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9月15日

大事記

1982年9月15日,中央軍委下達軍隊體制改革精簡整編方案,決定將軍委炮兵、裝甲兵、工程兵機關,分別改為總參謀部炮兵部、裝甲兵部、工程兵部;鐵道兵與鐵道部合併;撤銷軍委基建工程兵。

1982年9月15日,貝魯特難民營大屠殺。凌晨2點,以色列軍隊迅速開進西貝魯特,將位於貝魯特西南部的夏蒂拉和薩布拉兩個巴勒斯坦難民營團團包圍。此時,成千上萬的巴勒斯坦平民正在酣睡,這些善良的人們沒有料到,人在夢中,禍來天外,一場慘血腥屠殺正在悄悄地向他們撲來。9月15日下午,黎巴嫩右翼極端分子開始了軍事運輸,一輛輛卡車由東貝魯特向西貝魯特南端的國際機場駛去。大約在同一時間,由基督教長槍黨分裂出去的另一個派系、同以色列結盟的哈達德少校的士兵沿著以色列控制的道路也向機場進發。機場內設立了一個叫做“行動室”的指揮部,一位以色列聯絡官擔任著“行動室”的副職。整個下午的時間,在難民營外的以色列部隊用密集的炮火向難民營轟擊,夏蒂拉難民營的南端被破壞,這正是劊子手們預定進入難民營的入口處。下午5點,大約1200人的隊伍在貝魯特國際機場附近的一個高爾夫球場集結。這支隊伍沿著預先畫好的路標前進,這些路標每隔50碼一個。路標一直通向難民營前新的集合地點:科威特使館所在地的十字路口。這時,以色列把大部分部隊部署在夏蒂拉難民營的西邊。他們沿夏蒙大街至少擺下了12輛以上的坦克和裝甲運兵車。他們還在被炸的聯合國機構的一座七層大樓的屋頂上設立了一個指揮所,那裡駐紮有帶著雙筒望遠鏡的士兵。在附近的一個高層建築物上又建立了一個觀察站。從這兩個地方可以俯瞰整個難民營。在行動開始前,人們可以看到,以色列指揮官正在同右翼極端分子進行磋商。血洗難民營的計畫已經準備就緒。大約6點鐘左右,以色列軍隊將一群右翼分子組成的隊伍從南門放入難民營,屠殺開始了。這時,以色列開始大炮支援。當夜幕降臨時,以色列入又開始發射照明彈,以色列的飛機也在頭上盤鏇,施放了更多的照明彈,以照亮屠殺現場。6點半左右,槍聲代替了炮聲,這表明巴勒斯坦的無辜平民正在一個個被殺戮。7點左右,一批巴勒斯坦人湧向位於兩個難民營之間的加沙醫院尋求避難所。許多厲聲尖叫的巴勒斯坦婦女跑出難民營,為他們的孩子和丈夫呼救,但以色列士兵不予理睬。屠殺持續了一夜。兩個難民營成了大屠場,成千的男女老幼的屍體橫七豎八,有的倒在街上,有的被殺在家裡。一些男人被捆綁著,拴在一起押在卡車上拖走,有的青年被割去了生殖器,有的喉管被割斷,有的奶頭被割掉,還有人頭顱被砍掉,有的婦女緊緊地抓住自己的嬰兒死去。幾天以後,當國際紅十字會人員清理屠殺現場時,人們看到一個接一個的屍體從瓦礫堆中抬出,遇害者呈現出的突然面臨死亡的極度痛苦的面容,令人驚悸,令人髮指。一群群巴勒斯坦人圍著一堆堆的屍體放聲痛哭,人群中不時傳出悽厲的叫聲,人們對親人的慘遭殺害,痛苦萬狀。一些倖存者後來回憶說:“16日那一夜這裡簡直是一座地獄,天空始終沒有黑下來,槍聲始終沒有停過,人們一直在尖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