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求索》

《上下求索》

微畫雕《上下求索》是用一塊壽山硃砂紅石來雕刻的藝術作品,用一路向上攀登,向下覓尋的畫面來表現對人生道路的追求和探索,禁不住讓人聯想到屈原《離騷》中的名句。讓人思索。

作品基本信息

名稱:《上下求索》
編號:M582
材質:壽山硃砂紅石
規格:12.5×7.0×4.5cm
技法:微畫雕
作者:初山
年代:2000

收藏:該雕品現收藏在初山文化藝術工作室

作品賞析

微畫雕《上下求索》微畫雕《上下求索》
微畫雕《上下求索》微畫雕《上下求索》

微畫雕《上下求索》是用一塊壽山硃砂紅石來雕刻的藝術作品,創作者力圖用畫面來引發人們對人生道路的探索。山高路遠,條條小路曲折盤鏇,該如何才能到達所嚮往的去處呢?
“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作品“上下求索”這個主題,禁不住聯想到屈原的《離騷》中的名句。這件富有哲理性和深沉的思辨的作品,怎能不讓人浮想聯翩?
把玩這件美輪美奐的作品,沉吟良久。我們禁不住要想:人們到底為什麼要求索?對真理的追求,對理想的渴望,是不是每一個人都必定的追求?在老莊哲學仍然很有市場的時下,人們奉行的,也許是知足常樂,隨遇而安。莫言先生說過:幸福就是什麼也不想。是呀!什麼都不想,才最接近於幸福狀態。而求索,則與此相去甚遠。為了求索,你要思考,你要奮鬥,你要付出,甚至要流血犧牲。求索中,挫折和失敗難免;但未必就能得到所求。求個溫飽,每個人都不會爭議;但求個真理,求得正義,就不是很多“聰明人”想幹的事情。在這個世界上,只有極少數的“傻子”和“瘋子”才對真理和正義等等人類終極理想孜孜以求,也許歷史就是這些“傻子”與“瘋子”創造的?大多數“正常人”,似乎多是隨波逐流。現在流行一種情商學說,認為一些智商高的人之所以事業不成功,是因為情商不高。照這種說法,像屈原這種為了理想不惜自沉汨羅江而不知變通的傻瓜,絕對是情商有欠。連漁夫都知道“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連漁夫都知道“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可是屈原不乾。我們要說,屈原若是按漁夫那樣行事,楚國不過就是多了一個趙高或者李斯,而中華文明史上就不會有光耀千古的《離騷》了。甚而那些為了理想、為了人類公平正義和福祉,而不惜流血犧牲的志士仁人,他們對理想的偏執追求,已經喪失了“理性人”合理自私的本性,豈不堪稱瘋子!再則,“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縱然是統一了中國的秦始皇,雄才大略,也不能求得長生,竟然令自己斃命巡視道中,屍臭被混於鹹魚臭中,徒然地留給後人感嘆。這種事實愈發增添了人們為什麼要求索的疑問。但就是這類“瘋子”,以天下為己任,為理想而求索,才構成了中華民族的脊樑!“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饞而齌怒;”縱然如此,也不改其志!“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尤未悔”!

微畫雕《上下求索》微畫雕《上下求索》

無論我們是否明白了求索的理由,世代先哲們求索的腳步,已經早都開拔遠行,並且始終未曾停歇。他們邁向了求索的崎嶇大道,他們求索著。他們求索什麼?是求索真理和理想嗎?是求索公平與正義嗎?抑或是求索自由與財富?誠然,人類的欲望是無止境的,基於不同的處境和思想,求索的目標也是五花八門,求索境界的高下也懸殊甚大。由是,各種學說,各種思想,各種宗教,各種理念,各種動機,各種行為,異彩紛呈,差異很大,構成了紛繁複雜的世界。“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這是屈原的求索;“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應求萬古名”,這是仁人志士的求索;“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是芸芸眾生俗子的求索。什麼才是人類終極的幸福坦途?這真是一個亘古難決的論題。真理就這樣在人們不斷地跟愚昧和無知做艱難抗爭的情況下,被一點點地發現和證明。歷史也在這種艱難的推演中艱難地前進。
求索一個明確的目標,或許你成功了,是喜劇;“呂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舉;寧戚之謳歌兮,齊桓聞以該輔;”明君賢臣,國泰民安,士子的求索也!呂望之成功,寧戚之輔齊,於國於己,都是喜劇。士之不遇,老死鄉野,於國於己,都是悲劇。更有一種悲劇,是那些付出了極大代價、最終卻被發現並不是自己所求的目標,這時的悲哀,是多么慘痛!?唐吉坷德的故事,不是他一個人的笑話。他這種類型的悲劇,也不是他一個人的悲劇。人類的智慧,也會有一時一域的盲區。有時,“寄意寒星荃不察”;有時,革命者會在看客的冷漠圍觀中被殺頭;有時,被出賣的人,會幫著賣他的人數錢!求索之難,求索之辨,還非智慧不可解答!
 作品將關於求索的諸多思考,化作了崎嶇的山路和層層疊疊的石階,化作了紛繁的景色,化作了華麗的宮殿和莫名的鬼魅。硃砂紅的大背景下,有秀麗的風光,有富麗堂皇的殿宇,有莫名的鬼魅。它們或者隨時可能將求索者引向歧路;或者在求索途中的展開各種莫名艱難險阻……高高的山頂上,座燈塔狀東西似乎“神殿”,象徵著求索的終極目標。
作品背面是石質的純淨的桔紅色的自然色澤,似夢幻中的世界,在其底部向左行可通過一座石橋,向上攀登又得通過一座座橋才能到達雲霧繚繞的山頂;如果往下走,其右下方現出一條石梯,可到達大江大海…這些奇妙的構圖,勾勒出求索的種種意境。……
“朝發軔於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極;鳳皇翼其承旗兮,高翱翔之翼翼”。讓我們張大明辨的雙眼,鼓足求索的勇氣,用百折不撓意志,前行!

創作者簡介

初山,出生於福州馬尾朏頭村。八十年代開始便致力於微觀雕刻藝術的研究,走出一條用現代畫技巧來表現文化、歷史、社會、人生和科普知識的初山微畫雕技法。題材廣泛,寓意深刻,每個作品都流露出鮮明的個性。其作品文化底蘊深厚,深受藝術愛好者推崇和喜愛。作品有《三山繾綣幾千秋》人生難得一知音《銘心刻骨》情系閩江《遲暮情緣》《攀越絕頂》《一覽千年》《歷史積澱》歲月雕春城聯想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