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良村

西良村

河北省邢台市隆堯縣雙碑鄉西良村,包括西良前、西良中、西良後三個村,位於北京-深圳高速公路東側,西鄰內丘縣。該村建於明代以前,因姓氏得名“西梁”。到了清代光緒年間,村里已經沒有梁姓,改為“西良”,沿用至今。

基本信息

目錄

1、河南省新鄉市衛輝市李源屯鎮西良村

2、山西省晉城市沁水縣鄭莊鎮西良村

3、河北省邢台市隆堯縣雙碑鄉西良村

1、河南省新鄉市衛輝市李源屯鎮西良村

西良村位於河南省新鄉市衛輝市李源屯鎮西南約6000米,距衛輝市約10公里。南與南李莊接壤、東與東良村相鄰、西依史莊、北與前李莊毗鄰。處於東經113°51'至114°19',北緯35°19'至35°42'之間。全村耕地約5000畝,人口4578人。西良村村民大搞養殖,養豬養羊的頭數在鎮上名列前茅。村內東西道路兩側大小商店林林總總,所售商品應有盡有。西良村兩委班子始終堅持把發展村域經濟作為第一要務,始終堅持為民辦事,把解決民生問題作為村務工作的突破點,積極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村容整潔、鄉風文明、管理民主”新農村建設的要求,不斷推進各項村務的健康發展。村黨組織堅持完善“雙培雙帶”機制,帶領廣大農戶致富,帶領全村人共同奔小康。  
在河南省村村通工程的基礎上,2012年初,西良村中心街擴寬工程大體完工,西良村的發展由此拉開序幕。
交通方面:北距新濮(pu3)公路3.6公里,由此來去新鄉、衛輝、濮陽方便自如,此外還有從東西良村,經南李村、楊莊、史莊、劉莊、趙莊、大小辛莊、任莊、北路莊、吳戶莊、李元屯鎮、後河鎮、衛輝,直達新鄉汽車總站(西站,火車站旁邊)的客車,一天兩趟,早6:00從東良村始發,8:00到新鄉西站,上午10:30從新鄉西站返回良村,下午13:00從東良村發車,15:00到新鄉西站,下午16:30返回良村。
農作物:以小麥和玉米為主,平均畝產千斤。
行政:西良村是李元屯鎮西界。
地形:西北高東南低,有金堤河、大沙河流經。
水文氣候:年均降雨量576,5mm,年均蒸發量1908.7mm,夏季盛行東南風,冬季盛行西北風。

2、山西省晉城市沁水縣鄭莊鎮西良村

鄭莊鎮西良村鄭莊鎮西北,全村有126戶,人口430口人,土地3860畝,黨員26人,是一個純農業村。近年來,西良村兩委按照黨中央新農村建設的標準,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為切入點,以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為主要目標,以提高農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明素質和健康素質為根本目的,積極組織實施,初步形成了生產發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良好態勢,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各項事業的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

3、河北省邢台市隆堯縣雙碑鄉西良村

著名作家劉文韜著名作家劉文韜
河北省邢台市隆堯縣雙碑鄉西良村,包括西良前、西良中、西良後三個村,位於北京-深圳高速公路東側,西鄰內丘縣。該村建於明代以前,因姓氏得名“西梁”。到了清代光緒年間,村里已經沒有梁姓,改為“西良”,沿用至今。
西良村文化氛圍濃厚,人才輩出。
樊騰鳳,男,漢族,清初秀才,1601年生,1664年去世,河北省隆堯縣西良村人。中國著名音韻學家、《五方元音》字典編者。
劉文韜,男,漢族,新聞專業,1966年生,河北省隆堯縣西良村人。2009年獲中華大地之歌徵文“十佳優秀新聞文化工作者”榮譽稱號。2013年12月在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師生通訊《情系大地》,被譽為“中國新聞界一匹千里馬”。2014年10月在團結出版社出版報告文學《醬業大王》。2014年12月在團結出版社出版《劉文韜全集》。

據河北法制網記者蔣文軍2015年1月20日報導:最近,一部新書《劉文韜全集》由北京民革中央團結出版社出版,引起不少文學愛好者的廣泛關注。

《劉文韜全集》   團結出版社《劉文韜全集》 團結出版社
有人會問:劉文韜是誰?他是哪裡人?做什麼的?為什麼隆重推出這部新書?帶著這些問題,讓我們一起走近作家、新聞工作者劉文韜。劉文韜,河北省邢台人。少年時代,由於母親半身癱瘓,久臥病榻,家庭生活非常困難,正上國中的劉文韜被迫輟學。1982年,只有16歲的劉文韜應徵入伍。參軍後,劉文韜利用一年時間,憑藉頑強的毅力,自學了高中文化知識,因為學習勤奮,被推薦參加軍事高考,1985年畢業於中國人民解放軍河南省洛陽市某部教導大隊第四屆幹部預提班。退役之後,母親病故。為了還清欠債,1990年劉文韜背井離鄉到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昆都侖召火車站,走上了八年之久的漫長打工之路。儘管當時生活條件很差,但是,劉文韜始終都沒有忘記自己熱愛的文學事業。打工期間,劉文韜在湖南《雪峰》雙月刊發表了一篇大約5000字的紀實文學,在《包頭日報》副刊發表了10篇散文。1999年,劉文韜被吸收為河北省作家協會會員。緊接著,劉文韜開始到新聞單位工作,2010年畢業於山西大學,在北京、石家莊從事新聞采編工作多年。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2015年
作家劉文韜在北京作家劉文韜在北京
初,為了讓文學更有力地放飛中國夢,擔負起作家的社會責任,劉文韜將自己過去創作的《醬業大王》、《情系大地》、《劉文韜散文集》、《樊騰鳳傳》、《趙本山評傳》等6部單行本書稿,經過加工整理之後合併出版。
另據隆堯電視台記者朱連群、曹玉敬2014年4月8日報導:劉文韜師生通訊集《情系大地》,近日,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發行。劉文韜,曾用名劉福壽,筆名堯山蘭,在北京、石家莊從事新聞采編工作多年。《情系大地》通訊集,由劉文韜師生六人共同編著完成,六人均系雙碑鄉西良村人。該書由新聞人物、大地巡禮,兩部分組成。收錄劉文韜師生,在央視網徵文、李大釗杯徵文、中華大地之歌徵文、全國新農村建設徵文等方面的獲獎作品,以及發表在《河北日報》、《河北法制報》等報刊的各種通訊,共30多篇。

當代著名作家劉文韜出生在雙碑鄉西良中村,劉文韜已經出版的作品,主要有《情系大地》(人民日報出版社2013.12)、《醬業大王》(團結出版社2014.10)、《劉文韜全集》(團結出版社2014.12)等。

《善良的心就是太陽》----記著名報告文學作家劉文韜,發表在京津冀文化網2016年7月11日,講述的是作家劉文韜一生助人為樂的故事。

雲浮行政區劃百科

雲浮市位於廣東省西雲浮市部,西江南岸。總面積7779平方千米。總人口261萬人(2003年)。市人民政府駐雲城區,郵編:527300。
五豐村
圍頭村
旺水村
衛星村
灣邊村
望天村
五龍村
碗窯村
圍底鎮
旺沖村
泰安村
桐油村
潭北村
棠棣村
塘沖村
塘屋村
塔腳村
通門鎮
太平鎮
潭陽村
棠梨村
鐵場村
天堂鎮
六都鎮
黎明村
黎源村
良田村
蘆村
羅壩村
六祖鎮
留村
連灘鎮
羅鏡鎮
勵志村
黎少鎮
羅平鎮
羅平農場
龍灣鎮
龍甘村
葵洞村
金雞鎮
金田村
金灘村
逕心村
建城鎮
加益鎮
文崗村
五和村
烏龍村
旺洞村
灣中村
舊村
鏡坡村
金河村
江尾村
鏡西村
河背村
橫水村
會龍村
合江村
紅陽村
合河村
東一村
黃豆坪村
黃灣村
紅衛村
港口村
官坑村
思勞鎮
三合村
周村
振興社區
寨塘村
中圍村
鎮安村
竹圍村
中安村
腰古鎮
雲禮村
大地村
大窩村
大甲村
木林村
民強村
馬蘭村
馬路村
滿南村
龍慶村
南盛鎮
南山社區
南安村
南瑤村
高梘村
高嶺村
石牛村
石城鎮
石岩村
石坳村
石台村
石崗村
葵洞村
羅定市
龍鳳村
良官村
羅沙村
六馬村
燎原村
羅坪村
龍坪村
靈凡村
里午村
連城村
羅周圍村
羅溪村
馬塘村
馬崗社區
牧羊村
民安村
民福村
磨山村
木衝口村
滿塘鎮
木利村
木頭塘村
民樂村
松木村
石牌村
雙脈村
山田村
水擺村
思甲村
石龍村
羅平鎮
龍灣鎮
龍甘村
廟山村
馬安村
木坪村
水東村
上沙村
三坪村
宋桂鎮
司馬村
上台村
泗盆村
素龍村
泗盆村
上台村
司馬村
宋桂鎮
三坪村
上沙村
水東村
石巷村
十里村
沙沖村
石大村
水源村
石碑村
生江鎮
三和村
昇平村
三家店村
雙龍村
雙蓮村
雙東街道
合村
上賴村
沙口村
土門村
棠下村
太西村
水台鎮
四村
石底村
水塘村
雙鳳村
雙豆村
素龍街道
泗綸鎮
石淇灣村
梅竹村
木寨村
雲城街道
雲城區
永昌村
鬱南縣
雲安縣
永樂村
夜護村
雲龍村
雲浮市
永坑村
雲良村
楊村
新沖村
新朗村
新江村
西鎮村
新西村
西岸村
星光村
新樂村
逍遙村
許村
下沙村
新興縣
新城鎮
小洞村
西良村
新中村
新城村
西安村
新屋村
西水村
新星村
六都鎮
黎明村
黎源村
良田村
蘆村
羅壩村
六祖鎮
留村
連灘鎮
羅鏡鎮
勵志村
黎少鎮
山河村
石咀村
稔村鎮
瑞平村
青桐村
前鋒村
千官鎮
清水村
慶豐村
平台鎮
平北村
東星村
大眾村
大社村
丁村
東南社區
杜村
都楊鎮
衝口村
洞心村
大雲村
大樂村
東成鎮
大朗村
東壩鎮
大灣鎮
大河村
都門村
大石村
大圍村
大未村
都近村
大旺塘村
大慶村
大林村
大方村
大方鎮
東北社區
澳塘村
矮嶺村
辦田村
步賀村
布坪村
步朗村
布馬村
古范村
古勇村
高峰村
高一村
高竹村
高朗村
古龍村
高二村
公安村
桂圩鎮
古田村
高峰街道
分界村
附城村
鳳西村
分界鎮
鳳凰村
豐盛村
駙台村
富強村
豐收村
富林鎮
芙蓉村
大平崗村
洞美村
大梘村
大台村
苹塘鎮
龐寨村
坡塘村
平西村
皮村
平山村
平南村
坪塘村
平垌村
蒲垌村
平沙村
彭山村
南充村
內東村
牛路村
農林村
南龍村
南洋村
逕口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