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無人機

“鳳凰”無人偵察機是英軍現役偵察系統,主要用來進行目標確認和火力校正。在長達10年的研究發展歷程中,該機共耗費了英國政府超過2.3億馬克的資金。

簡介

鳳凰無人機鳳凰無人機

英國“鳳凰”無人機

用途:戰場偵察、目標指引、火力校正(AS90和MLRS)

製造商:英國GEC-馬可尼航空有限公司

動力:一台TTL WAE25馬力活塞發動機

尺寸:翼展18.04英尺

最大荷載:110lb

最大起飛重量:386lb

巡航速度:90節

續航時間:5小時

偵察裝置:IR數據鏈吊艙(包括“窄光”J波段上行數據鏈和圖像實時傳送下行數據鏈)、紅外線感測器

發射裝置:卡車運載,氣/液壓彈射發射

導航跟蹤系統:預設指令

回收:降落傘回收

主要設計缺陷:在高溫環境下表現不佳,動力不足以致於無法加裝雷射指引裝置,無法保障穩定的遠距離數據傳送,回收方式設計不佳,常常由於落地速度太快而導致機體損壞,後雖經改進解決了這一問題,但卻使機體加重。

英國的“鳳凰”無人機(UAV)

在現代航空史裡面,恐怕沒有哪種飛機可以與英國的“鳳凰”無人機(UAV)相比,在進入服役後的如此短時間內就被收入了敵國博物館進行展出,這個速度大概已經可以收錄到著名的“金氏世界紀錄”里了。“鳳凰”無人偵察機是英軍現役偵察系統,主要用來進行目標確認和火力校正。在長達10年的研究發展歷程中,該機共耗費了英國政府超過2.3億馬克的資金。但是該機僅僅在服役後幾個月就開始在異國的軍事博物館——南斯拉夫航空博物館中展出,這對於英軍來說無疑是一個極大的諷刺。儘管在空襲科索沃開始後,英軍官方堅決否認該機曾被擊落,但向來以善於挖掘小道訊息的英國記者們還是從北約內部得知,在科索沃危機中英軍共損失了兩架該型無人機。當“鳳凰”無人偵察機開始在南斯拉夫公開展出後,英軍也不得不承認了這一事實。

“鳳凰”無人偵察機由英國GEC-馬可尼航空集團製造,1999年1月服役,比原計畫推遲了將近6年。目前,英軍共裝備了約50架“鳳凰”無人偵察機和8套地面控制系統。最初,該機是用來為英軍的MLRS火箭炮提供目標指引的,但後來進一步發展了戰場偵察功能。

在科索沃危機後,英軍曾大肆吹噓該機的先進和在戰鬥中發揮的作用,但事實上在經過20多年的研製歷程和服役時間近6年的拖延後,該機的技術在當今已不能算是非常先進了。在北約轟炸南聯盟的“聯盟力量”行動中,“鳳凰”無人偵察機始終無法與衛星建立聯繫,因此無法向地面控制站傳送實時圖像,這使它的戰場價值大打折扣。從下面的照片中可以看出被擊落的“鳳凰”無人偵察機保存十分完整,幾乎毫無損傷。

在“鳳凰”無人偵察機開始在南斯拉夫航空博物館中展出後不久,英國BBC電台稱英國政府承認在科索沃戰爭中共損失了12架無人機,英國審計委員會的報告也證實了這一點。但在此前,英國從未承認過曾在“聯盟力量”行動中損失過一架飛機,而這之後卻突然冒出12架之多,也許再過一段時間的話,英國人的數字還會往上增加。

全球無人機大掃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