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岩蕨

蜘蛛岩蕨

蜘蛛岩蕨,岩蕨科植物。植株高10-20厘米。國內分布於西藏、雲南、四川=青海、甘肅東南部、陝西;國外分布於錫金。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蜘蛛岩蕨

種拉丁名:Woodsiaandersonii(Bedd.)Christ

科拉丁名:Woodsiaceae

屬中文名:岩蕨屬

屬拉丁名:Woodsia

中國植物志:4(2):189

形態特徵

根狀莖粗短,直立或斜升,先端被鱗片;鱗片線狀披針形,長約3毫米,深棕色,膜質,先端纖維狀,邊緣近全緣。葉密集簇生;柄長5-10厘米,粗約1毫米,禾稈色至棕禾稈色,有光澤,無關節,幼時與葉軸均被纖維狀小鱗片和節狀長毛,以後部分脫落,老時葉軸僅被疏毛,羽片脫落後葉柄與葉軸宿存;

葉片披針形,長5-10厘米,寬1-2厘米,先端短漸尖並為羽裂,基部不變狹或略變狹,二回羽狀深裂;羽片6-9對,無柄,對生或上部的互生,下部羽片疏離,不縮小或略縮小,中部羽片相距1-1.5厘米,卵圓形或近菱形,長7-12毫米,長略過於寬或長寬幾相等,圓鈍頭,基部闊楔形,羽狀半裂;裂片橢圓形,基部一對最大,先端有2-3枚粗齒,兩側全緣或為波狀。

葉脈不明顯,在裂片上為簡單的羽狀,側脈分叉,小脈不達葉邊。

葉草質,兩面密被銹色節狀長毛,尤以幼時最密。孢子囊群圓形,著生於小脈上側分叉的中部或上部,每裂片有1-3枚;囊群蓋由8-10條捲曲的長毛組成。

產地分布

產西藏(亞東、八宿、察瓦龍)、雲南(麗江、中甸、維西、德欽、祿勸、鶴慶、大理、住古雪山)、四川(冕寧、稻城、馬爾康、木里、寶興、甘孜、天全、得榮)、青海(西寧、昂久)、甘肅東南部(岷山、拉木寺)、陝西(太白山)。

也分布於錫金。模式標本產地:錫金。

生境

生林下石縫中或石壁上,海拔2500-4500米。生於乾旱石壁上的植株的葉柄及葉軸常常扭曲纏繞成團狀。

本種提示

本種為我國西南及喜馬拉雅普遍分布的蕨類植物。幼株全株密被銹色長毛,當成長後其銹色長毛便大部分脫落。

植物之岩蕨科

岩蕨科,根狀莖短,沿石縫橫走,頂端密生鱗片,鱗片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基部心形,銳尖頭,邊緣疏生齒凸,膜質,褐色,全部由透明細胞組成。生於林下岩石縫。分布於我國東北、華北及西北,北溫帶其它國家也有分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