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日的”騰訊》事件

《計算機世界》刊登了一篇名為《“狗日的”騰訊》的封面頭條文章,詳細敘述了聯眾、奇虎360等與騰訊的恩怨情仇。該文言辭辛辣、“刀刀見血”,並伴有聯眾創始人鮑岳橋等“受害者”聲淚俱下的哭訴。《計算機世界》更採用了一隻身中多刀的騰訊企鵝作為其封面。

事件

頭條《“狗日的”騰訊》頭條《“狗日的”騰訊

《計算機世界》刊登了一篇名為《“狗日的”騰訊》的封面頭條文章,詳細敘述了聯眾、奇虎360等與騰訊的恩怨情仇。該文言辭辛辣、“刀刀見血”,並伴有聯眾創始人鮑岳橋等“受害者”聲淚俱下的哭訴。《計算機世界》更採用了一隻身中多刀的騰訊企鵝作為其封面。

《“狗日的”騰訊》一文中不乏貪婪、山寨等貶義詞,就算是騰訊的員工看了此文後,恐怕心裡也絕不好受。
不過騰訊為了證明其可不是好欺負的,很快就作出了反應,發布了一則官方聲明(如下圖)。騰訊在聲明中譴責了《計算機世界》的言辭惡毒、插圖惡劣,粗暴地傷害了騰訊用戶的感情,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原文

《計算機世界》封面《計算機世界》封面

計算機世界:“狗日的”騰訊 攪局者還是終結者

“有什麼業務是騰訊不做的嗎?”美團網CEO王興的語氣中難掩郁悶。2010年7月9日,騰訊QQ團購網上線,這讓王興如聞驚雷,也如坐針氈。從2003年回國到現在,王興先後創辦了校內海內飯否和美團4個網站,而美團網被他視為“最靠譜”的一次創業。3月初上線的美團網是國內第一家團購網站,創立僅僅4個月,美團網已經能夠盈虧平衡。 就在這時候,一直悄無聲息的騰訊殺了進來,這讓王興完全猝不及防,也讓處於草創時期的數百家團購網站倒吸了一口涼氣。誰也不知道,這一次,這個“企鵝仔”將是攪局者、掠食者,還是終結者。
“狗日的”騰訊
別讓騰訊盯上其實,王興應該早就想到會有這么一天。因為在中國網際網路發展歷史上,騰訊幾乎沒有缺席過任何一場網際網路盛宴。它總是在一開始就亦步亦趨地跟隨、然後細緻地模仿,然後決絕地超越。比如當初的遊戲。
“從QQ遊戲平台上線那天起,聯眾的失敗就已經注定了。”多年以後,在北京知春路的一家咖啡館,聯眾創始人鮑岳橋談起當年騰訊對聯眾的圍剿和逼迫,仍然耿耿於懷。在兩個小時的採訪中,他連續抽了兩包煙。
聯眾是中國最早做遊戲平台的公司,一度占有線上棋牌遊戲市場85%以上的市場份額,在新浪、搜狐等入口網站虧損纏身的時候,聯眾是最早實現贏利的中國網際網路企業,一時風光無兩。
2003年8月,騰訊QQ遊戲第一個公開測試版本正式發布。鮑岳橋發現,從平台到遊戲設計,QQ遊戲完全是聯眾遊戲的翻版。憤怒之餘,“感到危險很大”的鮑岳橋首先想到的是“主動低頭”尋求合作,於是他趕赴深圳,約見馬化騰和時任騰訊公司營運長的曾李青,但是遭到了騰訊方面的拒絕。
“現在想來,那時候是太天真了。”鮑岳橋說,“與大型網遊不同,棋牌類遊戲規則固定,沒有技術門檻,玩家又與QQ用戶高度重合,騰訊很容易模仿。”
2004年9月,QQ遊戲平台將聯眾趕下了中國第一休閒遊戲門戶的寶座。而在此之後,聯眾的業績一路下滑,出售、轉型,經歷了一系列風波後,聯眾在中國網路遊戲市場份額已不足1%。
騰訊則扶搖直上,在今年一季度,QQ遊戲同時線上人數達到了680萬。而更重要的是,依託QQ遊戲平台,騰訊終於在2009年第二季度超越盛大,坐上了中國網路遊戲領域的頭把交椅。
對鮑岳橋來說,騰訊就是自己的終結者。2006年底,鮑岳橋離開了江河日下的聯眾,成為了一名天使投資人。他告訴記者,現在他做投資的原則之一就是:只做騰訊不會做、不能做的項目。所以三年來,他絕對不碰遊戲,已經投資的醫療器械和數據存儲項目都跟騰訊毫無關聯。
而這個終結者又有了新的目標,那就是“站長之王”蔡文勝的4399小遊戲平台。
“說不擔心QQ競爭那是騙人的。”蔡文勝在微博上表達了自己的憂慮,直接原因就是今年7月初,騰訊旗下小遊戲平台3366.com上線公測。
據記者調查,去年蔡文勝買下的4399小遊戲平台,通過廣告聯盟和聯合運營網頁遊戲,月營收已達3000~5000萬元,正在籌備國內A股上市。而騰訊剛剛上線的3366,在遊戲種類和網站設計上與4399幾無二致。
而且這隻“企鵝仔”似乎更加來勢洶洶。從7月1日開始,不斷有網友看到QQ彈窗對這一遊戲平台的推廣信息,而截止記者發稿時,3366.com同時線上人數已突破10萬。
只要是一個領域前景看好,騰訊就肯定會伺機充當掠食者。除了王興蔡文勝,騰訊最近還“默默地”動了另外一個人的乳酪,他就是奇虎360董事長周鴻禕。
5月31日,防毒領域兩大巨頭360與金山的一場口水戰激戰正酣,騰訊的QQ醫生3.3升級版卻悄然上線。很快人們就發現,這款原本只是用來查殺QQ盜號木馬的防護軟體,已經了包含雲查殺木馬、系統漏洞修補、實時防護、清理外掛程式等多項安全防護功能,甚至還搭載了免費半年的諾頓防毒。
此前,周鴻禕曾在多個公開場合對騰訊創始人馬化騰在產品上的功力讚不絕口,同時還聲稱,騰訊絕不會成為360的競爭對手,因為“騰訊是一個娛樂公司,在安全方面,應該由一個很專業的公司更專注地去解決問題”。
很顯然,馬化騰毫不客氣地給了周鴻禕當頭一棒。
在騰訊還沒有出手的網際網路領域,小企鵝那些潛在的競爭對手們仍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比如暴風影音CEO馮鑫。自從2008年9月騰訊發布了本地播放軟體QQ影音首個Beta版本,馮鑫恐怕就沒睡過一天好覺。因為這款無廣告、無外掛程式播放軟體,讓暴風影音的盈利模式變得岌岌可危。
而在各大視頻網站因為著作權打得不可開交,頻頻對簿公堂之時,同樣有一種聲音在業內流傳:無論你們現在打得多歡實,等市場培育得差不多了,就該輪到騰訊來收場了。事實確實如此,QQLive的平台早就搭好了,拼著作權,中國的網際網路公司誰敢說自己比騰訊更有錢?
這就是騰訊,中國第一、全球第三大網際網路公司,一家全球罕見的網際網路全業務公司,即時通訊、門戶、遊戲、電子商務、搜尋等等無所不做。它總是默默地布局、悄無聲息地出現在你的背後;它總是在最恰當的時候出來攪局,讓同業者心神不定。而一旦時機成熟,它就會毫不留情地划走自己的那塊蛋糕,有時它甚至會成為終結者,霸占整個市場。
“某網站貪得無厭,沒有它不染指的領域,沒有它不想做的產品,這樣下去物極必反,與全網為敵,必將死無葬身之地。”6月29日,新浪網總編陳彤以“老沉”為名發布了一則微博,言辭之激烈,讓人震驚。這條微博迅速被轉發了500多次,無數的人力挺“老沉”。
談起此事,一位網際網路創業者幾乎是脫口而出,“狗日的騰訊!”

反擊

騰訊:傷害了廣大騰訊用戶感情
針對這篇報導,2010年7月25日晚22時36分騰訊公司在官方網站發表聲明,對此表示譴責。聲明稱“《計算機世界》於2010年7月26日發表封面報導,對騰訊公司進行了惡毒攻擊。”
“《計算機世界》作為專業媒體,竟然在未對騰訊公司進行任何採訪的情況下,用惡劣粗言對待一家負責任的企業,用惡劣插圖封面來損害我們的商標和企業形象,造成極其惡劣的影響,更粗暴傷害了廣大騰訊用戶的感情。對於這種行為,我們嚴正譴責,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騰訊為了證明其可不是好欺負的,很快就作出了強烈的反應,在其官網上發布了一則官方聲明。騰訊在聲明中譴責了《計算機世界》的言辭惡毒、插圖惡劣,粗暴地傷害了騰訊用戶的感情,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不過,與《計算機世界》“海陸空”並用的攻勢相比,騰訊顯然並沒有好好利用自己的微博平台來進行反擊,筆者登錄騰訊微博,搜尋一都沒有找到官方對此次事件的聲明,也沒見到靈魂人物馬化騰的微博上有任何動靜。

雖然官方高層沒有站出來講話,但是在騰訊微博上對《“狗日的”騰訊》的討論也是異常激烈,並且有網友談到了這次關於《“狗日的”騰訊》的討論,已經超出了網際網路業界的討論範圍,形成了從網路到平面媒體的跨媒體的公開大討論。

騰訊被《計算機世界》將了一軍,會不會老羞成怒,《計算機世界》在“偷襲”騰訊得手後下一步會怎么做,騰訊與《計算機世界》的這番罵戰將會如何發展?請留意我們對後續事態發展的報導。

網評

中文網際網路烽火圖中文網際網路烽火圖

支持度最高的一條評論是:“一直在山寨,從未被起訴”。在微博上也有大量的網友對此發表意見,刺激性可見一斑。騰訊公司於昨晚10點36分在官方網站發表聲明,“嚴正譴責”。
報導稱騰訊是“終結者”
計算機世界封面上對報導的簡介是:別人出迅雷,它就出QQ鏇風;別人出拼音加加,它就出QQ拼音;別人出百度知道,它就出QQ愛問。……騰訊幾乎不會缺席任何一場網際網路盛宴。它總是不疾不徐地跟隨,然後悄無聲息地出現在你背後;它總是在最恰當的時候殺出來攪局,讓同業者心神不定;它總是在時機成熟時,決然地露出終結者的面目。“狗日的騰訊,你做得真絕!”那些網際網路巨頭都這么說。它們羨慕妒恨。
報導中提到了曾經廣受歡迎的聯眾遊戲如何被騰訊的遊戲給擊敗,目前,騰訊向防毒和團購領域出手,讓在這些領域開拓的網際網路業者心驚膽跳。
報導還分析“騰訊為什麼還不滿足?一隻企鵝為何如此貪婪?”文章引用CSD N總裁蔣濤的觀點:“騰訊的產品策略之一就是:所有的網際網路套用,只要用戶量到了一定級別,騰訊一定要有,別人的產品可以暫時比騰訊做得好,但騰訊絕不會讓它不可替代。”
用個人網站“黑霉屋”上的話來總結這篇報導的內容,大致觀點是:“第一,騰訊公司四面出擊,企圖做成巨無霸,扼殺了眾多網際網路企業的前途,也扼殺了中國網際網路的創新和發展;第二,騰訊樹敵太多,最後會死得很慘。”
“黑霉屋”的看法是:“騰訊公司僅僅做了大家都做的事,如果你失敗了,這不是馬化騰的責任。怎么能夠把一個企業失敗的原因歸罪於競爭對手?”
據稱採訪近一個月
該報導於7月24日在網路上發表,並至本報截稿時仍在計算機世界官方網站頭條位置,計算機世界的官方微博也把頭像改成了本期封面的圖片。
在微博中,計算機世界稱這是其發表的微博中“第1熱門”,占到了其評論轉發總量的40%。他們還在微博里介紹說,“為被本期爆炸性封面折磨得不成人形的@許磊ccw (報導作者)童鞋送出清涼問候,為了這篇巨作,該童鞋匍匐貼地採訪近一個月,稿件至今修改了近5遍,吊足口味。”
許磊也在自己的微博里提醒讀者,除了主稿說的騰訊模仿能力強大之外,還有一條配稿,說的是“騰訊也有‘不會做的’”。
網友批評報導有失平衡
計算機世界的微博里,對文章的觀點有同意的也有反對的,支持騰訊的網友也不少。“連鵬”表示:“騰訊跟在別人屁股後面,靠龐大Q Q用戶群和金錢資本,染指各領域,難道不存在惡性競爭?”但“貝殼陳睿”就認為:“小公司與大公司競爭,大公司有資源和平台優勢,這有什麼好抱怨的?某些公司,自身產品就不是原創,被騰訊盯上後,當然九死一生。真正創新、有產品競爭力的公司,不會拿被抄襲做失敗的藉口。”

另外,也有網友從新聞專業的角度提出意見。“心遠ideal”表示:“這樣寫文章固然好看,但還是有失平衡。作為IT專業媒體,站在一家企業的對面,或者站在其對手的立場上說話,多少會讓人覺得有失公允。希望能多聽聽騰訊一方的聲音,直接與騰訊面對面。”
計算機世界也對此發言進行了回應:“作為專業媒體,獨立、客觀報導一直是我們的追求,您的建議非常好。”

精彩摘錄

別上騰訊盯上!其實,王興應該早就想到會有這么一天,因為在中國網際網路發展歷史上,騰訊幾乎沒有缺席過任何一場網際網路盛宴。它總是在一開始就亦步亦趨地跟隨、然後細緻地模仿,然後決絕地超越。比如當初的遊戲。
從QQ遊戲平台上線那天起,聯眾的失敗就已經注定了。”多年以後,在北京知春路的一家咖啡館,聯眾創始人鮑岳橋談起當年騰訊對聯眾的圍剿和逼迫,仍然耿耿於懷。在兩個小時的採訪中,他連續抽了兩包煙。
騰訊從來不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卻總能在成熟的市場中找到空間,橫插一槓子。然而它選擇的路徑也使其飽受爭議,那就是模仿,有時甚至是肆無忌憚地“山寨”。
某網站貪得無厭,沒有它不染指的領域,沒有它不想做的產品,這樣下去物極必反,與全網為敵,必將死無葬身之地。”6月29日,新浪網總編陳彤以“老沉”為名發布了一則微博,言辭之激烈,讓人震驚。這條微博迅速被轉發了500多次,無數的人力挺“老沉”。
在外界看來,騰訊龐大的身軀,依然潛伏著諸多暗流。實際上,因為騰訊在網際網路界“無恥模仿抄襲”的惡名,使得騰訊全線樹敵,成為眾矢之的。當越來越多的網際網路企業開始時時提防著騰訊的時候,騰訊將不再像以前那樣收放自如。比如,為應對騰訊的搜尋,百度就將搜尋的提成比例從10%提升到15%。

騰訊公司官方聲明原文

《計算機世界》於2010年7月26日發表封面報導,對騰訊公司進行了惡毒攻擊。騰訊公司對此聲明如下:
騰訊是一家嚴謹和負責任的公司,QQ是國家認證馳名商標。多年來,我們致力於為廣大用戶提供優質的網際網路服務,讓用戶的生活更豐富,更便利。我們歡迎媒體對我們的產品,服務,企業發展各方面的評論報導。
但是《計算機世界》作為專業媒體,竟然在未對騰訊公司進行任何採訪的情況下,用惡劣粗言對待一家負責任的企業,用惡劣插圖封面來損害我們的商標和企業形象,造成極其惡劣的影響,更粗暴傷害了廣大騰訊用戶的感情。對於這種行為,我們嚴正譴責,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騰訊公司
2010年7月26日

《計算機世界》官方聲明全文

為了澄清事實、平息爭論,《計算機世界》2010年7月27日也發表了一份聲明,對這篇文章的目的做出了解釋,稱自己是負責任的、公正的媒體,此文章只是為了解讀騰訊的發展之路,並希望騰訊方面能夠理解。這種因為一篇文章而引發媒體和企業之間紛爭的在IT圈內也實屬罕見。
聲明全文如下:
本報2010年7月26日第28期封面報導《“狗日的”騰訊》發表之後,引起廣泛關注、討論和爭議。為使各界能更進一步了解本報立場和態度,特就本篇報導的選題背景給出如下說明。
首先,作為1980年創刊的中國信息領域第一大媒體,基於三十年積累和磨練,我們深知,《計算機世界》報和其它負責任的媒體一樣,其核心價值及使命,即在堅守社會與行業發展的獨立觀察者。我們有責任,將人們廣泛關注,或不為大眾所察覺、但卻深刻影響產業和社會進程的重要事物,加以挖掘、歸納並濃縮,以獨立、客觀的報導,呈現給公眾。
其次,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中國模式”已引發全球的廣泛關注和討論。一些中國企業、尤其是信息領域的企業,將有機會發展成為世界級企業,並具有獨特的發展模式和公眾責任,騰訊就是此類企業的代表。對於騰訊,中國網際網路產業最突出的關注是什麼?這就是《計算機世界》本期封面報導試圖回答的問題。
自然,由於產業競爭涉及利益。對文中所引述的各方觀點和措辭,騰訊可能存有異議,對此我們表示理解。縱觀中外企業的成長與發展,無一不是從各種各樣的批評和爭議中走過來的,接受輿論監督與批評,是公眾企業無法迴避的責任。
我們認為,爭論和異議,無論對騰訊還是《計算機世界》都是無可迴避的客觀事物。因此,我們選擇忠實於媒體使命,選擇忠實面對產業的客觀問題,選擇捅破窗紙、直面爭議。
我們注意到,本期封面報導發表後引發廣泛的關注和討論,包括支持和批評。我們將虛心聽取各界意見,秉承三十年一貫的獨立、客觀報導理念,努力為公眾提供更加精彩、更富價值的內容。
《計算機世界》報社
2010年7月27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