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小谷精草

極小谷精草

極小谷精草, 二名法: Eriocaulon minusculum Moldenke,谷精草目、谷精草科、谷精草屬植物。小型草本植物,葉線形,長2-3厘米,產於中國四川,是生物學植物系統分類中單子葉植物綱下一個的物種名稱。

基本信息

植物信息

小谷精草EriocaulonminusculumMoldenke
來源:中國植物志第13(3)卷||谷精草科ERIOCAULACEAE||禿苞系Ser.RobustioraW.L.Ma||極小谷精草EriocaulonminusculumMoldenke
29.極小谷精草

極小谷精草極小谷精草

EriocaulonminusculumMoldenkeinPhytologia8(4):159.1962;W.L.MainAct.Phytotax.Sin.29(4):312.fig.1:12-22.1991.

形態特徵

小型草本。葉線形,叢生,長2-3厘米,寬0.5-0.7毫米,半透明,具橫格,脈3-5條。花葶1(-5),長2-3厘米,徑0.3-0.5毫米,稍扭轉,具3棱;鞘狀苞片長1.2-1.8厘米,緊貼花葶,口部斜裂;花序含花3、4朵,熟時半球形,上部黑色,下部綠色,長1.5毫米,寬2-3毫米;總苞片倒卵形,背面隆起,黃綠色,稍帶灰黑色,不反折,膜質,長1.7毫米,寬1.2毫米,無毛;總(花)托有短毛數條;苞片倒卵形至倒披針形,端鈍,長1.4毫米,寬0.7-1毫米,無毛,黑色;雄花:花萼佛焰苞狀,外側深裂,頂端3淺裂,黑色,長1.4毫米,無毛;花冠裂片3,幾同形、寬卵形,端部各有1黑色腺體,無毛;雄蕊6枚,花葯黑色;雌花:花萼佛焰苞狀,外側開裂,端3淺裂,黑色,長1.4毫米,邊緣有短毛數條;花瓣3枚,肉質,上部長卵形,下部收縮成柄,頂端各具1黑色腺體,內面有毛1-3;子房3室,花柱分枝3,短於花柱。種子卵形,長0.9毫米,表面具橫格及釘狀突起。花果期7-10月。

地區分布

四川。生於海拔約3800米的沼澤地。模式標本采自道孚縣

本種區分

本種植物與高山谷精草E.alpestre和寬葉谷精草E.robustius近緣。它以個體特別小,葉寬不達1毫米;花序上部黑色,下部黃綠色,無毛;雌花花瓣白色以及種子表皮突起形態不同足以區別。

Moldenke在發表本種時只記載了植物體的外形和總苞片的形態,他寫道:“為了不破環模式標本上少數幾個好的花頭,未做花的解剖;這個種與同地區的任何其他標本(相比較)是不會弄錯的。”這就使得本種的鑑定與屬內分類位置的確定十分因難。編寫本書時,筆者對瑞典烏布薩拉大學的同號模式標本作了解剖,並對原始描述作了補註。

谷精草目百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