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三峽工程RCC圍堰爆破拆除新技術》

《中國三峽工程RCC圍堰爆破拆除新技術》本書系統地地介紹了中國長江三峽工程碾壓混凝土(RCC)圍堰爆破傾倒加鑽爆炸碎拆碎除新技術、及其設計、施工要點和安全監控防護標準。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本書共分8個章節,對中國三峽工程RCC圍
封面封面
堰爆破拆除的新技術作了介紹,主要包括中國長江三峽工程碾壓混凝土(RCC)圍堰爆破傾倒加鑽爆炸碎拆碎除新技術、及其設計、施工要點和安全監控防護標準。具體內容包括RCC圍堰爆破拆除方案設計論證、深水RCC圍堰爆破傾倒加鑽爆炸碎拆除設計、深水RCC圍堰爆破傾倒加鑽爆炸碎拆除施工技術、RCC圍堰拆除爆破安全控制標準研究、RCC圍堰爆破傾倒加鑽爆炸碎拆除新技術總體評估等。該書可供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用書使用

內容簡介

該書立意構思新穎,技術脈絡清晰,實施效果現顯。理論與實踐表明,“爆破傾倒加鑽爆炸碎”,普世公眾媒體稱其為“天下第一爆”,行內人士樂於稱道“其瀑破規模、總裝藥量、爆破難度均為世界之最。”本書既可供從事水工程的科研、設計、施工、監是和管理人員套用,也可供冶金採礦、石油化工、公路交通、鐵道橋隧、供水工程和岩土工程及大專院校有關師生參考。

目錄

引子
插圖插圖

前言
1 緒論
1.1 三峽工程三期上游RCC圍堰概述
1.2 世界水工程圍堰爆破拆除現狀
1.3 三峽工程三期上游RCC圍堰爆破拆除特點
1.4 未來圍堰爆破拆除的發展趨向
2 RCC圍堰爆破拆除方案設計論證
2.1 預埋集中藥室爆破傾倒方案
2.2 鑽爆炸碎方案
2.3 爆破傾倒加鑽爆炸碎拆除方案
3 預埋集中藥室爆破傾倒研究
3.1 預埋集中藥室位置的確定
3.2 傾倒可靠性分析
3.3 傾倒數值仿真模擬
3.4 1:100圍堰模型傾倒試驗研究
3.5 1:10圍堰模型傾倒試驗研究
3.6 爆破傾倒堰體翻轉運動分析研究
4 深水RCC圍堰爆破傾倒加鑽爆炸碎拆除設計
4.1 RCC圍堰爆破傾倒拆除設計
4.2 RCC圍堰鑽爆炸碎拆除設計
4.3 爆破傾倒加鑽爆炸碎RCC圍堰拆除總體爆破網路設計
4.4 爆破傾倒加鑽爆炸碎RCC圍堰拆除的鑽孔及火工材料工程量
4.5 爆破安全覆核
4.6 安全防護設計
4.7 安全監測設計
4.8 爆破拆除圍堰時魚游控制設計
5 深水RCC圍堰爆破傾倒加鑽爆炸碎拆除施工技術
5.1 爆破拆除施工平台搭設技術
5.2 超深炮孔的施鑽與精度控制技術
5.3 高威力防水混裝乳化炸藥研製技術
5.4 混裝乳化炸藥的輸藥與爆破器材轉運技術
5.5 防水的裝藥施工技術
5.6 新型的堵塞爆破施工技術
5.7 快速蓄水的爆破施工技術
5.8 超長超深氣泡帷幕爆破防護技術
5.9 大面積多層爆破飛石防護技術
5.10 新型數碼起爆系統套用技術
6 RCC圍堰拆除爆破安全控制標準研究
6.1 壩體爆破安全允許標準
6.2 電站廠房爆破安全允許標準
6.3 電站進水口鋼閘門爆破安全允許標準
6.4 大壩基礎帷幕灌漿體爆破安全允許標準
6.5 廠房機電設備爆破安全允許標準
6.6 閘門啟閉機爆破安全允許標準
6.7 止水結構的爆破安全允許標準
6.8 電站進水口攔污柵爆破安全允許標準
7 RCC圍堰拆除爆破安全監測與評價
7.1 爆破質點振動速度監測及其分析
7.2 水擊波監測及其分析
7.3 閘門動應變監測及其分析
7.4 壓水檢測及其分析
7.5 聲波檢測及其分析
7.6 噪聲監測及其分析
7.7 右岸靜態觀測及其分析
7.8 RCC圍堰爆破傾倒加鑽爆炸碎拆除的爆破振動數值分析
7.9 安全評價
8 RCC圍堰爆破傾倒加鑽爆炸碎拆除新技術總體評估
8.1 爆破拆除效果評估
8.2 爆破拆除技術評估
8.3 爆破拆除管理評估
附錄1 三峽圍堰“天下第一爆”獲得成功——中共湖北省委與省人民政府發賀電
附錄2 “三峽工程三期(RCC)圍堰爆破拆除科學試驗設計、施工及監製技術”獲中國工程爆破協會特等科技獎
附錄3 “三峽工程三期RCC圍堰拆除爆破技術研究”獲中國工程爆破協會青年優秀論文(2006年)一等獎
附錄4 中國新聞網·三峽三期圍堰爆破拆除成功
附錄5 新華社·外國專家談三峽三期圍堰爆破
附錄6 本書引用參考的主要標準規範

精彩書摘

1 緒論
顧名思義,碾壓混凝土(RollerCompactedConcrete,簡稱RCC)就是採用振動碾壓實的超乾硬混凝土。它是水工程界尋求快速地、經濟地建築混凝土壩、混凝土圍堰近期發展的一項施工技術材料。
1960~1961年,中國台灣修築石門壩心牆,首次採用了RCC。
1974~1982年,巴基斯坦在修建塔貝拉水利樞紐時,利用枯水期構築了250多萬m3的RCC。
1974年,日本混凝土壩工程事務所開始研究RCC,並起名RCD工法——RO1lerCO—pactedDam—ConcreteMethod,1980年用於島地川壩和玉川壩
1974年,美國陸軍工程師兵團專門研究以RCC重力壩方案來替代土壩設計方案,並於1982年修建世界上第一座全部採用RCC的不設段問縫的柳溪大壩獲得成功。
1986年,在福建省採用RCC建成了中國第一座RCC重力壩——坑口電站RCC重力壩。同年,張仲卿教授在《紅水河》刊物上發表“RCC拱圍堰的設計計算和試驗研究”,首次提出了用碾壓混凝土修建拱壩的新概念。
1988年1月,岩灘RCC拱圍堰開工興建;“福建坑口碾壓混凝土築壩技術”獲1988年國家科技一等獎。
1986~1993年,張仲卿教授負責完成“八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子題“龍灘碾壓混凝土重力壩承載能力研究”。
1993~1996年,“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子題“沙牌高RCC拱壩承載能力研究”獲得成功。
2002年,張仲卿出版專著《碾壓混凝土拱壩》。
2004年,由張仲卿主持研究的“碾壓混凝土高拱壩研究及套用”獲廣西科技進步一等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