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杜祠

李杜祠

李杜祠在綿陽市東2公里的芙蓉溪東岸。後人為紀念唐代大詩人李白[唐代詩人]、杜甫都來過綿州而在此建李杜祠。祠前為清澈的芙蓉溪,祠後為蔥蘢的富樂山。現存大門、照壁、工部祠、水榭、水池等,建於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占地6畝,工部詞為單檐懸山式抬梁木結構建築,面積120.96平方米。水榭體量較大,為單檐歇山式頂,抬梁結構,長15.4米,寬5.9米,橫跨於水池之上。四周有圍牆,園內有花圃,環境幽靜,景色宜人。近年已修葺一新,有《李杜與綿州》陳列遊人絡繹不絕。現為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簡介

李杜祠李杜祠

李杜祠位於綿陽市遊仙區芙蓉溪畔、富樂山下,建於清代光緒二十六年(即公元1901年)。這裡唐時叫治平院,寶應元年(公元762年),詩聖杜甫曾在這裡觀景吟詩寫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詩篇,並稱此處為左綿公館。繼後,陸游和唐庚等文人名士都先後來這裡尋蹤問跡,留下許多妙文佳句。

光緒8年,吳開聰修繕這裡,改名為治平書院。後來,他兒子吳朝品上任綿州拔貢。吳朝品的祖父極其崇奉先賢,受祖父和父親的影響,光緒26年(即公元1901年),吳朝品在治平書院的舊址上修建了李杜祠,以紀念他所仰慕的詩人李白、杜甫。走進李杜祠大門,迎面的照壁上,刻著吳朝品當年為紀念李杜祠落成的題字“巴西第一勝景”。綿陽在西魏時曾名為巴西縣,從這幅題字里,我們可以想像出當年李杜祠的盛況。

大門裡側的左右石壁上,分別刻著李白、杜甫在綿陽留下的詩篇。
春酣亭是一座盔頂式四角雙層亭,亭內立有中國古代針灸祖師涪翁畫像石碑一通。登臨春酣亭頂層,逶迤的芙蓉溪從腳下流過,這裡曾是詩聖觀魚的地方。春酣亭最早建於宋代,後經過了歷代的興廢修葺,現在在仙聖堂的前廊上,還保存著兩通石碑,一通為“李杜祠碑記”,另一通就是“古春酣亭記”。“古春酣亭記”,就記載了春酣亭的興衰歷史。

“仙聖堂”原名工部祠,是為了紀念到此雲遊觀景的杜工部而建。正殿里立有人們所崇敬的唐代大詩人李白、杜甫的塑像,後人將這裡改名為仙聖堂,以紀念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

李杜祠李杜祠
仙聖堂的對面為“問津樓”。“問津”二字,取自於李白的詩句“莫怪恩波隔,乘槎與問津”。問津樓為一樓一底的重檐建築,樓下設有書齋。裡面收集了兩位詩人的生平,在綿陽留下的文物詩篇等。
仙聖堂與問津樓之間有弧形水池,碧葉、荷花點綴其間,絲絲垂柳隨風擺動,李杜祠特有的詩情畫意,盡在這流動的景物中。難怪詩人們會有那么多的佳句流傳後世。

水池上還有一座船舫型卷棚頂建築,這就是尋棕問魚舫。

宋孝宗元年(即公元1163年),詩人陸游被貶四川,特意來這裡踏尋杜甫遺蹤,在這裡寫下了“走馬朝尋海棕館,斫膾夜醉舫魚津”,這裡“海棕”、“舫魚”分別取自於杜甫的《海棕行》《觀打魚歌》
尋棕問魚舫有一幅楹聯:
蠻渡磨針留嫗語
東津垂釣聞漁歌
上聯暗喻李白,下聯暗喻杜甫,短短14個字,形象地概括出了兩位大詩人各自的特點。

李杜祠里有文物,也有勝景。飄香的桂花、蒼翠的松柏、幽靜的竹林……構成了李杜祠的清幽與雅致。

看點

李杜祠為單檐懸山式抬梁木結構建築,面積120.96平方米。

看點:李杜祠內有李白、杜甫塑像,側配祀黃庭堅陸游等像。前廊有“李杜祠碑記”、“古春酣亭記”兩通碑刻。水榭體量較大,為單檐歇山式頂,抬梁結構,長15.4米, 寬5.9米,橫跨於水池之上。四周有圍牆,園內有花圃,環境幽靜,景色宜人。近年已修葺一新,遊人絡繹不絕。

保護規劃

2008年3月12日下午,市文化局、市文物局、遊仙區委宣傳部、遊仙區文旅局、四川富樂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在李杜祠召開李杜祠座談會。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胡科,市文化局局長馬宗舜,市文物局局長王錫鑒,中共遊仙區委常委、宣傳部長龍虎,遊仙區文旅局局長宋波,四川富樂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梁尚清等參加了會議,並就以李杜祠保護規劃工程為契機,利用李杜祠歷史文化品牌效應,通過統一規劃,整合周邊房地產資源,再現漢唐文化,共同打造“李杜祠文化街區”的構想及有關工作分工達成共識。

歷史文化

李杜祠李杜祠
玉泉觀杜祠即紀念唐代大詩人李白與杜甫的祠堂,也是全國罕見詩仙與詩聖的合祠。祠遺址位於玉泉觀碑廊崖頂平地上,現遺址仍處於部隊所占區域,占地約300—500平方米,該區域不同於道教文化區,主要由李杜祠、八臘祠(又稱北廊)、靜觀亭、選勝亭等六座建築群組成,據碑石記載,其主體建築李杜祠始建於明代中期(即嘉靖1550年),趙孟頫詩碑,“二妙軒”詩碑等刻成後,先後存放於此區域,並伴隨著歷代名流賦詩題詠,儘管李杜祠大部分建築已毀於地震或兵禍,但作為天水城區最具人文氣質的文化精神卻一直未曾消減。
李杜祠位於選勝亭崖上座南朝北,建於明嘉靖中,內祀詩仙李白、詩聖杜甫,側有“大雅堂”,祠堂內牆壁內分別鑲裝有趙孟頫草書詩碑四通和清順治時期宋琬集杜詩與“二王”之字刻成“二妙軒”詩碑。李杜祠經歷了清順治十三年(公元1656)、乾隆四年(公元1739)和同治十年(公元1871)三次大修。它是玉泉觀文化區的標誌性建築,也是明、清以來詠詩最多的地方。

從李杜祠現存碑刻價值上講,以趙孟頫草書詩碑、“二妙”軒詩碑為主體的文化詩碑能同時存放於李杜祠,說明了李杜祠文化區在玉泉觀的特殊地位。

趙孟頫詩碑共4方,第一方為唐李白《夜下征虜亭》,邊緣鐫刻劉崙題跋,第二方為唐韋應物《西塞山》詩,第三方尚不知作者,第四方為宋王安石《題舫子》詩。本碑字型行草相間,筆體圓潤,大氣磅礴,如此風格,趙書存世甚少,為全國罕見之珍品。

李杜祠另一瑰寶“二妙軒碑”刻成於清順治十一年(公元1656),由清初著名詩人,時任秦州僉事宋琬在重修震後的玉泉觀李杜祠時,取杜甫流寓秦州詩作,集王羲之、王獻之書法,鐫名人刻石34塊,刻石於李杜祠旁亭基壁上,供遊人玩賞。這些蘊涵人文氣息的的碑石從刻成之日起就已經成為玉泉觀李杜祠文化區中最具魄力的亮點之一。但這個亮點僅存世百年之久就由於天災和人禍散失,幸好其拓片存世,後重刻碑石後移建南郭寺。除此之外,在此區域還有清順治年丁華章十四章詩碑,康熙年湯其昌詩碑等3方詩碑,其文化價值也十分高。每當我們再次看到“二妙軒”碑刻時,我們不應忘記350多年前那位為傳承天水文化而做出貢獻的宋公,那一處文化聖地——李杜祠。

再者,李杜祠的建築雖然湮沒於歷史,但關於李杜祠文化區所遺存的詩文卻仍絢爛多彩,源遠流長。

“詩興文心,二分山色三分水;工部學士,五斗功名八斗才。”

這是李杜祠門庭楹聯。明秦州文人胡纘宗《游玉泉觀次韻》中,以“追隨此日同元白,詩罷翛然獨倚樓”在感嘆自己的文化胸懷;明秦州進士白士卿在《九日登玉泉觀》中以“懷賢不盡騎鯨客,昂古空餘跨鶴流”表述自己對詩仙的崇仰,明秦州進士楊恩以《李杜祠》為題懷念了兩位先賢蹉跎傳奇的一生,詩以“吁嗟天水一抔土,兩賢遺蹟留今古……瓣香拜罷高回首,滿目山川無限情。”來開頭結尾。清順治四年(公元1647)進士羅森拜謁李杜祠後發出了“警才曠世皆無敵,大雅同堂更不孤。”的慨嘆,清康熙年秦州知州湯其昌、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秦州知州國棟、道光年間甘谷王權等許多名宦文人拜謁題詩於玉泉觀李杜祠,留下近20多首詩作、楹聯,特別是清末時期的隴南文宗任其昌及其子任承允更是留下了許多關於李杜祠的詩篇,這些詩作已成為《直隸秦州志·藝文》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成為當時秦州人文的亮點。直至今天,李杜祠遺址儘管已湮沒於荒草之中,但由此流傳下來的遺風仍未消失,天水詩詞學會的筆會活動,一些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探訪一直沒有停止過,李政道、婁師白、馮其庸、韓素音、馮牧、羅哲文等當代一批名人大家在這種文化的薰陶下留下了他們珍貴的詩作或墨寶。

今天,當我們在玉泉觀拾級而上時,應該不要忘記在李杜祠殘磚破瓦礫下的文化記憶,她實質是我們中華民族不應忘卻或遺失的文化氣質和根脈。

玉泉觀李杜祠,位於玉泉觀碑廊崖頂平地上,現遺址仍處於部隊所占區域,占地約300—500平方米,該區域不同於道教文化區,主要由李杜祠、八臘祠(又稱北廊)、靜觀亭、選勝亭等六座建築群組成,也是全國罕見的詩仙與詩聖的合祠。儘管李杜祠大部分建築已毀於地震或兵禍,但作為天水城區最具人文氣質的文化精神卻一直未曾消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