痹證醋蔥姜蒜療法

痹證 醋蔥姜蒜療法

正文

痹證,是由於風寒濕熱等外邪侵襲人體,閉阻經絡,氣血運行不暢,而
致肌肉、筋骨、關節發生酸痛、麻木、重著、屈伸不利,甚或關節腫大灼熱
等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病證。見於西醫學的風濕熱、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夫
節炎、坐骨神經痛、骨質增生性疾病、多發性肌炎等。
方1
【組成】於姜30 克、附子15 克、肉桂6 克。
【用法】水煎分服。
【主治】痛痹。證見肢體關節疼痛較劇,痛有定處,得熱痛減,遇寒更
甚,關節不可屈伸,局部皮膚不紅,苔薄白,脈弦緊。
方“
【組成】鮮生薑汁500 克、明亮水膠120 克。
【用法】上藥用文火同熬成稀膏,攤塗布上。臨用將研細的肉桂、細辛
摻於膏藥中,外敷環跳、委中、承山三穴。每月換藥1 次。
【主治】痛痹、坐骨神經痛。
方3
【組成】蔥白適量。
【用法】將蔥白搗爛炒熱,布包熨於患處,冷則更換新炒熱藥。
【主治】痛痹。
方4
【組成】生薑、蔥白各240 克,黃丹60 克,乳香3 克。
【用法】將乳香研為細末,生薑、蔥白搗爛絞汁待用。取姜蔥藥渣與黃
丹拌勻,在鍋內炒熱,布包熨於患處,藥冷拌人姜蔥汁再炒再熨;用熱酒沖
服乳香未,每日2 次。
【主治】痛痹。
方5
【組成】生薑、蔥白各適量。
【用法】煎湯外洗。
【主治】痛痹。
方6
【組成】生薑、蔥白、川芎各適量。
【用法】煎湯外洗。
【主治】行痹。證見肢體關節酸痛,遊走不定,關節屈伸不利,苔薄自,
脈浮。
方7
【組成】薑汁、蔥汁、醋、牛皮膠各15 克,麵粉31 克。
【用法】共溶化,略熬成膏狀,外敷於患處。
【主治】行痹。
方8
【組成】蒼耳子、茶葉各適量。
【用法】將蒼耳子炒,研未,入茶同煎,代茶飲。
【主治】老人行痹,筋脈緩急。
方9
【組成】乾薑12 克,慧米、白糖各適量。
【用法】將乾薑、薏米煮成稀粥,加入白糖服食。每日1 次,連服1 個
月。
【主治】著痹。證見肢體關節重著,酸痛,或有腫脹,痛有定處,手足
沉重,活動不便,肢體麻木,苔白膩,脈濡緩。
方10
【組成】羊脊骨(帶肉)、芡實粉、生薑汁各適量。
【用法】羊脊骨煮取汁,加芡實粉制膏,食時加生薑汁。
【主治】著痹。
方11
【組成】女貞子10 克、黃酒適量。
【用法】共煎去渣,溫服。
【主治】風寒濕痹。
方12
【組成】石松240 克、白酒2000 毫升。
【用法】浸泡5~7 日,每次飲30~50 毫升,1 日2 次。
【主治】風寒濕痹,關節酸痛,皮膚麻木,四肢軟弱。
【說明】孕婦及出血過多者忌服。
方13
【組成】拘骨皮樹皮200 克、白酒1000 毫升。
【用法】浸泡5~7 日後濾取。每次30~50 毫升,1 日2 次。
【主治】風寒濕痹證。
方14
【組成】白楊皮500 克、白酒1500 毫升。
【用法】浸泡5~7 日,濾取即得。每次飲30~50 毫升,1 日2 次
【主治】風寒濕痹。
方15
【組成】丁公藤200 克、50 度米酒適量。
【用法】將藥切細,蒸半小時,加入米酒中浸漬15 天,濾取1000 毫升
浸出液即得。每次服15~30 毫升,1 日2 次。
【主治】風濕性腰痛。
方16
【用法】將川烏研為細未,與蜂蜜、生薑、粳米同入鍋內,加水500 毫
升,文火久煮成稀粥。溫熱服食,每日2 次。
【主治】風寒濕痹,周身關節疼痛,四肢拘攣,麻木不仁,半身不遂,
心腹冷痛等證。
【說明】孕婦忌服:
方中烏頭有毒,不宜多食久食,中病即止。
方17
【組成】蔥頭、生薑各500 克,上等醋適量。
【用法】打爛絞汁,用上等醋燒開後,將蔥薑汁和入,熬成膏狀,攤厚
布上,貼於患處。
【主治】風寒濕痹。
方18
【組成】晚蠶砂100 克、黃酒500 毫升
【用法】晚蠶砂炒燥,裝入布袋,浸入黃酒內。7~10 天開始飲用,每
日2 次。
【主治】風濕筋骨痛、神經痛、肢體麻木。
方19
【組成】天麻30 克、白酒500 毫升。
【用法】泡7 天后服,每次10~30 毫升,每日2~3 次。
【主治】風濕痹痛,肢體麻木。
方20
【組成】威靈仙500 克(切碎),白酒1500 毫升。
【用法】隔水燉半小時,過濾後備用。每日3~4 次,每次服10~20 毫
升。
【主治】風寒濕痹,關節拘攣。
方21
【組成】丁香、肉桂各等份(研未),漢防己米、生薑汁、米醋、白酒、
麵粉各適量。
【用法】將上藥製成藥餅(宜隨用隨做),敷於患處。腰腿痛患者加敷
腎俞、腰陽關,關節炎患者須在藥餅上拔火罐10~15 分鐘。隔日1 次,在伏
天連作4 次。
【主治】痹證。
方22
【組成】地黃、白酒各適量。
【用法】搗爛浸入酒內,7 天即得。每次飲30 毫升,1 日2 次。
【主治】痹證。
方23
【組成】生薑汁、蔥汁各45 克,米醋15 克、牛皮膠90 克、陳皮24 克。
【雨法】陳皮煎湯去渣,入其餘藥物,文火熬成膏狀,攤於布上,貼於
患處。
【主治】痹證。
方24
【組成】紫蘇30 克、連須蔥頭90 克、生薑60 克、陳皮6 克。
【用法】上藥共搗爛,用菜籽油適量,放鍋內煎過,入灰面攪勻製成藥
餅,乘熱敷於患處,藥涼再煎再敷。
【主治】痹證。
方25
【組成】樟樹皮、老生薑、酒糟各適量。
【用法】將樟樹皮切細,生薑搗爛,和酒糟炒熱,敷於患處,藥冷更換
新炒熱藥。
【主治】痹證。
方26
【組成】老生薑1 塊、藥酒適量。
【用法】將姜切去一面,藥酒燒熱,以姜蘸酒頻擦於痛處。
【主治】痹證。
方27
【組成】南藤120 克、白酒2000 毫升。
【用法】同浸漬5~7 日,取上清液即得。每飲30~50 毫升,每日1~2
次。或每取6 克水煮汁,兌少量酒飲服。
【主治】痹證。
方28
【組成】黑豆(炒)200 克、米酒1000 毫升。
【用法】乘豆熱時浸入酒中,密封三宿即得。隨酒量飲,常令酒氣相續。
【主治】痹證、頭目眩冒筋急。
方29
【組成】芥未30 克、醋300 毫升。
【用法】上藥加少量開水調成糊狀,攤在紗布上,貼在痛處。3 小時後
取下,每隔3~5 天貼1 次。
【主治】痹證。
方30
【組成】菠葜250 克、60 度白酒適量。
【用法】將上藥研成粗未,入白酒中浸漬5~7 日,澄清即得。口服,每
日2~3 次,每次1 小杯。
【主治】關節疼痛,筋骨麻木。
方31
【組成】羊脛骨1 副,白酒2000 毫升。
【用法】將羊腔骨槌碎,武火快速醋炙煿,入酒中浸漬5~7 日,取上清
液即得。每晚酌飲1 杯,酒後避風寒,慎房事。
【主治】腳筋骨痛。
方32
【組成】當歸200 克、糧食酒1000 毫升
【用法】浸漬5~7 日,每服30~50 毫升,1 日2 次,以瘥為度。
【主治】手臂疼痛。
方33
【組成】丹參300 克、白酒1000 毫升。
【用法】將丹參浸入酒中5~7 日,取上清液即得。每日中午、晚臥時各
服30 毫升。
【主治】骨節疼痛,四肢不遂,風毒足軟。
方34
【組成】蠶砂(炒黃)150 克、白酒1000 毫升。
【用法】取家蠶幼蟲二眠到三眠時的原蠶屎,炒微黃,絹袋盛浸酒,浸
經3~5 日即得。每次飲30 毫升左右,每日2 次。
【主治】頑痹,腹內宿冷,瘀血,腰腳痛冷。
方35
【組成】獨頭蒜1 碗,黃蜂巢大者1 個(小者3~4 個)燒灰,百草霜5
克。
【用法】共搗敷患處,忌生冷葷腥。
【主治】手足疼痛。
方36
【組成】椰子殼、白酒各適量。
【用法】將椰子殼炒熟泡酒,日服10 克,取汗。
【主治】筋骨疼痛。
方37
【組成】雞血藤膠250 克(或雞血藤片400 克)、醉酒1000 毫升。
【用法】置於瓶中浸之,密封。經7 日後開取,每日早晚各1 次,每次
空腹溫飲1~2 杯。
【主治】筋骨疼痛。
方38
【組成】鹿角(煅存性)、黃酒各適量。
【用法】將鹿角研為細未,每服3 克,黃酒送服,1 日2 次。’
【主治】筋骨疼痛。
方39
【組成】草花蛇5 條、白酒2500 毫升(50 度以上)。
【用法】浸1 個月後,每日飯前飲適量。
【主治】風濕骨痛。
方40
【組成】青梅、白酒各適量。
【用法】浸泡1 周后,擦拭患部。
【主治】風濕筋骨痛,坐骨神經痛,扭挫傷,腰肌勞損。
方41
【組成】木瓜、白酒各適量。
【用法】酒水各半煮爛搗膏,趁熱敷於患處,冷則換,每日1 次。
【主治】腳筋攣痛。
方42
【組成】木耳50 克、桃仁15 克、蜂蜜50 毫升、白酒50 毫升。
【用法】木耳泡展洗淨,與桃仁共搗爛,加蜜、酒蒸熟吃。
【主治】四肢麻木。
方43
【組成】天門冬60 克、白酒500 毫升。
【用法】浸泡密封,30 天即得。每次飲20~30 毫升。
【主治】肢體麻木疼痛。
方44
【組成】雞蛋殼120 克、黃酒適量。
【用法】研細末,每服6 克,黃酒送服。
【主治】肢體麻木、疼痛。
方45
【組成】虎杖根30 克、豬腳爪1 只、米醋50 毫升。
【用法】煎煮2 小時內服。
【主治】腓腸肌痙攣。
方46
【組成】食醋
【用法]用舊棉絮浸入醋中,蒸熱裹於患處。
【主治】四肢疼痛,足上轉筋。
方47
【組成】陳醋2 碗、蔥白1000 克。
【用法】煮1 沸,濾出,布包敷於患處。
【主治】虎風走注痛痹。
方48
【組成】松節36 克,黃酒1000 毫升。
【用法】浸泡2 周,隨量飲,不拘時。
【主治】歷節風,四肢疼痛如解落。
方49
【組成】乾薑50 克、蒼朮10 克、當歸15 克、白酒適量。
【用法】前3 味共研成細未,白酒調成糊狀,外敷於患處疼痛明顯處,
紗布包紮固定。然後在裝有2 只60~100W 白熾燈泡的烤箱外烤約20~40 分
鍾,每日1 次,2 周為1 療程。
【主治】寒濕性腰腿痛。
【說明】在治療過程中,如局部出現水泡,應停止敷藥,待水泡消失後
繼續治療。
方50
【組成】制附子30 克、自酒1500 毫升。
【用法】浸泡5~7 掃,每日服1 次,每次30~50 毫升。
【主治】大風諸痹。
【說明】陰虛陽盛,真熱假寒者及孕婦忌服。
方51
【組成】大麻仁1 升,黃酒適量。
【用法】取大麻仁水中浸,取沉者1 升,濾出曝乾,炒待香熟,研為細
未,分成10 份備用。每用1 份,取優質黃酒1 大碗人研麻粉,鏇濾其酒,直
令麻粉盡,余殼即去之,都合酒一處,煎取一半,待冷熱所得。空腹頓服,
每日1 劑。
【主治】骨髓風毒疼痛,不可運動者。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