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聰湯

復聰湯用於治痰火上攻,耳聾耳鳴。

《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二

【別名】復聰散(《仁術便覽》卷一)。
【處方】半夏(制)、陳皮(去白)、白茯苓(去皮)、甘草(炙)、萹蓄、木通、瞿麥、黃柏(去粗皮,炒褐色)各3克。
【功能主治】治痰火上攻,耳聾耳鳴。
【用法用量】上用水400毫升,加生薑3片,煎至200毫升。空腹、臨臥各一服。
【摘錄】《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二

《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二引姚方伯方

【別名】復聰散
【處方】半夏(制)1錢,陳皮(去白)1錢,白茯苓(去皮)1錢,甘草(炙)1錢,萹蓄1錢,木通1錢,瞿麥1錢,黃柏(去粗皮,炒褐色)1錢。
【功能主治】痰火上攻,耳聾耳鳴。
【用法用量】復聰散(《便覽》卷一)。
【摘錄】《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二引姚方伯方

中藥方劑之復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中藥方劑即中藥藥方與中藥調劑,是古代醫家經過長期的醫療實踐,將幾種藥物配合起來,經過煎煮製成湯液,即形成中藥方劑。中藥方劑一般由君藥、臣藥、佐藥、使藥四部分組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