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盤沒有下完的棋》[電影]

《一盤沒有下完的棋》[電影]
《一盤沒有下完的棋》[電影]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一盤沒有下完的棋》由中國導演段吉順與日本導演佐滕純彌於1982年合作拍攝。影片以錯綜曲折的矛盾衝突,生動地反映了況易山和松波麟作兩個家庭的命運,表現了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給中日兩國人民帶來的不幸,以及兩國人民之間淵遠流長的友誼。影片力求真實地反映客觀歷史,再現當年的時代氣氛和典型環境。藝術上力求深沉、暢達,形成了和諧,流暢的藝術整體。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一盤沒有下完的棋》《一盤沒有下完的棋》劇照
1924年的一天,北洋軍閥龐總長為慶祝30大壽在北京舉行棋會,名家薈萃,盛況空前。日本名棋手鬆波刨作應邀前來,被譽為“江南棋王”的圍棋名手況易山也應摯友古琴家關小舟之邀,攜子阿明北上赴棋會。性情耿直的況易山在與龐某對弈時,不願下“奉承棋”,使龐惱羞成怒,竟不準他和松波對弈。松波因求棋友心切,當晚找到關家,與況易山對弈,並在無意中發現8歲的阿明棋藝精湛,很想收他做學生。不料,松波剛在“天元”位擺下一子,況易山就被龐派來的警察抓走了。松波設法將況易山救出,但他歸期已到,於是留下一盤沒有下完的棋。

行前,松波懇請況易山將來把阿明送到日本,要把他培養成棋壇明星。1930年,況易山賣掉了祖產,送子赴日。走前,他將一柄寫著“奮飛”的摺扇交給阿明,勉勵他學好棋藝,為振興祖國棋壇而努力。阿明赴日後,時刻不忘父親的囑咐,與森川等師兄一起學棋。松波對他如同親子,妹妹忍和女兒巴也都把他當作親人。不久,他與巴相愛成婚。盧溝橋事變後,阿明為國擔憂,在巴的勸告下勉強留下,經過艱苦奮鬥,終於取得“天聖位”。但是,日本軍部卻強迫阿明加入日籍,阿明表示寧可放棄“天聖位”,退出日本棋院,也決不改變國籍。於是,他和巴決定逃回中國。松波在幫助他們逃走時,因輕信橋木的謊言,致使阿明被日軍殺害。巴為此而精神失常。松波和妹夫恩田,也受到牽連被強征入伍。

這時,況易山在無錫因拒絕與日軍大佐尾崎對弈,也遭到巨大的不幸和屈辱。他全家在游擊隊的掩護下逃走,途中妻子被殺,自己又落入尾崎的魔掌。尾崎以斷指威脅,逼他下棋。況易山誓死不從,當場被砍斷右手的食指和中指。當時,松波作為二等兵來華,目睹了這一慘狀,痛苦萬分。日本投降後,況易山搭船赴日尋找分別15年的阿明。當他得知阿明已死,誤信松波出賣子阿明,決心找松波算帳。而松波回國後,窮困潦倒,萬念俱灰,整日借酒澆愁。後來,況易山聽說他已戰死,便失望而歸。新中國成立後,況易山為實現自己追求的“奮飛”夙願,精心培養下一代棋手。1956年,日本圍棋代表團訪華,重振棋藝松波帶著忍和阿明之女華林,專程尋訪況易山。他懷著負疚之情把阿明夫婦的骨灰和染著阿明鮮血的“奮飛”扇還給況易山,並把他們的不幸遭遇告訴了這位棋壇老友和異國的親人。況易山和松波在經歷了30年的人世蒼桑後,終於重新擺開了那盤沒有下完的棋局。

製作隊伍

導演:佐滕純彌、段吉順

《一盤沒有下完的棋》《一盤沒有下完的棋》

編劇:葛康同、李洪洲、大野靖子、安倍徹郎、神波史勇
製片人:德間康快
攝影:安藤莊平、羅德安
美工:濱濱、木村威夫
錄音師:橋本文雄呂憲昌
剪輯:鈴木咣朱小勤
副導演:出倉壽行、劉淑安、張郁強
責任編輯:李華、豐耳
解說:張桂蘭、 譚天謙
劇務:林永剛栗原啟祜吳長意王玉昌、李小耕、劉運昌土川勉、柘植
導演助理:石川光夫、中村洋三郎駱航民
工作人員:石山久美子、內藤忠司
攝影助理:王寶琪、池小寧、松川健次郎、喜久村德章
燈光:戴熙良、王振華、鄭進茂、安河內央之、金澤正
錄音助理:藍福安、李伯江、宮本久幸、北村峰晴
美術:傅德林大谷和正丸山裕司

導演介紹

段吉順,中國電影導演。1939年生,河北邯鄲人。1959年考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畢業後任北京電影製片廠副導演、導演。“文革”結束後,段吉順改編並導演了影片《婚禮》,影片帶有反思的味道,讚揚了在動亂年代,堅持真理,維護正義的年青人,以及年青人的愛情。有較大的戲劇化情節,如巧合,偶遇。生活化的風格,嚴肅的創作態度,使影片在當時反響較大。段吉順與日本導演佐滕純彌在1982年合作拍攝了影片《一盤沒有下完的棋》。該片於1983年獲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特別獎,文化部1982年優秀影片特別獎,加拿大第七屆蒙特婁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日本國文部省優秀影片獎。喜劇片《傻冒經理》創作於1988年,以幽默的手法,現實主義的反映了青年人的努力奮鬥。以後段吉順導演了多部喜劇片。1990年導演了一部荒誕喜劇片《現世活寶》。

演員簡介

沈丹萍

《一盤沒有下完的棋》拍攝現場
中國影視女演員。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後任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1979年,當她還是剛入表演系學生時,就出演了影片《百合花》。1980年在 《被愛情遺忘的角落》 中飾荒妹一角,受到專家們的好評。之後,她在電影《一盤沒有下完的棋》、《屠城血證》、《大磨坊》、《戰爭子午線》、《留村察看》、電視劇《只要你過得比我好》、《都市女孩》等中均在上乘的表現。

孫道臨

原名孫以亮,原籍浙江嘉善,1921年生於北平。中國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導演、朗誦藝術家。多次獲國內外電影藝術大獎,出任加拿大蒙特婁等國際電影節評審。歷任中國電影家協會理事、顧問,上海華夏影業公司藝術總監。2007年12月28日上午8點59分,因心臟病突發,在上海華東醫院逝世,享年86歲。主要作品有《雷雨》、《烏鴉與麻雀》、《革命家庭》、《一盤沒有下完的棋》、《大團圓》、《渡江偵察記》、《永不消逝的電波》、《非常大總統》等。

三國連太郎

原名佐藤政雄,日本電影演技派主要代表人物。1950年12月被木下惠介的副導演小林正樹選中,加入松竹公司的大船製片廠,第一次上銀幕主演木下導演的《善魔》中的報社記者三國連太郎,大獲成功,其後便以三國連太郎作為藝名,同時該片是他獲得“蘭綬帶獎”的新人獎。成名之作是1957年與田中絹代合作的影片《異母兄弟》。

幕後製作

影片《一盤沒有下完的棋》是中日復交以後兩國共同編劇、共同導演、聯合演出、聯合攝製的第一部影片。1978年,李洪洲葛康同創作了電影劇本,中國著名電影藝術家趙丹訪日時倡議由雙方合拍這部影片,得到日本同行的積極回響,最終確定由北京電影製片廠和東光德間株式會社合作拍攝。1981年1月,《一盤沒有下完的棋》在日本神奈川縣的長濱海岸開機拍攝。影片由佐藤純彌和段吉順執導,中國著名電影演員孫道臨扮演主角況易山;日本著名演員三國連太郎飾松波麟作。在中日建交10周年之際,這部電影與兩國觀眾同時見面。

佐藤純彌表示,他導演這部影片的目的就是日中友好。三國連太郎說:“參加拍這部戲是我一生中最光榮的事,這種光榮要讓兒子、孫子,世世代代傳下去。日本人民和中國人民要攜起手來友好下去。”時任北京電影製片廠廠長的汪洋說:“如果我們把中日兩國人民之間的友好交往和經濟文化聯繫,也當作‘一盤沒有下完的棋’,那么這將是一盤真正的永遠下不完的棋。”

影視評論

《一盤沒有下完的棋》《一盤沒有下完的棋》劇照
影片由中日兩國藝術家合作創作完成,以真實的歷史背景下況易山和松波兩個圍棋家庭三十年的滄桑變故,反映了日本侵略戰爭給中日兩國人民帶來的沉重災難,和兩國人民源遠流長的真摯友誼。影片製作精良、立意深遠,體現出強烈的歷史感和時代感,引人深思。中日兩國的著名演員孫道臨三國連太郎在片中均有出色表演,將人物演活,支撐起整部作品的藝術構架。

所獲獎項

該片獲文化部1982年優秀影片特別獎,1983年第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特別獎,1983年加拿大第7屆蒙特婁世界電影節最佳影片美洲大獎,日本國文部省優秀影片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