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慈雲寺

重慶慈雲寺

慈雲寺位於重慶市兩江(長江、嘉陵江)匯合處的南岸玄壇廟獅子山。始建於唐代,重建於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初名觀音廟。1927年,雲岩法師(慈雲和尚,人稱八指頭陀)托鉢來此,募資重修擴建,成為佛教的十方叢林,遂更名為慈雲寺。

概述

重慶慈雲寺重慶慈雲寺

建慈後,嗣後雲岩法師立下宏願,為了廣納四眾弟子,於寺內設“愛道堂”,安置尼眾,打破歷來僧尼不同院的習慣,並把慈雲寺改厲海單寺院。慈雲寺建築面積4000餘平方米,形式中西結合,別具一格。翹鱉懸,雄偉壯觀。山門右側俯臥著石刻青獅一座,傳是宋代遺物,輿隔江白象街的大白象遙相對峙,俗有“青獅白象鎖大江”之說。大殿右廂臨江依閣建有樓亭九個,上下兩層,四角飛鱉翹立,玲瓏般的仙桃點綴於綠瓦之上,兩根紅柱上的白色賣瓶,撐托亭蓋,總計18個樓亭,隔江遙望,甚為壯觀。

風格

慈雲寺建築具有中西風格,在中國佛教寺院中獨樹一幟。寺內主要建築有大雄寶殿、普賢殿、三聖殿、韋馱殿、藏經樓、鐘鼓樓等。慈雲寺所藏文物玉佛、金剛幢、千佛衣、藏經、菩提樹等並稱五絕。藏經樓藏有稀珍本的影印宋版《磧砂大藏經》一部計6362冊,以及佛教經典、金繡佛掛像、千佛衣、古代指書指畫和日本早年出版的全套佛像影畫等。還有一棵國內罕見的菩提樹,系六十年前自印度移植,如今已枝繁葉茂。樹下池內有雕塑蓮花一朵,上立釋迦太子像,四周塑有九條龍,口噴清泉,曰“九龍浴太子”。

大雄寶殿正中供奉的釋迦牟尼玉佛,高1.87米,重1500多公斤,系中國四大玉佛之一,1931年由緬甸迎來。玉佛前懸掛著四個金剛幢,上面有五色金線盤結貼上而成的《金剛經》全文。

功績

抗日戰爭時期,虛雲法師等高僧曾住此主持“護國息災法會”,寺僧遺組織戰地救護隊為抗戰效力。

重慶旅遊景點

朝天門廣場 | 大足石刻 | 歌樂山烈士陵園 | 解放碑 | 金佛山 | 縉雲山 | 南山風景區 | 白公館 | 磁器口古鎮 | 釣魚城 | 重慶峨嶺公園 | 豐都名山 | 芙蓉江風景區 | 龔灘古鎮 | 重慶黑山谷 | 紅岩革命紀念館 | 洪崖洞 | 湖廣會館 | 淶灘古鎮 | 羅漢寺 | 人民大禮堂 | 三峽博物館 | 四面山風景區 | 天主教若瑟堂 | 統景風景區 | 萬盛石林 | 武隆天坑三橋 | 西沱鎮 | 小南海 | 天坑地縫 | 酉陽烏江畫廊 | 曾家岩50號 | 渣滓洞 | 洪安古鎮 | 阿蓬江 | 北溫泉風景區 | 大酉洞桃花源 | 東溪鎮[綦江縣] | 豐盛鎮 | 芙蓉洞 | 涪陵石夾溝景區 | 紅池壩高山草場 | 華岩寺 | 黃水國家森林公園 | 嘉陵江小三峽 | 姜家溶洞風景區 | 金刀峽 | 劉伯承故居 | 龍潭古鎮 | 路孔古鎮 | 南腰界鄉 | 聶榮臻元帥陳列館 | 寧廠古鎮 | 枇杷山公園 | 偏岩古鎮 | 樵坪山 | 青龍湖 | 雙桂堂 | 雙江古鎮 | 銅鼓灘 | 大小石城 | 烏江 | 仙女山 | 雪玉洞 | 永川茶山竹海 | 中山古鎮 | 重慶動物園 | 重慶野生動物世界 | 白沙古鎮 | 保全漁洞 | 北碚恐龍遺址 | 長壽湖 | 重慶慈雲寺 | 鳳凰山[重慶市秀山縣] | 桂園 | 黃山蔣介石官邸 | 孔公館 | 老君洞 | 林園 | 龍骨寨 | 龍水湖 | 茂雲山國家森林公園 | 南溫泉 | 棲霞宮 | 秦良玉陵園 | 珊瑚公園 | 聖燈山森林公園 | 聖壽寺 | 永川竹海松溉古鎮 | 塘河鎮 | 鐵峰山國家森林公園 | 銅梁縣博物館 | 潼南大佛寺 | 塗井漢墓群 | 萬壽寨 | 武陵仙山 | 仙渡溶洞 | 陰條嶺自然保護區 | 永川衛星湖 | 張關 | 趙世炎故居 | 巴曼子墓 | 東溫泉 | 重慶花卉園 | 老龍洞 | 南湖 | 重慶清真寺 | 天賜溫泉 | 中華龍溫泉度假區 | 潼南楊闇公舊居 | 鹽井龍洞 | 銀杏堂 | 張自忠將軍墓 | 走馬古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