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慶輪”事件

“風慶輪”事件

“風慶輪”事件是文革時期由四人幫借國產遠洋輪“風慶”號返回一事挑起的事端。 1974年9月30日,遠航歐洲歸來的國產遠洋輪“風慶”號返回上海港。江青等借題發揮,安排發表大量文章,批判洋奴哲學和賣國主義路線,藉此影射攻擊周恩來針對遠洋運動事業現狀提出的造船為主、買船為輔的方針。

基本信息

事件背景

1974年9月30日,遠航歐洲歸來的國產遠洋輪“風慶”號返回上海港。江青等借題發揮,安排發表大量文章,批判洋奴哲學和賣國主義路線,藉此影射攻擊周恩來針對遠洋運動事業現狀提出的造船為主、買船為輔的方針。

當鄧小平被毛澤東提議任國務院第一副總理、四屆人大的人事安排進入實質操作期後,“風慶輪”事件就被江青等人作為射向周恩來及其為首的國務院、阻撓鄧小平出任國務院第一副總理的重磅炮彈。

事件經過

1974年10月13日,江青在《國內動態清樣》有關“風慶”輪的報導後面加上批語,並給政治局寫信質問:“交通部是不是毛主席、黨中央領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部?”還說:“有少數崇洋媚外買辦資產階級思想的人專了我們的政”,“政治局對這個問題應該有個表態”,“而且應該採取必要的措施”。王洪文、張春橋、姚文元表示同意江青的意見。他們掄起“洋奴哲學”、“賣國主義”、“假洋鬼子”的大棍子,叫嚷要揪“大後台”。

同日,王洪文也作出批示:“完全同意江青同志意見。”張春橋跟著批示道:“同意江青、洪文同志意見。在造船工業上的兩條路線鬥爭已經進行多年了。發生在風慶號上的事是這個鬥爭的繼續。”他還進一步寫道:“建議國務院抓住這個事件,在批林批孔運動中進行政治思想教育,使毛主席的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針,在各個戰線上進一步確立起來。”緊接著姚文元也作了同意江、王、張意見的批示,他還建議“交通部和其他經濟部門在批林批孔運動中,通過這件事進行路線教育,堅持毛主席無產階級革命路線,批判修正主義路線,使我國造船工業和整個社會主義工業能夠沿著毛主席的革命路線多快好省地發展。”

事件結果

10月17日,中央政治局開會,在會議末尾,江青蓄意挑起事端,責問鄧小平:“你對風慶輪是什麼意見?”鄧小平說:“我已經圈閱了。”江青不依不饒地說:“你要表態。”鄧小平氣憤地說:“那我還要調查。還要調查。”李先念見會議氣氛不正常,就把鄧小平勸走了。

江青等人在政治局會議上沒有什麼收穫,隨後還派王洪文專赴長沙向毛澤東告狀。但毛澤東看清了江青想組閣當“後台老闆”的野心,告誡王洪文不要和江青搞在一起。

事件影響

這段時間,上海方面大力展開了一場超大規模的宣傳攻勢。組織了20多萬人上風慶輪參觀,藉機批判所謂“崇洋媚外”,批判“賣國主義”,還組織了《歌唱風慶輪》的專場歌詠大會,在國內外造成了很壞的影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