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谷精草

雲南谷精草,大型草本植物,花果期8-12月,產於湖南(莽山)、廣東和雲南地區。

基本信息

植物信息

雲南谷精草EriocaulonbrownianumMart.
來源:中國植物志第13(3)卷||谷精草科ERIOCAULACEAE||毛苞系Ser.TmetopsisRuhl.
雲南谷精草
EriocaulonbrownianumMart.inWall.Pl.As.Rar.3:25.Plate248.1832.p.p;Hook.f.Fl.Brit.Ind.6:576.1894.p.p.;Ruhl.inEngl.Pflanzenr.(Eriocaul.)4(30):84.1903;P.F.FysoninJourn.Ind.Bot.2:262.1921;MoldenkeinFifthsumm.1:495.1971.——E.yunnanenseMoldenkeinPhytologia2(7):222.1974.

形態特徵

大型草本。葉線形,叢生,長35-50厘米,寬4-6厘米,先端加厚而尖,基部寬14毫米,質厚,二面均有極短之微毛,?そ?0.07毫米,下半部對光能見橫格,脈約23條。花葶l,長達50厘米,乾時直徑約1.5毫米,稍扭轉,具5-7棱,有微毛;鞘狀苞片長14-28厘米,寬1.2-1.5厘米;花序熟時扁球形,粉白色,橫徑1-1.5厘米;總苞片矩圓形,禾稈色或稍帶黑色,硬紙質,開展或稍反折,長3.5-4毫米,寬2.2-3.6毫米,背面上部及邊緣有短毛,背面下部及內面基部有長毛;總(花)托有密毛;苞片倒披針狀楔形,長3.5-3.8毫米,背面上部及頂端密生4-5細胞之白短毛;雄花:花萼佛焰苞狀,常3淺裂,連柄長3.2-3.7毫米,背面上部及頂端密生白短毛;花冠3裂,偶2裂,裂片卵形,幾乎等大,上部各具1黑色腺體,頂端有白短毛;雄蕊6枚,偶4枚,花葯黑色,花絲下部及花冠裂片內面有時也有白短毛;雌花:萼片3枚,舟形,二端尖,長3-3.5毫米,端部密生一簇白短毛;花瓣3枚,膜質,狹倒披針狀條形,頂端簇生白短毛,側面及腹面的上部有長毛,近頂處各有1黑色腺體;子房3室,花柱分枝3,等長或長於花柱。種子長卵形,長0.7-0.8毫米,表面具橫格及T字形或條狀的突起。花果期8-12月。

地區分布

湖南莽山)、廣東雲南。生於海拔1000-1500米的向陽沼澤地。印度斯里蘭卡也有分布。

植物研究

Moldenke在1947年建立了新種:E.yunnanense,查其模式標本,與本種同。Moldenke描述為:“雄花萼片3枚,離生,……雄花花瓣無毛。”經核對藏於紐約植物園及英國愛丁堡皇家植物園的Moldenke依據的模式標本(A.Henry12362),證實雄花花萼合生,3淺裂,偶深裂,決非離生,雄花花瓣有多數短白毛,廣泛解剖采自雲南的同類型標本,亦未發現雄花萼片有離生的。因此E.yunnanense是對本種標本觀察錯誤而訂立的新種,應予否定。

谷精草目百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