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音丸

複音丸出自醫書《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主要用來治療音啞。

來源

《仙拈集》卷二。

組成

硼砂30克 玄明扮 膽星 訶子肉30克 百藥煎3個 冰片0.9克

用法

上藥共研細末。另外用大烏梅肉30克,搗如泥,丸如龍眼核大。每用1丸,噙化。

主治

音啞。

藥物組成

桔梗1兩,寒水石1兩,蘇薄荷1兩,訶子1兩,粉甘草1兩,青黛2錢,硼砂2錢,冰片3分,烏梅1兩。

處方來源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蘭州方)。

方劑主治

由肺熱、胃熱而致口乾舌燥,喉嚨不清,聲啞失音。

方劑功效

清涼解熱,生津止渴。

用藥禁忌

服藥期間,不要吸菸飲酒。忌刺激性食物。

製備方法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丸1錢重。

用法用量

隨時將藥噙在口中溶化,緩緩下咽。每天可服3-5丸

中藥方劑之復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中藥方劑即中藥藥方與中藥調劑,是古代醫家經過長期的醫療實踐,將幾種藥物配合起來,經過煎煮製成湯液,即形成中藥方劑。中藥方劑一般由君藥、臣藥、佐藥、使藥四部分組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