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公祠”遺址

“楊公祠”遺址

“楊公祠”遺址,又名西夫子祠,遺址位於今華陰市教育局院內,是為了祭奠關西夫子楊震而建成的。始建於清初,建築分上、中、下三殿,為磚木結構的仿古建築。

簡介

楊公祠又名關西夫子祠,遺址在今華陰市教育局院內,是華陰楊氏後裔祭奠關西夫子楊震的地方。史志記載,此祠能建在孔廟的對面,其等級之高是獲得朝廷恩準、並頒發了準建證書的。 祠建於清初,占地約3畝,建築分上、中、下三殿,為磚木結構的仿古建築。上殿供奉楊震畫像,前殿臨街處有碑樓一座,內有清道光八年(公元l828)果勇侯楊芳所樹的“關西夫子”石碑一通。(碑今移西嶽廟)前殿門兩側有楹聯題日:槐市遺風留善政,潼亭遺蹟尚堪書。
楊公祠由東宮楊氏長門孫執掌,每歲冬至和清明節日,楊氏長門就召集華陰楊氏後裔舉行隆重的祭掃儀式。
儀式開始先由祠堂執事人和族中長輩到吊橋楊震墓地祭掃,然後再率領楊姓子孫到五方、長敖、廟前等楊氏先祖陵墓祭掃,最後到祠堂舉行祭奠儀式。祭禮有一套完整的程式,有專人端盤奠酒,有專人唱禮,兒孫們則遵照唱禮的指揮,向先祖進行多次叩首。然後,凡是來祭奠的楊氏家丁,不論長幼尊卑,都可分得蒸饃一斤。
祠堂有地四十餘畝,平時租於族人,所得課租,即作為祠堂祭奠時的費用開支。
祠堂原建築被毀後,東宮楊氏便把祠堂的祭奠活動移至村內三官廟裡舉行。祠堂舊址上今為教育局辦公大樓。

其他

(1)福建楊公祠
位於長樂市玉田鎮東渡村天馬山北麓,崇祀南宋愛國將領揚州都統使楊夢斗及其兄琦、弟叔濟、侄次鄭抗元死節忠臣神像。明初敕封楊夢斗為都統大使,賜“文章節義”額。
(2)三僚楊公祠
位於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梅窖鎮三僚村,始建於元朝末年的至正年間,祠堂位於三僚村盆地的中央,座向是壬丙兼子午,殿堂上楊筠松居左,曾文辿居右,均為與真人大小的樟木雕像,鍍以金漆,民間俗稱“楊公金身”,是世人為了紀念風水大師楊筠松而建的。
(3)贛縣楊公祠
位於客家文化城內,占地平方米,高9米6,建築外觀體現古建築精細、唯美風格,祠大門門額上高懸著“楊公祠”門匾,黃底黑字,筆力遒勁,乃中國易經學會副會長楊農生先生的手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