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經濟學》

《一課經濟學》

《一課經濟學》,本書是美國著名經濟專欄作家亨利·黑茲利特專為社會大眾撰寫的經濟學入門讀物。全書包括三大部分26章,以一堂課的形式,深入淺出地討論了涉及現實社會經濟生活的諸多問題。

作者: (美)黑茲利特 著,蒲定東 譯
《一課經濟學》一課經濟學

出 版 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10-1 字數: 112000 版次: 1 頁數: 198
印刷時間: 2008/10/01 開本: 16開
印次: 1 紙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508612836
包裝: 平裝 所屬分類: 圖書 >> 經濟 >> 經濟學理論 >> 其他經濟學理論

編輯推薦

如果你只想看一本經濟學的書,那應該就是這一本。
一部暢銷半個多世紀、全球銷量100餘萬冊的經濟學入門讀物。
一部備受哈耶克、弗里德曼等眾多經濟學大師讚譽的經濟學經典之作。
這是一本了不起的著作。這本書以罕見的勇氣和正直,準確地寫出了最需要寫的東西。我還沒有見過其他任何一本書,能讓初學者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學到如此多經濟學基本規律。
——哈耶克(F.A.Hayek),197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如果為簡單明了的經濟思想設立諾貝爾獎的話,黑茲利特先生的書會獲此殊榮……對於這些年的經濟失調,胡寫亂說的經濟著作充斥市面,而黑茲利特行筆猶如熟練的外科醫生做手術一般,對症下刀,徹底、客觀,且不偏不倚。
——約翰•黑尼斯(John W.Hanes),前美國財政部前副部長
亨利•黑茲利特對價格體系運作解釋,真的是精彩絕倫:久經驗證、正確無誤,且一目了然。
——米爾頓·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197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他是人類歷史上僅有的幾個真正會寫作的經濟學家之一。
——門肯(H.L.Menchen),美國語言學家、知名新聞記者

內容簡介

例如公共建設工程、稅收政府信貸、就業與失業、關稅、最低工資、進出口、價格體系、房租管制、工會、最低工資、利潤、儲蓄通貨膨脹等,以最簡單的闡述方式,向讀者逐次解讀這些複雜的經濟問題背後的真相、什麼樣的經濟政策會造成什麼樣的結果。同時,針對那些廣為流傳的經濟理論或學說中存在的謬誤,黑茲利特進行了毫不留情的揭露、批駁,從而幫助社會大眾更了解經濟世界運作的法則。本書以淺顯的文字取代了高深的經濟學術語與複雜的公式,為經濟學入門提供了一種最為迅捷和有效的方式。

作者簡介

亨利·赫茲利特(Henry Hazlitt)
美國20世紀最重要的經濟專欄作家,《福布斯》雜誌總編輯斯蒂夫·福布斯尊稱他為“20世紀最傑出的經濟新聞人”,當代“自由至上主義者”運動的重要參與者,奧地利經濟學派的重要成員。
他曾供職於《華爾街日報》、《紐約郵報》,後來又為《紐約時報》撰寫經濟方面的文章。1946~1966年,他在《新聞周刊》開設固定專欄,撰寫經濟學普及文章,引導數百萬讀者了解經濟學基礎知識,傳播自由經濟理念,影響力極為深遠。
《一課經濟學》是他的第一本重要著作,這本書1946年一出版即成為當時的暢銷書,至今已被翻譯成8種文字,在全球銷量早已突破百萬。他一生勤於寫作,撰寫了18本專著和無數的評論文章。其重要著作還有《道德的基礎》、《凱恩斯經濟學批判》等。

目錄

新版序
第一版序
第一部分 主旨
 第1章 關於這堂課
第二部分 課程的套用
 第2章 破櫥窗
 第3章 戰禍之福
 第4章 公共建設工程與稅收
 第5章 稅負抑制生產
 第6章 政府信貸扭曲生產
 第7章 詛咒機器
 第8章 分散工作機會的企圖
 第9章 遣散軍隊和裁減公務員
 第10章 盲目崇拜充分就業
 第11章 “關稅保護了哪些人?”
 第12章 積極出口
 第13章 “平準”價格
 第14章 拯救×產業
 第15章 價格體系如何運作?
 第16章 “穩定”價格
 第17章 政府管制價格
 第18章 房租管制的後果
 第19章 最低工資法
 第20章 工會真的有辦法幫助勞工提高工資嗎?
 第21章 “有足夠的錢買回商品”
 第22章 利潤的功能
 第23章 通貨膨脹的幻景
 第24章 抨擊儲蓄
 第25章 課後回顧
第三部分 30年後的這一課
 第26章 30年後的這一課
後記及參考書目
注釋

書摘插圖

第一部分 主旨
第1章 關於這堂課
在所有學科中,充斥經濟學的謬論是最多的。這決非偶然。這門學科內在的難度原本就高,再加上人在經濟活動中追求私利的特殊天性,使得對經濟規律的研究更加複雜艱難,以至於謬論層出不窮。而對於物理學數學、醫學等其他學科而言,對於私利的主觀追求對學科本身的影響無關緊要。我們將在本書中看到,儘管每個群體都有某些經濟利益和其他所有群體完全一致,但各自又都存在私利,不同群體的私利彼此牴觸,有時甚至形成衝突。儘管有些公共政策從長遠來看對各群體都有利,但也有相當多的政策只對某些群體有利,甚至以犧牲其他群體的利益為代價。能夠從那些政策獲利的群體,會在利益的驅使下不遺餘力地主張積極實施相關政策。他們會雇來一流的人才,要這些人專心致志,力陳利益集團自身的見解。最後,他們要么是讓大眾接受自己的主張,要么就乾脆把水攪渾,讓人無法認清其中的真相。
除了對自身利益無止境的要求外,還有另一個導致新的經濟學謬論每天都在產生的重要因素。那就是:人們有著天生短視的傾向,總是只關注某項政策的即時影響,或者只關注政策對某個特殊群體產生的影響,而不去探究那項政策對所有群體造成的長遠影響。忽視那些不那么即時和不那么明顯的後果,本身就是一個謬誤。
這些差異正是壞的經濟學和好的經濟學的區別所在。壞的經濟學家只顧及眼前所見的利弊得失,而好的經濟學家則看得更長遠;壞的經濟學家只觀察經濟政策提案中的行動產生的直接結果,好的經濟學家還會考察更長遠的閬接結果;壞的經濟學家只關注某項政策對某個特殊群體已經產生或者即將產生的影響,好的經濟學家還會去探究該政策對所有群體產生的影響。
兩者的差別似乎很明顯。同時,儘可能地探討某項政策對每個人可能產生的所有影響,又似乎應該是起碼的常識。想必大家都知道,在日常的個人生活中,貪圖一時的縱慾享受往往會招致不幸的後果。小孩子們難道不知道糖吃得太多會不舒服?喝醉酒的人難道不知道酒醒之後必定會難受頭痛?酗酒成癮的人難道不知道酒喝多了會有損健康?風流成性的人難道不知道,此種荒唐行為勞命傷財不說,還容易患上性病?最後再回到個人生活中的經濟問題,遊手好閒、揮霍無度的人在盡情享樂時,難道不知道等待他們的將是債務和貧困?
然而,當我們踏進公共經濟學的領域時,這些基本的真理卻往往被人忘得一乾二淨。有些被認為是當今傑出經濟學家的人,為了避免國家經濟蕭條,竟然抨擊儲蓄,鼓吹大肆消費。當有人對這些政策的長期效應提出質疑時,他們卻像敗家子譏諷父母的忠告那樣不屑一顧地說:“何必看得那么遠呢?要知道從長遠來看,我們都是要死的。”這么一句輕率的戲言,卻被人當做至理名言和大智慧,並被奉為經濟生活中的信條
不幸的是,長遠並不真的那么遠,或遠或近的過去實施的政策所帶來的長期影響,已經給我們帶來煎熬了。壞的經濟學家昨天要我們置之不理的明天,轉眼就成了今天。有些經濟政策的長期影響,可能不出幾個月就會露出弊端;有些政策產生的後果,也許需要好幾年之後才會顯現;還有些政策,其後遺症甚至要潛伏數十年才會爆發。無論如何,政策必然有其長遠的影響,就像雞蛋必然會孵化出小雞、種子必然會發芽一樣。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整個經濟學的研究可以簡化為一堂課,這堂課又可以歸納成一句話:
經濟學的藝術,在於不僅要觀察任何行為或政策的即時影響,更要考察其比較長遠的影響;不僅要關注政策對 某個群體產生的影響,更要追蹤其對所有群體造成的影響。
2
絕大多數經濟謬論正是在於忽視了上述這個教訓,以至於給當今世界帶來了嚴重的危害。那些謬論全部出自兩個基本的錯誤,有的錯在只看行動或計畫的即時影響,有的錯在只看特定群體所受的影響,而忽視其他的群體。當然也有人同時犯下這兩個錯誤。
當然,我們也有可能倒向另一個極端,只關注經濟政策對社會整體的長期效應。古典經濟學家常犯此類錯誤。結果,只要一項政策或新規劃能產生長遠的淨利益,他們就會贊成,至於該行動是否會立即傷害到某些特殊群體,他們則不大關心。
除了部分專業經濟學家以外,今天很少有人再犯這類錯誤。相比之下,當前最常見的謬誤,是只重視政策對於特殊群體產生的短期影響,而忽略或者淡化整個社會所受的長期影響。這類謬誤一次又一次地出現在關於經濟問題的討論和政客們的演講中,也已成為了“新”經濟學中似是而非的核心。“新”經濟學家們考慮到了前人經常忽視的短期影響,便妄圖顛覆“古典”或“正統”經濟學家使用的方法,並鼓吹這是一大進步。然而,他們本身卻無視或輕視了長期影響,結果犯下了更為嚴重的錯誤。他們精心細緻地觀測和驗證少數個別的樹木,卻忽視了整片森林。他們使用的方法和得到的結論經常是倒行逆施,以至於有時會驚訝地發現自己竟和l7世紀的重商主義(mercantilism)意氣相投。事實上,我們本來以為古典經濟學家已經徹底擺脫的種種古老謬誤,仍然還在他們身上再現,甚至重蹈覆轍。
3
常有人感嘆說,壞的經濟學家向大眾兜售謬論,往往比好的經濟學家宣揚真理更有成效。常有人抱怨說,善於煽動民心的政客們鼓吹經濟謬論時,總是比那些點出問題要害的誠實者更能獲得大眾的歡呼喝彩。這其中並沒有什麼奧妙:這些善於煽動民心的政客和壞的經濟學家,都只強調了一半的真相。他們只談某項政策提案的即時影響,或者只談其對某個特殊群體的影響。僅僅聽他們的一面之詞,大多數人也許會覺得那些話總有幾分道理。此時,我們應該站出來,指出政策提案也會帶來長遠的不良影響,或者指明這是犧牲整個社會的利益去滿足某個特殊群體的利益。也就是說,我們必須用另一半的事實,來補足和矯正他們所強調的“半邊真相”。但是,要想清晰地闡明計畫中的行動方案對每個人產生的所有重要影響,肯定需要費更多的口舌,往往還得進行冗長、複雜、枯燥的連鎖推論。事實上,缺乏經濟學常識的人很難聽得進那些長篇大論,大部分聽眾很快就會感到無趣和心不在焉。壞的經濟學家十分清楚這一點,所以他們勸慰聽眾說,不用勉強自己去聽那些推論,也犯不著去理會那些道理,因為那都是“古典主義”(classicism)、“自由放任主義”(laissez faire)、“資本主義辯惑學”(capitalist apologetics),他們甚至不介意使用辱罵的辭彙來達到說服大眾的效果。
以上,我們用抽象的語言描述了這堂經濟學課的實質,並指出了從中作梗的種種謬論的共同特徵。不過,我們必須用更加具體的實例去闡明這個實質,才能讓大眾徹底理解這堂課的內容,進而阻止各種謬論的繼續蔓延。我們將從簡單的經濟問題講起,一直講到最為複雜難懂的經濟問題。我們可以依此循序漸進,學會如何發現和避開那些最淺顯乃至最艱深、最難以捉摸的謬誤。
這些正是接下來要講的內容。
第二部分 課程的套用
第2章 破櫥窗
讓我們效仿法國經濟學家巴斯夏,從一面被砸破的櫥窗的簡單例子說起。
話說一個頑童掄起磚頭,砸破了麵包店的櫥窗。當店主怒氣沖沖追出來時,小搗蛋早已逃之天天,只剩下一群看熱鬧的圍觀者。大家盯著櫥窗的破洞以及四下散落的玻璃碎片。不一會兒,人們覺得應該進行一下哲學思考。跟通常的情形一樣,接著有些人開始議論,寬慰店主和眾人的心:玻璃碎了很是可惜,可是這也有好的一面。這不,對面的玻璃店又有生意了。他們越琢磨越來勁:一面新的櫥窗需要多少錢?要250美元。這筆錢可不算少。不過,這沒什麼好埋怨的,事情本來就這樣,要是玻璃永遠都不破,那么做玻璃生意的人吃什麼?玻璃店多了250美元,會去別的商家那裡消費,那些個商家的口袋裡多了幾個錢,又會向更多的商家買東西。經這么一說,小小一面破櫥窗,競能夠連環不斷提供資金給很多商家,使很多人獲得就業機會。要是照這個邏輯推下去,結論便是:扔磚頭的那個小搗蛋,不但不是社會的禍害,反而是造福社會的善人。
且慢!讓我們來分析其中的謬誤。至少圍觀者所作的第一個結論沒錯,這個小小的破壞行為,的確會給某家玻璃店帶來生意。玻璃店主對這起搗蛋事件除了略表同情之外,更多的應該是高興。但是,麵包店主損失掉的250美元,原本是打算拿去做一套西裝的。如今,這錢被迫挪去修櫥窗,出門就穿不成新西裝了(或者少了同等價錢的其他日用品或奢侈品)。他原來有一面櫥窗和250美元,現在只剩下一面櫥窗。或者說,在準備去做西裝的那個下午,他本來可以心滿意足地同時擁有櫥窗和西裝,而結果卻只能面對有了櫥窗就沒了西裝的糟糕現實。如果我們把他當做社區的一員,那么這個社區就損失了一套原本會有的新西裝,於是變得比以前更窮了。
簡單來說,玻璃店主的這樁生意,不過是從做西裝的縫紉店主那裡轉移來的。整個過程並沒有新增“就業機會”。那些圍觀的人只想到了交易雙方——麵包店主和玻璃店主——的情況,卻忘掉了可能涉及的第三方——縫紉店主——的窘迫。圍觀者完全忘了他,恰恰是因為現在玻璃碎了,他也就失掉了亮相的機會。人們過兩天就會看到嶄新的櫥窗,但絕不會看到多出那套被犧牲掉的西裝,的確如此,因為它永遠不會被做出來。人們總是只看到眼前所見的東西。
第3章 戰禍之福
講完粗淺的“破窗謬論”,有人會說,任何人只要動腦筋想一想,一定不會犯這樣的錯誤。事實上,穿著各種偽裝的破窗謬論,在經濟學歷史上卻最為冥頑不化,而且此種謬論在過去任何時候都沒有現在這么盛行。如今,每天都有許多人在一本正經地重複著同樣的錯誤。這些人包括工業巨頭、商會、工會領袖、社論主筆、報紙專欄作家、廣播電台與電視台的評論員、技巧高深的統計專家、一流大學的經濟學教授。他們正在用各自的方式宣揚破壞行為所帶來的好處。
有些人不屑於談小小的破壞行為帶來的蠅頭小利,卻醉心於巨大的破壞行為能讓人們受益無窮。他們吹噓戰爭對經濟是如何如何的有利,非和平時期能比,並向我們展示通過戰爭才能實現的“生產奇蹟”。他們認為,戰爭時期龐大的需求“累積”或“堵塞”,會給戰後的世界帶來繁榮。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在歐洲,他們興致勃勃地清點那些被戰火夷為平地、必須重建的房子和城市。在美國,他們清點出戰爭期間無力興建的房屋、短缺的尼龍襪、不能用的汽車和輪胎、過時的收音機電冰櫃。這些人匯總出來的數額之大,令人震驚。
這種“需求堵塞”謬論,只不過是我們所熟悉的老朋
友——破窗謬論換上一件臃腫的馬甲之後的形象而已。不過這一次,有更多相關的謬誤絞纏在一起,需要我們逐一駁斥。首先,它把需要(need)和需求(demand)混為一談。戰火摧毀的東西越多,世界就會變得越貧困,戰後需要的東西也就越多,這點毋庸置疑。但是,需要並不等於需求。有效的經濟需求,光有需要還不夠,還必須要有相當的購買力才行。當今印度對產品的實際需要遠高於美國,但是它的購買力以及由此帶來的創造商機的能力卻遠低於美國。
不過,就算繞過了上一個謬誤,接下來還有可能陷入另一個謬誤。發表破窗謬論的人通常只從金錢的角度去思考“購買力”。其實,只要讓印鈔機開足馬力,不愁沒有鈔票。要是以金錢來衡量“產品”價值的話,那么以鈔票為產品的印鈔業,無疑是當今世上規模最大的產業。但是用這種方式去解決購買力問題,所印製的鈔票數量越多,單位貨幣的價值就越貶值,貨幣貶值的程度可以用物價上漲的幅度來衡量。可是,人們只習慣於用金錢來衡量自己的財富和收入,所以只要手頭多了幾張鈔票,便以為自己過得更好,儘管拿這些錢能買到的東西比從前少,自己實際擁有的東西可能不如從前。人們所認為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帶來的“經濟成果”,其實大多是戰時通貨膨脹造成的幻象。哪怕在和平年代,同等規模的通貨膨脹也能帶來這樣的結果,並且的確曾產生過這些結果。後面我們還會回過頭來談這種貨幣幻覺。
“需求堵塞”謬論只講出了一半的真相,這點跟破窗謬論一樣。被砸破的櫥窗的確會給玻璃店帶來生意,戰爭造成的破壞也的確給某些產品的製造商帶來了大量的商機。房子和城市的毀於戰火,為建築業贏得了更多業務,而戰爭期間沒辦法生產的汽車、收音機和電冰櫃,確實為那些特殊的產品帶來了累積性的戰後需求。
這一半的真相在大部分人看來,就像是總需求增加了。部分原因是由於單位貨幣的購買力降低,但更主要的原因,還是需求從其他地方轉向了這些特殊的產品。歐洲人蓋出了數量空前的新房子,因為他們必須要先解決居住問題。可是,在他們大興土木的同時,可用於生產其他產品的人力和生產能力就會隨之減少。人們買了房子之後,可用於購買其他產品的支付能力也會隨之縮水。人總是顧得了一頭,就顧不了另一頭。(當然,欲望和緊迫感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出人們更多的生產活力。)
這一得一失當然要拜戰爭所賜。
簡單地說,戰爭改變了人們在戰後的努力方向;戰爭打破了各行各業原有的平衡;戰爭改變了工業的結構。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歐洲各國都出現了高速甚至奇蹟般的“經濟成長”,那些慘遭戰火蹂躪的國家是這樣,那些未受劫掠的國家也是如此。遭受破壞最為嚴重的德國等國,其經濟成長速度比破壞不那么嚴重的法國等國要快。部分原因是因為德國(這裡指原聯邦德國)實行了較為穩健的經濟政策,部分原因是由於想儘快過上正常生活的念頭使人們工作更加努力。但這些並不表示財物毀損對失去財物的人有利。沒有人會因為需要激發出鬥志而刻意燒毀自家的房屋
戰爭結束後,迎來和平的人們通常會在一段時間內迸發出旺盛的精力。托馬斯·麥考利(Thomas Macaulay)在《英格蘭史》(History ofEngland)的第3章 中開門見山地這么寫道:
……

書摘與插圖

《一課經濟學》插圖

相關詞條

書籍 經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