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黑尾燈魚

淺黑尾燈魚

淺黑尾燈魚(學名:Triphoturus nigrescens)為燈籠魚科尾燈魚屬的魚類。體延長、側扁。尾部細長。分布於太平洋、印度洋以及南海等海域,多生活於熱帶和亞熱帶海域。

基本信息

文獻描述

淺黑尾燈魚黑尾燈魚

文獻信息:Brauer1904
命名人:Brauer
命名年代:1904年
原始屬名:Myctophum
測量標本:3尾;體長13.6—22.0mm。采自南海北緯13。37’,東經117。59’,水深2680m和北緯13。41’,東經114。07’,水深500m;以及北緯16。10’,東經112。59’,水深1000m處。
Myctophum(Lampanyctus)nigrescenBrauer,1904,Zool.Anz.,28(10):403(印度洋).
Myctophum(Lampanyctus)nigrescensFraser-Brunner,1949,Proc.Zool.Soc.London,118(4):1083,fig.(印度洋).
TriphoturusnigrescensWisner,1976,(U.S.)NavyOceanRes.Dev.Act.Ret.,3:165—166,fig.155(東太平洋);陳真然,1983,南海海洋生物研究論文集,l:211,圖22(南海);黃增岳等,1983,南海海洋生物研究論文集,l:249(南海);陳素芝,1987,中國魚類系統檢索(成慶泰 等主編)(上冊):93,(下冊):圖352(南海);楊家駒等,1996,大洋性深海魚類:131,圖93(南海).

形態特徵

體長為體高的5.40—5.94倍;為頭長的3.38—3.40倍。頭長為吻長的5.71—7.22倍;為眼徑的5.37—5.90倍;為眼間距的4.30—5.41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的3.33—3.43倍。尾柄細長、側扁,其長為高3倍多。體被大圓鱗,鱗片容易脫落。側線完全。肛門位於臀鰭的前方。

頭中等大,前端尖,頭長大於體高。吻短,前端突出,其長小於眼徑。眼小,位於頭的前部,眼徑略長於吻長。眼間距中間有1骨嵴突起,其寬大於或等於眼徑。鼻器圓形,呈玫瑰花狀。口大,端位,口裂較寬,稍傾斜。上頜骨細長,後部不擴大,後端可達前鰓蓋骨的後下角;上頜骨之長約為頭長的1/2。兩頜具絨毛狀細小齒,前頜骨前部無擴大齒區;下頜骨前部齒小,後部有彎鉤齒;齶骨、犁骨和中翼骨具齒帶或齒叢。鰓耙3+1+8。鰓孔大,其邊緣光滑。假鰓出現。鰓耙細長、側扁。鰓蓋膜與峽部不相連。

背鰭13—14;臀鰭17—18;胸鰭9—10;腹鰭8;尾鰭6—19—6。側線鱗33—34。椎骨33—34。背鰭起點在腹鰭的後上方,約於體之中部。脂鰭位於臀鰭基末端的後上方。臀鰭起點約在背鰭第4—5根鰭條的下方,其基底比背鰭基底長。胸鰭細小,位低。腹鰭比胸鰭大,位於背鰭起點很前的下方。尾鰭叉狀,背、腹側的副鰭條堅硬、呈尖棘狀。

發光器

(AO)發光器4—5+5—6。鼻部腹側發光器(Vn),小圓形,位於眼與鼻器之間的腹側。鰓蓋發光器(Op)2個,嘞比Op1大。鰓膜條發光器(Br)3個,三者均於下頜的腹面。胸鰭下方發光器(PVO)2個,兩者位於胸鰭基前幾互垂直。胸鰭上方發光器(PLO)、腹鰭上方發光器(VLO)、SAO3、Pol2均在側線下緣。胸部發光器(PO)5個,PO4升高,位置往前移至PO3的後上方。腹部發光器(VO)5個,VO2升高,位置移至VO1的前上方,並與PVO2、PO4及SAO1-2連成一直線。肛門上方發光器(SAO)3個,明顯成鈍角,SAO1位於VO3與VO4之間的上方。體後側發光器(Pol)2個,位於脂鰭的前下方,與最後1個AOa呈一斜行直線。臀前部發光器(AOa)4—5,成一水平狀排列。臀後部發光器(AOp)5—6個,均位於臀鰭末端的後方,沿尾柄腹側水平狀排列。尾前部發光器(Prc)3個,三者成斜線排列,距離約相等,Prc3位於側線上緣。雄魚和雌魚均在尾部背、腹緣出現鱗狀發光腺,雌魚尾下腺(INGL)明顯比尾上腺(SUGL)長,邊緣黑色素較淡。

分布地帶

分布於中國南海;印度洋,太平洋熱帶海區。

魚類,燈籠魚目

燈籠魚目 Myctophiformes, 硬骨魚綱的1目,許多種類體上具各種形狀的發光器,在夜間或幽暗的深水中發出各種不同顏色的光澤,鮮艷奪目,因形似燈籠而得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