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腸丸

連腸丸出自中醫典籍,主治痔漏遠年不愈者。

處方來源

《瘍科選粹》卷五。

藥物組成

黃連8兩,枳殼6兩,甘草4兩,雄豬大腸1副。

主治

痔漏遠年不愈者。

製備方法

上前三味為末。將豬腸切數段,拌勻,慢火煮一日,以其汁拌糯米1升,大麥仁1升,炒熟,同熟腸搗爛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

以雞子7個,每個輕輕破頂上1孔,入明礬1分,飯內煮熟,清晨食1個,後用上丸,每日卯、午、戌時,各服150丸,白湯送下。

用藥禁忌

忌燒酒。

中藥方劑之連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