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師範學院

曲靖師範學院

曲靖師範學院地處爨文化的故鄉、“全國十佳宜居城市”——曲靖市,是一所以人文學科、理學為重點,以教師教育為特色,以服務基礎教育為主體的省屬普通本科高等師範院校。學校辦學歷史可追溯至1907年開辦的“師範傳習所”,2000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曲靖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曲靖教育學院、曲靖師範學校合併組建曲靖師範學院。2007年6月,學校以“良好”的成績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2010年,成為雲南省優質生源高校。截至2014年3月,學校有校本部、古城和環東三個校區,占地總面積1234畝。校舍面積30.16萬平方米;圖書館館藏文獻總量近180萬冊;固定資產總值6.38億元,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8768.79萬元。專業涉及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8大學科門類。面向全國26個省(市、區)招生,有全日制本專科在校生近14000人,另有函授、電大、網路教育在籍學生一萬餘人。

基本信息

學校概況

全景圖全景圖
曲靖師範學院是2000年3月經國家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公辦本科院校,於2000年10月27日正式掛牌成立。
學院占地面積為1276畝(合85公頃),校舍建築面積為21.1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為40797萬元,其中教學儀器設備資產總值2583萬元,生均教學儀器設備0.38萬元/人,圖書65萬冊,並建有校園信息網路。學院現有在職教職員工571人,其中專任教師362人,教師中有正高19人,副高126人,中職190人,現有博士15人,碩士104人,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2人,有雲南省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1人,雲南省高校教學科研帶頭人3人。學院2005年面向22個省招生。現有全日制在校生6977人,成人教育在籍學生2015人。曲靖師範學院規劃到2010年全日制在校生規模達到11000人,2015年全日制在校生規模突破13000人。
曲靖師範學院具有百年的師範辦學傳統,辦學歷史可追溯至1907年開辦的“師範傳習所”,位於我國第三大河珠江的發源地——曲靖市。2000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由原曲靖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曲靖教育學院、曲靖師範學校合併組建而成,是滇東北地區唯一的一所普通本科高校,是雲南省優先支持發展的省屬高校之一。 曲靖師範學院踐行“剛正博愛,睿智篤行”的校訓,形成了“民主和諧,求是創新”的校風,到2006年,培養各類專科畢業生2萬餘人,各類本科生2212人。 學校現有在職教職員工632人。其中教授30人,副教授139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4人(在讀博士14人)、碩士學位教師173人(在讀碩士22人),博士生導師1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教師占40.50%。學校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6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享受雲南省政府特殊津貼、雲南省突出貢獻專業技術人才專家2人,雲南省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1人,雲南省高校教學科研帶頭人3人,雲南省優秀教師3人,長年聘任校外兼職教授37人,外籍教師5人。
“十五”期間,學校共承擔研項目351項。獨立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1項,聯合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委託研究項目1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2006年度一般項目1項,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教育科學研究規劃課題2項,全國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基金資助項目1項,雲南省各類項目126項。全校出版專著、教材及藝術作品集67部,參編教材56部,發表論文2240篇,其中被SCI、ISTP、EI收錄56篇,國核心心期刊載文116篇,獲得雲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9項,雲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6項, 雲南省文學藝術創作與文藝評論獎3項。
2000年以來, 學校獲省級教學成果獎3項,建成省級精品課程1門,校級精品課程3門,校級重點課程30門。承擔教育部教學改革項目3項,省級教學改革項目27項,設立校級教育教學改革項目86項,獲得省部級以上各類教育教學獎105項。 學校與英國、美國、泰國等國的學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友好關係;選派教師和學生赴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學習和訪問;全面推進留學生招生工作,並積極開展東南亞地區語言教學、培訓,培養東南亞地區語言套用型人才。 從“師範傳習所”到師專、從專科學校到本科院校,百年師範教育,曲靖師範學院現正發展成為一所以師範教育為主,文理兼容、理工結合、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地方性大學,成為滇東北地區教育發展的龍頭、合格師資培養的重要基地、先進文化建設的視窗。

校史沿革

風景校園風景
學校辦學歷史最早可追溯至1907年開辦的“師範傳習所”,1912年設定雲南省立第三師範學校,1956年更名為曲靖師範學校,1977年招收昆明師範學院曲靖普通(本科)班,1978年成立曲靖師範專科學校(1993年更名為曲靖師範高等專科學校),1984年建立曲靖教育學院。
2000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曲靖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曲靖教育學院、曲靖師範學校合併組建曲靖師範學院。2002年2月,雲南省教育廳、省外事辦公室、省公安廳批覆,同意曲靖師範學院招收外國留學生。2003年1月1日,學校舉行新校區開工典禮。
2004年5月,雲南省學位評審專家組對曲靖師院申請新增學士學位授予單位及授權專業進行了全面評審通過,增列為“學士學位授予單位”。2007年6月,學校以“良好”的成績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
2007年12月21日,中共曲靖市委三屆五次全會上,曲靖市市委書記趙立雄提出:“積極發展高等教育,推動曲靖師範學院向以師範和工科為重點的綜合型大學方向發展,力爭2015年建成綜合型曲靖大學。”2008年11月21日,“曲靖綜合大學”籌建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召開。2010年,學校成為雲南省優質生源高校。2011年12月被中央文明委命名表彰為“全國文明單位”。

辦學條件

師資力量

校園風景校園風景
截至2014年3月,學校共有在職教職員工931人,其中專任教師677人,正高職稱教師81人,副高職稱教師231人,高級職稱教師占到專兼職教師的45%,博士、碩士學位(含在讀)教師546人,碩博教師占專兼職教師79%以上,37位教師受聘擔任上海師大、雲大和雲師大碩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7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省各類專業技術人才專家12人,雲南省高校“教學名師”4人,雲南省級名師工作室3個,長年聘任校外兼職教授150人,外籍教師9人。

院系設定

曲靖師範學院教學機構
曲靖師範學院人文學院 曲靖師範學院政法學院 曲靖師範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曲靖師範學院外國語學院 曲靖師範學院教師教育學院 曲靖師範學院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
曲靖師範學院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 曲靖師範學院化學化工學院 曲靖師範學院生物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
曲靖師範學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 曲靖師範學院體育學院 曲靖師範學院音樂舞蹈學院
曲靖師範學院美術學院 曲靖師範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曲靖師範學院繼續教育學院
曲靖師範學院職業技術學院 曲靖師範學院國際學院 曲靖師範學院教師(教育)發展研究院
曲靖師範學院教師教學發展中心

專業設定

現有專業涉及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7大學科門類;全日制專業設定有漢語言文學、廣告學、思想政治教育、財務會計教育、歷史學、地理科學、英語數學與套用數學、物理學、教育技術學、化學、套用化學、生物科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信息與計算科學、國小教育、學前教育、音樂學、體育學、社會體育、美術學、藝術設計等23個本科專業;全日制高等職業教育設定工藝美術、舞蹈表演兩個專業。
成人教育函大、夜大、電大設定有經濟管理、計算機套用、電算化會計、網路工程、漢語言文學、數學與套用數學、金融、會計學、園藝學、工商管理學、行政管理、國小教育等30多個本專科專業。
我院"文藝學"為省級重點建設備選學科,"文藝學"、"區域經濟學"、"物理化學"為我院院級重點建設學科,"凝聚態物理學"為院級重點建設備選學科。成立了"珠江上游經濟發展研究所"、"滇東北基礎教育發展研究中心"、"計算化學與理論研究所"和"文學藝術研究所"。

學科建設

校園校園
截至2014年3月,學校共有7個省級重點學科,其中3個碩士學位授權立項建設學科(中國語言文學、化學、教育學),2個雲南省“十二五”優勢特色重點建設學科(套用經濟學、數學),2個已掛牌二類重點學科(物理化學、文藝學)。

教學建設

教學成果截至2014年3月,學校擁有1個國家級特色建設專業,2個省級重點專業(漢語言文學、化學),3個省級特色專業,9門省級精品課程,1門省級雙語課程(有機化學),5個省級教學團隊,2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示範區,3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特色專業
級別 年度 專業名稱 所屬教學單位 負責人
國家級 2009 漢語言文學 人文學院 張永剛
省級 2009 思想政治教育 政法學院 趙慶鳴
2010 物理學 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 張桂琴
2011 數學與套用數學專業 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 劉俊
省級精品課程
年度 課程名稱 所屬教學單位 負責人 年度 課程名稱 所屬教學單位 負責人
2006 文學概論 人文學院 張永剛 2009 中學套用教育學 教師教育學院 李建新
2007 有機化學 化學化工學院 汪 帆 2010 常微分方程 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 劉俊
2007 中國古代文學 人文學院 蔡燕 2011 兒童文學 教師教育學院 周均東
2008 政治經濟學 經濟與管理學院 巴春生 2013 泰語聽力 外國語學院 李彬芳
2008  結構化學 化學化工學院 孫成科
省級教學團隊
年度 團隊名稱 所屬教學單位 負責人 年度 團隊名稱 所屬教學單位 負責人
2013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團隊 馬克思主義學院 陳燕 2010 化學教學團隊 化學化工學院 汪帆
2012 數學與套用數學教學團隊 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 劉俊 2011 經濟學教學團隊 經濟與管理學院 荀關玉
2009 漢語言文學教學團隊 人文學院 張永剛
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示範區
年度 試驗區名稱目名稱 所屬教學單位 負責人
2009 雲南省國小教師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教師教育學院 丁曉東
2011 雲南省幼兒教師培養模式創新實 教師教育學院 丁曉東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年度 示範中心名稱目名稱 所屬教學單位 負責人
2006 普通物理實驗示範中心 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 張忠玉
2007 大學體育教育示範中心 體育學院 呂金江
2008 化學實驗示範中心 化學化工學院 汪帆
學生成績
活動活動
學生在“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比賽等各類省級以上比賽中獲獎700餘項。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連續多年受到團中央、團省委表彰。2004年至2013年,畢業生連續十年以93%以上的就業率名列全省高校前茅,受到省教育廳的表彰。學校開展“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和“育英杯”大學生創業計畫競賽已成慣例,2011至2013年,學校推薦學生參加省級作品競賽獲獎40件,參加國家級競賽獲獎2件,使我校成為雲南州市高校中唯一連續四屆在國家級競賽中獲獎的高校。對外交流學校成立了“雲南省出國留學預備學院曲靖分院”,啟動了與泰國東方大學、美國賓州曼斯菲爾德大學、紐西蘭商學院和林肯大學聯合招收“1+3”、“1+2+1”等多種出國留學人才培養項目;與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義大利、韓國、寮國、泰國、印度和台灣等國家和地區的23所高校和教育管理集團,以及教育服務機構建立了穩定的交流合作關係,深入開展教師互訪、師生交流、學生留學和學生海外帶薪實習等項目,穩步、高校地推進了學校的教育國際化進程。

學術研究

科研成果

2000年-2014年3月,學校共承擔各類科研項目990餘項,其中獨立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27項,獨立主持和聯合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0項,獨立主持教育部等各類項目26項,省級各類項目129項,省教育廳各類項目254項,曲靖市各類項目15項,校級各類項目501項,橫向課題27項;出版專著、編著、藝術作品集和主編教材180餘部,發表論文6100餘篇;獲得省各類優秀成果獎48項,省部級以上各類教育教學獎105項,曲靖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85項,曲靖市文學藝術創作政府獎24項。
2011-2013年,學校共組織申報各級各類項目1018項,新增各級各類項目立項276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6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項、教育部項目5項,省級項目46項,省院省校合作人文社科研究項目4項,教育廳項目74項,橫向項目16項,學校新增項目研究經費2004萬元,至2014年1月,在研科研經費數已達3106萬元。2012年“雲南省創新社會管理機制研究”獲得雲南哲學社會科學重大招標課題,實現了省級社科重大招標課題的零突破。發表論文總數及核心期刊論文、SCI、EI、ISTP三大檢索、授權專利數、成果評獎等,與過去相比,均有大幅增長。教師以獨立作者和第一作者公開發表論文2130餘篇,出版著作和主編教材66部,SCI論文84篇,EI論文56篇,ISTP論文42篇;獲得專利授權11項;獲得雲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3項、雲南省教育科學優秀成果獎3項,曲靖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47項,曲靖市文學藝術創作政府獎15項。共結項課題138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6項,國家自科基金2項,教育部社科基金1項,省部級20項,市廳級109項。

科研條件

截至2014年3月,學校建有2個省級高校重點建設實驗室(先進功能材料與低維材料重點實驗室、煤資源開發利用及其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有國家體育總局研究基地1個(國家體育總局體育文化研究基地),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雲南城市文化研究基地),珠江上游經濟發展研究所、滇東北基礎教育發展研究中心、計算化學與理論研究所、文學藝術研究所、現代教育技術研究所、套用數學研究所、雲南城市文化研究所、水彩畫藝術研究所、版畫藝術研究所、翻譯與跨文化研究中心、中國小英語教育研究所、雙語教育研究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所、軟體工程研究所、雲貴高原生物多樣性研究所等20個研究機構[20],在建研究院所有31個。建有現代信息技術中心、體育實訓教學中心、藝術實踐教學中心、物理實驗教學中心4個實驗中心和化學與生命科學、計算機科學、地理學、財務會計等基礎實驗室 。

學術交流

2011-2013年,校院兩級共舉辦學術講座356場,其中邀請校外專家主講207餘場。教師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和全國性學術會議交流論文108篇。舉辦承辦各級學術會議32場。校政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不斷擴大,與國家、省、市共建研究基地和實驗室,開展合作研究項目。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等著名高校開展了省院省校人文社科研究項目。與師宗一中等地方中國小開展了多項形式多樣的研究與實踐項目。

文化傳統

校標

風景
風景
學校的校標為圓形,外圈為校名“曲靖師範學院”中英文,中文為爨體,體現了爨文化的特徵。內圈圓內變形三角寓意為曲靖師範學院為過去曲靖師專、曲靖教育學院、曲靖師範合併升格組建而成;變形三角又為漢字“人”的變形,體現了“育人是辦學第一使命”思想,寓意“精業樂教,立德樹人”培養人才;變形三角又意為山峰,寓意剛正、向上和不斷攀登之意,和浪花代表的珠江水結合,剛柔相濟,體現了“剛正博愛,睿智篤行”的校訓精神;數字“2000”標示學校2000年誕生。爨體校名、變形三角、數字“2000”的紅色象徵紅土地,浪花的藍色代表珠江水,象徵深邃和深遠。

校歌

千里珠江,源遠流長。我愛這爨鄉沃土,翰墨飄香。剛正博愛,胸懷遠大理想;睿智篤行,書寫青春詩行。啊!曲靖師院,多彩的人生舞台,快樂的求知殿堂。
千里珠江,源頭起航。你看這人才搖籃,桃李芬芳。民主和諧,沐浴幸福陽光;求是創新,鑄就燦爛輝煌。啊!曲靖師院,美好的精神家園,永遠的心靈故鄉。

校訓

“剛正博愛,睿智篤行”“剛正”,“剛”是剛健、剛毅;“正”是正直、中正。語出《易經·乾》:“剛健中正,純粹精也”。意為剛勁強健而中正不偏。“博愛”源於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仁”和“兼愛”的思想。《論語·顏淵》:仁者“愛人”。《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墨子·兼愛》:“天下兼相愛則治……”。韓愈“博愛之謂仁,性而宜之謂之義”。博愛就是一視同仁。陶行知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剛正”是學校百年師範辦學歷史的寫照,體現了廣大師生在工作、學習、生活中追求卓越、頂天立地、戰勝一切困難、勇往直前的信心和勇氣,是師生做事、為人的基本精神追求,是廣大師生為學、為事、為人應有的基本態度。“博愛”是教育的本質,體現了學校辦學的教育目標和師範教育的本質,“博愛”倡導校園內乾群之間、師師之間、師生之間、生生之間融洽友愛的關係,包含了愛自己、愛學生、愛社會、愛祖國、愛大自然的豐富內涵。
“睿智”,“睿”意為通達、看得深遠,“睿智”表示“英明有遠見”。“篤行”語出《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意為在求學向善的過程中要博學審問,還要深思熟慮,自出心裁,獨具慧眼,盡力踐行。表達了學校師生追求真知服務社會與人民的遠見卓識,體現學校具備先進的辦學理念與定位,善於謀劃長遠發展。“篤行”是治學、為人的最後階段,要努力實踐,將所學最終落實,做到知行合一,蘊含著責任意識,艱苦奮鬥,全力以赴去實現願景的自覺行為,體現了高校社會服務的最高追求。

校風

“民主和諧求是創新”“民主”源自《孟子·盡心下》:“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儒家樸素民本思想。“民主”也是著名的“五四精神”的核心內容之一。“和諧”源出《論語·子路》:“君子和而不同”。《中庸》有“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下位焉,萬物育焉”。民主是學校發展的方向和治校理念,和諧是學校師師、師生、生生之間良好關係和治學氛圍的反映。“民主”反映了做法、反映了學校治校方略,“和諧”是民主之下的結果,也體現了校訓“博愛”的精神,二者一脈相承,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求是”源出班固《漢書·河間獻王傳》:“修學好古,實事求是”。概括了學校師生辦事求學從實際出發、注重實效、求索真相,揭示規律並把握規律的良好風尚。“創新”,“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概括了高校科學研究的特質,倡導全校師生都要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不僅要刻苦學習知識,還要儘可能地將知識內化為自身的素養,並不斷創造新的知識。高校是先進文化產生的重要源頭和傳播的主要陣地,“求是”強調了惟實的態度,“創新”強調了科學的方法。

教風

“精業樂教立德樹人”“精業”語出韓愈《進學解》:“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強調教師耕耘事業的能力,教師教書育人必須要高標準、嚴要求,要具有深厚的內功,要精通教學,要不斷追求卓越、完美的教書育人技藝。“樂教”。源自《論語·述而》:“誨人不倦”。孟子曰:“君子有三樂,……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是以孔子為代表的“有教無類”教育傳統的繼承和發揚,倡導將教書育人作為一種事業來做的良好心態,體現了教師的職業追求和人生追求。
“立德”語出《左傳》:“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教師要注重修養,不僅要修個人之身,養個人之德,還要身在學校,心懷天下,要做到學高為師,行為世范,才能無愧於教師的光榮稱號。“樹人”語出《管子·權修》:“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強調“樹人”是教師的天然職責,教師是學生成長成才的導師,這是我校教師對學生的關愛、堅持育人為本風範的概括。

學風

“勤學善思勵志力行”“勤學”強調學習的過程和學習的態度,旨在倡導嚴謹治學、學而不厭、終身學習的風氣,做到“海納百川”。“善思”中“善”字是擅長、長於的意思,“善思”即善於思考或擅長思考。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勤學善思”強調勤學與認真思考結合,提倡做學習的有心人。
“勵志”就是要志存高遠,要樹立遠大的志向,堅定的意志。“力行”源自《中庸》“力行近乎仁”。楊雄《法言.修身》“君子強學而力行”。要求為學者按照自己確定的目標努力去做,與校訓呼應,強調注重實踐,學生要努力將自己培養成套用型高級專門人才,體現了學校的辦學定位。

校旗

1、學校校旗分為校內升旗使用和校外活動使用兩種,白色旗面。
2、校內升旗使用的校旗旗面中心位置為彩色校標,寓意學校是聖潔高雅而充滿活力的求知殿堂。
3、校外活動使用的校旗由純白旗面、校標、中英文組合的校名組成。左上角為彩色校標,中間為紅色中英文校名,其中,中文字型為爨體字,為紅色。
4、校旗形狀為矩形,長、寬比例為3:2,旗面尺寸為240cm×160cm,同時,也可根據需要比例縮放。
5、各二級學院院旗和各學生社團在校內外重大活動或進行對外宣傳時,要規範使用校旗。
6、各二級學院院旗和各學生社團團旗可參照校旗制定,旗面顏色可更改,校標位置不變,把“曲靖師範學院”中英文校名的位置標各學院和各學生社團名稱。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施洪甲
校長:李國疆
黨委副書記:李國疆、楊思婭、王志剛
副校長:段德友、李莉、孫成科、浦虹

傑出校友

學校的歷屆校友中,湧現出了在中國革命和建設中做出貢獻的徐文烈將軍、《在太行山上》的詞作者桂濤聲、抗日名將王甲本;“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援藏教育先進個人”、黨的十八大代表胡艷,“雲南省教育風雲人物”和“雲南省百優校長”郭跨存,2008年“全國優秀大學生援教教師”和“2009年度雲南教育風雲人物”梁春林等大批優秀人才。

雲南省高校一覽

昆明理工大學 | 雲南農業大學 | 雲南師範大學 | 雲南財經大學 | 雲南民族大學 | 西南林學院 | 昆明醫學院 | 雲南中醫學院 | 紅河學院 | 雲南警官學院 | 雲南藝術學院 | 雲南大學 | 曲靖師範學院 | 玉溪師範學院 | 楚雄師範學院 | 大理學院 | 保山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保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 楚雄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 德宏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雲南大學滇池學院 | 昆明大學 | 昆明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昆明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昆明揚帆職業技術學院 | 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 | 昆明藝術職業學院 | 麗江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曲靖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 思茅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文山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西雙版納職業技術學院 | 玉溪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 雲南愛因森軟體職業學院 | 雲南北美職業學院 | 雲南廣播電視大學 | 雲南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雲南國土資源職業學院 | 雲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 雲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 雲南經濟管理職業學院 | 雲南科技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 雲南林業職業技術學院 | 雲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 | 雲南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 雲南熱帶作物職業學院 | 雲南省林業科學院 | 雲南師範大學商學院 | 雲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 | 雲南體育運動職業技術學院 | 雲南文化藝術職業學院 | 雲南新興職業學院 | 雲南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 雲南昭通師範專科學校 | 昭通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昆明學院 | 昆明理工大學津橋學院 | 雲南師範大學文理學院 | 昆明醫學院海源學院 | 雲南藝術學院文華學院 | 雲南大學旅遊文化學院 | 臨滄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雲南錫業職業技術學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