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氣”號火星車

2003年6月10日,名為“勇氣”的火星登入探測器從美國的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升空,對於這個全新設計的超級智慧型機器人來說,這是一次孤單的旅行,在運載火箭的推動下,它將深入太空中的未知領域,在206個晝夜中完成長達4.8億公里的星際旅行。然而,旅途的終點只是任務的開始,這個智慧型機器人在降落在火星表面後將面臨著一次巨大的挑戰:尋找火星上可能存在的生命。

基本簡介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官員3月31日說,“勇氣”號火星車未能在預定聯絡時間發出信號,原因可能是它已啟動省電模式,進入休眠狀態,開始在火星上“過冬”。

火星車冬眠

“勇氣”號本應於3月30日與繞火星軌道運行的“奧德賽”火星探測器聯繫。
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的火星車項目主管約翰·卡拉斯說,無信號可能意味著“勇氣”號在22日最後一次聯絡至30日的某個時間啟動了省電運行模式。
“今後幾周或幾個月,我們可能都無法聯繫上‘勇氣’號。但是我們不會錯過每一次接收信號的機會。我們預計,‘勇氣’號電池充滿後,聯絡將恢復。”
“勇氣”號和“機遇”號火星車2004年在火星著陸。它們的工作期限原本應為3個月,現屬超期服役。
“勇氣”號去年4月陷入沙地,動彈不得。美國航天局今年1月宣布停止營救,讓它改做靜態研究工作。
卡拉斯說,從最近幾次聯絡情況來看,“勇氣”號上電池的電量逐漸減少。進入省電模式後,車上通信設備暫停工作以便利用剩余能量保溫和為電池充電。按照設計,電量恢復後,“勇氣”號將“甦醒”。
航天局研判,“勇氣”號面臨“失溫”危險,車上核心電子設備未來幾周里溫度將降至著陸以來最低點。雖然溫度應該不會低於這些設備設計所能承受的最低溫度,但“這部火星車的年齡因素增加了它的生存風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