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岩蕨

陝西岩蕨

陝西岩蕨( Woodsia shensiensis Ching),是岩蕨科岩蕨屬的一種植物,生於海拔2 000-2 900米林下石上。形態特徵:葉簇生;柄長3-5厘米,纖細,禾稈色,下部有關節,向上被少數狹披針形鱗片;葉片披針形,長7-10厘米,中部寬1.5-2.9厘米,二回深羽裂至二回羽狀;羽片8-10對,斜展或斜向上,具短柄,互生或下部2-3對對生,相距約1厘米,下部羽片縮小,中部的較大,卵狀菱形,長1-1.5厘米,寬7-10毫米,尖頭,基部為不對稱的闊楔形,羽狀深裂或為羽狀;裂片2-3對,斜向上,倒卵形,基部一對最大,長達7毫米,向上的逐漸縮小,邊緣有粗鋸齒或圓齒。葉脈清晰可見,在下部裂片上為羽狀,小脈斜向上,不達葉邊。葉薄草質,上面光滑,下面略被棕色的節狀毛,葉緣和葉軸、羽軸下面均疏被棕色節狀毛。孢子囊群近圓形,通常頂生脈端,每裂片有2-4枚;囊群蓋碟形,邊緣有長柔毛。

基本信息

植物特徵

植株高10-15厘米。根狀莖短而直立,連同葉柄基部密被鱗片;鱗片披針形,長約3毫米,先端長漸尖,淺棕色,膜質,全緣。葉簇生;柄長3-5厘米,纖細,禾稈色,下部有關節,向上被少數狹披針形鱗片;葉片披針形,長7-10厘米,中部寬1.5-2.9厘米,二回深羽裂至二回羽狀;羽片8-10對,斜展或斜向上,具短柄,互生或下部2-3對對生,相距約1厘米,下部羽片縮小,中部的較大,卵狀菱形,長1-1.5厘米,寬7-10毫米,尖頭,基部為不對稱的闊楔形,羽狀深裂或為羽狀;裂片2-3對,斜向上,倒卵形,基部一對最大,長達7毫米,向上的逐漸縮小,邊緣有粗鋸齒或圓齒。葉脈清晰可見,在下部裂片上為羽狀,小脈斜向上,不達葉邊。葉薄草質,上面光滑,下面略被棕色的節狀毛,葉緣和葉軸、羽軸下面均疏被棕色節狀毛。孢子囊群近圓形,通常頂生脈端,每裂片有2-4枚;囊群蓋碟形,邊緣有長柔毛。

地理分布

產內蒙古(大青山)、陝西(眉縣、太白山、戶縣、澇峪山)及四川東部(城口)。模式標本產地:陝西(太白山)。

植物之岩蕨科

岩蕨科,根狀莖短,沿石縫橫走,頂端密生鱗片,鱗片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基部心形,銳尖頭,邊緣疏生齒凸,膜質,褐色,全部由透明細胞組成。生於林下岩石縫。分布於我國東北、華北及西北,北溫帶其它國家也有分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