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脾瀉胃湯

通脾瀉胃湯,中醫藥方,出自醫學典籍《金鑒》卷七十七。用於黃風者,發於脾經,初病雀目,日久瞳變黃色,甚而如金。乃脾胃風熱,上沖於眼,致生黃膜,淚流赤澀,疼痛極甚。眼目外障,目衄。

正文

通脾瀉胃湯

來源

《審視瑤函》卷三。

組成

麥門冬(去心) 茺蔚子各4.5克 知母 玄參 車前子 軟石膏(煅) 防風各3克 黃芩 天冬 熟大黃各2.1克

用法

上藥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腹時服。

功用

瀉火通便。

主治

眼內黃膜上沖,神膏內初起色黃,如人指甲根白岩相似,若漫及瞳人,其珠必破,大便秘結,小便不利。

加減

熱甚,加玄明粉3克。

中藥方劑之通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