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麗江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麗江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是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省屬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是滇西北唯一的公立院校。前身是麗江教育學院和麗江民族師範學校於2001年組建的麗江教育學院。原麗江教育學院始於1978年,原麗江民族師範學校始於1906年,經過不同歷史時期、不同發展階段的傳承與融合,2006年組建麗江師範高等專科學校。2010年整體搬遷到麗江市古城區新團片區辦學。截至2017年4月,學校占地面積為1148.02畝,校舍建築面積為22.73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30054.79萬元,圖書館藏書78.66萬冊。學校還創建了幼稚園情景模擬實驗室、教學技能實驗實訓室、旅遊綜合實驗室、英力克實訓教學基地等101個校內實驗實訓場所和142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其中有雲南省高職高專院校示範實習實訓基地6個。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麗江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麗江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1905年,麗江府中學堂(師範班)創建。
1913年,麗江府中學堂更名雲南省立第六師範學校。
1942年,雲南省立第六師範學校更名國立麗江師範學校。
1956年,麗江師範學校復校。
1975年,麗江師範學校更名麗江地區師範學校。
1978年,雲南省教育廳批准設立麗江師專班。
1984年,經雲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麗江教育學院”。
1995年,麗江地區師範學校更名麗江民族師範學校。
2001年9月,麗江教育學院和麗江民族師範學校合併,校名沿用麗江教育學院。
2006年2月,經教育部批准,麗江教育學院改制更名為麗江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2010年,麗江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通過了教育部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評估。

教育理念

麗江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麗江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學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為基本職能,主動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服務,堅持培養“品德好、專業實、能力強、素質高,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實用技能型人才”。學校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積極推動教育教學改革創新,積極推進轉型發展,不斷推進教育觀念、教育內容、教育方法、教育管理、教育設施的現代化。

辦學規模

師資力量

麗江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麗江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學校重視培養師德優良、教學優良、科研優良的教師隊伍。截至2017年4月,有在職教職工419人,其中專任教師335人,專任教師中具有研究生以上學歷教師167人(其中博士10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49.85%;副高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117人(其中教授22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34.93%;“雙師型”教師176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52.54%。重視教學團隊、科研團隊建設,加強教學名師、中青年學術帶頭人、中青年骨幹教師等領軍人才的示範帶頭作用。擁有雲南省高等學校教學團隊3個、雲南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4名、雲南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工作室4個。教師數量能滿足學校建設和發展的需要,教師綜合素質明顯提高。

雲南省省級教學團隊:

序號 團隊名稱 帶頭人 立項時間
1 旅遊管理教學團隊 朱桂香 2013年
2 旅遊英語教學團隊 楊麗萍 2012年
3 導遊教學團隊 何守倫  2010年

院系專業

根據2015年9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設有中文、外語、旅遊與經濟管理、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生命科學、藝術、體育、教育科學、繼續教育學院等9個教學院系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開設40個高職高專專業。

專業設定
院系 專業
中文系 語文教育、文秘、新聞采編與製作、初等教育
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系 數學教育、計算機教育、物理教育、現代教育技術、計算機套用技術、計算機信息管理、供用電技術、初等教育、數學與套用數學
生命科學系 食品營養與檢測、園藝技術、食品生物技術、生物教育、化學教育
外語系 英語教育、旅遊英語
旅遊與經濟管理系 導遊、旅遊管理、酒店管理、會計、市場行銷、文化事業管理、地理教育、物流管理
藝術系 音樂教育、美術教育、藝術設計、藝術教育、舞蹈表演、音樂表演
體育系 體育教育、體育保健、休閒體育服務與管理
教育科學系 學前教育、國小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教學建設

截至2014年10月,學校有雲南省級示範專業1個、雲南省級重點專業4個、雲南省級特色專業2個,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雲南省級精品課程7門,雲南省級實習實訓基地5個,雲南省教學改革項目3項。

雲南省高職高專示範專業:

序號 立項時間 專業
1 2005年 導遊
資料來源:

雲南省級重點專業:

序號 立項時間 專業
1 2010年 旅遊英語
2 2007年 英語教育
3 2007年 語文教育
4 2006年 導遊
資料來源:

雲南省級特色專業:

序號 立項時間 專業
1 2011年 生物教育
2 2008年 導遊
資料來源:

精品課程:

級別 課程 級別 課程
國家級
英立克英語口語  省級 植物學
省級 英立克英語口語  現場模擬導遊
學前教育 市場行銷
公共教育學 國小語文教學法
資料來源:

雲南省級實習實訓基地:

序號 立項時間 名稱
1 2014年 英力克英語專業群實訓教學基地
2 2013年 麗江師專學前教育專業實習實訓教學基地
3 2012年 生物專業群實用技能型人才培養實習實訓中心
4 2010年 麗江王府飯店
5 2008年 東巴谷生態文化民族村
資料來源:

雲南省教學改革項目:

雲南省教學改革項目
序號 立項時間 名稱
1 2013年 教師教育課程標準(試行)》下高職高專院校英語教育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
2 2012年 師範高等專科學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
3 2010年 《幼稚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下的高職學前教育學生專業能力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
資料來源:

合作交流

截至2014年10月,學校與昆明植物研究所合作,在學校設立麗江高山植物標本館、高山資源植物聯合研究實驗室;與麗江花花色玫瑰莊園有限公司合作,開展玫瑰花繁育及產品研發等工作;與麗江老君山國家公園管理局合作,開展“構建麗江老君山國家公園的生態文化體系”及“國家公園遺產保護與社區可持續發展”等研究。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麗江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麗江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截至2014年12月,學校有與昆明植物研究所合作設立了高山資源植物聯合研究實驗室、民族文化研究所,與華南師範大學聯合成立的體育人類學研究中心等校級科研機構。

科研成果

截至2010年2月,學校承擔國家、省、市(廳)科研立項課題8項,有校級研究課題20項,學校教師出版專著、教材和其他著作近80部,發表學術論文300多篇、作品100多篇,有99篇論文、作品入選文集,97件成果獲獎。
2015年,學校楊琦博士的《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研究》榮獲雲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著作類三等獎;木春燕教授的《城市化進程中的麗江城郊少數民族婦女》榮獲雲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優秀成果論文類三等獎。
2014年,學校楊琦博士的《農業產業化中的農業保險經營模式》榮獲雲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優秀成果著作類三等獎。

學術資源

學術期刊
《麗江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是由麗江師範高等專科學校主辦的綜合性學術期刊。主要刊發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研究及其他社會科學研究和自然科學研究的學術論文。
《麗江民族研究》是麗江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民族文化研究所主辦的綜合性學術理論年刊,主要刊載研究麗江為中心的滇川藏交界區域內民族歷史文化與現實問題的學術論文,是一本以書代刊並公開發行的出版物。
館藏資源
根據2015年10月信息顯示,麗江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48萬冊,生均圖書83冊,年度新增圖書4萬冊,開通試用15個資料庫

文化傳統

校訓

麗江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麗江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德高業實,麗澤三江
釋義:“德高”就是要品德高尚、遵紀守法、為人師表、教書育人、愛崗敬業、樂於奉獻、追求真理;“業實”就是要學業紮實、學識淵博、知識豐厚、本領高強,成為具有真才實學的有益於國家、有益於社會、有益於人民的人。
“麗澤三江”是學校的定位,目標追求和辦學方向。體現了學校立足麗江、服務雲南、面向全國的辦學定位,反映了學校為地方社會發展和經濟發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服務的辦學指導思想。“三江”是一個地理代名詞,泛指滇西北乃至西南地區。麗澤三江又十分明顯地突出了學校位於歷史文化名城的特色。

校徽

麗江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如右圖所示:
釋義:創意來源於學校校訓“德高業實,麗澤三江”,標誌造型是“雪山”和“書本”以及“三江”。翻開書本,攀登雪山,巧妙地把學校的職能特徵表現出來:雪山體現高、實;書本體現知識,同時書本的造型也是三江併流的象徵,說明學校獨特的地理位置,位於大自然奇觀三江併流帶--麗江。在視覺構成上使用陰陽、重複、特異、虛實對比、漸變的法則,添加了民族元素,使標誌整體視覺既符合東方文化的特徵民族文化特徵,又不失現代學府精神面貌,標誌圖形識別性強,寓意深長,標誌整體造型具有動感,寓示麗江師專美好前景和對未來的憧憬。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蔣成旭
校長、黨委副書記:李小兵
黨委副書記:馬雲飛
黨委委員、副校長:和克純、朱桂香、
副校長:張洪波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李淑良

雲南省高校一覽

昆明理工大學 | 雲南農業大學 | 雲南師範大學 | 雲南財經大學 | 雲南民族大學 | 西南林學院 | 昆明醫學院 | 雲南中醫學院 | 紅河學院 | 雲南警官學院 | 雲南藝術學院 | 雲南大學 | 曲靖師範學院 | 玉溪師範學院 | 楚雄師範學院 | 大理學院 | 保山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保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 楚雄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 德宏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雲南大學滇池學院 | 昆明大學 | 昆明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昆明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昆明揚帆職業技術學院 | 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 | 昆明藝術職業學院 | 麗江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曲靖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 思茅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文山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西雙版納職業技術學院 | 玉溪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 雲南愛因森軟體職業學院 | 雲南北美職業學院 | 雲南廣播電視大學 | 雲南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雲南國土資源職業學院 | 雲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 雲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 雲南經濟管理職業學院 | 雲南科技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 雲南林業職業技術學院 | 雲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 | 雲南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 雲南熱帶作物職業學院 | 雲南省林業科學院 | 雲南師範大學商學院 | 雲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 | 雲南體育運動職業技術學院 | 雲南文化藝術職業學院 | 雲南新興職業學院 | 雲南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 雲南昭通師範專科學校 | 昭通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昆明學院 | 昆明理工大學津橋學院 | 雲南師範大學文理學院 | 昆明醫學院海源學院 | 雲南藝術學院文華學院 | 雲南大學旅遊文化學院 | 臨滄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雲南錫業職業技術學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