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共衛生》

《中國公共衛生》雜誌社成立於1982年,其前身是《公共衛生與疾病控制》雜誌社(編輯部)。本雜誌綜合反映我國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的業務進展與動態,推廣學術研究成果,交流各級各類衛生預防保健機構的業務經驗與技術方法。

基本信息

簡介

1984年《公共衛生與疾病控制雜誌》第1屆編輯委員會在辦刊近2年的基礎上認真總結經驗,聽取各地讀者和有關專家的意見,建議將《公共衛生與疾病控制雜誌》更名為《中國公共衛生》,並作為提高版,主要面向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同時為滿足基層需要,增辦《基層版》和《管理版》。1985年2月經衛生部(85)衛辦發字第24號檔案批准同意正式更名為《中國公共衛生》。1987年中華預防醫學會組建後,雜誌轉為由衛生部主管,中華預防醫學會主辦。並在我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進行重新登記,根據當時國家科委檔案《中國公共衛生》(提高版)又更名為《中國公共衛生學報》,《中國公共衛生》(基層版)更名為《中國公共衛生》。至此,《中國公共衛生》雜誌社承辦了兩種學術期刊的編輯出版工作,並明確兩個版本的雜誌均為衛生部主辦的業務技術刊物。1997年根據主辦單位和主管部門意見,國家科委發文對科技期刊調整,從2000年起,《中國公共衛生學報》和《中國公共衛生》兩刊合併,繼續出版《中國公共衛生》。

特點

《中國公共衛生》雜誌創刊24年,目前已經成為我國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領域最具影響的國家級、權威性、綜合性大型專業學術期刊之一。《中國公共衛生》雜誌綜合反映我國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的業務進展與動態,推廣學術研究成果,交流各級各類衛生預防保健機構的業務經驗與技術方法。具有學術性、綜合性、實用性,適合於衛生行政部門領導和管理人員作為業務參考,以全面掌握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的學術進展與業務動態;是醫學院校、研究機構、預防衛生保健單位、衛生監督單位、醫療機構的領導、專家和業務人員開展業務研究工作的參考文獻。

由於辦刊質量不斷提升及對外影響的不斷擴大,已成為在全國公共衛生領域裡有一定地位和影響的科技期刊,全國的各大專醫學院校、科研院所均將我刊列為其晉級和碩士、博士論文答辯的核心期刊。因此,稿源逐年遞增,稿源質量也不斷上升。自1997年中華預防醫學會開展系列期刊優秀獎評審以來,我刊先後獲得“先進編輯部獎”、“學術質量獎”、“編輯質量獎”、“社會效益獎”、“優秀期刊二等獎、三等獎”等7次。2005年我刊獲得衛生部首屆科醫藥衛生優秀期刊評審一等獎。並首次成為中國科協“自然科學基礎性、高科技學術期刊經費支助”單位。
展望未來,任重道遠。在市場經濟和信息化時代,雜誌從辦刊思路、辦刊模式、辦刊方法到辦刊內容,都要進行自我調整和創新,以給讀者提供水平高、內容新、可靠、實用的預防醫學信息,同時引導我國公共衛生學科的發展,促進學科的繁榮,並堅持“以學術為根本,以服務為宗旨,以作者讀者為中心,以創新發展為主題,以人才為基礎”的建設發展理念,把期刊全面迅速地提升到一個新的台階。

期刊信息

刊名:中國公共衛生

出版地:遼寧省瀋陽市

開本:128

歷史沿革:

現用刊名:中國公共衛生

曾用刊名:中國公共衛生(基層版)

該刊被以下資料庫收錄:

CA化學文摘(美)(2009)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期刊榮譽

Caj-cd規範獲獎期刊

投稿須知

本刊由國家衛生部主管,中華預防醫學會主辦,是預防醫學與公共衛生領域的綜合性學術雜誌。理論研究與實際套用相結合,學術探討與經驗推廣並重,選稿範圍廣泛,包括基礎醫學、預防醫學、保健醫學、康復醫學等方面的相關研究項目與成果;流行病學、衛生學各學科的研究與套用;疾病控制與衛生監督各專業的技術交流與推廣等。套用或反映當代最先進的科學技術或成果的文稿,重點項目、重點課題等文稿將優先選用,並及時刊發。

本刊常設欄目有:專題報導、論著、實驗研究、調查研究與分析、綜述等學術性欄目,以及健康促進、檢驗技術、衛生統計、公共衛生論壇及基層公共衛生、讀者·作者·編者等專業性欄目。還將根據不同時期的重點課題以及來稿特點,不定期開設述評、專題筆談等。

對來稿的基本要求

1.1單位推薦所有投稿均應有第一作者工作單位的論文證明信(可從投稿過程中參考本刊規定模版下載,無證明信將不予受理),並加蓋公章。

1.2署名格式(1)作者單位寫在首頁左下角橫線下,寫明單位全稱,所在城市和郵政編碼。省級及其以下機構,應寫明各級行政區劃名稱;醫學院校、研究機構、省級以上單位名稱應標註到科室。(2)作者人數一般應在8名以內,列於文題下方,用逗號相隔。(3)作者排序在來稿時即應確定,修稿或校對時不應再做變動。必須變動時,應提供第一作者單位的證明信。(4)在首頁左下角寫明第一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籍貫,技術職稱,學歷(學位),目前從事的主要工作或研究方向。

1.3基金課題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是國家或部、省、市級以上基金項目或攻關項目,應在文題右上方用星號標註,並在文題頁左下角橫線下註明“基金項目:××基金資助(編號)”,並附基金證書複印件。

1.4摘要與關鍵字論著、實驗研究、大規模的調查研究等結構完整的論文應附有中英文摘要。(1)摘要(結構式)以目的、方法、結果、結論為標題順序列出,不分段落。(2)為便於英文獨立檢索,英文摘要須有相應的英文文題、作者姓名(漢語拼音)、單位名稱、所在城市名和郵政編碼。作者應列出前3位,3位以上加“etal.”。(3)摘要中除公知公用的縮寫詞外,其他不應使用縮略語,儘量少用縮寫或代號。(4)中英文摘要下方應分別列出3~8個相對應的關鍵字。關鍵字應儘量從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編印的MedicalSubjectHeadings(MeSH)中選取,其中文譯名可參照中國醫學科學院信息研究所編譯的《醫學主題詞注釋字順表》。

1.5縮略語論文中應儘量少用縮略語。必須使用時於首次出現處先寫出其全稱,其後用括弧給出中文縮略語或英文全稱及其縮略語。如該縮略語已公知,可不注出其英文全稱。

1.6參考文獻(1)以作者本人閱讀的近年主要文獻為主,未公開發表的文章不能作為參考文獻。(2)一般論著類論文引用數量不超過15條,綜述、述評類文章不超過20條。(3)引用的文獻作者不超過3位時全部列出,超過3位時,只列出前3位作者,其後加“等”,或者西文加“etal.”,日文加“他”。(4)每條參考文獻均須列出引用的起止頁。(5)在參考文獻中的文題後要用方括弧加注文獻類型標識符:[M]專著、圖書、教科書;[J]期刊;[C]論文集、會議記錄;[N]報紙;[D]學位論文;[R]報告;[S]專利;[DB]資料庫;[CP]電腦程式;[EB]電子公告;[MT]磁帶;[DK]磁碟;[CD]光碟;[OL]在線上網路。

1.7致謝項如有致謝項,應在正文末尾用括弧寫出(致謝者姓名後採用尊稱,如院士、教授、博士等)。
著作權

2.1根據《著作權法》,並結合本刊具體情況,投稿人在接到本刊回執4個月後未收到稿件處理通知可自行處理,切勿一稿兩投。來稿請自留底稿,稿件不採用,不予退稿。來稿一律文責自負。依照《著作權法》有關規定,本刊有權對來稿做文字修改、刪節。修改稿逾期3個月不寄回者,視為自動撤稿。

2.2稿件經審修合格後按有關規定,本刊將根據稿件所占版面收取版面費。作者交納版面費後,即視為作者論文專有使用權授予中華預防醫學會所有。中華預防醫學會有權以電子期刊、光碟版等其他方式出版刊登論文。論文發表後,根據有關規定將付給第一作者稿酬並贈送當期雜誌1~3本。

期刊影響因子

1、《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

由北京大學圖書館與北京高校圖書館期刊工作研究會聯合編輯出版。由於其選刊嚴謹、評價方法科學、專家評審嚴格等特點在我國學術界和科學管理部門有均較高評價,是核心期刊評估的主要參考依據。2008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中國公共衛生》繼續被評為中國中文核心期刊,在預防醫學、衛生學類核心期刊中排第1名。

2、《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CJCR)

《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CJCR)是以《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又稱中國科技核心期刊,由國家科技部委託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完成。學科範疇主要為自然科學領域,是目前國內比較公認的科技統計源期刊目錄)的引文為依據,按期刊所屬學科、影響因子、總被引頻次等排序,可用於評價期刊的質量及評估期刊在科學交流體系中的作用和地位。CJCR分為核心版和擴展版。核心版的來源期刊經過嚴格的評選,是各學科領域中具有權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擴展版的來源期刊經過大範圍的遴選,是我國各學科領域優秀的期刊。

醫學雜誌大全(九)

醫學雜誌(medical periodicals)是以醫學和與醫學相關學科為內容的情報載體,醫學雜誌匯集著醫學工作者的醫藥經驗和工作成果,反映了醫藥學的進展及水平,是醫藥學研究的重要的情報來源。
《中國計畫生育學雜誌》
《中國工業醫學雜誌》
《中國公共衛生管理》
《中國骨傷》
《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誌》
《中國骨質疏鬆雜誌》
《中國骨腫瘤骨病》
《中國國境衛生檢疫雜誌》
《中國海洋藥物》
《中國呼吸與危重監護雜誌》
《中國急救復甦與災害醫學雜誌》
《中國脊柱脊髓雜誌》
《中國計畫生育和婦產科》
《中國肛腸病雜誌》
《中國健康教育》
《中國矯形外科雜誌》
《中國介入影像與治療學》
《中國康復醫學雜誌》
《中國口腔醫學繼續教育》
《中國口腔種植學雜誌》
《中國老年保健醫學》
《中國療養醫學》
《中國臨床保健雜誌》
《中國臨床護理》
《中國臨床解剖學雜誌》
《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誌》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誌》
《中國臨床新醫學》
《中國生化藥物雜誌》
《中國生物美容》
《中國生育健康雜誌》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誌》
《中國實驗血液學雜誌》
《中國實驗診斷學》
《中國實用兒科雜誌》
《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誌》
《中國抗生素雜誌》
《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誌》
《中國口腔頜面外科雜誌》
《中國免疫學雜誌(英文版)》
《中國急救醫學》
《中國民康醫學》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中國高等醫學教育》
《中國骨與關節外科》
《中國男科學雜誌》
《中國腦血管病雜誌》
《中國老年學雜誌》
《中國計畫生育年鑑》
《中國骨科臨床與基礎研究雜誌》
《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誌》
《中國護理管理》
《中國臨床神經科學》
《中國健康月刊》
《中國人獸共患病學報》
《中國傷殘醫學》
《中國臨床實用醫學》
《中國基層醫藥》
《中國社會醫學雜誌》
《中國結合醫學雜誌(英文版)》
《中國臨床研究》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誌》
《中國神經免疫學和神經病學雜誌》
《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
《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誌》
《中國雷射醫學雜誌》
《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報》
《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報》
《中國臨床醫生》
《中國康復》
《中國實驗臨床免疫學雜誌》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中國麻風皮膚病雜誌》
《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
《中國公共衛生》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誌》
《中國媒介生物學及控制雜誌》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