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死鳥(PHOENIX)無人機

不死鳥(PHOENIX)無人機

不死鳥(PHOENIX)無人機是英國現役的一款無人機。

基本信息

簡介

英國現役“不死鳥”(Phoenix)無人機由英國通用電氣-馬可尼航空公司(BAE系統公司)研製。研製工作從1985年開始,1986年5月首飛。但由於技術和使用問題,直至1993年9月才獲得英國陸軍批准。在長達10年的研究發展歷程中,該機共耗費了英國政府近一億英鎊的資金。英國陸軍原計畫訂購200架,但根據一項5億美元的契約,英國陸軍只訂購了大約8個地面控制站和50架“不死鳥”無人機。
不死鳥”無人機裝備英國陸軍炮兵。它用裝在其吊艙中的紅外觀瞄和搜尋系統,幫助英軍AS-90式155毫米自行榴彈炮和多管火箭發射系統提供定位和識別服務。英國陸軍皇家炮兵第32團和第39團都裝備有AS90155毫米自行榴彈炮。另外這種無人機還可以用於獲得戰場情報和偵察用途,為炮團提供偵察照片和數據。

特點

通過一個穩定的鏇轉臂在飛機的腹部安裝了一個雙軸穩定感測器吊艙,吊艙上包括一個熱成像通用模組(TICMII)。TICMII由馬可尼公司提供,可以晝夜照相,它的視場為60×40°,其上的光學元件是英國皮爾金頓公司所提供的放大倍率為2.5×~10×的望遠鏡。其上的感測器除了這個紅外感測器外,還有一個可控的360°J波段視頻數據鏈路,分為下面兩種:窄束J波段命令上行線、實時的圖像下行線。當發現一個目標時,“不死鳥”無人機上的感測器可以鎖定目標並保持瞄準線。把數據傳送到地面數據中端,並且接著可以傳送給地面站,這個地面站可以處在1千米外的地方,在那兒操作者可以選擇一個戰場的熱像或地圖顯示目標和無人機的位置。同時這種飛機還可以為靈巧炸彈和遠程探雷裝置指示目標。另外由於其地面站採用改進的數據數據機,所以可以直接將所獲得的圖像信息傳送給英國陸軍的AH-64“阿帕奇”直升機上以及英國皇家空軍的空中支援機上。
“不死鳥”無人機的翼展為5.5米,在飛行速度為70節時最大使用高度2440米,偵察半徑60公里(相對於其地面控制和數據利用站),續航時間超過4小時,在1000米高度下覆蓋範圍為800平方千米。飛機採用了IxTTLWAE342活塞發動機,功率為25馬力。這種無人機採用卡車運輸,並且使用安裝在卡車上的氣動/水壓飛機彈射器進行發射。可以預先設定跟蹤軌跡(自動發射和完全自動機動)。另外飛機上還裝有降落傘和衝擊緩衝背部減阻裝置。

歷史

“不死鳥”無人機曾在1991年參加過海灣戰爭,正式服役後在戰場上的表現令英軍顏面大失:在持續3個月的科索沃戰爭期間,北約軍隊司令部認可的損失情況是48架各種類型和用途的無人機,其中,美國損失了17架無人機(3架“捕食者”、9架“獵人”、4架“先鋒”、1架未透露類型),德國損失了7架CL-289無人機,法國損失了3架無人機(1架在戰場外執行偵察任務的“紅隼”、2架CL-289),英國損失了14架“不死鳥”無人機。而且又為英國無人機發展史創下新的世界記錄:僅僅在服役後幾個月就開始在異國的軍事博物館——南斯拉夫航空博物館中展出。
在最近的伊拉克戰爭中,英軍也希望“不死鳥”無人機表現有所進步。但與科索沃戰爭時相比,問題依然存在。2003年3月26日,一架“不死鳥”無人機在伊拉克巴斯拉附近進行戰場偵察和目標捕獲時,被伊軍地面部隊擊落,這是伊戰中英軍損失的首架“不死鳥”無人機。至於英軍具體損失數量,據國外媒體稱,總共損失了23架“不死鳥”無人機。對於戰損原因,據英國國防部調查的情況,絕大多數損毀的無人機是由於“技術故障,還有少數是在特別的天氣中損失的”。在此次伊拉克戰爭中,美軍無人駕駛偵察機出動的頻率遠高於英軍,但卻只損失了9架。
“不死鳥”無人機雖然性能存在不足,但為英國無人機發展積累寶貴的技術和經驗。英軍在最近幾場局部衝突中的切實體會到,無人機在高科技戰場上的作用日益重要。因此,英國在近幾年推出耗資龐大的新無人機計畫――“守望者”無人機計畫。

不死鳥之死

2003年3月25日英國和伊拉克部隊在伊拉克南部邊界的衝突中,伊拉克地面部隊打下一架闖入巴斯拉市附近的無人機。這條新聞很快傳遍世界。從電視畫面可以看到,在一連串射向天空的炮彈之後,只見一架吊在降落傘上的小飛機大肚子朝天搖搖晃晃地落向地面,這就是英國陸軍的"不死鳥"。它成為目前"自由伊拉克"行動中第一次被擊落的英國無人機。據觀察,這架"落地鳳凰"沒有粉身碎骨,損壞不大,貴重的紅外轉塔吊艙有可能保住,修復後有望重上藍天,但那已屬於伊拉克勝利品。

不死鳥(PHOENIX)無人機不死鳥(PHOENIX)無人機

"不死鳥"(Phoenix)戰場監視和目標截獲無人機由英國的GEC馬可尼航空電子公司製造,英國陸軍用於執行輔助多管火箭發射系統和自走式榴彈炮精確定位等任務。"不死鳥"無人機裝1台TTLWAE342活塞發動機,每架70萬美元。據最新報導,"不死鳥"的尺寸和重量是:長3.76米、高1.67米、翼展5.5米、空重157.2千克、最大有效載荷52千克、最大起飛重量209.2千克;"不死鳥"的性能是:飛行速度每小時160千米、續航時間超過4小時、升限3千米、作戰任務半徑50千米。
"不死鳥"在執行目標截獲和監視任務時的任務有效載荷是GEC馬可尼航空電子公司的MRT-S多任務轉塔系統。熱成像轉塔沿兩軸由陀螺穩定在任務吊艙內,任務吊艙懸掛在"不死鳥"機身下並沿無人機滾轉軸穩定。轉塔內裝的碲鎘汞長波紅外探測器採用英國標準的Ⅱ型熱成像通用模組(TICMⅡ)。變焦透鏡可連續放大2.5~10倍。在巡航時,它可以前後鎖定在即時俯仰方向上。區域搜尋則可選擇扇形掃描。而成像器瞄準線能自動操縱對準無人機飛向目標的方向。任務吊艙內還裝有信息處理電子設備、數據傳輸終端以及吊艙前後的可操縱天線,實現全向覆蓋。
"不死鳥"無人機的經歷艱難。它於1985年開始研製,1986年5月首飛,1991年還參加過海灣戰爭,但是由於技術和使用問題,直至1993年9月才獲得英國陸軍批准。生產型"不死鳥"於1994年初開始交付英國陸軍,不幸在使用中仍然發現諸多問題需要解決:降落傘回收著陸易損,採用背部著地並加裝氣囊系統保護任務吊艙;螺鏇槳受雨水侵蝕,採用浸入樹脂;轉彎時變焦偏差嚴重,不得不修改設計。這就使原計畫推遲長達9年之久,直到1998年12月才進入英國陸軍服役。英國陸軍約訂購200架"不死鳥",交付60~70架,英國陸軍第32、39團各擁有30架。
"不死鳥"無人機於1999年和2001年在科索沃執行偵察任務。普里斯蒂納機場上11架在北約空襲中倖存下來的米格21戰鬥機在飛向貝爾格勒時就是被"不死鳥"發現的。這可說是當時"不死鳥"的顯赫戰功。
在美國領導的"自由伊拉克"行動中,"不死鳥"無人機系統作為炮兵瞄準平台第一次亮相。這種無人機使用它裝在吊艙中的紅外轉塔幫助英國陸軍的AS90155自走式榴彈炮和多發火箭系統進行目標定位和識別。據陸軍軍官介紹,目前該系統除了目標定位和識別任務以外,還能夠執行戰場態勢信息和作戰效果評估等其他任務。
截止2002年7月,"不死鳥"系統已經飛行了大約700架次,包括在科索沃飛行總共2000小時,486架次。
"不死鳥"無人機雖然自稱隱蔽性好,只聞其聲不易發現,具有較高的生存力,但是在科索沃仍然被擊落兩架,損失率約為4‰。這次在伊拉克可謂出師不利,一上來就被打下一架,今後的日子更是前途未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