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式太極拳

48式太極拳

四十八式太極拳,是以楊式太架太極拳為基礎,吸收了其它流派的一些特點和練法編排而成的一套太極拳普及套路。其動作圓活連貫均衡全面。國家普及推廣太極拳套路。《簡化太極拳》創編普及推廣之後,人民民眾要求提高,此套拳正是為滿足這一要求,於1979年由國家體委運動司組織專家編寫的。

基本信息

拳術簡介

48式太極拳48式太極拳

四十八式太極拳,是以楊式太架太極拳為基礎,吸收了其它流派的一些特點和練法編排而成的一套太極拳普及套路。其動作圓活連貫均衡全面。國家普及推廣太極拳套路《簡化太極拳》創編普及推廣之後,人民民眾要求提高,此套拳正是為滿足這一要求,於1979年由國家體委運動司組織專家編寫的。

它在鍛鍊要領上與《簡化太極拳》相一致,都體現了太極拳輕鬆柔和,圓和自然,連綿不斷的運動特點,體現了心靜體松,意領身隨,剛柔相濟的基本要求。但與“簡化太極拳”相比,48式增加了技術內容,加大了難度和運動量。它仍以楊式大架太極拳為基礎,同時也吸收了其他流派太極拳的一些特點和練法,從而形成了舒展圓活,均衡全面,生動簡練的拳路風格。

拳法特點

①內容充實。48個姿勢動作包括3種手型、9種步型、4種腿法以及多種多樣的手法、步法。這些動作既體現了太極拳的主要特點,又減少了傳統套路中存在的動作重複。

②動作圓活。拳勢動作不僅採用了楊式太極拳的立圓轉換,且多次運用吳式、孫式等傳統套路的平圓手法;在步法上,以穩定輕靈為基礎,吸取了武式、孫式等流派的撤步、跟步練法,增加了步法的靈活性;在姿勢造型上,舒展大方,氣勢完整,既體現了武術特點,又有很好的藝術造型。

③均衡全面。在編排上照顧到了鍛鍊的全面性,動作左右勻稱。一些典型動作,如單鞭雲手搬攔捶等,在左式的基礎上增加了對稱的右式,克服了偏一側的現象。從兩腿負荷上看,弓步、虛步、仆步獨立步等左右次數基本平衡。

④編排合理。整個拳套分六段,第一段重點動作是捋擠式,第二段重點動作是轉身推掌,第三段重點動作是拍腳伏虎,第四段重點動作是左右蹬腳,第五段重點動作是左右穿梭,第六段是整個拳套的最後高潮,重點是轉身大捋、轉身擺蓮兩個鏇轉性動作。

⑤易於開展。拳套在內容上、風格上都力求與“簡化太極拳”銜接適應。“簡化太極拳”的全部動作,都被48式直接採用或稍作變化後採用,如果學會“簡化太極拳”,就可以比較容易地學習48式太極拳。

拳法特點

四十八式太極拳是原國家體委,武術研究院於1979年組織編創的太極拳套路,整個套路除起,收勢外共48個動作,分為六段,其技術風格是以楊式太極拳為基礎,兼收了其它太極拳流派的特點和練法,並有所創新,注重動作的左右勻稱,全套動作內容充實,結構嚴謹,練習一遍約8分鐘左右,是理想的健身與普及套路。
四十八式太極拳是簡化太極拳套路的延續和提高,以楊式大架太極拳為主,吳式和孫式太極拳為輔。其套路編排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具有均勻連貫,銜接自然,外柔內實,剛柔相濟的動作特點。
四十八式太極拳系吸收太極各流派的技法,是國家體委審定的規範教材之一。本片特邀第十一屆亞運會中國武術隊太極拳教練,太極拳競賽裁判長,中華武林百傑之一、國際極武術裁判、北京市武術協會副主席、中國人民大學體育部主任李德印副教授主講,由全國大學生運動會太極拳競賽冠軍、由92、96年全國大學生運動會太極拳競賽冠軍;99年世界大學生武術比賽冠軍,蘇韌峰小姐示範,分段分組講示明了,適用於太極拳愛好者的要求。

全套動作

起勢
第一段
1.白鶴亮翅

2.左摟膝拗步
3.左單鞭 

4.左琵琶勢
5.捋擠勢(三) 

6.左搬攔捶
7.左掤捋擠按
第二段
8.斜身靠

9.肘底捶
10.倒卷肱(四)

11.轉身推掌(四)
12.右琵琶勢 

13.摟膝栽捶
第三段
14.白蛇吐信(二) 

15.拍腳伏虎(二)
16.左撇身捶 

17.穿拳下勢
18.獨立撐掌(二) 

19.右單鞭
第四段
20.右雲手(三)

21.右左分鬃
22.高探馬

23.右蹬腳
24.雙峰貫耳 

25.左蹬腳
26.掩手撩拳 

27.海底針
28.閃通背
第五段
29.右左分腳 

30.摟膝拗步(二)
31.上步擒打 

32.如封似閉
33.左雲手(三)

34.右撇身捶
35.左右穿梭 

36.退步穿掌
第六段
37.虛步壓掌

38.獨立托掌
39.馬步靠

40.轉身大捋
41.撩掌下勢 

42.上步七星
43.獨立跨虎 

44.轉身擺蓮
45.彎弓射虎 

46.右搬攔捶
47.右掤捋擠按

48.十字手
收勢

太極拳運動相關知識

太極拳是中國武術一種,歸類為內家拳。1949年後,被國家體委統一改編作強身健體之體操運動、作為表演、體育比賽用途。中國改革開放後,部分還原本來面貌;從而再分為比武用的太極拳、體操運動用的太極操和太極推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