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藥谷精草

大藥谷精草

大藥谷精草,草本植物。產貴州、雲南、西藏。生於海拔2 300-2 800米的池沼水邊。苞片與花被常有短白毛或細柔毛,花萼常合生成佛焰苞狀,偶離生。印度、斯里蘭卡、非洲也有分布。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大藥谷精草大藥谷精草

種中文名:大藥谷精草

種拉丁名:EriocaulonsollyanumRoyle

科中文名:谷精草科

科拉丁名:Eriocaulaceae

屬中文名:谷精草屬

屬拉丁名:Eriocaulon

國內分布:產貴州、雲南、西藏

國外分布:印度、斯里蘭卡、非洲等也有分布。

生存環境:生於海拔2300-2800米的池沼水邊

中國植物志:13(3):038

英文植物志:24:11

形態特徵

長約1厘米。葉線形,叢生,長3-4.5厘米,中部寬3毫米?臚該鰨吆岣瘢堵鱸?10條。花葶常5-10,長達10-15厘米,粗0.7毫米,扭轉,具5-6棱,鞘狀苞片長約4厘米,口部斜裂;花序熟時近球形,黑色長3毫米,寬3.5毫米,總苞片矩狀倒卵形,頂端截形,背面上部帶黑色,不反折,膜質,長1.5-1.9毫米,寬1.2-1.4毫米,無毛;總(花)托無毛。苞片矩圓形至倒卵狀楔形,長1.6-2毫米,寬0.8-1毫米,帶黑色,背上部有白短毛;雄花:花萼佛焰苞狀,3半裂至深裂,側裂片舟形,頂端及背部沿中脊有毛,下部的毛稍長,中裂片稍平展,長1.6-1.8毫米,帶黑色;花冠合瓣3裂,裂片微小,遠軸瓣常稍大,頂端具白短毛,側瓣常無毛,各裂片頂端常有1棕色至黑色腺體;雄蕊6枚,花葯黑色較大;雌花:萼片3枚,離生,長1.5-1.8毫米,帶黑色,背面及頂端有白短毛,側片舟形,其中1片或2片有狹龍骨狀突起;花瓣3枚,倒披針狀線形,膜質,端部常凹缺,缺口處有一棕色至黑色的腺體,邊緣有短毛,中片的內面及頂端亦有毛;子房3室,花柱分枝3,長於花柱。種子卵形,長0.5毫米,表面具橫格,每格具3-4條狀突起。花果期7-11月。

提示

本種外觀與南投谷精草E.nantoenseHayata相似,但後者總(花)托有密毛易於區別,又以雌萼有龍骨狀突起,花葯較大區別於尼泊爾谷精草E.nepalensePresc.exBong.和老谷精草E.senileHonda。

谷精草目百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