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酸阿糖胞苷

鹽酸阿糖胞苷

鹽酸阿糖胞苷,為抗嘧啶類抗代謝藥,對多種動物腫瘤有抑制作用,與常用抗腫瘤藥無交叉耐藥。

簡介

鹽酸阿糖胞苷鹽酸阿糖胞苷
本品為連線有糖的脫氧胞嘧啶相似物,其2位羥基可產生空間障礙,妨礙嘧啶鹼基繞著核苷酸鍵的鏇轉,使多阿糖胞苷酸的鹼基不能象多脫氧核苷酸那樣正常地堆積起來。本品在體內必須先經活化才能起作用,即需在脫氧胞嘧啶激酶的催化下先轉化為5-磷酸核苷酸(Ara-CMP),Ara-CMp能與合適的核苷酸激酶反應形成二磷酸和三磷酸核苷酸(Ara-CDP和Ara-CTP)。Ara-CTP的積聚可強烈抑制許多細胞的DNA合成,過去認為這是Ara-CTP競爭性抑制DNA多聚酶的結果。

基本資料

鹽酸阿糖胞苷注射用
名稱:鹽酸阿糖胞苷
類別:西醫藥物
性狀:本品為白色細小針狀結晶或結晶性粉末。本品在中極易溶解,在乙醇中略溶,在乙醚中幾乎不溶。熔點本品的熔點為189~195℃,熔融時同時分解。
比鏇度:取本品,精密稱定,加水溶解並定量稀釋製成每1ml中含10mg的溶液,依法測定,比鏇度應為+127度至+133度。

理化性質

外觀:為白色細小針狀結晶或結晶性粉末。
溶解性:無臭,在水中極易溶解,在乙醇中略溶,在乙醚中幾乎不溶。酸性及鹼性水溶液中水解生成阿糖尿苷,最穩定pH值為6.9。
熔點:180-182℃
沸點:545.7°Cat760mmHg
閃光點:283.8°C
水溶性:appreciable
蒸汽壓:3.5E-14mmHgat25°C

藥理作用

鹽酸阿糖胞苷DNA
然而當前研究顯示哺乳動物DNA合成的抑制在低濃度Ara-CTP時即發生,並且當AraC摻入到正在增長的DNA鏈的未端位置時就發生抑制DNA鏈延長的結果,以及在抑制DNA合成和摻人到DNA中的Ara-C的總量之間存在明顯的聯繫,大約在每104個鹼基的DNA中摻入5分子Ara-C可使細胞基因複製的能力降低50%,此外,還有證據表明Ara-C摻入到DNA內有降低DNA作為模板的功能。Ara-C和其它胞嘧啶相似物是腫瘤細胞的強分化誘導劑。
為發掘此潛力,已使用低劑量Ara-C於急性髓細胞白血病以誘導緩解,然而,這樣用藥的機制尚不清楚,且可發生嚴重的骨髓抑制。AmC引起細胞死亡的精確機制尚不清楚,可觀察到AraC處理過的細胞內有DNA片段,且存在腫瘤細胞和正常組織細胞細胞凋亡的細胞學證據和生化證據。本品為細胞周期特異性藥物,作用於S期,並對G1/S,S/G2邊界有延緩作用。腫瘤細胞對本品也會產生抗藥性,由AraC轉變成Ara-CTP是本品產生活性的重要前提,其限速酶為催化本品為Ara-CMP的脫氧胞嘧啶激酶,該酶的缺乏是大多數抗藥腫瘤細胞的抗藥機制,胞嘧啶脫氨酶則是一種重要的降解酶,它可使Ara-C降解為無毒的代謝物阿糖尿苷(arauridine),而此酶可在腫瘤中有高活性,使瘤細胞有抗藥性,dCMP脫氨酶是另一個降解酶,它可使Ara-CMP變為失活代謝物Ara-UMP。
腫瘤細胞的另一個抗藥機制為CTP合成酶活性增加,使細胞內dCTP濃度增加,阻斷了Ara-CTP對DNA合成的作用,此外,DNA多聚酶對Ara-CTP親和力的降低也是其一種作用機制。

動力學

本品口服吸收少,僅20%入血,且易在消化系統內脫氨失活。靜脈注射後迅速從血中消失,T1/2為3-15分,消除相的T1/2為2-3小時,藥物在體內主要在肝中由苷脫氨酶催化脫氨,轉變為無活性的阿糖尿苷。24天后從尿中排出70-90,主要為代謝物。靜脈滴注藥物可通過血腦屏障腦脊液濃度為血漿中的40%,因腦脊液中脫氨酶含量低,幾乎不發生脫氨,其t1/2長達2-11小時。臨床適應證:Ara-C主要治療急性白血病及消化道癌,對多數實體腫瘤無效。眼部帶狀皰疹、單純皰疹性結膜炎也有一定療效。

適應症

鹽酸阿糖胞苷白血病
本品主要急性白血病及消化道癌,對多數實體腫瘤無效。
本品在治療急性髓細胞性白血病中是最重要的抗代謝藥,對誘導緩解此病,本品是最有效的單用藥物,緩解率可達20%~40%,因此為首選藥物。
本品對成人的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特別有效,當其與其它藥物聯合套用時,效果更佳,特別象蒽環類抗生素和米托蒽酮,完全緩解率超過50%。
本品亦聯合套用於非霍奇金淋巴肉瘤,以及治療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復發。
近年有將其用於散發性病毒性腦炎和流行性出血熱的新用途,療效較好。
眼部帶狀皰疹、單純帶狀皰疹性結膜炎也有一定療效。

用法用量

鹽酸阿糖胞苷鹽酸阿糖胞苷
靜註:每次lmg/kg,2次/d,5~7d為一療程,間歇7~14d再重複用。
靜滴:一般劑量每日0.5~lmg/kg,大劑量每日3~4.5mg/kg,24h內滴注完,5~7d為一療程。間歇7~14d再重複使用。
皮下注射:每次lmg/kg,1~2次/周,用於維持治療.鞘內注射:治療腦膜白血病50mg/次,2~3次/周,2~3周為一療程。預防腦膜白血病每6周1次。
散發性病毒性腦炎:小劑量鞘內注射,本品25mg(取其稀釋液lml),緩慢注入鞘內(3~5min),部分病例加用地塞米松2mg,2次/周,6~10次為一療程,根據病情,間歇1周,行第二或第三療程。
流行性出血熱:在綜合療法的基礎上,用本品第一天200mg,第二、三天各50~100mg加入平衡鹽中靜滴,3d為一療程。

不良反應

鹽酸阿糖胞苷淋巴細胞
限制劑量的不良反應為骨髓抑制,可引起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和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白細胞減少以粒細胞為主,淋巴細胞較少受影響。
消化道反應常見,噁心、嘔吐在靜滴快時極易出現,少數病人可有肝功異常、發熱、皮疹。此外,可出現口腔潰瘍、血栓靜脈炎和肝功能受損,肝功能不全患者慎用。
用藥期間應嚴格檢查血象。避光,嚴封,在冷處保存。
乾燥的藥粉在22℃下可保存2年不變。配製好的注射液可在冰櫃中保存7天,室溫下僅能保存24小時。

相互作用

四氫尿苷可抑制脫氨酶,延長阿糖胞苷血漿半衰期,提高血中濃度,起增效作用。
使用胞苷也有類似增效作用。
本品可使細胞部分同步化,繼續套用柔紅黴素阿黴素環磷醯胺及亞硝脲類藥物可以增效。
在用藥後6-8小時,再用6-MP可加強對粒細胞白血病的療效。本品不應與5-FU並用。

製劑

常用其鹽酸鹽,為白色晶末。極易溶於水。熔點189-195℃(分解)。
粉針劑:每支50mg,100mg。
滴眼劑:0.1%。
本藥粉針劑在22℃下可保存2年,注射液在冰櫃中可保存7天,室溫下僅能保存24h。

抗代謝藥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