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斑狗母魚

雜斑狗母魚

雜斑狗母魚(學名:Synodus variegatus),狗母魚科狗母魚屬、海洋底層魚類。體細長,稍側扁,尾部稍細,頭稍扁。體長約73—300mm,體呈白里透桔黃色,身上橫帶深褐棕色,腹部銀白色,斑點淡桔黃色。白天棲息於水深1000m中深層水域,夜間向海面附近作垂直覓食或活動。體呈白里透桔黃色,身上橫帶深褐棕色,腹部銀白色,斑點淡桔黃色。分布於紅海及非洲東岸, 東到夏威夷, 東南到社會群島, 北到日本南部,中國的西沙群島、南沙群島、台灣島海域以及福建沿海。

基本信息

文獻描述

雜斑狗母魚雜斑狗母魚
文獻信息:Lacepede1803
命名人:Lacepede
命名年代:1803年
原始屬名:Salmo
中文俗名:花沙咀
別名:赤惠曾(動物學大辭典,1923);雜斑狗母(王以康,1958);花狗母(陳兼善,1969;沈世傑,1984;莫顯蕎,1993)。
測量標本:12尾,體長73—204mm。采自海南省永興島、晉卿島、三亞等地。
SalmovariegatesLacépède,1803,Hist.Nat.Poiss.,5:157,pl.3.fig.3(非洲模里西斯海)。
SaurusvariegatesRichardson,18646,Rep.Br.Ass.Advmt.Sci.,15thmeet.,1845:301(中國海);WeberetBeaufort,1913,Fish.Indo-Aust.Archip.,2147—148,fig.54(中國海、日本海);Chu(朱),1931,Biol.Bull.StJohn’sUniv.,Shanghai,1:84(中國海)。
SaurusvariusGünther,1864,Cat.Fish.Br.Mus.,5:395(中國海);Chu(朱),1931,Biol.Bull.StJohn’sUniv.,Shanghai,1:84(中國海)。
SynodusjaponicusSeale,1914,Philipp.J.Sci.,9(1):59(香港);杜亞泉等,1923,動物學大辭典:1433(太平洋);Chu(朱),1931,Biol.Bull.StJohn’sUniv.,Shanghai,1:83(中國海);Norman,1935,Proc.Zool.Soc.London.,(1—2):106(中國海).。
SauridajaponicaWu,1929,Contr.biol.Lab.Sci.Soc.China,5(4):58,fig.47(廈門)。
SynodusvariegatesMatsubara,1938,J.imp.Fish.Inst.Tokyo.33(1):2(日本海);王以康,1958,魚類分類學:104(中國海);ChenetYeh(鄭昭任,葉吉福),1964,Biol.Bull.TunghaiUniv.,23:12,pl.3f(台灣海域);陳兼善,1969,台灣脊椎動物志:163(台灣高雄);陳素芝,1979,南海諸島海域魚類志(南海水產研究所等主編):34,圖版1-1(南海);Cressey,1981,Smithson.Contr.Zool.,342:6,figs,2,3,36(中國,菲律賓,下威夷等);沈世傑,1984,台灣魚類檢索:139(台灣沿岸);陳素芝,1987,中國魚類系統檢索(成慶泰等主編):158—159,圖版35–3(台灣海域)。

形態特徵

雜斑狗母魚 彩圖雜斑狗母魚 彩圖
體長為體高的5.07—7.30倍;為頭長的3.38—3.84倍。頭長為吻長的3.93—4.65倍;為眼徑的5.37—7.38倍;為眼間距的8.55—9.25倍。頭背部縱列鱗17—18;頰部鱗5—7。體長圓筒形,略側扁,尾部細長。沿體、頭後背部被大圓鱗。鱗排列整齊,不易脫落。頰後部和鰓蓋部無鱗。側線鱗61—63;側線上鱗5.5,側線下鱗7.5。側線完整,較直。尾鰭基部具2個大的腋鱗。尾柄長為尾柄高的2.05—2.24倍。脊椎骨數60—62,幽門盲囊16—17。幽門盲囊數16一17。腰骨後端寬大,成葉狀。肛門位於臀鰭前方。體色白里透橘黃色,身上橫帶深褐色,腹部銀白色,鰭淡橘黃色。

頭平扁,呈三角形。吻端尖而突出,其長大於眼徑。鼻孔明顯,距眼前緣較距吻端為近,前鼻孔具長匙形鼻瓣。眼小,側上位,靠近頭背緣。眼間隔凹而窄,其寬小於眼徑。口大,前端位,口裂超過眼後緣。上頜稍長於下頜。兩頜具犬齒,長短排列不均,2列,內側齒較外側齒大,口閉時,上頜長齒露於口外。齶骨每側有l組齒,帶狀,每組齒3—4行,呈“V”字型排列。舌大而尖,具4—5列齒,齒數40—50左右。鰓耙數33—38。鰓蓋邊緣光滑,無棘。鰓孔大。鰓蓋膜不與峽部相連。鰓耙如短細齒狀。腹膜白色。鰓膜骨條12—13。

背鰭10—13;臀鰭8—10;胸鰭11—13;腹鰭8;尾鰭19。背鰭位於腹鰭基的後上方,背鰭起點至吻端距火於至脂鰭的距離;平放時,前部鰭條末端不達後部鰭條的末端;背鰭最長的鰭條小於頭長。脂鰭位於臀鰭基中後部的後上方。臀鰭位於體的後部,其基底長小於背鰭基底長。胸鰭短小,向後延伸末端不達從背鰭起點至腹鰭基的連線。腹鰭前腹位,外側鰭條短於內側鰭條,第五分枝鰭條最長,其長為外側第一鰭條的2倍以上。尾鰭深分叉,下葉長於上葉。尾柄平扁,中側無棱。尾柄長為尾柄高的2倍左右。

生活習性

通常生活在溫暖海洋中5—20m水深的沙質大洋暗礁處;以底棲動物和小魚蝦為食。大的個體其體長在200mm以上。

分布地帶

分布於中國東海、南海,印度洋,中西太平洋,非洲東海岸的納塔爾,桑給巴爾,馬達加斯加模里西斯,亞丁灣,馬爾地夫,安達曼,馬來群島,澳大利亞東西海岸,菲律賓,夏威夷等海區。

海釣相關

體重

一般體長為20-30cm,重為150-300g。

釣場

近岸泥沙底質海域、內灣漁港附近、碼頭附近。

釣法

船釣拖釣法、遠投竿遠拋底釣法、延繩釣底釣法

餌料

蝦肉、沙蠶、蝦肉、魚肉丁、小魷魚片、貝類肉。

釣季

每年的5-12月, 旺季為7-9月。

魚類,燈籠魚目

燈籠魚目 Myctophiformes, 硬骨魚綱的1目,許多種類體上具各種形狀的發光器,在夜間或幽暗的深水中發出各種不同顏色的光澤,鮮艷奪目,因形似燈籠而得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