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醫研究院西苑醫院

中國中醫研究院西苑醫院

中國中醫研究院西苑醫院成立於1955年,占地面積6萬多平米,建築面積8萬多平米,是新中國成立後我國政府建設的第一所大型中醫院,是中國中醫研究院的第一臨床研究所、老年醫學研究所、臨床藥理研究所、全國GCP中心,是一所集醫、科、教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中醫院和全國示範中醫院。

基本信息

醫院概況

中國中醫研究院西苑醫院 中國中醫研究院西苑醫院

在世界最大的皇家園林—頤和園的東側,有一群綠色屋頂的建築,這便是中國中醫研究院西苑醫院。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已發展成為全國示範中醫醫院和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是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學合作中心之一和衛生部國際緊急救援中心網路醫院,心血管科、血液科、老年病科、脾胃病科(消化科)、肺病科(呼吸科)、腫瘤科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還是全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神經內科、血液學專業委員會,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耳鼻喉口腔專業委員會、老年醫學專業委員會,中國醫師協會中西醫結合醫師分會、中國藥膳研究會等學會和《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的掛靠單位,是衛生部“西學中班”的培訓基地。

綜合信息

建院初期,三十多位全國各地的著名老中醫匯聚西苑,如:王文鼎趙錫武、岳美中、錢伯煊等,為西苑醫院的建設與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形成了以內、婦、兒科等見長的治療特色,在國內、外都有較高聲譽。經過幾代人的辛勤工作,在心血管、血液、老年病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優異成績,形成了一支既有中西醫臨床經驗又具有科研實力的專業隊伍。

科研力量

現在醫院擁有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可冀、中國工程院院士李連達,還有周靄祥錢振淮許建中周建中等30位享受國家特殊津貼的著名專家,有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211人。醫院設有內、外、婦、兒等54個臨床、醫技科室,基礎醫學、臨床及藥劑等18個研究室;有18個病區,開放病床575張,日均門急診量4000餘人次。醫院內科力量雄厚,在治療冠心病、心肌梗死、腦出血、腦梗死等心腦血管疾病,再生障礙性貧血、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等血液病,老年期痴呆、骨質疏鬆等老年病及肺心病、支氣管哮喘、糖尿病以及合併症,胃腸疾病與肝病、風濕疾病、腫瘤腎病等有較好的療效,並在國內外享有盛譽;外科系統在治療膽石症、肛腸病、周圍血管病、泌尿系疾病、男性病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骨科在骨科急創、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股骨頭壞死等疾病的治療顯示了中西醫結合優勢特色;婦科在治療月經病、不孕症、更年期綜合症、子宮內膜異位等受到社會的廣泛讚譽;兒科在治療小兒腎炎、小兒肺炎、小兒心肌病、小兒血液病等發揮明顯優勢;中醫針灸、推拿、拔罐等非藥物療法在治療中風、面癱和各種痛症等方面療效顯著。醫院擁有DSA、MRI、ECT、多層螺鏇CT、流式細胞儀等大型醫療設備,並設有急診科、百級無菌間、血透室、介入中心、CCU、ICU等急危重症的醫療救治中心。

科研工作是西苑醫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國中醫藥基礎和臨床研究最為活躍、成績最為顯著的單位之一。獲得血瘀證與活血化瘀研究、方劑與證的藥物動力學研究、中藥新藥臨床試驗規範化研究、中藥方劑、組分及化學成分的生物活性評價技術體系研究、中藥預防冠心病介入治療後再狹窄的研究、當代中西醫結合血液病學、老年病學的研究等各級成果獎200餘項,孕育誕生了2名院士,聚集了上百名老、中、青中醫藥科技人才。轉讓各種新藥50餘種,其中胃瘍寧轉讓到日本,並在日本正式上市。醫院擁有國家新藥(中藥)臨床研究中心國家規範化中藥藥理實驗室及中藥藥理、心血管病、血液細胞、中藥化學和中藥複方藥物代謝動力學5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三級實驗室,心血管、血液和中藥藥理學科3個局級重點學科,冠心病與活血化瘀重點研究室、中藥藥效評價方法學重點研究室2個,以及保健品研究中心。承擔國家973、863、自然科學基金、科技支撐計畫課題及部局級課題100多項。醫院與國內外100多家科研研究機構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協作關係,具備開展生物藥品、化學藥品、中成藥的臨床前藥效學評價能力,中藥新藥研究開發與臨床研究能力、保健食品研究與開發能力。

人才培養

西苑醫院為北京中醫藥大學的臨床教學和實習基地,國際針灸和中醫藥學歷教育的教學基地。醫院十分重視人才培養,為加強學科隊伍建設,啟動了基於多層次人才培養的系列“人才工程”項目,同時不斷強化本院職工繼續教育。在提高醫護人員素質的同時,也為國內外培養了大量中醫、中西醫結合人才。醫院現有博士生導師32人、碩士生導師89人,目前,設立有中醫、中西醫結合、中藥三個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近五年來,培養研究生200餘人,其中碩士140人,博士生49人,博士後工作出站18名。1956年受衛生部委託,我院在全國首次創辦了“全國西醫離職學習中醫班”,已舉辦了14期西學中班,培養中西醫結合學術骨幹600餘人,其中,有大批著名中醫、中西醫結合醫學家享譽國內外。醫院每年舉辦兩期進修醫師提高班,注重理論與臨床實際結合,平均每年有來自全國的100餘人到此進修學習,對促進中醫藥事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學術交流

西苑醫院從建院起,就是國家對外交流的視窗,一批批中醫專家出訪為外國元首政要治病,為祖國贏得了榮譽。五十餘年來醫院共接待世界近百個國家和地區的參觀訪問團千餘個,每年為外賓治病幾百人次,接收世界各地中醫短期培訓及WHO學員培訓數百人。同時每年派出專家為外國專家、學生講學考察、參加學術會議。擴大了中醫在世界的影響。

實行名醫、名科、名院戰略

西苑醫院歷經五十年的輝煌歷程,2005年中國中醫研究院更名中國中醫科學院,使醫院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機遇期。醫院總體改擴建工程已於2006年12月底獲得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的批准,2008年開始陸續興建門診醫技、病房等近10萬平米的醫療建築,三、四年後,一所融入傳統文化風格、擁有現代醫院功能、突出中醫中藥特色的大型綜合性中醫院及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將坐落在北京海淀的風景文化區。西苑醫院全院職工奉行團結、敬業、求實、創新精神,決心認真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中國中醫科學院“十一五”與中長期發展規劃》,實行名醫、名科、名院戰略,突出中醫診療特色,加強學科建設,突顯優勢病種的開發與研究,努力創建國家級中醫藥臨床研究基地、人民滿意的中醫醫院,為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及人民民眾的衛生保健事業,再創新的輝煌。

歷史回顧

中國中醫研究院西苑醫院 中國中醫研究院西苑醫院

西苑醫院創建於1955年12月19日。新中國成立後,黨中央十分重視中醫工作,制定了一系列保護和發展中醫藥的方針政策, 採取了有效措施。1954年6月,毛主席指示“即時成立中醫研究機構,羅致好的中醫進行研究,派好的西醫學習中醫,共同參加研究工作。”中央文委遵照黨中央領導的指示,提出“關於改進中醫工作問題的報告”其中措施之一是“建立和辦好中醫研究院”。1954年11月23日中央批轉了這個報告1955年12月19日中醫研究院宣告正式成立。中醫研究院設有內、外、婦、兒、針灸、中藥四個研究所和中醫研究院附屬醫院(西苑醫院)。

中醫研究院附屬醫院設內、外、婦、兒、針灸、口腔、眼、耳鼻喉、放射等科,設病床100張。附屬醫院主要為各研究所進行臨床研究及配合教學服務。1963年3月中醫研究院進行機構調整,把附屬醫院外科、針灸科的主要技術力量醫療設備及90張床位的裝備調往廣安門醫院,將廣安門醫院的內科,婦科,兒科的部分技術人員調來附屬醫院,同時把附屬醫院改名為中醫研究院西苑醫院和內科研究所。建院時衛生部和中醫 研究院領導對於西苑醫院的創建和人才發展予以高度重視和極大的支持,1956年調入院的技術骨幹有:南京的時逸人西安黃竹齋,長沙的徐季含鄭守謙、武漢的黃堅白、蘇州的金昭文、葛雲彬,上海的朱仁康唐亮臣丁伯玉等。1957年全國第一期中學西班畢業生施奠邦唐由之方藥中費開揚付東藩等著名中醫專家分配來院,1958年全國第一期西學中班畢業生呂維柏陸天鑫、周靄祥、周建中、楊萍等高級中西醫結合專家分配來院,1963年從廣安門醫院調來王文鼎、岳美中、趙錫武、趙心波、錢伯煊、朱顏、郭示魁,王伯岳、耿鑒庭等著名中醫及中西醫結合專家為西苑醫院醫、科、教工作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院士介紹

陳可冀院士

男,1930年出生,畢業於福建醫學院(現福建醫科大學),曾隨名醫冉雪峰、岳美中系統學習中醫和臨證多年,為我國第一代中西醫結合醫學家、著名心臟病學家和老年病學家。現任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西苑醫院內科教授及主任醫師、北京大學醫學部兼職教授、人事部博士後管委會專家組成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會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協榮譽委員、中國老年學學會名譽會長、中華醫學會常務理事及老年醫學分會主任委員等職。應聘擔任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學顧問,英國國際植物療法研究(Phytotherapy Research)雜誌香港中醫藥文摘雜誌(ACME)顧問等。為第七、八、九屆全國政協委員。長期從事中醫、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及老年醫學的研究。在活血化瘀及芳香溫通方藥治療冠心病的理論及療效研究、補益脾腎方藥延緩衰老理論及臨床研究、清代宮廷醫療經驗的整理研究等方面均取得豐碩成果。培養了一批中西醫結合臨床研究人才,在國內外產生重大影響。先後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以及部級成果獎等10餘項,1989年獲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2001年獲“求是”傑出貢獻優秀集體獎;2002年獲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主編了10餘種專著,發表論文300餘篇,主持國家重大課題10餘項;為國家培養博士、博士後、碩士70餘人次,先後出國訪問及參加學術會議約40餘次,為促進中西醫結合、中醫藥走向世界作出貢獻。

李連達院士

男,1934年出生,195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醫學院醫學專業。現任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國家科學技術獎勵評審委員會委員、國家新藥及保健食品評審委員會委員、國家藥典委員會委員及多種學術團體、雜誌理事、編委等、中藥藥理學術帶頭人。第七屆北京市人大代表,第八、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浙江大學藥學院院長。發表學術論文230篇,主編及參加專著編寫17部,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衛生部科技進步甲級獎、中國科學技術發展獎中藥獎以及各級科技成果獎20項。完成70種中藥新藥的研製或藥理學研究工作,獲得新藥證書18種。培養博士後及博士、碩士研究生多名。曾多次到美國、日本、德國及中國台灣、中國香港等地作專題學術報告。在“血瘀證與活血化淤研究”領域,他研製了30種活血化淤新藥,提高了中藥研究及新藥研製水平,使活血化瘀成為我國中醫治療冠心病的主流治法,在國內外產生了重大影響。尤其是上世紀70年代以來,他不遺餘力地推動中藥藥理學學科的發展,建立了一些新的動物模型與實驗方法,於1990年創建中藥新藥藥效評價標準及技術規範,得到學術界的公認,並成為國家標準,為繼承中醫藥學,促進中西醫結合事業的發展,推動中醫藥學現代化及中醫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對外交流

中國中醫研究院西苑醫院 中國中醫研究院西苑醫院

工作概況

作為我國傳統醫藥對外合作與交流的重要視窗,中國中醫科學院與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醫藥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業及民間團體有著廣泛友好的聯繫與交流,在國際傳統醫學界有很大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外國醫生、專家學者、國家領導人和政府官員到此參觀訪問和進行各種類型的中醫藥交流活動,許多國外患者慕名前來進行中醫治療。中國中醫科學院的專家為許多國家的高級領導人進行醫療保健服務,受到各國政府的高度評價。中國中醫科學院與世界衛生組織(WHO)、UNDP等國際組織建立了多邊的聯繫與合作關係。

國際培訓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作為世界衛生組織的主要培訓基地之一,承擔著WHO的培訓任務,以及對外教學及短期培訓。為國外中醫師、中藥師、針灸師、按摩師以及有志從事中醫藥事業的學者,提供一個學習、深造交流的機會,幫助他們提高醫療技術和學術水平。對外交流涉及氣功、推拿針灸、中醫中藥等多領域多學科的傳統中醫藥培訓項目。已為國外如德國、英國美國等培養了大批中醫藥人才。
一、開展WHO臨床實習培訓並頒發WHO學習證書:
1、短期中醫學習班:(包括中醫臨床、針灸、推拿按摩、中醫診斷氣功等班)每次短則一、兩周,長則半年,培訓按WHO要求培訓,學習結束後發WHO學習證書,人數不限。學習費用,每人每月600-1000美元,可以協商。
2、特殊要求臨床進修學習班:
針對外籍有一定中醫醫學基礎人員開設的中醫臨床培訓班。教學方式根據學者需要和要求,提出學習目標,在老師的帶領下從事中醫臨床的學習、實習、動手學習,開課時間按個人要求確定。
二、生活費用:
1、除學費外,其他費用如:食宿交通醫療費用及電話費用等項目自理。
2、我處將代為學員聯繫住宿,具體根據學員要求,儘量代為聯繫具體事宜,但費用自理。
三、入學方式:
參加學習者請提前來函或來電聯繫,電話傳真報名即可。
四、結業證書:
學習結束後發WHO學習證書,中英對照。
五、學習期間,學員必須遵守中國的法律及醫院的規定。

科研工作

科研工作是西苑醫院的重要組成部分,她是全國中醫藥基礎和臨床研究最為活躍、成績最為顯著的單位之一。建院50年來,西苑醫院碩果纍纍,血瘀證與活血化瘀研究、方劑與證的藥物動力學研究、中藥新藥臨床試驗規範化研究、中藥方劑、組分及化學成分的生物活性評價技術體系研究、中藥預防冠心病介入治療後再狹窄的研究、當代中西醫結合血液病學、中醫舌象真彩色圖像系統的研究等各級成果獎一百五十餘項,孕育誕生了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可冀、中國工程院院士李連達,聚集了上百名老、中、青中醫藥科技人才。轉讓各種新藥五十餘種,如奧沙恩注液疏冠膠囊固本咳喘片腦血康、愈三消等,其中胃瘍寧轉讓到日本,創造了五千餘萬元的經濟效益和良好的社會效益。

醫院中藥新藥臨床試驗基地於2000年率先通過了國家科技部的驗收,同時我院擁有國家規範化中藥藥理實驗室、4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三級實驗室(中藥藥理三級實驗室、心血管病分子生物學三級實驗室、血液細胞三級實驗室和中藥化學三級實驗室)、保健品研究中心和四個重點學科(3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心血管、血液和中藥藥理學科,1個北京市重點學科:呼吸學科),擁有先進完善的硬體設施和公共輔助體系,配備有價值5千餘萬元的先進儀器設備,為我院學科發展及我院承擔的國家973、863、自然科學基金、攻關課題及部局級等一百多項科研課題的順利完成提供了充分的保障。我院與國內外一百多家科研院所、大學、企業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協作關係,可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和多方位的合作,具備開展生物藥品、化學藥品、中成藥的臨床前藥效學評價能力,中藥新藥研究開發與臨床研究能力、保健食品研究與開發能力。是中醫藥科技創新的基地、科研成果的孵化器,已經並正在繼續為中醫藥科研事業做著自己的貢獻

 

科研能力

現在醫院擁有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可冀、中國工程院院士李連達,還有周靄祥、錢振淮、許建中、周建中等30位享受國家特殊津貼的著名專家,有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211人。醫院設有內、外、婦、兒等54個臨床、醫技科室,基礎醫學、臨床及藥劑等18個研究室;有18個病區,開放病床575張,日均門急診量4000餘人次。醫院內科力量雄厚,在治療冠心病、心肌梗死、腦出血、腦梗死等心腦血管疾病,再生障礙性貧血、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等血液病,老年期痴呆、骨質疏鬆等老年病及肺心病、支氣管哮喘、糖尿病以及合併症,胃腸疾病與肝病、風濕疾病、腫瘤、腎病等有較好的療效,並在國內外享有盛譽;外科系統在治療膽石症、肛腸病、周圍血管病、泌尿系疾病、男性病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骨科在骨科急創、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股骨頭壞死等疾病的治療顯示了中西醫結合優勢特色;婦科在治療月經病、不孕症、更年期綜合症、子宮內膜異位等受到社會的廣泛讚譽;兒科在治療小兒腎炎、小兒肺炎、小兒心肌病、小兒血液病等發揮明顯優勢;中醫針灸、推拿、拔罐等非藥物療法在治療中風、面癱和各種痛症等方面療效顯著。醫院擁有DSA、MRI、ECT、多層螺鏇CT、流式細胞儀等大型醫療設備,並設有急診科、百級無菌間、血透室、介入中心、CCU、ICU等急危重症的醫療救治中心。
 
科研工作是西苑醫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國中醫藥基礎和臨床研究最為活躍、成績最為顯著的單位之一。獲得血瘀證與活血化瘀研究、方劑與證的藥物動力學研究、中藥新藥臨床試驗規範化研究、中藥方劑、組分及化學成分的生物活性評價技術體系研究、中藥預防冠心病介入治療後再狹窄的研究、當代中西醫結合血液病學、老年病學的研究等各級成果獎200餘項,孕育誕生了2名院士,聚集了上百名老、中、青中醫藥科技人才。轉讓各種新藥50餘種,其中胃瘍寧轉讓到日本,並在日本正式上市。醫院擁有國家新藥(中藥)臨床研究中心、國家規範化中藥藥理實驗室及中藥藥理、心血管病、血液細胞、中藥化學和中藥複方藥物代謝動力學5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三級實驗室,心血管、血液和中藥藥理學科3個局級重點學科,冠心病與活血化瘀重點研究室、中藥藥效評價方法學
 
重點研究室2個,以及保健品研究中心。承擔國家973、863、自然科學基金、科技支撐計畫課題及部局級課題100多項。醫院與國內外100多家科研研究機構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協作關係,具備開展生物藥品、化學藥品、中成藥的臨床前藥效學評價能力,中藥新藥研究開發與臨床研究能力、保健食品研究與開發能力。

 

 

 

貢獻

四十多年來醫院共接待來自世界近百個國家和地區的參觀訪問團千餘個,來訪人員10000多人次。為外賓治療4500餘人次,接收短期外籍學員培訓400餘人次,派專家外出講學、考察、參加會議200人次。擴大了祖國醫學在世界上的影響。改革開放使西苑醫院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全院職工奉行團結、敬業、求實、創新精神,積極參加國家的醫、藥改革工作,決心為中醫事業的發展及廣大民眾衛生保健做出新的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