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體育運動職業技術學院

雲南體育運動職業技術學院

雲南體育運動職業技術學院(Yunnan Sports Vocational College)地處滇池之濱國家旅遊度假區,是西南地區唯一一所獨立設定的體育類高職學院,是西南地區唯一一所國家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基地。學院前身為創建於1964年的雲南省青少年體育學校, 2004年5月26日,經雲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國家教育部備案,學校升格為雲南體育運動職業技術學院。多年來,學院先後獲得“全國業餘訓練先進單位”、 “全國體育先進單位”、 “全國民眾體育先進單位”、“國家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基地”等稱號,被譽為雲南競技體育的“人才庫”、“輸送站”和“優秀選手的搖籃”。

基本信息

簡介

雲南體育運動職業技術學院雲南體育運動職業技術學院

學院地處滇池之濱國家旅遊度假區,與雲南民族村、昆明海埂體育訓練基地、雲南大學滇池學院、昆明師專南校區相鄰,占地面積256畝,並擬新征學院發展用地100餘畝,校園開闊,綠樹成蔭、花草復地,學習訓練環境優雅,目前有在校生2000餘人。學院擁有面積達一萬多平方米的綜合訓練館一座,標準訓練館一個,足球場兩塊,室外籃球場、排球場各七塊,多功能教學樓、圖書館、電子閱覽室、多媒體室等設施一應俱全。學院現有教職工200餘人,其中教師、教練125人,高職26人、中職90人,雙師型教師達40%。學院開設有田徑、游泳、體操、排球、柔道、拳擊、網球、武術、跳水、擊劍、舉重、蹦床、足球、籃球等14個項目,至今已為專業隊培養輸送了1000多名優秀體育人才,其中,何琦、黎則文等已成長為

名揚體壇的優秀運動員。多年來輸送的後備人才中,有2人獲世界冠軍,8人獲亞洲冠軍,100多人獲全運會及全國冠軍。學院因而被譽為我省競技體育的“人才庫”、“輸送站”和“優秀選手的搖籃”。

歷史沿革

建校初期

雲南體育運動職業技術學院雲南體育運動職業技術學院

1978年9月,在原省青少年業餘體育學校的基礎上,經雲南省政府批准,雲南體育運動職業技術學院的前身——雲南省體育運動學校誕生了。那是個金色的秋天,在中國上空瀰漫了十幾年的陰霾終於散去,雲嶺大地到處煥發著勃勃生機。新生的雲南省體育運動學校同其他行業一樣,以似火的熱情投入到了艱苦的創業工作中。那時的省體校,面臨著校舍嚴重短缺和訓練場地嚴重不足的困境,但當年的體校人上下一心,同舟共濟,通過向兄弟單位租借場地,自己搭建簡易校舍等途徑,硬是為學校的發展闖出了一條道路,讓雲南省體育運動學校站到了為雲南培養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工作的前台。1984年,學校與省體工隊文教科合併,同時,經過六年的不懈努力,學校位於拓東運動場附近的新校舍開始投入使用,“漂泊”了六年的體校人終於有了自己正規意義上的“家”。

發展時期

雲南體育運動職業技術學院雲南體育運動職業技術學院

1983年,為了給我省退役運動員及基層體育工作者提供進一步深造的機會,經省政府批准,雲南體育進修學院在昆明海埂成立,這是一所專科層次的成人高校。1994年,雲南省體育運動學校與雲南體育進修學院合署辦學,實現優勢互補。兩校合併後實行一套班子兩塊牌子辦學模式,學校分為體委大院校區和海埂校區兩片。1998年,雲南體育進修學院併入雲南師範大學,原進修學院校產人員保持不動,留下來繼續辦好雲南省體育運動學校。從1983年建校到1998年併入雲南師範大學,15年間雲南體育進修學院曾招收過16屆大專生,為雲南競技體育及社會體育培養了上千名體育人才。2001年9月,學校體委大院校區集體遷往海埂,和擴建後的海埂校區合二為一,困擾體校人多年的兩地辦學難題迎刃而解了。校園擴大了,師資增強了,但中等職業教育日趨萎縮,卻已成不爭的事實。面對現狀,學校黨委經過調查論證,適時做出決策,決心在學校二十六年發展的基礎上,抓住國家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的機遇,充分利用昆明地區的高海拔優勢和氣候優勢,有效最佳化訓練場館設施等體育資源,爭取讓學校向高職學院方向發展。為此,學校專門成立了申辦工作領導機構,舉全校之力,狠抓軟、硬體建設。在省體育局的領導和各方面的支持下,經過學校認真、細緻的準備,專家組科學、嚴密的論證,2004年5月26日,經雲南省人民政府批准(雲政復58號),雲南省體育運動學校正式升格為雲南體育運動職業技術學院,成為目前全國僅有的幾所體育類高職學院之一。現在,原雲南體育進修學院、雲南省體校的師資、校產已和雲南體育運動職業技術學院融為一體,學校已是人才濟濟,蓄勢待發。

校園環境

雲南體育運動職業技術學院雲南體育運動職業技術學院

學校目前占地256畝,在校學生1200人,校舍建築面積達46000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為9600平方米的多功能綜合訓練館配有最新標準的設備和器材,可供14個項目同時使用。學校還建有一塊標準田徑場,兩塊標準足球場,四塊燈光塑草網球場。這些場館設施,除滿足學校日常教學、訓練需要外,也在課餘和節假日向教職工及校外體育愛好者開放。專業的場館,先進的設施,為師生積極參與全民健身活動營造了一流的健身環境。此外,學校圖書館藏書近8萬冊,並設有電子閱覽室。學校實驗樓設施完備,設有物理、化學、保健、生理、解剖、心理、科選等試驗室,可為學生操作實踐提供廣闊的空間。學校設施先進的計算機室、語音室、多媒體室和多功能室一應俱全,各類生活福利配套設施規範完備。

辦學條件

師資力量

雲南體育運動職業技術學院雲南體育運動職業技術學院

學院現有教職工200餘人,其中教師、教練125人,高職26人、中職90人,雙師型教師達40%。學院開設有田徑、游泳、體操、排球、柔道、拳擊、網球、武術、跳水、擊劍、舉重、蹦床、足球、籃球等14個項目,學校聘請了六位雲南體育系統的著名教練,同時準備聘請八位來自北京體育大學、雲南大學等省內外著名高校的專家、學者,擬擔任學校的客座教授。多年來,學校一直承擔著首都體育學院和成都體育學院昆明函授站的辦班任務,並積極選拔優秀教師參與函授站本、專科教學工作,為雲南培養了數百名社會體育人才。學校在保證完成自身教學、訓練工作的同時,還積極選派業務骨幹,作為援外專家前往泰國、越南、寮國、緬甸、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幫助這些國家發展本國體育。援外專家們的出色工作,贏得了國外同行的普遍讚譽。學校教師還積極投身殘疾人體育事業,游泳教練張鴻鵠指導的殘疾人游泳健兒,更是在殘奧會上爭金奪銀,為我國殘疾人體育事業贏得了榮譽。

院系設定

培養目標與就業方向: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能勝任中國小及幼稚園體育教學、學校業餘訓練和競賽工作。從事中國小及幼稚園體育保健工作,學校體育管理,社會體育指導工作的套用型人才。

運動訓練專業(學制兩年)

培養目標:培養競技體育比賽中能為省、為國爭光的高水平競技體育人才,同時為各類體育俱樂部培養籃球、排球、足球、桌球、羽毛球、網球、高爾夫等項目的高級套用型人才。通過兩年訓練學習,要求學生掌握該專業所需的各科目基礎理論知識、技能、掌握運動訓練規律及科學訓練方法,突出專項運動技能水平。並能科學指導運動訓練、全民健身、組織競賽工作,同時具備體育科學研究的基本能力。

就業方向:各專業運動隊、各類體育俱樂部、試辦高水平運動隊的省內外本科院校繼續深造,中國小體育教師。

體育保健專業(學制三年)

培養目標與就業方向:培養能勝任我省《體育與健康》課的新型(保健型)體育教師,培養一支受過高等教育,能為我省體育、旅遊和其它社會事業發展作貢獻的推拿按摩隊伍,適應社會醫療改革,為各企業基層醫療單位輸送骨傷科人才;為各級不同層次運動隊培養有一定水平的醫務監督人員,為社區培養輸送體育活動指導員,為各類企業提供專業保健人才。

社會體育專業(學制三年)

1、體育旅遊方向

雲南體育運動職業技術學院雲南體育運動職業技術學院

培養目標與就業方向: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適應我省創建旅遊大省、強省的發展方向,具有旅遊專業知識和體育理論實踐知識,即體育與旅遊相結合的複合型高級套用人才。能在各級旅遊管理部門、旅遊企事業單位從事體育旅遊工作。

2、體育電子信息方向

培養目標與就業方向: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一定體育理論知識和電子信息知識,從事計算機信息處理和信息管理工作的複合型、套用型專門人才。可到各級體育行政管理部門,各類公司及企事業單位從事信息管理工作或高級文秘工作。

體育服務與管理專業(學制兩年)

1、體育舞蹈方向

培養目標與就業方向: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舞蹈方面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術、基本技能,同時掌握體育理論、健身的實踐知識;能從事現代舞、健身舞、健美操的教學、訓練、編導、表演等工作的高級套用型人才。能勝任各級健身俱樂部及社區體育活動指導員的工作。

2、體育搏擊與防衛方向

培養目標與就業方向: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體育搏擊方面的知識與技術、技能,同時掌握安全保衛的知識、技術。為各類公司及企事業單位提供高端安全防衛服務。

3、商務體育(含網球、高爾夫、羽毛球、桌球、棋牌方向)

培養目標與就業方向: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明確專業技術、同掌握體育產業及經營管理必備知識。可到體育場館、體育休閒娛樂中心、體育彩票、體育廣告及體育用品經營單位等。

辦學成果

概述

雲南體育運動職業技術學院校園環境圖雲南體育運動職業技術學院校園環境圖

從1978年一路走來,學校已為我省優秀運動隊培養和輸送了1000餘名體育後備人才。其中,有2人獲世界

冠軍,8人獲亞洲冠軍,100多人獲全運會及全國冠軍。

1996年代表中國征戰亞特蘭大奧運會的四位雲南籍選手也均為學校輸送的人才。學校多年來輸送的這些後備人才中,何琦、黎則文、陳紹果、和雪梅、趙立鋒、楊世生、劉雲宏等已成長為名揚體壇的優秀運動員。

比賽成績

學校在近幾年舉行的各級青少年體育比賽中,我校學生共有9人次獲國際性比賽第一名,92人次獲全國性比賽第一名。學校自己培養的學生先後有13人達運動健將。

2004年8月的雅典奧運會,我校游泳運動員李季與隊友一道不畏強手,頑強拼搏,在女子4x200米自由式接力項目上拼下了一枚寶貴的銀牌。

2003年9月,我校另一名游泳運動員范羅君在江蘇張家港全國游泳錦標賽上,先後獲得男子200米蛙泳冠軍、100米蛙泳亞軍,10月,在湖南長沙全國第五屆城運會上,范羅君又包攬了男子100米、200米蛙泳冠軍。此外,我校運動員李白冰曾獲城運會男子跳高第一名、九運會男子跳高第六名,女子重劍隊曾獲九運會女團第三名。 2003年5月,省體育局決定將雲南省擊劍專業隊設定在學校,學校自此有了第一支成建制的專業運動隊。

2012年倫敦奧運會郭偉陽榮獲男子體操團體金牌。

2012年倫敦奧運會孫玉潔榮獲女子重劍個人賽季軍,

2012年8月5日,孫玉潔和隊友在倫敦奧運會團體決賽中以39比25逆轉並大勝韓國隊,為中國首次奪取奧運會上的擊劍團體金牌。

學校在二十六年辦學實踐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得到了國家體育總局和社會各界的認可。

1992年被評為“全國業餘訓練先進單位”;

1993年被授予“全國體育先進單位”稱號;

1996年被命名為“國家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基地”,是西南地區唯一的國家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基地。

2001年又被授予“全國民眾體育先進單位”稱號。

現任領導

院黨委書記、院 長:李錫雲

學院副院長: 許維平

學院副院長: 董從民

學院副院長: 龔斌

院黨委副書記:呂匯慧

相關新聞

2012年12月28日,雲南體育運動職業技術學院2000多名師生歡聚一堂,喜迎建校48周年。未來,該校會立志培養更多的“奧星、亞星、國星”及更多的高水平體育套用型人才。

雲南體育運動職業技術學院院長李錫雲表示,48年來,學院取得諸多成績與顯著進步,逐步形成“校企合作、社會服務、實習實訓三結合,培養高素質體育套用型人才”和“教學、訓練、競賽結合,培養高水平優秀運動員”兩大鮮明特色。

雲南省高校一覽

昆明理工大學 | 雲南農業大學 | 雲南師範大學 | 雲南財經大學 | 雲南民族大學 | 西南林學院 | 昆明醫學院 | 雲南中醫學院 | 紅河學院 | 雲南警官學院 | 雲南藝術學院 | 雲南大學 | 曲靖師範學院 | 玉溪師範學院 | 楚雄師範學院 | 大理學院 | 保山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保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 楚雄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 德宏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雲南大學滇池學院 | 昆明大學 | 昆明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昆明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昆明揚帆職業技術學院 | 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 | 昆明藝術職業學院 | 麗江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曲靖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 思茅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文山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西雙版納職業技術學院 | 玉溪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 雲南愛因森軟體職業學院 | 雲南北美職業學院 | 雲南廣播電視大學 | 雲南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雲南國土資源職業學院 | 雲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 雲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 雲南經濟管理職業學院 | 雲南科技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 雲南林業職業技術學院 | 雲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 | 雲南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 雲南熱帶作物職業學院 | 雲南省林業科學院 | 雲南師範大學商學院 | 雲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 | 雲南體育運動職業技術學院 | 雲南文化藝術職業學院 | 雲南新興職業學院 | 雲南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 雲南昭通師範專科學校 | 昭通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昆明學院 | 昆明理工大學津橋學院 | 雲南師範大學文理學院 | 昆明醫學院海源學院 | 雲南藝術學院文華學院 | 雲南大學旅遊文化學院 | 臨滄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雲南錫業職業技術學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