最早的木刻套印本…………………………………………………………166
四、胡正言與“□版”、“拱花”………………………………………………………169
五、彩色圖譜中的頂峰之作…………………………………………………………170
(一)《蘿軒變古箋譜》……………………………………………………………170
(二)《十竹齋書畫譜》、《十竹齋箋譜》……………………………………………172
(三)一部具有特殊美感的插圖本吳興寓五本《西廂記》………………………176
(四)流傳最廣的畫譜《芥子園畫傳》……………………………………………178
第六章清代插圖的風韻……………………………………………………………183
一、武英殿刻書………………………………………………………………………183
二、精工雕琢的殿本…………………………………………………………………186
(一)《萬壽盛典圖》………………………………………………………………186
(二)《南巡盛典》…………………………………………………………………188
(三)《避暑山莊詩圖》……………………………………………………………192
(四)《欽定授時通考》……………………一……………………………………’193
(五)《皇朝禮器圖式》……………………………………………………………194
(六)《欽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195
(七)《欽定授衣廣訓》……………………………………………………………198
(八)《古今圖書集成》……………………………………………………………199
(1)科學插圖……………………………………………………………………2()1
(2)山川1插圖……………………………………………………………………202
(3)草木禽獸插圖………………………………………………………………203
(4)人物插圖……………………………………………………………………204
三、餘音裊裊……………………………---…………………………………………205
四、畫家的傑作………………………………………………………………………210
(一)具有鮮明個性的陳洪綬《水滸葉子》等作品………………………………21n
(二)蕭雲從和他光輝千秋的大作品……………………………………………211
(三)心積數十年的上官周《晚笑堂畫傳》………………………………………215
(四)清代後期插圖中的一面旗幟——改琦的《紅樓夢圖詠》…………………216
.(五)奇古誇張的任熊《劍俠像傳》等作品………………………………………219
五、不該遺忘的明清手繪插圖………………………………………………………223
(一)《永樂大典》插圖……………………………………………………………225
(二)《四庫全書》插圖……………………………………………………………231
第七章中國近代插圖的發展………………………………………………………237
一、插圖內容的改變——西方信息進入畫面………………………………………237
(~)從《程氏墨苑》中的天主教宣傳畫到《坤輿圖說》介紹西方古代文明的“西
洋七奇圖說”…………………………………………………………………237
(二)從《三才圖會》的“西洋國”人到《皇清職貢圖》的西洋國人………………240
(三)從《崇禎曆書》的冷遇到《西洋新法曆書》的刊行…………………………242
(四)從衝破“天下觀”的《坤輿萬國全圖》到“全球觀”的《地球圖說》…………244
(五)從西方傳教士撰述世界地理新知的《職方外紀》到中國人自己著述世界
地理的開山之作《海國圖志》………………………………………………249
(六)從翻譯《遠西奇器圖說》到清末圖書翻譯機構……………………………251
二、繪圖方式的改變——透視法、明暗法…………………………………………255
(一)西方畫法對中國插圖的影響………………………………………………255
(二)受西洋畫法浸染的焦秉貞《耕織圖》………………………………………256
(三)義大利畫家郎世寧和他的弟子們的作品…………………………………259
三、插圖製作的改變——鉛印、石印、銅版印刷……………………………………261
(一)鉛印技術的傳人……………………………………………………………261
(二)石印技術的發明……………………………………………………………263
(三)石印技術傳入中國…………………………………………………………264
(四)吳友如與石印《點石齋畫報》………………………………………………266
(五)石印小說、戲曲插圖…………………………………………………………269
(六)石印蒙學教科書插圖……………………………………………………二272
(七)銅版畫插圖…………………………………………………………………277
下編插圖的門類、形式和功能…………………………………………………283
第八章插圖的多樣性………………………………………………………………285
一、林林總總的人物插圖……………………………………………………………285
(一)肖像插圖……………………………………………………………………288
(1)半身像………………………………………………………………………289
(2)全身像………………………………………………………………………291
(3)群像…………………………………………………………………………292
(二)繡像…………………………………………………………………………293
(三)歷史人物插圖………………………………………………………一……·294
(四)人物風俗插圖………………………………………………………………296
(五)人物故事插圖………………………………………………………………297
(六)人物操練插圖………………………………………………………………300
二、以小見大的山水插圖………………………………..…………………………303
三、真切、寫意的花鳥插圖…………………………………………………………306
四、承載歷史的器物插圖……………………………………………………………308
(一)博古圖………………………………………………………………………308
(二)兵器圖………………………………………………………………………310
(三)樂器圖………………………………………………………………………312
(四)生產圖………………………………………………………………………312
五、連環畫插圖………………………………………………………………………314
六、地圖………………………………………………………………………………318
第九章繽紛的插圖形式………………………………………………………………321
一、插圖的位置………………………………………………………………………322
(一)扉頁插圖……………………………………………………………………322
(二)封面插圖……………………………………………………………………324
(三)目錄插圖……………………………………………………………………326
(四)正文插圖……………………………………………………………………327
(1)卷首插圖……………………………………………………………………327
(2)文中插圖……………………………………………………………………329
(3)卷尾(書末)插圖…………………………………………………………329
(五)牌記插圖……………………………………………………………………330
二、插圖的編排………………………………………………………………………332
(一)單面插圖……………………………………………………………………333
(1)上圖下文……………………………………………………………………333
(2)上文下圖……………………………………………………………………334
(3)上下兩圖……………………………………………………………………335
(4)左圖右文(或前文後圖)……………………………………………………335
(5)右圖左文(或前圖後文)……………………………………………………336
(6)方格插圖……………………………………………………………………337
(7)不規則插圖…………………………………………………………………338
(8)其他的插圖編排形式………………………………………………………339
(二)合頁連式插圖………………………………………………………………339
(三)主圖和副圖…………………………………………………………………341
三、插圖的圖形………………………………………………………………………342
(一)長方形………………………………………………………………………342
(二)月光圖………………………………………………………………………342
(三)方形…………………………………………………………………………344
(四)扇形…………………………………………………………………………345
(五)其他…………………………………………………………………………345
四、插圖的款識………………………………………………………………………345
(一)圖名…………………………………………………………………………345
(二)題詩…………………………………………………………………………347
(三)說明性文字…………………………………………………………………347
(四)標題…………………………………………………………………………347
(1)橫式標題……………………………………………………………………348
(2)直列式標題…………………………………………………………………348
(3)對稱標題……………………………………………………………………349
(4)不規則標題…………………………………………………………………349
(五)圖注…………………………………………………………………………350
(六)畫家或刻工的名字…………………………………………………………351
五、插圖的邊欄………………………………………………………………………351
(一)單邊欄………………………………………………………………………352
(二)文武邊欄……………………………………………………………………353
(三)花邊邊欄……………………………………………………………………353
(四)無邊欄………………………………………………………………………354
第十章插圖的功能…………………………………………………………………355
一、插圖的功能………………………………………………………………………355
(一)補充文字功能………………………………………………………………356
(二)傳播功能……………………………………………………………………358
(三)對於學術研究的作用………………………………………………………359
二、非圖不明,有圖則明……………………………………………………………363
三、傳遞文字不能傳遞之情…………………………………………………………370
參考書目…………………………………………………………………………375
圖版索引…………………………………………………………………………377
後記………………………………………………………………………………387

豆瓣評論

中國的古人是紙、印刷術的發明者,這兩樣耳熟能詳的偉大發明出現之後還衍生出很多其他重要的發明,其中除了櫛比如鱗的方塊字,還孕育出了另外一件並不奪目的藝術瑰寶——插圖。可是單說書籍插圖可能會矮化它本身的藝術價值,由於其天生與印刷之間不可分割的關係,因此說插圖,傳統的木刻版畫便無法避而不談,而說到木刻版畫其深厚的藝術內涵......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