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豐原式太極拳

張三豐原式太極拳

張三豐原式太極拳,又名長拳、十三式、武當太極拳,是一種古老的中國傳統拳術。是祖師張三豐經過整理內家拳法時所創的,講究腰、襠、腿三功。張三豐生於元末明初,三豐原式太極拳經後人己得到了推廣和發展。

基本信息

簡介

長拳者,有如長江大海,滔滔不斷。十三者,即棚、擠、按、捌、探、靠等之八卦,前進後退,左顧右盼,中停,定此五行。

特色

張三豐原式太極拳練起來快慢適中,步法靈活、運行自然、襠法可低可高,氣隨意運、身隨神行、隨屈就伸、柔中有剛、似松非松、將展未展、勁斷意不斷。經過武當弟子傳到陳氏、楊氏等人中經改良便成了陳氏、楊氏的新型太極拳。

申遺落選

2014年12月,文化部官網發布的《國務院關於公布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通知》顯示,此前曾被炮轟為“神仙申遺”的張三豐太極拳落選。“張三豐原式太極拳”項目申遺人、福建省太極拳協會會長陳金夏,“我們不會氣餒,也不怕爭議,我現在出差,回去後要開個會研討一下,我們還會繼續申報。”陳金夏還依然堅定地認為,太極拳起源並無定論,他認為太極拳有可能起源於那個閃爍於歷史和傳說中的張三豐。

太極拳運動相關知識

太極拳是中國武術一種,歸類為內家拳。1949年後,被國家體委統一改編作強身健體之體操運動、作為表演、體育比賽用途。中國改革開放後,部分還原本來面貌;從而再分為比武用的太極拳、體操運動用的太極操和太極推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