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歸丸

連歸丸,中醫方劑名。出自《醫學入門》卷八。主治痔漏及脫肛便血。

組成

全當歸、酒黃連各四兩,防風、枳殼各二兩。

用法用量

上為末,用前浸黃連酒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六七十丸,米飲送下。

主治

痔漏及脫肛便血。

附方

名稱:脫肛洗藥

組成:五倍子、白礬、陳壁土、蔥、荷葉

用法:水五碗煎,洗

主治:脫肛

出處:《活人心統》卷三

名稱:釣腸丸

組成:白朮、黃連、甘草、白芍藥、桔梗、人參、白茯苓

用法:上為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飲送下

主治:脫肛

出處:《醫統》卷七十四引《集成》

名稱:脫肛散

組成:磁石、軍姜、枯礬

用法:上為極細末,以蔥涎調,以綿絮蘸,塞肛內。其瘡自翻出,瘡即愈。後須內服補中益氣之劑、六味丸、八味丸

主治:脫肛,內痔

出處:《醫統》卷七十四引復齋方

名稱:髒頭丸

組成:槐子、牙皂、黃連、糯米

用法:上為末,用雄豬大腸一條,去油洗淨,將前藥入內,兩頭扎住,砂鍋內煮爛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六七十丸,米飲送下

主治:腸風下血,脫肛

出處:《醫學入門》卷七

名稱:孩兒散

組成:熊膽、孩兒茶、片腦

用法:上為末,人乳調。塗肛上,熱汁自出而肛收

主治:肛脫熱腫

出處:《東醫寶鑑·外形篇》卷四引《醫學入門》

注意事項

忌羊、魚、雞、鵝、煎炒熱物。

中藥方劑之連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