翅谷精草

翅谷精草

翅谷精草,草本植物,長2-4(-8)厘米,產中國海南地區。

基本信息

植物信息

翅谷精草翅谷精草

翅谷精草EriocaulonzollingerianumKoern.
來源:中國植物志第13(3)卷||谷精草科ERIOCAULACEAE||光萼系Ser.LeianthaW.L.Ma||翅谷精草EriocaulonzollingerianumKoern.
17.翅谷精草圖版13:1-10
EriocaulonzollingerianumKoern.inLinnaea27:682.1856;Runl.inEngl.Pflanzenr.(Eriocaul.)4(30):99.1903;VanRoyen.Nov.Guin.,newser.,10:43-44.fig.4.1959;MoldenkeinPhytologia20:29-31.1970,idem.inFifth.Summ.2:492.1971.——E.alatumLecomteinJourn.deBot.21:104.fig.1-2.1908;P.F.FysoninJourn.Ind.Bot.2:320.1921;MoldenkeinFifth.Summ.2:492.1971.insyn.

形態特徵

草本。葉線狀披針形,叢生,長2-4(-8)厘米,寬2-4(-6)毫米,半透明,具橫格,脈7-11(-17)條。花葶多數,長16(-30)厘米,粗0.7-0.9毫米,扭轉,具4-5棱;鞘狀苞片長2.5-5厘米,口部斜裂;花序熟時球形至長球形,淡棕色,長2.5-6毫米,寬4-6毫米;總苞片長倒卵形至倒卵形,頂端圓鈍,禾稈色,硬膜質,反折;總(花)托有疏毛,毛長1.2毫米;苞片倒卵狀楔形,頂端驟尖,長2.4-2.6毫米,寬1.3-1.5毫米,無毛,或背部有少數短毛,偶見雞冠狀突起;雌雄同株偶異株;雄花:花萼佛焰苞狀,3淺裂,遠軸面裂口較深,裂片頂端平截、3淺裂或有不規則牙齒,長1.7-1.9毫米,常無毛;花冠3裂,遠軸瓣稍大,卵形,常無毛,無腺體;雄蕊6枚,花葯黑色;雌花:萼片3枚,二側片舟形,中部有細斑塊,背面有寬翅,翅上端有不規則齒,內面有密柔毛,余禿,長1.8-2毫米,第三片(近軸)小,長0.28-1毫米,無翅,易脫落;花瓣3枚,線形,膜質,中片(遠軸)最大,線狀倒披針形,無腺,無毛,或在邊喙、頂端及內面有少數短毛。子房3室,花柱分枝3,長於花柱。種子卵形,兩側略扁,長0.35-0.4毫米,表面具寬大格線,並常有透明的縱棱。花果期11月以後。

地區分布

海南。生於低海拔的曠野草地及池塘邊。泰國印度尼西亞寮國越南印度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均有分布。

本種區分

本種也是一個變化較多的種。Lecomte1908年的新種E,alatum記載雌花萼片為2。筆者未見他的模式標本,VonRoyen在1959年將E.alatum併入E.zollingerianum之中,並指明雌花萼片為3枚,1970年得到Moldenke的承認。他們應該是見過Lecomte的模式標本才作此改動的。由此可見,E.alatumLecomte可能是由於本種雌花的中萼片縮小至側萼片長度的1/7,且容易脫落,因而被Lecomte誤認為雌花萼片2,並由此建立起來的一個“種”,實際上是本種的一個異名。

本種以花序球形,禾稈色,有絲綢光澤,雌花具寬翅,種子表面僅具格線無突起諸點易於識別。

谷精草目百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