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臉蘑菇

麻臉蘑菇

麻臉蘑菇麻臉蘑菇又名麻臉菇,子實體大或較大。菌蓋初球形、扁半球形,後平展,淡黃色,具平伏的褐色細鱗片,形似麻點。菌肉白色,厚。菌褶近白色,漸變為粉紅色到黑褐色,密,離生,不等長。菌柄白色,具淡黃色細鱗片,內部鬆軟到實心,基部稍膨大,向上漸細。菌環單層,白色,不易脫落。春至秋季於草原上,單生到群生。分布於新疆、吉林、西藏、山西、內蒙古、甘肅、四川、青海等地。可食用。味道較好。

基本信息

分類地位

傘菌目蘑菇科蘑菇屬

形態特徵

子實體大或較大。菌蓋直徑10-15cm,初球形,扁半球形,後平展,淡黃色,具平伏的褐色細鱗片,形似麻點。菌肉白色,厚。菌褶初近白色,漸變為粉紅色到黑褐色,密,離生,不等長。菌柄長6-8cm,粗1.5-2.5cm,白色,具淡黃色細鱗片,內部鬆軟到中實,基部稍膨大,向上漸細。菌環單層,白色,膜質,較大而厚,生菌柄中部至上部,不易脫落。孢子印深褐色。孢子褐色、光滑,廣橢圓形到橢圓形,7-9μm×5.5-6μm。褶緣囊體黃色,棒狀,叢生到柵欄狀排列,22-31.6μm×8-9.5μm。

分布範圍

新疆、吉林、西藏、山西、內蒙古、甘肅、四川、青海等地區。春到秋季於草原上單生到群生。

提高品質

麻臉蘑菇麻臉蘑菇
食用菌的品質影響著消費者的購買慾望,也是很多種植者關心的,這裡介紹一種土方法如何提高食用菌品質,只要使用金寶貝食用菌培養料發酵劑,利用金寶貝發酵食用菌培養料,有益功能微生物呈幾何級數大量和快速繁殖(24小時能達272個),產生高溫高熱,可快速殺死大多數危害食用菌的害蟲、蟲卵及雜菌;功能微生物繁殖過程中形成有益微生物“優勢菌群”,形成以“菌”(有益菌)制(抑制)“菌”(有害菌)的生態保護屏障機制;並能大量分泌酶、抗生素等代謝產物,多方面綜合抑制雜菌生長繁殖;大大減少了化學殺蟲劑、殺菌劑的使用,全面提高了食用菌的口感、風味、外觀等品質,提高產品品級。在北京、上海、天津、徐州、高郵、大連、成都寧波、瀋陽、哈爾濱、廣州、南寧、海南、重慶、烏魯木齊等三十幾個省市推廣很快,正打入英、澳、敘等國際市場

節省辦法

麻臉蘑菇麻臉蘑菇
以往食用菌栽培生產,主要以樹木作栽培原料,經過近年的科研生產實踐證明,以草類替代樹木原料栽培食用菌,不僅保護了森林資源和生態環境,還有利於農作物下腳料和豐富的野草資源得到綜合利用,降低了生產成本,並獲得很好的經濟效益。

所謂草類資源材料,是指山上的芒萁五節芒茅草蘆葦等野草及農作物下腳料的稻草玉米稈、甘蔗渣、豆稈、花生藤等。

1、草類原料的收集和處理一是在農作物收穫季節,注意把稻草、玉米稈、豆稈、麥稈、甘蔗渣、花生藤等收集曬乾,切斷3—5厘米長或粉碎,貯好備用。二是在入秋以後的農閒季節,到山上採集芒稈、蘆葦、芒萁等野草曬乾,切斷3—5厘米長或粉碎,貯好備用。

2、栽培生產季節的安排在自然條件下一年四季均可栽培食用菌,但要根據本地的氣候溫度情況而定,食用菌的品種分有高溫型、中溫型、低溫型、廣溫型等適溫條件生長。在安排栽培生產之前,需要什麼品種,適應什麼氣溫類型,應事先向有關食用菌科研部門諮詢清楚後,提前一個月定好菌種籌備生產。

3、栽培場地的選擇栽培場地在室內戶外均可,有條件的,可搭建床架式立體栽培架,利用空間擴大栽培面積。選擇室內做栽培場地的,室內外環境要清潔衛生,門窗相對,空氣對流透氣好,靠近潔淨水源。選擇戶外荒地、田野做栽培場的,應選擇坐北向南、避風,不低洼積水,造近潔淨水源,排水易的場地,並須搭建遮蔭棚,做好防日曬雨淋的措施。不論室內戶外作栽培場,都要做好場地的消毒和防鼠滅鼠工作。

4、材料配方及堆制發酵方法草類栽培食用菌的生產流程:備料浸料→起堆發酵→播種→發菌管理→出菇管理→採摘產品。材料配方:以實際栽培100平方米麵積計算,一般草類材料1000公斤,加入過磷酸鈣10公斤,麩皮或谷粉100公斤,熟石膏粉10公斤。堆制方法:用6%的石灰水將草類材料浸濕,含水量為70%左右,起堆寬1.2米,高1米以上,長度不限,覆蓋薄膜兩天后翻堆(第一次翻堆),翻堆時加入麩皮或谷粉拌勻後起堆,覆蓋薄膜,過2—3天翻堆(第二次翻堆)時,用過磷酸鈣加適應清水,噴灑堆料攔勻後起堆,覆蓋薄膜,又過2—3天翻堆(第三次翻堆)時撒入石膏粉攔勻重新起堆。再過2—3天(第四次翻堆),檢查堆料發酵情況,一是檢查草料的酸鹼度(用廣泛試紙測試)是否符合pH值5.5—6.5之間;二是檢查發酵草料的顏色是否正常為褐黃色(無黑色腐爛);三是檢查發酵的草料的氣味是否正常(無酸臭、氨味及其它異味),檢查發酵草料腐熟正常時,可將草料拌場地起畦播種。如檢查發酵草料出現不正常情況時,應請教有關技術人員及時調節,繼續起堆發酵至正常為止,方可播種。

5、播種將發酵腐熟正常的草料搬入栽培場地,起畦寬0.9—1米,鋪料厚度約13—14厘米,長度適宜6—12米為限,鋪好料後準備播種。事先洗淨手和盛裝菌種的盆,切忌帶油漬。把菌種取出撒開成手指大小粒狀放於盆中,每平方米用種量為1.5瓶。採用點播加混播的方式進行播種。點播規格:株距10厘米×10厘米,以尖木棒打穴,深度為鋪料厚度的三分之二,株行距打穴成梅花型,然後按每個穴位放一粒菌種,點播完後,把剩餘的菌種均勻地撒上料面層,之後薄鋪1厘米的料遮蓋好料面的菌種,再在料面上蓋上一層報紙,再加蓋農膜覆蓋好,播種工作完成。栽培草菇的播種方式,則以在畦的四周邊緣及料面上播種。

6、發菌及露土管理播好菌種之後進入發菌管理階段,時間約為35天左右,關鍵在播種後的20天內(草菇發菌時間為8天),日平均溫度相對保持在22—26℃之間,草菇發菌溫度為36℃,這樣才有保障菌種的菌絲萌發生長,播種後的四天內,一般不要過多揭動薄膜,待菌種的菌絲萌發生長。播種四天后,菌種的菌絲萌發生長較齊時,應揭開薄膜通風換氣,並採用拱膜管理,通風換氣時間約一小時,每天早晚各一次,注意保持草料的濕潤,行人道及四周範圍應噴水加濕,保持局部環境的空氣溫度,並觀察草料面層若有偏乾現象,採取輕噴薄霧水,保持草料的濕潤。在菌絲長滿料面時,應揭開報紙,加大通風量,約在播種20—25天,菌絲長至草料三分之二時,可以採取覆土措施。覆土的泥土應採用塘泥土、菜園土、泥炭土、稻田土、火燒土等,因地制宜採用,並加入20%的草木灰更好。覆土之前要做好泥土的消毒,以0.2%的甲醛溶液噴濕泥土拌勻,用薄膜覆蓋堆制2—3天才使用,效果更佳。覆土厚度為2—3厘米,覆土後,要注意保持泥土的濕潤,一般情況下,覆土之後的15天左右,開始現菇蕾,進入出菇管理階段。

7、出菇期的管理進入出菇初期有少量菇蕾出現,證明以後大量出菇,此時,應加大噴水量,早晚各一次,待普遍出現小菇蕾時,噴水量減輕,轉為薄霧輕噴。防止噴水過重溢死小菇蕾。與此同時,還要加大通風透氣量,防止菇體出現畸型。觀察菇體有八成熟時,可以採摘,采菇時要輕手採摘,采大留小。每潮的採收期為4—6天左右。採摘好的鮮菇分級銷售或加工成乾品。

8、采菇後的管理第一潮菇采完之後,應及時清理菇畦的殘菇、死菇及菇腳,覆蓋好薄膜,停止噴水4—5天,以後揭開薄膜通風,適當輕噴水分,保持泥土濕潤,逐步轉入正常管理出菇。每潮出菇相隔時間10—15天。正常情況下,一次播種的生產周期為90—120天左右,可採摘鮮菇4—6潮。菇草一次播種的生產周期為20天,可采鮮菇1—2潮。

增產八法

麻臉蘑菇麻臉蘑菇
1、搔菌法當菌絲長滿料面時,用乾淨的竹掃帚在料面上輕輕來回掃動,除去或破壞表層的徒長菌絲和老菌絲。露出新的菌絲後,噴水、覆蓋薄膜保濕保溫,7天左右即可現蕾出菇,一般可增產10%左右。

2、驚菌法當培養料長滿菌絲後,用彈性好的木板條擠壓、拍打震動料面。操作時用力要均勻,不留深痕,不破壞料面。這樣可促進菌絲加速生長和子實體迅速分化。此法對香菇平菇鳳尾菇木耳等均適用,一般可提高生物效率15%左右。

3、接觸法用舊報紙、麻布袋、細土覆蓋在培養料面上,通過壓力刺激可以促進菌絲迅速生長;或用消過毒的小木棒插入料內約2cm深,插棒密度15cm。15cm×15cm左右,使菌絲生長蔓延時觸及小木棒,纏繞其上,形成均勻濃密的菌絲體,發展形成菇蕾和子實體,一般可增產20%左右。

4、打洞填砂法在畦床料面上打洞填砂,可以改善菇床透氣性,提高料面的保水性能,使畦床料面上出菇均勻,朵大肉厚。方法是:在播種時,用直徑1.5cm、長30cm的圓錐形木棒,按株、行距均為30cm的規格,成梅花形打洞,洞深達料底,兩天后在洞中填黃砂(砂要用1%的高錳酸鉀液浸泡消毒),填至高出料面1cm左右,同時向洞中注入0.5%的石灰水。採用這種方法可提前4天出菇,出菇分布均勻、肥大,生物效率可提高28%。

5、覆蓋草木灰法早春播種氣溫低,菌絲髮育生長緩慢,且易感染雜菌。若在表面撒一層草木灰,由於草木灰有較強的吸光吸熱作用,能提高畦床的溫度,促進菌絲迅速發育。草木灰還能為菌絲提供一定養分,並能抑制雜菌生長,增產10%以上。

6、磁化水處理法在菌絲長滿至第一潮菇形成時,用4000高斯磁化水噴灑處理,能提前7~15天出菇,生產期可縮短10天左右,增加1~2潮菇,提高產量15%以上。

7、溫差刺激法在平菇子實體形成階段,每天給予7℃~12℃的溫差刺激,可促進提早出菇,子實體發育整齊。方法是:白天蓋膜保溫,晴天傍晚或早晨揭膜露床、通風降溫,並結合高濕澆水誘導出菇。

8、藥物刺激法配製培養料時,適當加入磷酸鹽、硫酸鹽、維生素B1等,可保證增產;在幼蕾期用0.5~1mg/kg的三十烷醇噴酒,可增產15%左右;用500mg/kg的乙烯利液在平菇的菌蕾期、幼菇期和菌蓋伸展期連噴3次,每次每平方米50ml,可促進現蕾和早熟,增產20%左右。

食用菌類

蘑菇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可消化率達70—90%,享有“植物肉”之稱,蘑菇所含的多糖類物質,具有抗癌作用。蘑菇不僅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富含人體必需的賴氨酸等,還含有豐富的礦質元素,多種維生素及酶類。屬於健康食品,受到各國人民喜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