鐨

鐨,原子序數100,是人工放射性元素,因紀念著名的義大利物理學家費密而得名。1952年美國科學家吉奧索等從比基尼島氫彈試驗沉降物中首次成功提取並鑑定了鑀和鐨,現已發現了質量數242~259的全部鐨同位素。鐨可通過氦、鈹、碳、氧、氖等離子轟擊重元素靶或用反應堆中子長時間照射鈽等方式合成。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元素序號:100

元素符號:Fm

元素名稱:鐨 fermium

元素原子量:[257]
相對原子質量:[257]

核內質子數:100

核外電子數:100

核電核數:100

導熱係數/W/cmK:0.1

質子質量:1.673E-25

質子相對質量:100.7

所屬周期:7

所屬族數:IIIB

摩爾質量:200

外圍電子排布:5f12 7s2

核外電子排布:2,8,18,32,30,8,2

顏色和狀態:金屬
元素類型:金屬發現人:喬索等

發現年代:1953年

源起發現

鐨是在“IvyMike”核試驗的放射性微塵中首次發現的。
鐨是以恩里科·費米命名的。
鐨是在1952年11月1日第一顆成功引爆的氫彈“IvyMike”的放射性微塵中首次發現的。對爆炸殘餘物的初步檢驗發現了一種新的鈽同位素(Pu),而這只能通過鈾-238吸收6顆中子,再進行兩次β−衰變才會形成。當時一般認為,重原子核吸收中子是一件較罕見的現象,但Pu的形成意味著鈾原子核可能會吸收更多的中子,從而產生更高的元素。第99號元素(鑀)很快便在與爆炸雲接觸過的濾紙上被發現了。(Pu也是通過飛機搭載濾紙在爆炸後殘餘的雲中飛過而發現的。)1952年12月阿伯特·吉奧索等人於伯克利加州大學辨認出鑀元素。他們發現了同位素253Es(半衰期為20.5天)。該同位素是鈾-238原子核在捕獲15顆中子後形成的,其之後再進行7次β衰變:某些238U原子則能夠捕獲16或17顆中子。
鐨(Z=100)的發現卻需要更多的研究採樣,因為其產量預計比鑀的要少至少一個數量級。故此在核試驗進行地點埃內韋塔克環礁處受污染的珊瑚礁被送到美國加州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進行處理及分析。核試驗後兩個月,研究人員分離了樣本的一部分,並發現它放射高能量的α粒子(7.1MeV),半衰期大約為1天。如此短的半衰期意味著其肯定源於某種鑀同位素的β−衰變,也就是樣本本身必定為新的100號元素的某種同位素。很快衰變源便被確認為255Fm(t½=20.07(7)小時)。
由於當時正值冷戰時期,因此該新元素的發現訊息以及有關中子捕獲的新數據被美國軍方列為機密,一直到1955年才被公布。不過,位於伯克利的團隊自行通過對鈽-239進行中子撞擊,合成了第99和100號元素,並於1954年發布了研究結果。報告中附有聲明,註明此前已有過對這些元素進行的研究。有關“IvyMike”核彈的研究在1955年解密。
伯克利的團隊曾擔心別的研究團隊會在其機密研究結果公布之前通過離子撞擊法發現較輕的鐨同位素。事實上,瑞典斯德哥爾摩諾貝爾物理研究所的一個團隊也獨自發現了該元素。他們以氧-16離子撞擊U目標,合成了同位素250Fm(t½=30分鐘),並於1954年5月發布了這項發現。[9]但是,人們還是一般承認是伯克利團隊較早發現鐨元素的,因此該團隊擁有對該元素的命名權。他們決定將其命名為Fermium,以紀念核子彈之父恩里科·費米(EnricoFermi)。

理化屬性

物理屬性

相對原子質量:257
常見化合價:
電負性:1.3
外圍電子排布:5f127s2
核外電子排布:2,8,18,32,30,8,2
同位素及放射線:Fm-249[3m]Fm-257(放αφ)
氧化態:MainFm+2,Fm+3
電子親合和能:0KJ·mol-1
第一電離能:6400KJ·mol-1第二電離能:0KJ·mol-1第三電離能:0KJ·mol-1
單質密度:0g/cm3單質熔點:0℃單質沸點:0℃
原子半徑:0埃離子半徑:埃共價半徑:0埃

化學屬性

鐨(Fermium)是一種人工合成元素,符號為Fm,原子序為100,屬於錒系元素。鐨是能夠用中子撞擊較輕元素而產生的最重元素,即是說它是最後一種能夠大量製成的元素。人們仍沒有製成純鐨。鐨一共擁有19種已知的同位素,其中Fm存留時間最長,半衰期為100.5天。到目前為止,對鐨的化學研究都是在溶液中通過示蹤法進行的,至今沒有製造過任何固體化合物。在一般狀態下,鐨在溶液中呈Fm3+離子態,水合數為16.9,酸度係數為1.6×10−4(pKa=3.8)。Fm3+會和擁有硬供電子原子(如氧)的各種有機配位體絡合,而形成的絡合物一般比鐨之前的錒系元素較為穩定。它也會與氯和氮等配位體形成絡離子,同樣也比鑀或鐦所形成的更穩定。人們相信較重的錒系元素所形成的絡合鍵主要為離子鍵:由於鐨的有效核電荷更高,所以Fm3+離子預計會比其之前的錒系元素所形成的An3+離子小,這使鐨能夠和配位體形成更短、更強的化學鍵。
Fm3+能夠容易地還原為FM2+,比如鐨會和二氯化釤共沉澱。鐨的電極電勢預計將和鐿(III)與鐿(II)之間的相似,相對標準電極電勢約為−1.15V,這與理論計算相符。使用極譜法進行測量,得出Fm2+與Fm0之間的電極電勢為−2.37(10)V。

同位素

當下在NUBASE2003中列有19中鐨的同位素,原子量從242到260不等,其中Fm存活時間最長,半衰期有100.5天。Fm的半衰期為3天,Fm的為5.3小時,Fm的為25.4小時,Fm的為3.2小時,Fm的為20.1小時,以及Fm的為2.6小時。剩餘同位素的半衰期長的有30分鐘,短的有以毫秒計的。通過中子捕獲形成的Fm和Fm進行自發裂變,半衰期只有370(14)毫秒;Fm及Fm也極不穩定,並也進行自發裂變(半衰期分別為1.5(3)秒及4毫秒)。這意味著,中子捕獲是不能用於製造質量數高於257的核素的,除非在核爆炸中產生。由於Fm是進行α衰變的,而且它不會進行β瀢變(這會形成下一個元素:鍆),因此鐨是最後一種能夠以中子捕獲過程產生的元素。
對鐨的化學研究都是在溶液中通過示蹤法進行的,至今沒有製造過任何固體化合物。在一般狀態下,鐨在溶液中呈Fm離子態,水合數為16.9,酸度係數為1.6×10(pKa=3.8)。Fm會和擁有硬供電子原子(如氧)的各種有機配位體絡合,而形成的絡合物一般比鐨之前的錒系元素較為穩定。它也會與氯和氮等配位體形成絡離子,同樣也比鑀或鐦所形成的更穩定。人們相信,較重的錒系元素所形成的絡合鍵主要為離子鍵:由於鐨的有效核電荷更高,所以Fm離子預計會比其之前的錒系元素所形成的An離子小,這使鐨能夠和配位體形成更短、更強的化學鍵。
Fm能夠容易地還原為Fm,比如鐨會和二氯化釤共沉澱。鐨的電極電勢預計將和鐿(III)與鐿(II)之間的相似,相對標準電極電勢約為ㄢ.15V,這與理論計算相符。使用極譜法進行測量,得出Fm與Fm之間的電極電勢為三.37(10)V。

化合物

目前已知鐨的化合物有Fm2O3(三氧化二鐨)FmCl3(三氯化鐨)和FmF3(三氟化鐨)總計三種。

產生

洗提過程:利用色離法分離Fm(100)、Es(99)、Cf、Bk、Cm及Am。
鐨是在核反應堆中通過對錒系元素進行中子撞擊而產生的。鐨-257是能夠以中子捕獲產生的最重同位素,產量最多達到納克數量級(1×10-9g)。[13][14]鐨元素的主要來源是位於美國田納西州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85MW高通率同位素反應爐(HFIR)。該反應爐專用於製造超鋦元素(Z>96)。[15]該實驗室通過對鋦進行輻射,一般每次可生產數十克(1×101g)鐦、數毫克(1×10-3g)錇和鑀以及數皮克(1×10-12g)鐨;[16]或特地為某實驗另外製成數納克(1×10-9g)[17]或數微克(1×10-6g)鐨。在一次2至20萬噸級熱核爆炸中產生的鐨元素量估計有數微克,但夾雜在大量殘餘碎片中。在1969年7月16日進行的“Hutch”核試驗中,10公斤的殘餘碎片中提取出40皮克的257Fm。
在產生之後,鐨必須和其他錒系元素及裂變產生的鑭系元素分開,一般利用離子交換層析法,並使用稀釋於α-羥基異丁酸氨溶液中的正離子交換劑(如Dowex50或teva等)。正離子越小,它與α-羥基異丁酸負離子所形成的絡合物就越穩定,因此在洗提柱中優先提取這一層。另一種方法則使用分離結晶法。
雖然257Fm是最穩定的鐨同位素,半衰期長達100.5天,但是大部分的研究使用的則是255Fm,其半衰期為20.07(7)小時。這是因為後者是255Es(半衰期為39.8(12)天)的衰變產物,並能夠輕易地被分離出來。

在核爆炸中合成

對1千萬噸級核彈“IvyMike”的爆炸殘餘物所進行的分析是一項長期項目,其目的為研究在高能核爆中超鈾元素的生產效率。使用核爆的原因如下:把鈾轉變成超鈾元素需要多重中子捕獲,而捕獲機率隨中子通量的提升而增加。核爆炸是最強的中子源,每微秒每平方厘米能夠產生1023箇中子(約1029中子/(cm²·s))。相比之下,高通率同位素反應爐的中子通量也只有5×1015中子/(cm²·s)。埃內韋塔克環礁爆炸處隨即設立起了一座實驗室,以對爆炸殘餘物進行初步分析,因為某些同位素在被送到美國本土之前,便可能已經衰變殆盡了。飛機帶著濾紙在核爆之後飛過環礁的上空,並把採回的樣本立即送往該實驗室。起初,人們希望能夠以此發現比鐨更重的元素,但在1954年至1956年於該環礁進行了一系列百萬噸級核試驗之後,卻仍沒有發現這些元素。
美國進行的“Hutch”和“Cyclamen”核試驗中超鈾元素產量的估值
由於相信在局限空間內的核爆可能會增加產生重元素的可能性,因此內華達試驗基地(現內華達國家安全區)又在1960年代進行了地底核試驗,並採集了數據。除了一般的鈾之外,核彈還裝有鎇和釷與鈾的混合物,以及鈽與鎿的混合物。試驗結果產量偏少,因為裝載的重元素提高了裂變率,並導致較重同位素的流失。對產物的提取分離非常困難,因為爆炸殘餘物分布在地下300至600米處熔化及汽化了的岩石中,而到如此的深度鑽地取樣又缺乏效率。
在1962至1969年間進行的9次地底核試驗中,最後一次的規模最大,而其超鈾元素產量也最高。在產量與原子質量數的關係圖(左圖)中,質量較低並擁有奇數質量數的同位素有較低的產量,因而在圖中產生鋸齒形的曲線。這是因為擁有奇數核子的同位素有較高的裂變率。研究中最大的問題在於採集爆炸後散落在各處的放射性殘餘物。載有濾紙的飛機只吸附到總量的4×10-14,而在埃內韋塔克環礁處所採集到的量也只增加了兩個數量級。在“Hutch”核試驗60天后提取的500公斤岩石當中也只有總量的10−7。這500公斤岩石,相比在爆炸7天后取得的0.4公斤石塊,其含超鈾元素的量只不過高出30倍。這證明超鈾元素的量與收集的岩石重量是不成正比的。為了加快樣本採集的速度,人們在核試驗之前就在爆炸原點鑽出了若干個豎井,這樣爆炸就會把足夠的樣本從中心通過豎井帶到地表,方便採樣。該方法在“Anacostia”和“Kennebec”核試驗中得到嘗試,並立即為研究提供了數百公斤的物質,但是其中錒系元素的濃度比通過鑽地取得的樣本的少三倍。這種方法雖然能夠有效幫助研究存留時間短的同位素,但卻無法提高整體錒系元素的產量。
儘管這一系列核試驗沒有再產生新的元素(除鑀和鐨外),而所取得的超鈾元素量也不如理想,但是其總體產生的稀有重同位素的量卻仍然比此前實驗室中能夠合成的要多。在“Hutch”核試驗中取得的6×109顆257Fm原子被用於研究257Fm的熱中子誘發裂變,並以此產生了新的鐨同位素:258Fm。採集到的還有大量稀有的250Cm同位素,這是很難從249Cm產生的:249Cm的半衰期(64分鐘)相對需數個月時間的反應爐輻射來說太短,但對於核爆炸時間段來說就很長了。

地理分布

由於鐨的所有同位素半衰期都很短,所以一切原始的鐨核素,也就是在地球形成時可能存在的鐨,至今都已全部衰變了。鐨也可以通過地殼中錒系元素(鈾和釷)的多次中子捕獲產生,但這發生的可能性極低。因此地球上幾乎所有的鐨都是在科學實驗室、高能核反應爐或是核武器試驗中產生的,並在合成後只存留不超過幾個月的時間。鑀和鐨曾在位於加彭奧克洛天然核反應堆中自然產生,但至今已不再形成了。

備制方法

用比被轟擊原子更輕的粒子,轟擊比鐨輕的超鈾元素原子製得。也可利用中子俘獲製得鐨。
產生:
鐨是在核反應堆中通過對錒系元素進行中子撞擊而產生的。鐨-257是能夠以中子捕獲產生的最重同位素,產量最多達到納克數量級(1×10g)。鐨元素的主要產自位於美國田納西州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85MW高通率同位素反應爐(HFIR)。該反應爐專用於製造超鋦元素(Z>96)。該實驗室通過對鋦進行輻射,一般每次可生產數十克(1×10g)鐦、數毫克(1×10g)錇和鑀以及數皮克(1×10g)鐨;或特地為某實驗另外製成數納克(1×10g)或數微克(1×10g)鐨。在一次2至20萬噸級熱核爆炸中產生的鐨元素量估計有數微克,但夾雜在大量殘餘碎片中。在1969年7月16日進行的“Hutch”核試驗中,10公斤的殘餘碎片中提取出40皮克的Fm。
在產生之後,鐨必須和其他錒系元素及裂變產生的鑭系元素分開,一般利用離子交換層析法,並使用稀釋於α-羥基異丁酸氨溶液中的正離子交換劑(如Dowex50或TEVA等)。正離子越小,它與α-羥基異丁酸負離子所形成的絡合物就越穩定,因此在洗提柱中優先提取這一層。另一種方法則使用分離結晶法。
雖然Fm是最穩定的鐨同位素,半衰期長達100.5天,但是大部分的研究使用的則是Fm,其半衰期為20.07(7)小時。這是因為後者是Es(半衰期為39.8(12)天)的衰變產物,並能夠輕易地被分離出來。
在核爆炸中合成:
對1千萬噸級核彈“IvyMike”的輻射落塵所進行的分析是一項長期項目,其目的為研究在高能核爆中超鈾元素的生產效率。使用核爆的原因如下:把鈾轉變成超鈾元素需要多重中子捕獲,而捕獲機率隨中子通量的提升而增加。核爆炸是最強的中子源,每微秒每平方厘米能夠產生10箇中子(約10中子/(cm·s))。相比之下,高通率同位素反應爐的中子通量也只有5×10中子/(cm·s)。埃內韋塔克環礁爆炸處隨即設立起了一座實驗室,以對輻射落塵進行初步分析,因為某些同位素在被送到美國本土之前,便可能已經衰變殆盡了。飛機帶著濾紙在核爆之後飛過環礁的上空,並把採回的樣本立即送往該實驗室。起初,人們希望能夠以此發現比鐨更重的元素,但在1954年至1956年於該環礁進行了一系列百萬噸級核試驗之後,卻仍沒有發現這些元素。
由於相信在局限空間內的核爆可能會增加產生重元素的可能性,因此內華達試驗基地(現內華達國家安全區)又在1960年代進行了地底核試驗,並採集了數據。除了一般的鈾之外,核彈還裝有鎇和釷與鈾的混合物,以及鈽與鎿的混合物。因為裝載的重元素提高了裂變率,並導致較重同位素的流失,試驗結果產量偏少。又由於原子塵分布在地下300至600米處熔化及汽化了的岩石中,而到如此的深度鑽地取樣又缺乏效率,對產物的提取分離也非常困難。
在1962至1969年間進行的9次地底核試驗中,最後一次的規模最大,而其超鈾元素產量也最高。在產量與原子質量數的關係圖(左圖)中,質量較低並擁有奇數質量數的同位素有較低的產量,因而在圖中產生鋸齒形的曲線。這是因為擁有奇數核子的同位素有較高的裂變率。研究中最大的問題在於採集爆炸後散落在各處的原子塵。載有濾紙的飛機只吸附到總量的4×10,而在埃內韋塔克環礁處所採集到的量也只增加了兩個數量級。在“Hutch”核試驗60天后提取的500公斤岩石當中也只有總量的10。這500公斤岩石,相比在爆炸7天后取得的0.4公斤石塊,其含超鈾元素的量只不過高出30倍。這證明超鈾元素的量與收集的岩石重量是不成正比的。為了加快樣本採集的速度,人們在核試驗之前就在爆炸原點鑽出了若干個豎井,這樣爆炸就會把足夠的樣本從中心通過豎井帶到地表,方便採樣。該方法在“Anacostia”和“Kennebec”核試驗中得到嘗試,並立即為研究提供了數百公斤的物質,但是其中錒系元素的濃度比通過鑽地取得的樣本的少三倍。這種方法雖然能夠有效幫助研究存留時間短的同位素,但卻無法提高整體錒系元素的產量。
儘管這一系列核試驗沒有再產生新的元素(除鑀和鐨外),而所取得的超鈾元素量也不如理想,但其總體產生的稀有重同位素的量卻仍比此前實驗室中能夠合成的要多。在“Hutch”核試驗中取得的6×10顆Fm原子被用於研究Fm的熱中子誘發裂變,並以此產生了新的鐨同位素:Fm。採集到的還有大量稀有的Cm同位素,這是很難從Cm產生的:Cm的半衰期(64分鐘)相對需數個月時間的反應爐輻射來說太短,但對於核爆炸時間段來說就很長了。

毒性

雖然曾接觸過鐨的人寥寥無幾,但是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還是為鐨的兩種最穩定同位素提供了每年輻射劑量的建議。鐨-253的進食劑量限度為107Bq(1Bq相等於每秒一次衰變),吸入劑量限度為105Bq;鐨-257的則分別為105Bq和4000Bq。

化學元素周期表

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電子層0族電子數
周期↓I A0
11
H
2
He
K2
II AIII AIV AV AVI AVII A
23
Li
4
Be
5
B
6
C
7
N
8
O
9
F
10
Ne
L
K
8
2
311
Na
12
Mg
13
Al
14
Si
15
P
16
S
17
Cl
18
Ar
M
L
K
8
8
2
III BIV BV BVI BVII BVIIII BII B
419
K
20
Ca
21
Sc
22
Ti
23
V
24
Cr
25
Mn
26
Fe
27
Co
28
Ni
29
Cu
30
Zn
31
Ga
32
Ge
33
As
34
Se
35
Br
36
Kr
N
M
L
K
8
18
8
2
537
Rb
38
Sr
39
Y
40
Zr
41
Nb
42
Mo
43
Tc
44
Ru
45
Rh
46
Pd
47
Ag
48
Cd
49
In
50
Sn
51
Sb
52
Te
53
I
54
Xe
O
N
M
L
K
8
18
18
8
2
655
Cs
56
Ba
57-
71
72
Hf
73
Ta
74
W
75
Re
76
Os
77
Ir
78
Pt
79
Au
80
Hg
81
Tl
82
Pb
83
Bi
84
Po
85
At
86
Rn
P
O
N
M
L
K
8
18
32
18
8
2
787
Fr
88
Ra
89-
103
104
Rf
105
Db
106
Sg
107
Bh
108
Hs
109
Mt
110
Ds
111
Rg
112
Uub
113
Uut
114
Uuq
115
Uup
116
Uuh
117
Uus
118
Uuo

鑭系元 素57
La
58
Ce
59
Pr
60
Nd
61
Pm
62
Sm
63
Eu
64
Gd
65
Tb
66
Dy
67
Ho
68
Er
69
Tm
70
Yb
71
Lu
錒系元 素89
Ac
90
Th
91
Pa
92
U
93
Np
94
Pu
95
Am
96
Cm
97
Bk
98
Cf
99
Es
100
Fm
101
Md
102
No
103
Lr

拼音是fei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